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电子传递呼吸链及其生物学意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
作者 徐婷 李华 +2 位作者 鲁姗姗 张红旗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0-255,261,共7页
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基本能量。其内膜上的呼吸链酶传递氢和电子到ATP酶复合体,用于合成能量及维持跨内膜氢离子梯度循环。细胞生存所需能量的95%由线粒体呼吸链提供,主要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5个复合体(Ⅰ、Ⅱ、Ⅲ、Ⅳ、Ⅴ)组... 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基本能量。其内膜上的呼吸链酶传递氢和电子到ATP酶复合体,用于合成能量及维持跨内膜氢离子梯度循环。细胞生存所需能量的95%由线粒体呼吸链提供,主要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5个复合体(Ⅰ、Ⅱ、Ⅲ、Ⅳ、Ⅴ)组成的线粒体呼吸链酶完成,即NADPH-泛醌、琥珀酸-泛醌还原酶、泛醌-Cytc还原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及ATP合成酶。本文对线粒体呼吸链Ⅰ/Ⅱ/Ⅲ/Ⅳ/Ⅴ的分子结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泛醌还原酶 琥珀酸-泛醌还原酶(SQR) 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QCR) 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 ATP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压力超负荷早期小鼠心肌功能及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袁凌燕 潘国建 苑洁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01-608,共8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压力超负荷早期心肌肥厚、心功能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4组:安静组(CON组),运动组(CE组),压力超负荷组(TAC组)和压力超负荷+运动组(TAE组)。每组15只。TAC组和TAE组施予升主动脉缩窄术(t...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压力超负荷早期心肌肥厚、心功能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4组:安静组(CON组),运动组(CE组),压力超负荷组(TAC组)和压力超负荷+运动组(TAE组)。每组15只。TAC组和TAE组施予升主动脉缩窄术(transverse aorta constriction,TAC),术后3天,CE组和TAE组进行2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10米/分×30分→13米/分×60分,5次/周)。2周后,在采集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数据后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采用RT-PCR方法检测心肌热休克转录因子(heat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1,HSF-1)、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及VEGFmRNA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TAC组血压升高50 mmHg,说明压力超负荷模型建立成功。与CON组相比,TAC组心肌增厚,心肌微血管增强,射血分数增加(P<0.05),处于代偿期。与CON组相比,CE组射血分数增加,血管新生增加(P<0.05),血管新生相关因子HSF-1、HIF-1和VEGF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TAC组相比,TAE组EF值增强(P<0.05),血管新生相关因子HSF-1、VEGF表达增加(P<0.05)。CE组(相对CON组)HSF-1、HIF-1、VEGF表达较CON组的增加幅度大于TAE组较TAC组的增加幅度。HSF-1表达规律与HIF-1、VEGF一致。结论:2周有氧运动有效增强压力超负荷代偿期小鼠心功能及血管新生因子HSF-1、HIF-1和VEGF表达。运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运动上调HSF1表达,促进血管新生因子HIF-1、VEGF表达增加,促进血管新生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超负荷 热休克因子1 血管新生 有氧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牵张激活位点的筛选 被引量:2
3
作者 牛玉宏 邹云增 +3 位作者 王翔飞 徐丹令 梁艳艳 马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7-431,共5页
目的:寻找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 type 1 receptor,AT1受体)上的机械负荷感受位点。方法:制备AT1受体不同位点的突变体,转染既不表达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也不表达AT1的COS7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 目的:寻找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 type 1 receptor,AT1受体)上的机械负荷感受位点。方法:制备AT1受体不同位点的突变体,转染既不表达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也不表达AT1的COS7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牵张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s)的磷酸化水平。结果:构建了C76A、K199Q、H256A、Q257A、C289A、C296A、K199Q/H256A、K199Q/Q257A8种突变体。COS7细胞转染AT1受体以前,AngⅡ和牵张刺激都不能引起细胞内ERKs磷酸化升高;而转染野生型AT1后,AngⅡ和牵张刺激引起细胞内ERKs磷酸化明显升高,各突变体中,Q257A和C289A转染细胞后细胞对牵张刺激的反应受到明显抑制,提示AT1的牵张感受位点在Q257A和C289A。结论:结果提示AT1受体上位于257位的谷氨酰胺和289位的胱氨酸在机械牵张引起的AT1受体激活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血管紧张素 牵张感受器 COS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8
4
作者 牛玉宏 许从峰 葛均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3-327,共5页
The overwhelming body of evidence suggests that atherosclerosis is a multifactorial inflammatory disease resulting from interaction between modified lipoprotein, monocyte derived macrophages, T cells, and the normal c... The overwhelming body of evidence suggests that atherosclerosis is a multifactorial inflammatory disease resulting from interaction between modified lipoprotein, monocyte derived macrophages, T cells, and the normal cellular elements of the arterial wall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some pathgens and atherosclerosis, probably by inducing the production of some chemokines which can attract leukocytes and are thought to be central in modulating inflammation.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review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ome pathgens and atherosclerosis and the role of chemokines in the initiating and advancing of atheroscle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学 趋化因子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松 饶邦复 葛均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在建立VMC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用ELISA法检测VMC小鼠血清TNF- α的变化,同时用TNF- α单克隆抗体(mAb)和重组TNF- α(rTNF- α)进行干预治疗,比较干...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在建立VMC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用ELISA法检测VMC小鼠血清TNF- α的变化,同时用TNF- α单克隆抗体(mAb)和重组TNF- α(rTNF- α)进行干预治疗,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小鼠死亡率和心肌病变。结果:VMC小鼠血清TNF -α水平明显升高,VMC心肌炎细胞浸润、坏死与TNF -α的水平有关。TNF -α干预组小鼠死亡率增加,心肌炎细胞浸润增加,心肌坏死加重;而TNF -αmAb干预组小鼠死亡率明显减低,TNF -αmAb能减轻VMC的炎细胞浸润和心肌坏死。结论:TNF -α参与了VMC的免疫反应和发病机制,这对VMC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葡萄糖对与内皮细胞共培养的雪旺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云云 刘笑迎 +3 位作者 孙爱军 程峥青 王欣 张捷青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3-888,共6页
目的观察高葡萄糖对与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共培养的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的损伤情况。方法建立大鼠SC与EC的共培养模型,根据形态学和MTT选定25 mmol/L高葡萄糖浓度和48 h作用时间。将细胞分为正常葡萄糖SC与EC共培养... 目的观察高葡萄糖对与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共培养的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的损伤情况。方法建立大鼠SC与EC的共培养模型,根据形态学和MTT选定25 mmol/L高葡萄糖浓度和48 h作用时间。将细胞分为正常葡萄糖SC与EC共培养组、高葡萄糖SC与EC共培养组及高葡萄糖SC组,通过形态学和MTT、凋亡率(流式细胞仪)和Casepase-3 mRNA表达(Real time PCR)观察细胞损伤。结果形态学及MTT显示,与EC共培养的SC在高葡萄糖条件下,比正常葡萄糖共培养以及高葡萄糖单培养的SC存活率明显下降;SC凋亡率比正常葡萄糖共培养及高葡萄糖单培养的SC明显增高;Casepase-3 mRNA表达较正常葡萄糖共培养组明显升高,但与高葡萄糖单培养组相比其增高尚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结论在高葡萄糖环境下,与EC共培养的SC损伤更明显,可能与两种细胞相互作用加重SC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雪旺细胞 高葡萄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基因实时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7
作者 牛玉宏 杨英珍 +1 位作者 虞勇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2-544,共3页
关键词 肠道病毒 基因 实时定量测定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L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杜九中 于小华 +7 位作者 吕建华 邓晖 李双杰 赵刚 张新刚 王时俊 陈瑞珍 杨英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88-390,共3页
目的观察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的表达及意义。方法CVB3m(Nancy株)病毒感染Balb/c小鼠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实验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不同时点(正常和感染后第3、7、15、30天)... 目的观察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的表达及意义。方法CVB3m(Nancy株)病毒感染Balb/c小鼠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实验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不同时点(正常和感染后第3、7、15、30天)cathepsinL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与RT-PCR结果显示,感染CVB3m后小鼠心肌组织中cathepsinL的表达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至30d表达最高,各时点cathepsinL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小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athepsinL在Balb/c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 组织蛋白酶L 病毒性心肌炎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心肌超微结构及细胞凋亡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松 杨春山 +1 位作者 葛均波 饶邦复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2期81-82,95,共3页
目的 研究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及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本实验在接种柯萨奇病毒B3(CVB3)建立VMC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的病变及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 目的 研究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及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本实验在接种柯萨奇病毒B3(CVB3)建立VMC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的病变及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在接种病毒5d后光镜或电镜下可见心肌病变及炎细胞浸润,7~9d病变达高峰,35d时病变基本恢复。VMC小鼠在接种病毒后7-9d,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呈凋亡样改变,并可见凋亡小体。结论 实验组小鼠在接种CVB3后可引起VMC,VMC中存在异常的心肌细胞凋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凋亡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医学超声图像序列的噪声抑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旭 寿文德 舒先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77-1880,共4页
从超声图像噪声的特点出发,利用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技术,实现超声图像的自适应噪声抑制;并将其扩展到时间域图像序列的平滑中,以提高滤波的准确程度.模拟和临床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实现超声图像中斑点噪声的抑制,并提高图像序列的峰值... 从超声图像噪声的特点出发,利用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技术,实现超声图像的自适应噪声抑制;并将其扩展到时间域图像序列的平滑中,以提高滤波的准确程度.模拟和临床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实现超声图像中斑点噪声的抑制,并提高图像序列的峰值信噪比;同时对心脏结构特征具有较好的保持和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超声图像 斑点噪声 特征增强 各向异性扩散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模型的心脏医学图像运动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旭 寿文德 舒先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96-1299,共4页
采用最小描述长度建立目标函数,通过参数化过程的优化实现标定点的自动对应;并进一步与活动形状模型结合,将其应用到心脏医学图像的运动特征分析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统计模型的泛化能力,并实现对心室结构的分割和运动跟踪.
关键词 医学图像处理 心脏 运动分析 统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组织中肠道病毒感染与趋化因子mRNA表达的关系(摘要)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瑞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4-394,共1页
目的 探讨病毒感染与趋化因子表达的改变在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RT-PCR方法检测12例原位异体心脏移植的扩张型心肌病受体心肌组织以及5例正常对照心肌组织中Evs-RNA的存在以及趋化因子RANTES、MCP-1、FKN及其受体US28的... 目的 探讨病毒感染与趋化因子表达的改变在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RT-PCR方法检测12例原位异体心脏移植的扩张型心肌病受体心肌组织以及5例正常对照心肌组织中Evs-RNA的存在以及趋化因子RANTES、MCP-1、FKN及其受体US28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病理学证实的12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组织中有7例Evs-RNA阳性。25%(3/12)心肌组织中MCP-1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经DNA同源序列分析,与人JE MCP-1同源性为97%。而正常对照心肌组织中病毒基因及趋化因子检测均阴性。结论 肠道病毒感染可能会改变趋化因子的表达水平,而趋化因子的异常表达在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组织 肠道病毒感染 趋化因子 MRNA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telocytes的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英文)
13
作者 徐婷 张红旗 +2 位作者 鲁姗姗 李华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6-662,共7页
目的探讨骨髓telocytes(TCs)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原位观察骨髓TCs的形态学特征;分离培养骨髓TCs并利用相差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下,骨髓TCs胞体向外发出极其细长的突... 目的探讨骨髓telocytes(TCs)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原位观察骨髓TCs的形态学特征;分离培养骨髓TCs并利用相差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下,骨髓TCs胞体向外发出极其细长的突起(telopodes,Tps),相邻Tps通过直接接触形成相互联系。细胞培养发现TCs胞体较小,呈椭圆形,胞体发出细长的突起(250.33μm),由膨大的粗段(Podom)与细段(Podomer)交替组成。亚甲蓝染色、吉姆萨染色和詹纳斯绿染色均提示为典型的TCs。免疫荧光染色发现CD34、CD117、CD45、CD73和CD90在骨髓TCs中为阳性表达。结论首次成功分离和培养骨髓TCs,并对其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telocyte telopode 活细胞染色 细胞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方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IL-3、IFN-γ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敬远 黄振翘 +5 位作者 孙关林 盛民立 周永明 黄韬 王克强 薛志忠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 检测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在含活血药血清液体培养体系中IL-3、IFN-γ的浓度,探讨活血方药治疗再障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活血方中药煎剂灌喂SD大鼠,抽取、制备含中药血清;Balb/c小鼠经60Co 5.5 Gy γ射线... 目的 检测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在含活血药血清液体培养体系中IL-3、IFN-γ的浓度,探讨活血方药治疗再障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活血方中药煎剂灌喂SD大鼠,抽取、制备含中药血清;Balb/c小鼠经60Co 5.5 Gy γ射线照射后,由尾静脉输入取自DBA/2小鼠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悬液,形成免疫介导再障模型。在含活血药血清的液体培养体系中培养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细胞,检测培养体系中IL-3、IFN-γ的浓度。结果 正常活血血清组IL-3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血清组(P<0.01),而再障活血血清组IL-3浓度则显著低于再障对照血清组(P<0.01),正常活血血清组、正常对照血清组IFN-γ均为0。再障活血血清组、再障对照血清组两组间IFN-γ无差异(P>0.05)。结论 活血方药临床治疗再障的作用可能是影响IL-3的生成而进一步促进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方 免疫介导 再生障碍性贫血 小鼠 IL-3 IFN-Γ 白细胞介素3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降脂治疗新进展——Inclisiran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琦 邹云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65-368,共4页
长期口服他汀类药物依从性差,而Inclisiran给药间期长达3个月至半年,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提高。本文概述了Inclisiran的最新进展,汇总了Inclisiran的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Inclisiran的副作用和其正在进行的相关临床试验,并介绍了In... 长期口服他汀类药物依从性差,而Inclisiran给药间期长达3个月至半年,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提高。本文概述了Inclisiran的最新进展,汇总了Inclisiran的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Inclisiran的副作用和其正在进行的相关临床试验,并介绍了Inclisiran的临床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Inclisiran 降血脂 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降脂治疗新进展——贝派地酸
16
作者 王琦 邹云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69-372,共4页
他汀类药物治疗最主要不良反应为肌肉疼痛,导致患者无法坚持服药,增加患者冠心病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贝派地酸特定作用于肝脏而不抑制肌肉胆固醇合成,因此避免了他汀的肌肉疼痛副作用。本文概述了贝派地酸的最新进展,汇总了贝派地酸... 他汀类药物治疗最主要不良反应为肌肉疼痛,导致患者无法坚持服药,增加患者冠心病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贝派地酸特定作用于肝脏而不抑制肌肉胆固醇合成,因此避免了他汀的肌肉疼痛副作用。本文概述了贝派地酸的最新进展,汇总了贝派地酸的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贝派地酸的副作用和其正在进行的相关临床试验,并介绍了贝派地酸的临床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贝派地酸 降血脂 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降脂治疗新进展——Evinacumab
17
作者 王琦 邹云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62-364,共3页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是一种罕见的由于基因缺失导致的脂质代谢紊乱的疾病,传统的他汀类药物或者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PCSK9)抑制剂降脂治疗效果不佳。Evinacumab针对这类患者,可以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本...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是一种罕见的由于基因缺失导致的脂质代谢紊乱的疾病,传统的他汀类药物或者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PCSK9)抑制剂降脂治疗效果不佳。Evinacumab针对这类患者,可以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本文概述了Evinacumab的最新进展,汇总了Evinacumab的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Evinacumab的副作用和其正在进行的相关临床试验,并介绍了Evinacumab的临床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Evinacumab 降血脂 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