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的显微外科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 被引量:6
1
作者 彭润生 王春生 杨兆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术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雄性昆明(KM)小鼠60只,随机分供、受体2组,采用大鼠Ono术式进行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小鼠供体升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肺动脉与受体下腔静脉吻合,实验30... 目的探讨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术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雄性昆明(KM)小鼠60只,随机分供、受体2组,采用大鼠Ono术式进行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小鼠供体升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肺动脉与受体下腔静脉吻合,实验30例。结果实验成功率86.7%(26/30)。取供心时间(9.4±1.2)min,供心修取时间(14.8±1.2)min,受体手术时间(60.4±2.4)min,其中吻合时间(29.8±2.5)min。结论掌握小鼠心脏移植的显微外科技巧和正确的处理手术并发症,可以成功建立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心脏移植 血管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联合移植1例术后5年随访与移植物功能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守国 王春生 +5 位作者 陈昊 朱仕杰 张颖 洪涛 庄亚敏 胡克俭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1例心肺移植患者术后5年随访时移植物功能变化及影响长期存活的关键因素。方法2003年12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为1例房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施行心肺联合移植术。供体心肺以1 000 mL UW液及4 000 mL HTK... 目的总结分析1例心肺移植患者术后5年随访时移植物功能变化及影响长期存活的关键因素。方法2003年12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为1例房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施行心肺联合移植术。供体心肺以1 000 mL UW液及4 000 mL HTK液保存。术后抗排异治疗方案采用达昔单抗、环孢霉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激素四联方案,环孢霉素A谷浓度维持在100~200μg/L,他克莫司谷浓度维持在8~20μg/L。术后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肺功能及胸部CT评估心肺功能。结果随访时患者存活已达5年6个月。心功能恢复为(NYHA)Ⅰ~Ⅱ级,左心室射血分数65%~86%。肺功能检查氧和指标稳定,术后1年开始出现小气道气流受阻表现但保持稳定。随访中出现2次严重肺部感染,经联合应用抗细菌及真菌药物治愈,无急性排斥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心肺联合移植是治疗心肺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良好的供体保护、准确平衡抗排斥反应与感染的关系,以及严格预防和治疗感染是患者长期存活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联合移植 长期存活 先天性心脏病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妊娠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兆华 洪涛 王春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5-756,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妊娠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3肋间小切口行心脏多瓣膜病变手术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的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赵东 朱仕杰 +1 位作者 张致琦 王春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18,共4页
目的:探讨第3肋间小切口行心脏多瓣膜病变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采用第3肋间小切口行心脏多瓣膜成形或置换手术23例,与同期23例另一组医师的胸骨正中切口多瓣膜手术进行比较,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体外循环... 目的:探讨第3肋间小切口行心脏多瓣膜病变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采用第3肋间小切口行心脏多瓣膜成形或置换手术23例,与同期23例另一组医师的胸骨正中切口多瓣膜手术进行比较,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输血率及输血量、术后疼痛指数及满意度评分等。结果小切口组在术后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总胸引量、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方面明显好于正中切口组[(40.4±7.1) h vs.(48.8±8.3) h, t=-3.713, P=0.001;中位数6 d (5~7 d) vs.9 d(8~14 d), Z=-5.927, P=0.000;(479.6±81.2) ml vs.(855.7±114.7) ml, t=-12.820, P=0.000;(5.1±0.9)分vs.(6.2±0.7)分, t=-4.828, P=0.000;(9.2±0.4)分vs.(7.1±0.8)分, t=10.908, P=0.000],但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长[(4.64±0.47) h vs.(4.15±0.45) h, t=3.626, P=0.001;129 min (113~153 min) vs.101 min(85~133 min), Z=-4.572, P=0.000;(87.4±13.6) min vs.(71.6±13.0) min, t=4.036, P=0.000],术后1个月射血分数低(55.7%±5.3%vs.59.4%±4.6%, t=-2.525, P=0.015)。结论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相比,第3肋间小切口心脏多瓣膜病变手术在多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手术方式安全可靠,能够以较小的创伤获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3肋间 小切口 心脏手术 多瓣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XCR3 mRNA表达与大鼠心移植急性排斥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朱仕杰 王春生 +3 位作者 杨守国 杨兆华 陈昊 洪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趋化因子受体CXCR3mRNA动态变化与大鼠心移植急性排斥的关系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Wistar和SD大鼠作为供体,SD大鼠作为受体,建立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按移植前后处理方法不同随机分3组:A组为S...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趋化因子受体CXCR3mRNA动态变化与大鼠心移植急性排斥的关系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Wistar和SD大鼠作为供体,SD大鼠作为受体,建立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按移植前后处理方法不同随机分3组:A组为SD大鼠同基因移植对照组,移植前后未作处理;B组为Wistar-SD急性排斥组,移植前后未作处理;C组为Wistar-SD异基因移植治疗组,移植日开始给予环胞素A(CsA)5mg/kg/d腹腔注射×14d。术后第1、3、5、7d分批处死,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PBMC的CXCR3mR-NA表达,并对心肌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每组留5只用于观察生存期。结果A组大鼠移植心存活时间均大于100d,B、C组分别为(7.40±1.14)d、(24.00±2.35)d,C组较B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A组较B、C组存活时间更长(P<0.01)。A组各时间点均未发生排斥反应,PBMC的CXCR3mRNA呈低水平表达;B组术后PBMC的CXCR3mRNA动态变化与急性排斥反应的进程呈正相关,术后5d PBMC的CXCR3mRNA表达上调至峰值4.30±0.82;C组经环胞素A治疗后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各时间点PBMC的CXCR3mRNA表达明显低于B组,术后7d达到峰值1.50±0.76,与B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t=7.08,P<0.01)。结论PBMC的CXCR3mRNA表达与排斥反应密切相关,提示可作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或者观察抗排斥反应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趋化因子受体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心肌保护方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克俭 叶磊 +3 位作者 庄杏妹 王依明 刘祖赟 王春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9-161,共3页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主动脉夹层与动脉瘤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守国 王春生 +3 位作者 陈昊 洪涛 赖颢 朱仕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1-686,691,共7页
目的比较胸主动脉夹层与动脉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差异并探讨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的发病机制。方法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切除标本20例、胸主动脉瘤手术切除标本38例制成石蜡组织切片,将切片以抗TGF-β1及α-平滑肌肌动蛋... 目的比较胸主动脉夹层与动脉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差异并探讨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的发病机制。方法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切除标本20例、胸主动脉瘤手术切除标本38例制成石蜡组织切片,将切片以抗TGF-β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actin)单克隆抗体按双抗免疫荧光法处理,观察两组病例主动脉壁中TGF-β1的分布,并通过荧光定量法做TGF-β1表达的定量分析。同时将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特征,采用Verhoeff氏弹力纤维染色及Masson三色法染色观察细胞外基质的分布。并参照TGF-β1表达水平对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主动脉手术史、病因诊断和主动脉最大直径等临床指标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两组动脉病理结果均以动脉中膜变性伴弹力纤维断裂为主要特征。TGF-β1在主动脉壁内分布不均匀,在中膜平滑肌层中表达水平最高,内膜表达低于中膜,外膜表达水平最低。两组间比较,夹层组TGF-β1平均值70.71±9.70,低于动脉瘤组平均值77.66±10.93(P<0.05)。按主动脉壁分层比较,内膜层夹层组为62.54±8.81低于动脉瘤组的72.14±5.85(P<0.05);中膜层夹层组79.26±12.77低于动脉瘤组的86.82±13.47(P<0.05);外膜层夹层组60.04±12.07与动脉瘤组的61.52±18.29表达水平无差异。危险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性别、动脉直径等因素与TGF-β1表达水平无相关性。结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组织TGF-β1表达水平低于胸主动脉瘤组织,TGF-β1在动脉壁内不同层次中表达失调对主动脉夹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胸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瘤 细胞外基质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术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PE)合并卵圆孔未闭1例报告
8
作者 沈金强 魏来 +2 位作者 夏利民 宋凯 王春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8-139,共2页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或右心系统的血栓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是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中最常见的类型,而临床上引起...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或右心系统的血栓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是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中最常见的类型,而临床上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 thrombosis,DVT)[1-1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近期接诊1例结肠癌术后大面积PE合并卵圆孔未闭的患者,现报道如下并进行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卵圆孔未闭 结肠癌术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血栓栓塞症 病理生理特征 呼吸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