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范凡 卜丽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8-171,共4页
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作为近年新兴的活体成像技术,已成功用于观察各种小动物模型及人类浅表组织。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该技术显现出独特优势,如非侵入性、观察连续性、高分辨率、实时性、价格优势等,使充分... 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作为近年新兴的活体成像技术,已成功用于观察各种小动物模型及人类浅表组织。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该技术显现出独特优势,如非侵入性、观察连续性、高分辨率、实时性、价格优势等,使充分利用模型动物进行实时连续心血管形态功能分析成为可能。本文对UBM的特点进行介绍,并就其在动脉粥样斑块、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病、瓣膜病、心脏发育和引导穿刺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心血管疾病 疾病模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脏病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召才 李双杰 +4 位作者 杨英珍 陈瑞珍 程蕾蕾 葛均波 陈灏珠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8-390,F00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和感染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方法以柯萨奇病毒B3感染Balb/c小鼠建立急、慢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的系列动物模型,同期设正常对照;经组织病理学方法和超声心动图验证模型后,以缺口... 目的探讨急、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和感染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方法以柯萨奇病毒B3感染Balb/c小鼠建立急、慢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的系列动物模型,同期设正常对照;经组织病理学方法和超声心动图验证模型后,以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结果各期感染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增高,心肌细胞凋亡率依次分别为(8.2±1.4)%vs(1.3±0.5)%,(15.3±1.1)%vs(2.7±0.7)%,(13.9±2.1)%vs(3.1±0.6)%,(均P<0.01)。结论心肌细胞凋亡贯穿病毒性心脏病全程,可能对其病程和预后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凋亡 病毒性心脏病 动态变化 柯萨奇病毒B3感染 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Balb/c小鼠 扩张型心肌病 组织病理学方法 缺口末端标记法 细胞凋亡率 慢性心肌炎 超声心动图 动物模型 正常对照 小鼠心肌 感染性 对照组 同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超声显像定量测定右心功能
3
作者 杨茗 沈学东 +3 位作者 舒先红 陈世波 潘翠珍 张煜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8-450,459,F003,共5页
目的 建立多平面经食管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超声显像测定右心功能的方法 ,评价肺动脉高压对右心室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34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患者 ,按疾病对右心室产生的负荷性质分为以容量和压力负荷过重为主两组 ,... 目的 建立多平面经食管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超声显像测定右心功能的方法 ,评价肺动脉高压对右心室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34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患者 ,按疾病对右心室产生的负荷性质分为以容量和压力负荷过重为主两组 ,分别测定其右室容积和游离壁质量 ,并计算射血分数 ;1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 三维重建后可动态地、多角度地观察右心室的形态和收缩、舒张活动。与正常人比较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较为饱满 ,心尖部和流出道的活动程度低于正常人。定量分析发现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腔和游离壁各指标均大于正常人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压力负荷过重组的右室游离壁质量明显高于容量负荷过重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而右室容积和射血分数在这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多平面经食管超声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能用于临床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腔容积、游离壁质量和右室射血分数指标 ,为临床评价右心功能、估计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提供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功能 肺动脉高压 体元模型 动态三维重建 超声显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100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结果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力凡 潘文志 +5 位作者 张晓春 陈莎莎 金沁纯 尹恩知 周达新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目的报道单中心100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结果,总结相关经验。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我中心行TAVR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100例,观察分析手术成功率、死亡率、术后并发症等结... 目的报道单中心100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结果,总结相关经验。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我中心行TAVR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100例,观察分析手术成功率、死亡率、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8.1±6.8)岁,其中男性68例,胸外科协会(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s,STS)平均分数9.9±6.0。12例患者经颈动脉途径,87例经股动脉,1例经升主动脉。均使用自膨胀瓣膜,手术成功率97%。术中预扩张球囊平均大小(19.6±2.0) mm,后扩张球囊平均大小(21.4±2.2) mm,瓣膜植入平均深度为瓣环下(4.3±3.4) mm。术前、术后平均跨主动脉瓣压分别为(51.3±19.7) mmHg和(11.7±6.1) mmHg (P<0.001),术前、术后瓣口面积分别为(0.6±0.2) cm^2和(1.7±0.5) cm^2(P<0.001)。随访30天内,死亡率为2%,中风发生率为1%,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率9%,TAVR术后起搏器植入组与非起搏器植入组的瓣膜植入深度分别为(7.2±3.1) mm和(4.2±3.3) mm (P=0.011)。二叶式主动脉瓣组与三叶式主动脉瓣组在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方面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TAVR对我国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二叶式与三叶式主动脉瓣膜的手术结果相似。TAVR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发生率较低,这与植入深度密切相关,可能与较小球囊扩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二叶式主动脉瓣 三叶式主动脉瓣 并发症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影响冠心病严重程度与氯吡格雷治疗后残余血小板活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昕 吴鸿谊 +3 位作者 徐化洁 沈雳 樊冰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1-610,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严重程度的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经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后血小板活性差异及其与凝血因子的关联。方法回顾性纳入确诊并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CAD患者进行观察性研究。严重程度用临床表型和狭窄大于... 目的探究不同严重程度的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经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后血小板活性差异及其与凝血因子的关联。方法回顾性纳入确诊并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CAD患者进行观察性研究。严重程度用临床表型和狭窄大于50%的主要冠状动脉数目来表征;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于入院时测定;氯吡格雷300 mg负荷至少24 h后,用血栓弹力图测定ADP通路的血小板抑制率(ADP pathway platelet inhibition ratio,PI_(clo))和ADP诱导的最大血凝块强度(ADP-induced maximum amplitude of clot strength,MA_(adp)),MA_(adp)表示氯吡格雷治疗后的残余血小板活性。结果共纳入955例患者,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PI_(cl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表现越重或狭窄冠状动脉越多,MA_(adp)与Fbg越高(P均<0.001)。相关分析(r=0.271,P<0.001)和线性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Fbg是MA_(adp)的首位独立相关因素,CAD临床表型(r=0.174,P<0.001)和狭窄冠状动脉数目(r=0.113,P<0.001)也与MA_(adp)线性相关。仅在Fbg最高的第四分位组,MA_(adp)与CAD严重程度的两项指标均有显著正相关性。将Fbg设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发现MA_(adp)与CA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失去了统计学意义。结论 CAD越严重的患者,即使氯吡格雷抑制率相似,氯吡格雷治疗后残余血小板活性也越高。Fbg显著影响了CAD严重程度和氯吡格雷治疗后残余血小板活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冠心病 血小板 氯吡格雷 血栓弹力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站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联合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手术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侯士强 潘文志 +4 位作者 陆浩 李伟 陈莎莎 周达新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1-284,共4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AS)的一种成熟手段。AS患者几乎均合并心肌肥厚,目前对于合并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AS)的一种成熟手段。AS患者几乎均合并心肌肥厚,目前对于合并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的AS患者首先考虑外科手术而非TAVR。但高龄、高危患者常不能耐受外科手术,介入手段能否安全有效治疗此类患者尚存疑问。本文报道1例77岁女性患者,重度AS合并HOCM,经评估后行“一站式”TAVR联合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本病例为国内开展的首例“一站式”TAVR+PTSMA,为TAVR术中紧急处理并发症和拓宽适应证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AS) 肥厚型心肌病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促进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及活化 被引量:5
7
作者 罗育坤 梁春 +4 位作者 黄东 许从峰 贾庆哲 王克强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 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 lowdensitylipoprotein ,oxLDL)和低密度脂蛋白 (lowdensi tylipoprotein ,LDL)对人单核细胞源的树突状细胞 (monocytederiveddendriticcells,MDCs)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 目的 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 lowdensitylipoprotein ,oxLDL)和低密度脂蛋白 (lowdensi tylipoprotein ,LDL)对人单核细胞源的树突状细胞 (monocytederiveddendriticcells,MDCs)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外周血CD14 + 单核细胞 ,经含rhGM CSF(10 0ng/mL)和rhIL - 4 (2 0ng/mL)的Cell gro培养 ,使其分化为MDCs。分别以PBS和LPS(5 0 0 μg/mL)作阴性和阳性 (成熟 )对照 ,观察经5 0 μg/mL的oxLDL和LDL干预 4 8h后 ,流式细胞术检测MDCs表型 (CD1a、CD4 0、CD86、HLA DR) ,混合T淋巴细胞反应检测MDCs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FITC Dextran检测MDCs吞噬功能 ,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 (IL -12、IL - 10和TNF α)浓度。结果 与PBS相比 ,5 0 μg/mLoxLDL干预的MDCs,不但可明显上调共刺激分子CD86的高表达 ,而且反映MDCs成熟程度的CD1a也表达增强 ,与此同时经oxLDL处理的MDCs吞噬作用却明显减弱 ,进一步的混合T淋巴细胞反应显示经过oxLDL刺激的MDCs促T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增强 (P <0 .0 5 ) ;此外 ,oxLDL可明显促进MDC分泌细胞因子TNF α、IL - 10和IL - 12 (P <0 .0 5 ) ,但明显弱于LPS组 ,而LDL无此作用。结论 oxLDL在促进DCs成熟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L 人单核细胞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MDC T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CD86 增强 混合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循环参数不同测量方法的可靠性 被引量:4
8
作者 丁春丽 管丽华 +4 位作者 张晓春 周达新 王璐 潘文志 陈海燕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7-732,共6页
目的应用不同方法测量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循环参数,评价VigilanceⅡ系统连续热稀释法、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法预测肺总阻力(total pulmonary resistance,TPR)的可靠性,并评价TTE测量肺动脉压的临床价值。... 目的应用不同方法测量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循环参数,评价VigilanceⅡ系统连续热稀释法、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法预测肺总阻力(total pulmonary resistance,TPR)的可靠性,并评价TTE测量肺动脉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收治的38例肺动脉高压患者(21例有心内分流,17例无心内分流)的TTE及右心导管测量肺循环参数,同时应用VigilanceⅡ系统连续热稀释法、Fick法、TTE法测量TPR,并进行回归相关分析。结果热稀释法、TTE法与Fick法所测量的TPR值之间均有相关性,无心内分流患者的相关性高于有心内分流患者,有心内分流患者TTE法与Fick法测量值之间线性关系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及无心内分流患者热稀释法、TTE法测得的TPR与Fick法测量值之间的线性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TTE与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压力值之间有相关性,无心内分流患者之间的相关性高于有心内分流患者。结论 VigilanceⅡ系统连续热稀释法可精确估测无心内分流患者的TPR;TTE能够很好地估测肺动脉压力,可以作为估测无心内分流患者TPR的一种方法,但估测有心内分流患者TPR时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超声心动图 VigilanceⅡ系统 连续热稀释法 Fick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钢丝球囊在支架内再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峰 葛均波 +3 位作者 钱菊英 王齐兵 樊冰 葛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 评价双钢丝球囊在支架内再狭窄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2例支架内再狭窄病人, 共有再狭窄靶病变37处,采用双钢丝球囊对靶病变进行扩张,观察扩张效果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全部37 处再狭窄病变的双钢丝球囊扩张成功率为100%... 目的 评价双钢丝球囊在支架内再狭窄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2例支架内再狭窄病人, 共有再狭窄靶病变37处,采用双钢丝球囊对靶病变进行扩张,观察扩张效果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全部37 处再狭窄病变的双钢丝球囊扩张成功率为100%,术后血管狭窄程度明显减轻[(87.7±8.6)%比(7.7±6.7)%, P<0.001],住院期间无1例发生死亡、未发生Q波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严重临床并发症。1处支架外缘受 累的再狭窄病变在扩张后出现轻度内膜撕裂(A型),4处支架外缘受累的再狭窄病变于支架外缘受累血管段补 充置入支架。临床随访3-15(8.0±3.4)个月,2例出现心绞痛复发。结论 双钢丝球囊成形术对支架内再狭 窄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球囊 钢丝 临床随访 病变 并发症 Q波 扩张 补充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荧光特性对荧光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翔飞 葛均波 +1 位作者 王克强 钱菊英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2-265,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素的荧光光谱特性,以探讨其在平滑肌细胞中干预后对荧光分析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平滑肌细胞中.加入大黄素干预后,对细胞周期、活性氧簇测定以及Annexin V标记等进行荧光分析方法的观察。采用激光共聚焦观察大黄素在... 目的观察大黄素的荧光光谱特性,以探讨其在平滑肌细胞中干预后对荧光分析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平滑肌细胞中.加入大黄素干预后,对细胞周期、活性氧簇测定以及Annexin V标记等进行荧光分析方法的观察。采用激光共聚焦观察大黄素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大黄素的最大激发波长为400-465nm,最大发射波长为515-525nm。大黄素对绿色荧光有明显影响,而对红色荧光方法影响轻微。激光共聚焦显示大黄素在细胞内有选择性分布。结论大黄素的绿色荧光特性既可能干扰绿色荧光分析,但也能具有新的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荧光分析 细胞 激光共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牛玉宏 许从峰 +2 位作者 史剑慧 马会利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29,138,共4页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 (C .pn)感染与 2型糖尿病 (DM 2 )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 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DM - 2患者 1 2 8例和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非DM 2患者 2 5 0例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 (C .pn)感染与 2型糖尿病 (DM 2 )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 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DM - 2患者 1 2 8例和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非DM 2患者 2 5 0例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动脉粥样硬化 ;ELISA法检测血清C .pn特异性抗体IgA ;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高敏的C反应蛋白 (hs CRP)水平 ;并记录基线资料和AMI。根据血清学结果将全部患者分为 4组 :非DM - 2患者血清抗C .pn抗体IgA阴性 (A组 ) ;非DM - 2患者血清抗C .pn抗体IgA阳性 (B组 ) ;DM 2患者血清抗C .pn抗体IgA阴性 (C组 ) ;DM -2患者合并血清抗C .pn抗体IgA阳性 (D组 )。 结果 DM - 2与非DM - 2患者之间C .pn感染率没有明显区别 (45 .2 %与 4 6 .8%) ;DM - 2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 ,C .pn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血清CRP水平差异没有显著意义。A、B、C、D各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 (1 6 .6 0± 3.89)、(2 5 .1 2± 3.98)、(33.1 1± 3.0 9)、(2 9.5 1± 2 .2 9)mg/L ;B、C和D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较A组明显增高 ,但 3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83.8%、84 .3%、81 .0 %与 6 2 .7%)。上述各组AMI的发病率分别为 2 5 .6 %、2 7.2 %、2 7.1 %、4 3.1 %,DM -2合并感染组AMI率明显升高。结论 C .pn感染与D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2型糖尿病患者 肺炎衣原体感染 相关性 急性心肌梗死(AMI) ELISA法检测 免疫散射比浊法 冠脉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 IgA 特异性抗体 C反应蛋白 P水平 年龄性别 检查诊断 阴性患者 抗体阳性 合并感染 协同作用 发病率 pn 抗C 血清C DM2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阻抗系统的建立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良惠 葛均波 +4 位作者 罗忠池 汪源源 钱菊英 蔡迺绳 王威琪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 利用计算机和图像、信号采集设备建立冠状动脉阻抗系统 ,并研究冠状动脉阻抗参数的稳定性。方法 与心电信号同步通过腔内超声导管、多普勒导丝和压力导丝 ,获取随心动周期变化的冠状动脉腔内超声图像、流速和压力信号 ;通过自制... 目的 利用计算机和图像、信号采集设备建立冠状动脉阻抗系统 ,并研究冠状动脉阻抗参数的稳定性。方法 与心电信号同步通过腔内超声导管、多普勒导丝和压力导丝 ,获取随心动周期变化的冠状动脉腔内超声图像、流速和压力信号 ;通过自制软件得到随心动周期变化的腔内面积曲线、平均流速曲线、压力曲线和流量 /压力曲线 ;按机电类比方法通过傅立叶变换得到冠脉阻抗参数。采集不同情况下 1 0头小型猪以及 2 1例病人左前降支的基础状态和最大充血状态重复性测量信号分别为 80对。结果 相关分析发现重复性冠脉阻抗参数间有很好的相关性 (P <0 .0 1 ) ;基础状态和充血状态的平均冠脉阻抗和一次谐波冠脉阻抗的决定系数 (r2 )均大于0 .97(P <0 .0 0 1 )。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反映冠脉脉动流阻力的冠脉阻抗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阻抗系统 建立 稳定性 多普勒 压力 血管内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孔房间隔限流器在动物实验中的可行性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明飞 周达新 +3 位作者 管丽华 梁立龙 孔德红 常晓鑫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1-515,共5页
目的观察带孔房间隔限流器置入动物体内后的组织学反应,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用健康小型猪16头,分为对照组(2头)和实验组(14头)。两组均在心超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定位下行房间隔造口术(atrial sep... 目的观察带孔房间隔限流器置入动物体内后的组织学反应,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用健康小型猪16头,分为对照组(2头)和实验组(14头)。两组均在心超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定位下行房间隔造口术(atrial septostomy,AS)以进行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造模。造模成功后,实验组成功置入带孔房间隔限流器;对照组不予置入。实验组猪于术后立刻、1、3、6个月时间点处死,对照组6个月后处死。所有动物处死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处死后进行大体解剖及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实验组11头猪成功放置带孔房间隔限流器,另外3头意外死亡。实验组猪处死前超声心动图示限流器上有明显左向右分流,解剖发现限流器表面均无赘生物及血栓形成,未发生移位,限流器边缘内膜化,中间的孔开放良好,行病理HE染色示限流器边缘内皮化。对照组猪处死前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中部未见明显左向右分流,解剖发现房间隔中部造口基本闭合。结论动物实验证实了带孔房间隔限流器具有良好的经导管置入可行性,以及与单纯AS相比具有维持AS并控制造口大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造口术(AS) 房间隔缺损(ASD) 带孔房间隔限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