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风险的临床评分体系构建及效能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梓嫣 陈佳慧 +3 位作者 张玲云 黄宇峰 朱玮 程蕾蕾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5,共7页
目的运用《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临床评分表》对乳腺癌入院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比较评分表对心脏毒性的判断结果与医生诊断的一致性,从而评估该评分表对心脏毒性的筛查效果,以协助乳腺癌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早发现和早... 目的运用《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临床评分表》对乳腺癌入院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比较评分表对心脏毒性的判断结果与医生诊断的一致性,从而评估该评分表对心脏毒性的筛查效果,以协助乳腺癌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记录其年龄、放疗史等一般临床资料,使用本项目课题组拟定的《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临床评分表》对患者进行术前心血管疾病危重程度和是否耐受术后放、化疗的评估,将年龄、既往史、心电图异常、超声心动图异常、蒽环类治疗史等不同危险因素按影响程度赋值并求和,结果评分<9分视作低危人群,≥9分且<15分为中危人群,≥15分即为高危人群。将评分表的评估结果与心内科医生的临床诊断进行比较,分析评分表的有效性。结果共行乳腺癌手术1989例,其中921例完成评分表与临床评估,女性916例,男性5例。根据评分表评定为低危人群的有861例,中危人群37例,高危人群23例。心内科医生评定为低危人群的有866例,中危人群43例,高危人群12例。统计结果显示,该评分表的中高危检测敏感度为94.55%(95%CI:84.88%~98.86%),特异度99.08%(95%CI:98.19%~99.60%),阳性预测率86.67%(95%CI:76.48%~92.85%),阴性预测率99.65%(95%CI:98.96%~99.88%),整体准确率为98.81%(95%CI:97.87%~99.40%)。该评分表整体准确率高,尤其是针对高危人群的鉴别效果明显(高危C评级敏感度100.00%,95%CI:85.18%~100.00%)。但相对而言,其对低危与中危边缘值界定标准模糊,导致中危B评级的敏感度为90.62%(95%CI:74.98%~98.02%)。在加入冠状动脉中度狭窄与频发期前收缩两项较高赋值项(9分)后,中危B评级与高危C评级间特异度下降为77.08%(95%CI:62.69%~87.97%)。结论《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临床评分表》操作便利,对中高危心脏毒性的预测敏感性较高,对术前风险和术后是否耐受放、化疗的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心脏毒性 术前评估 评分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范凡 卜丽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8-171,共4页
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作为近年新兴的活体成像技术,已成功用于观察各种小动物模型及人类浅表组织。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该技术显现出独特优势,如非侵入性、观察连续性、高分辨率、实时性、价格优势等,使充分... 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作为近年新兴的活体成像技术,已成功用于观察各种小动物模型及人类浅表组织。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该技术显现出独特优势,如非侵入性、观察连续性、高分辨率、实时性、价格优势等,使充分利用模型动物进行实时连续心血管形态功能分析成为可能。本文对UBM的特点进行介绍,并就其在动脉粥样斑块、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病、瓣膜病、心脏发育和引导穿刺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心血管疾病 疾病模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钙通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弛 赵爽 +2 位作者 陈露岚 胡亦清 申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98-2105,共8页
电压门控钙通道(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s,VGCC)能够参与调节多种可兴奋性细胞和非兴奋性细胞的生理活动,其中T型钙通道在神经元中产生低阈值钙尖峰并影响动作电位放电模式,在神经递质释放、树突共振现象及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关... 电压门控钙通道(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s,VGCC)能够参与调节多种可兴奋性细胞和非兴奋性细胞的生理活动,其中T型钙通道在神经元中产生低阈值钙尖峰并影响动作电位放电模式,在神经递质释放、树突共振现象及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调节肌源性张力,在内分泌细胞中调节激素的分泌,以及在精子中调节顶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门控钙通道 T型钙通道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群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俊 李志明 +4 位作者 李双 金雪娟 陈丽 周京敏 葛均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14-1318,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社区老年人群心房颤动的患病率以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上海市金山区9个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格检查中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以房颤为主要内容的心血管疾病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研究人群房颤粗患病率为2.7...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社区老年人群心房颤动的患病率以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上海市金山区9个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格检查中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以房颤为主要内容的心血管疾病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研究人群房颤粗患病率为2.78%,标化患病率为3.02%;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75岁以下各年龄段组男性房颤患病率均高于女性(P<0.05);首诊、阵发性、持续性和长程持续性房颤所占比例分别为13.72%、24.15%、7.03%和55.10%;阵发性、持续性和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的平均病程为(5.06±5.92)年。房颤患者中有脑卒中病史者占9.61%,而接受华法林治疗者仅占4.92%。结论:上海市金山区9个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房颤患病率以及流行病学特征均与国内外主要研究结果接近,需加强对房颤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流行病学 老年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心肌梗死的严重三支血管病变患者心功能不全与其心电图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韩霏 禹子清 +4 位作者 秦胜梅 方凌燕 李明辉 宿燕岗 葛均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1-445,共5页
目的:分析无心肌梗死的严重三支血管病变(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狭窄均≥70%)患者心功能不全与其心电图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7-03-01至2017-07-05期间入我院且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心肌梗死的严重三支血管病变患者96例,... 目的:分析无心肌梗死的严重三支血管病变(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狭窄均≥70%)患者心功能不全与其心电图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7-03-01至2017-07-05期间入我院且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心肌梗死的严重三支血管病变患者96例,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心功能正常组(LVEF≥50%)78例及心功能不全组(LVEF<50%)18例。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界值,并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心功能不全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96例无心肌梗死的严重三支血管病变患者中,心功能不全组18例(18.8%)。与心功能正常组比,心功能不全组患者心率、QRS波时限、校正的QT间期(QTc)均有明显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提示:心率>70.5次/min(敏感度81.3%,特异度58.9%),QRS波时限>97.5 ms(敏感度82.4%,特异度67.5%),QTc>425 ms(敏感度93.8%,特异度41.1%),对心功能不全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在无心肌梗死的严重三支血管病变患者中,心电图指标仅QRS波时限>97.5 ms(OR=7.577,95%CI:1.094~52.490,P=0.030)与心功能不全呈正相关。结论:在未发生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严重三支血管病变的患者中,静息心电图QRS波时限延长提示这些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支血管病变 心功能 QRS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水平及其临床预后预测价值分析
6
作者 王宇成 虞莹 +2 位作者 石卉 虞勇 陈瑞珍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2,共9页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FRP4)水平及其临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并确诊为DCM的患者259例为DCM组,另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同时期进行健康体...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FRP4)水平及其临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并确诊为DCM的患者259例为DCM组,另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没有心力衰竭病史、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且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正常的84名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SFRP4水平,分析SFRP4水平与DCM的相关性及其对DCM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CM组患者血清SFRP4水平明显升高[(28.54±10.25)ng/ml vs.(52.70±19.74)ng/ml,P<0.05]。随机将具有预后数据的234例DCM患者按2∶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156)与验证集(n=78)。训练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FRP4水平与全因死亡独立相关(OR=1.06,95%CI:1.03~1.10,P<0.001)。进一步评估模型预测效果,训练集与验证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均>0.8)、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均表明包含血清SFRP4水平用于构建预测模型对DCM患者的全因死亡预测具有较好的价值。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中位随访33.5(11.0,49.0)个月,血清SFRP4≥75百分位水平DCM患者的无事件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血清SFRP4<75百分位水平DCM患者(16.57%vs.28.81%,P=0.02)。结论:DCM患者血清SFRP4水平显著升高,SFRP4水平对于DCM的预后预测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 全因死亡 预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肥厚型心肌病与肌钙蛋白T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敏 程宽 +4 位作者 王齐兵 朱文青 陈瑞珍 葛均波 陈灏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89-1591,共3页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NT2)在中国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中的突变情况。方法对95例无血缘关系的HCM先证者(其中22例为家族性HCM先证者)进行肌钙蛋白T基因(TNNT2)突变筛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NT2)在中国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中的突变情况。方法对95例无血缘关系的HCM先证者(其中22例为家族性HCM先证者)进行肌钙蛋白T基因(TNNT2)突变筛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8、9、10、11、14、15、16号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家系资料调查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结果 16例FHCM患者及79例SHCM患者均未发现TNNT2基因的错义突变、移码突变、剪接突变。仅在9号外显子检出一同义突变,为ATC→ATT,均编码异亮氨酸(Ile)。结论 TNNT2不是我国肥厚型心肌病的常见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肌钙蛋白T 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声学造影改善左室心内膜缘显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维鹏 舒先红 +1 位作者 程蕾蕾 潘翠珍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F11期17-19,共3页
采用实时声学造影技术对健康杂种犬7只行造影检查,评价八氟丙烷声学造影剂改善犬左室心内膜缘显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结果表明八氟丙烷声学造影剂可以明显改善心内膜缘显像,各剂量八氟丙烷声学造影剂均未对实验动物血流动力学及心电活... 采用实时声学造影技术对健康杂种犬7只行造影检查,评价八氟丙烷声学造影剂改善犬左室心内膜缘显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结果表明八氟丙烷声学造影剂可以明显改善心内膜缘显像,各剂量八氟丙烷声学造影剂均未对实验动物血流动力学及心电活动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声学造影 左室心内膜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介入心脏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葛均波 戴宇翔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6期405-408,共4页
当前以循证医学和临床研究为基础的指南成为我们开展临床实践的基石和依据。2013年在介入心脏病学领域公布的几个重要临床研究结果,
关键词 介入心脏病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脏病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召才 李双杰 +4 位作者 杨英珍 陈瑞珍 程蕾蕾 葛均波 陈灏珠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8-390,F00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和感染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方法以柯萨奇病毒B3感染Balb/c小鼠建立急、慢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的系列动物模型,同期设正常对照;经组织病理学方法和超声心动图验证模型后,以缺口... 目的探讨急、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和感染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方法以柯萨奇病毒B3感染Balb/c小鼠建立急、慢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的系列动物模型,同期设正常对照;经组织病理学方法和超声心动图验证模型后,以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结果各期感染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增高,心肌细胞凋亡率依次分别为(8.2±1.4)%vs(1.3±0.5)%,(15.3±1.1)%vs(2.7±0.7)%,(13.9±2.1)%vs(3.1±0.6)%,(均P<0.01)。结论心肌细胞凋亡贯穿病毒性心脏病全程,可能对其病程和预后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凋亡 病毒性心脏病 动态变化 柯萨奇病毒B3感染 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Balb/c小鼠 扩张型心肌病 组织病理学方法 缺口末端标记法 细胞凋亡率 慢性心肌炎 超声心动图 动物模型 正常对照 小鼠心肌 感染性 对照组 同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发生心室颤动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黄浙勇 葛均波 +6 位作者 张少衡 黄榕翀 沈雳 崔洁 钱菊英 孙爱军 邹云增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51-354,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猪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后发生室颤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以期提高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成活率。方法57只小型猪开胸结扎心脏LAD不同位点,对室颤和体重、性别、术前心率、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开胸径路(旁正中/肋间)、手... 目的探讨猪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后发生室颤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以期提高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成活率。方法57只小型猪开胸结扎心脏LAD不同位点,对室颤和体重、性别、术前心率、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开胸径路(旁正中/肋间)、手术时间、结扎百分位点、术后心率、术后发生室早或短阵室速等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而对室颤的发生时间、室颤前心电图特点等进行评价。结果57例动物手术过程发生室颤18例,死亡11例。室颤均发生在结扎冠脉后35 min内,高峰时间为结扎冠脉后5 min和20 min;心率快于160 bpm或慢于60 bpm时容易诱发室颤。与非室颤组动物比较,室颤组动物的结扎位点高,术后最快心率>60 bpm的动物较多,短阵室速发生率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扎位点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室颤唯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扎位点过高是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室颤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冠脉结扎后30 min内应该严密心电监护,特别注意结扎冠脉后5 min和20 min二个时间点、>160 bpm或<60 bpm二种心率、以及短阵室速等先兆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模型 动物 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显像在造影无显著狭窄病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钱菊英 葛均波 +6 位作者 吴鸿谊 梁春 樊冰 王齐兵 葛雷 路艳 刘学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666-669,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显像 (IVUS)在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病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变检测和指导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2 1例 ,4例为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 ,3例为非Q波性心肌梗死 ,14例为不...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显像 (IVUS)在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病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变检测和指导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2 1例 ,4例为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 ,3例为非Q波性心肌梗死 ,14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所有病例经冠状动脉造影主要冠脉未见直径狭窄 >60 %的病变。对靶血管 (LAD 17例 ,RCA 3例 ,LCX 1例 )行IVUS检查。结果  2 1例 2 1处病变中 14例 ( 66.7% )为软斑块 ,2例 ( 9.5 % )为纤维斑块 ,4例( 19.0 % )为钙化斑块 ,1例 ( 4.8% )为混合型斑块 ;共 19例 ( 90 .5 % )为偏心性斑块 ;13例 ( 61.9% )正性重构 ,8例 ( 3 8.1% )负性重构 ;重构指数为 1.0 2± 0 .10 ( -x±s)。 2 1例患者中有 5例发现有斑块破裂 ,占 2 3 .8% ;2例发现血栓 ,占 9.5 %。面积狭窄率 (斑块负荷 )范围从 43 .0 %至 79.1% ,平均为 70 .0 %± 8.8%。病变处最小管腔直径 (MLD)为 ( 2 .2 9± 0 .5 0 )mm。IVUS测得的直径狭窄率、面积狭窄率、最小管腔面积和参照血管直径均大于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所测得的数值 (P均 <0 .0 5 )。根据IVUS检查结果 ,15例进行了血运重建术 ( 1例冠脉搭桥术 ,14例支架植入术 )。结论 在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病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超声检查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羧葡胺标记猪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外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浙勇 葛均波 +7 位作者 杨姗 张少衡 黄榕翀 金航 曾蒙苏 孙爱军 钱菊英 邹云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目的探讨铁羧葡胺-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体外和活体心脏内MR成像的特点。方法分离培养猪MSC,用含铁羧葡胺-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细胞24h。分别于标记后0、4、8、12、16、20d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内铁,... 目的探讨铁羧葡胺-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体外和活体心脏内MR成像的特点。方法分离培养猪MSC,用含铁羧葡胺-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细胞24h。分别于标记后0、4、8、12、16、20d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内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细胞内含铁量,锥虫蓝排除试验检测细胞活力。对不同时间点、不同细胞数的磁标记干细胞进行1.5T MR仪体外成像,并对植入猪心肌内的标记细胞进行体内MR成像。结果①MSC标记后见胞质中大量普鲁士蓝着色颗粒,标记率达100%,铁离子含量平均为(13.13±2.30)pg/细胞;随细胞的分裂增殖,细胞内铁离子含量逐渐减少,16d时铁离子含量下降到(0.68±0.20)pg/细胞,接近标记前水平[(0.21±0.06)pg/细胞,P〉0.051。干细胞磁标记后各时间点的锥虫蓝拒染率与未标记细胞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3种成像序列中GRE T2*WI信号改变最为明显,成像细胞数量越多,信号强度变化越明显。1×10^6个细胞进行MR成像,发现随着标记后体外培养时间延长,T2*WI磁标低信号逐渐消失,12d以后信号强度和标记前无差异(P〉0.05)。体外MR成像最少能检测到5×10^4~1×10^5个标记的猪MSC。③标记细胞心肌内移植后1周MR成像显示低信号区。结论应用铁羧葡胺-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猪MSC安全、高效;体外MR信号强度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磁标记细胞的数量及增殖情况;1.5T临床MR成像仪可对植入心脏的磁标记细胞进行活体显像示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 间充质干细胞 磁共振成像 铁羧葡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的干细胞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葛均波 黄浙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25-926,共2页
自2001年Orlic等首次开展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以来,全世界已开展了数十个循证医学研究临床试验,已经有2000多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了干细胞治疗,为冠心病细胞治疗积累了初步资料。但试验结果不一致。我们重点探讨短期疗效荟萃分析、... 自2001年Orlic等首次开展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以来,全世界已开展了数十个循证医学研究临床试验,已经有2000多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了干细胞治疗,为冠心病细胞治疗积累了初步资料。但试验结果不一致。我们重点探讨短期疗效荟萃分析、长期疗效临床试验的最新进展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干细胞移植 心肌梗死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实验猪心肌灌注成像中伪影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姗 曾蒙苏 +4 位作者 金航 曾欣 陈财忠 张利军 张志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3-566,共4页
目的:分析正常实验猪MR心肌灌注成像中伪影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伪影表现。方法:选择11头正常家猪进行静息及潘生丁负荷MR心肌灌注成像检查。所有实验猪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病变。依据心肌节段伪影有无与伪影出现时相(磁敏... 目的:分析正常实验猪MR心肌灌注成像中伪影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伪影表现。方法:选择11头正常家猪进行静息及潘生丁负荷MR心肌灌注成像检查。所有实验猪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病变。依据心肌节段伪影有无与伪影出现时相(磁敏感度)、心脏收缩运动、相位编码方向及层厚(through-plane空间分辨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两分类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磁敏感度、心脏收缩运动及相位编码方向三者与心肌灌注成像伪影的形成存在一定关系,其中以磁敏感度影响最大(OR值=5.735)。伪影多出现在心腔信号最强而心肌开始强化的时刻,即受磁敏感度影响,呈一过性表现。层厚与伪影形成关系不大。结论:MR心肌灌注中出现的心内膜下伪影受多种因素影响,以磁敏感度影响最明显。认识该伪影表现对鉴别诊断及半定量分析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影 心肌灌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脏病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2
16
作者 葛均波 黄浙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2期18-21,共4页
损伤心肌的细胞修复是心脏病学领域的一个圣杯,细胞疗法理论上极有前途。早期动物实验和临床前研究结果具有革命性、突破性,但临床试验并未复制动物实验的辉煌战果;虽然每年干细胞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研究伊始的基本问题迄今仍未明... 损伤心肌的细胞修复是心脏病学领域的一个圣杯,细胞疗法理论上极有前途。早期动物实验和临床前研究结果具有革命性、突破性,但临床试验并未复制动物实验的辉煌战果;虽然每年干细胞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研究伊始的基本问题迄今仍未明了。困惑、置疑是新兴事物发生发展的天生伴侣,也是干细胞研究进展的最好清醒剂和兴奋剂。面对喜忧参半的现状,在此我们略论一些突破性进展。今日之蓓蕾,孕育着明日之硕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学 细胞修复 纤维细胞 肌样细胞 临床试验 生物学 干细胞研究 干细胞移植 心肌梗死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超声显像定量测定右心功能
17
作者 杨茗 沈学东 +3 位作者 舒先红 陈世波 潘翠珍 张煜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8-450,459,F003,共5页
目的 建立多平面经食管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超声显像测定右心功能的方法 ,评价肺动脉高压对右心室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34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患者 ,按疾病对右心室产生的负荷性质分为以容量和压力负荷过重为主两组 ,... 目的 建立多平面经食管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超声显像测定右心功能的方法 ,评价肺动脉高压对右心室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34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患者 ,按疾病对右心室产生的负荷性质分为以容量和压力负荷过重为主两组 ,分别测定其右室容积和游离壁质量 ,并计算射血分数 ;1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 三维重建后可动态地、多角度地观察右心室的形态和收缩、舒张活动。与正常人比较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较为饱满 ,心尖部和流出道的活动程度低于正常人。定量分析发现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腔和游离壁各指标均大于正常人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压力负荷过重组的右室游离壁质量明显高于容量负荷过重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而右室容积和射血分数在这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多平面经食管超声体元模型动态三维重建能用于临床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腔容积、游离壁质量和右室射血分数指标 ,为临床评价右心功能、估计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提供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功能 肺动脉高压 体元模型 动态三维重建 超声显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黄东 陆浩 +3 位作者 姚康 孙爱军 邹云增 葛均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1-68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 II)对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s)免疫成熟进程及摄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免疫磁珠法分离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经含100μg/L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 II)对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s)免疫成熟进程及摄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免疫磁珠法分离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经含100μg/L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50μg/L重组人IL-4(rhIL-4)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诱导分化为未成熟DCs。经不同浓度的Ang II干预24 h,另用10μmol/L血管紧张素II受体1拮抗剂洛沙坦预处理后再加入Ang II干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CD83和HLA-D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和IFN-γ)的浓度;通过加入10 mg/L的荧光DiI标记的Ox-LD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iI-Ox-LDL的摄取分数;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清道夫受体A(SR-A)、CD36和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mRNA的表达。结果:(1)Ang II干预可上调DCs表面成熟标志物CD83和HLA-DR的表达,且分泌细胞因子IL-12和IFN-γ水平升高,10μmol/L洛沙坦预处理可明显抑制Ang II诱导的DCs成熟。(2)Ang II干预可促进DCs对DiI-Ox-LDL的摄取,洛沙坦预处理可部分抑制DCs对DiI-Ox-LDL的摄取。(3)Ang II干预可上调LOX-1 mRNA的表达,但对SR-A和CD36的表达无明显影响,洛沙坦预处理可明显抑制LOX-1mRNA的表达,但SR-A和CD36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Ang II可促进DCs的免疫成熟,并且可能通过上调LOX-1的表达,促进DCs对Ox-LDL的摄取,这可能是Ang II促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血管紧张素II 洛沙坦 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通道基因SCN5A突变与扩张型心肌病
19
作者 徐磊 孙爱军 葛均波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4,共3页
心脏钠通道基因SCN5A突变可以导致多种心律失常,近年研究发现该基因突变与扩张型心肌病也有关,但致病机制不甚清楚。本文通过比较与扩张型心肌病有关的多个已发现SCN5A突变的电生理特点,提出该基因突变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内钠浓度来影响... 心脏钠通道基因SCN5A突变可以导致多种心律失常,近年研究发现该基因突变与扩张型心肌病也有关,但致病机制不甚清楚。本文通过比较与扩张型心肌病有关的多个已发现SCN5A突变的电生理特点,提出该基因突变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内钠浓度来影响细胞内钙稳态而导致扩张型心肌病;新近发现的A1180V突变携带者表现出的异常心电图,很可能为某些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有效而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钠通道 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20
作者 黄榕翀 葛均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2-777,共6页
缺血性心脏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大量的动物实验和小规模临床研究显示,干细胞移植可能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但在安全性方面仍有争议。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缺血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