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内科护士心理负荷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朱丽 孙国珍 +2 位作者 杨启航 周毅超 笃铭丽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8-914,共7页
目的调查心血管内科护士心理负荷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3年6—7月用便利抽样法,以全国664名心血管内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负荷指数量表、护理中断事件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法和多因素... 目的调查心血管内科护士心理负荷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3年6—7月用便利抽样法,以全国664名心血管内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负荷指数量表、护理中断事件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护士心理负荷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心血管内科护士存在低负荷组(25.90%)和高负荷组(74.10%)2个潜在类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历(OR=1.641,95%CI:1.036~2.598)、护理中断事件得分(OR=1.060,95%CI:1.044~1.076)、护士来源区域(OR=0.688,95%CI:0.542~0.874)是心血管内科护士心理负荷的影响因素。结论心血管内科护士心理负荷存在明显的分类特征,较高学历、中断事件发生频繁、来源于东部地区护士心理负荷较高。护理管理者需关注人力资源分配、优化流程以减少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负荷 潜在类别 心血管内科 护理中断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论域框架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质性研究
2
作者 吴冬 林颖 +2 位作者 董忻悦 黄青梅 陈瑜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促进和障碍因素,为改善疾病自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理论域框架,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以目的性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7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促进和障碍因素,为改善疾病自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理论域框架,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以目的性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7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资料分析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结果促进因素有积极预后期望、自我管理信心、家庭责任驱动;障碍因素有心力衰竭知识缺乏、技能掌握不充分、社交支持有限、资源可及性较差、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不足、社会角色冲突与心理情绪困扰。结论以基于理论域框架归纳的促进和障碍因素为目标导向,通过激发患者内在动力,提升其自我管理信心;同时重视家庭同伴支持,加强外部资源助力,可以有效提升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域框架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人 自我管理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技术无创评价不同剂量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左心室亚临床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孟晓 李政 +4 位作者 陈怡帆 张群岭 张健 舒先红 程蕾蕾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目的分析血流动力学无创检查对评估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左心室亚临床变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DLBCL患者28例。根据化疗剂量,... 目的分析血流动力学无创检查对评估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左心室亚临床变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DLBCL患者28例。根据化疗剂量,将患者分为高剂量组(蒽环类药物剂量>360 mg/m^(2),16例)和低剂量组(蒽环类药物剂量≤360 mg/m^(2),12例)。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和全部化疗周期结束后1周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并比较患者化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应变指标如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和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LVGCS),以及血流动力学(HDF)参数如血流动力学功、左心室长轴压力梯度、左心室短轴压力梯度、左心室长轴脉冲压力梯度、左心室短轴脉冲压力梯度等差异。绘制受试者特征曲线分析左心室长轴压力梯度和左心室长轴脉冲压力梯度对接受大剂量蒽环类化疗患者的诊断效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血流动力学功变化与随访7年后LVEF变化率、LVGLS变化率和LVGCS变化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28例患者中,男性16例(57.1%),平均年龄(52.8±13.3)岁,平均化疗周期(5.56±1.55)个周期。与基线相比,患者化疗后LVEF、LVGCS、LVGLS、血流动力学功、左心室长轴压力梯度、血流动力学比率和左心室长轴脉冲压力梯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化疗后左心室长轴压力梯度和左心室长轴脉冲压力梯度均下降(均为P<0.05)。左心室长轴压力梯度和左心室长轴脉冲压力梯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5和0.776,敏感度分别为62.5%和81.3%,特异度分别为83.3%和75.0%。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随访7年后LVEF和LVGLS变化率均下降(均为P<0.05),且血流动力学功变化率与LVEF变化率和LVGCS变化率均相关(r=-0.42和-0.52,均为P<0.05)。结论HDF对评价蒽环类药物化疗后患者左心室功能亚临床变化有一定价值,且可识别不同剂量蒽环类药物化疗后患者左心室功能的细微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 肿瘤心脏病 淋巴瘤 血流动力学 蒽环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高压在瓣膜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4
作者 翁梓珑 潘文志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571,共6页
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筛查和诊断的首选无创工具,可通过测量三尖瓣反流速率(tricuspid regurgitation velocity,TRV)等参数,评估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 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筛查和诊断的首选无创工具,可通过测量三尖瓣反流速率(tricuspid regurgitation velocity,TRV)等参数,评估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及右心功能。TTE在PH的早期筛查、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适用于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在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中,TTE能够为术前患者筛选、术中决策及术后随访提供关键的血流动力学依据。本文介绍了TTE评估PH的最新进展,并探讨其在瓣膜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肺动脉高压(PH) 心脏瓣膜病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水平及其临床预后预测价值分析
5
作者 王宇成 虞莹 +2 位作者 石卉 虞勇 陈瑞珍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2,共9页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FRP4)水平及其临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并确诊为DCM的患者259例为DCM组,另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同时期进行健康体...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FRP4)水平及其临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并确诊为DCM的患者259例为DCM组,另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没有心力衰竭病史、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且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正常的84名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SFRP4水平,分析SFRP4水平与DCM的相关性及其对DCM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CM组患者血清SFRP4水平明显升高[(28.54±10.25)ng/ml vs.(52.70±19.74)ng/ml,P<0.05]。随机将具有预后数据的234例DCM患者按2∶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156)与验证集(n=78)。训练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FRP4水平与全因死亡独立相关(OR=1.06,95%CI:1.03~1.10,P<0.001)。进一步评估模型预测效果,训练集与验证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均>0.8)、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均表明包含血清SFRP4水平用于构建预测模型对DCM患者的全因死亡预测具有较好的价值。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中位随访33.5(11.0,49.0)个月,血清SFRP4≥75百分位水平DCM患者的无事件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血清SFRP4<75百分位水平DCM患者(16.57%vs.28.81%,P=0.02)。结论:DCM患者血清SFRP4水平显著升高,SFRP4水平对于DCM的预后预测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 全因死亡 预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笃铭丽 陈松文 +3 位作者 朱丽 姚娴凤 叶磊 刘少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目的初步构建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为改善患者围手术期体验提供可量化的依据。方法于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采用文献分析、质性研究、德尔菲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房颤导管消融围手术... 目的初步构建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为改善患者围手术期体验提供可量化的依据。方法于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采用文献分析、质性研究、德尔菲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房颤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问卷的内容及各测量内容的权重。结果3轮专家的积极性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46、0.961、0.976,第2、3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30、0.370(P<0.001)。初步构建的AF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包含操作及技术质量体验、舒适度管理体验、信息与沟通交流体验、情感支持体验、服务流程与响应体验5个维度,共46个测量条目。结论根据专科特点初步构建的AF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患者体验测量工具,不仅可以精准化评估患者体验现状,而且可以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改进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AF) 导管消融术 患者体验 测量工具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释放相关肽GHRL-12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小鼠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汪雪君 沈毅辉 +4 位作者 张卉 陈怡帆 许宇辰 张健 程蕾蕾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释放相关肽GHRL-12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中的作用与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8周龄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生成器,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炎组、GHRL-12组和GHRL-12+心肌炎组。GHRL-12组和GHRL-12+...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释放相关肽GHRL-12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中的作用与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8周龄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生成器,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炎组、GHRL-12组和GHRL-12+心肌炎组。GHRL-12组和GHRL-12+心肌炎组小鼠尾静脉注射10 mg/kg GHRL-12连续1周,同时对照组和心肌炎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同等体积的无功能scramble肽。在第7天和第14天分别给予心肌炎组和GHRL-12+心肌炎组小鼠250μg心肌肌钙蛋白I(cTnI),从第14天开始,每间隔1天给予小鼠腹腔注射5 mg/kg anti-PD-1,共5次。每7天称量小鼠体重,测量小鼠心体比和心胫比。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并用ImageJ对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程度进行量化。取小鼠眼球血,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CK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1(LDH-1)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cTnI、cTnT、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情况。蛋白质印迹技术测定小鼠心肌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酵母Atg6同源物(Beclin-1)、自噬基因-相关蛋白5(ATG5)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的表达,同时测定小鼠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的表达。对心肌细胞核用DAPI染成蓝色,凋亡细胞被TUNEL染成绿色,检测小鼠心肌组织发生凋亡的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GHRL-12组小鼠体重无显著差异,心肌炎组小鼠体重增长不明显;与心肌炎组比较,给药第19天起GHRL-12+心肌炎组小鼠体重增长较为明显。与对照组和GHRL-12组相比,心肌炎组小鼠心体比、心胫比显著增加,而与心肌炎组小鼠相比,GHRL-12+心肌炎组小鼠心体比、心胫比下降。(2)超声心动图显示,单纯给予GHRL-12干预对小鼠心功能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炎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缩短分数(FS)显著下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增加;而与心肌炎组小鼠相比,GHRL-12+心肌炎组小鼠LVEF、FS升高,LVEDs、LVEDd减少。(3)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心肌炎组小鼠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增加,而与心肌炎组小鼠相比,GHRL-12+心肌炎组小鼠炎症细胞浸润减少。(4)Masson染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心肌炎组小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增加,而与心肌炎组小鼠相比,GHRL-12+心肌炎组小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降低。(5)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心肌炎组小鼠血清中CK、CK-MB、LDH-1、cTnI和cTnT均显著上升,而与心肌炎组小鼠相比,GHRL-12+心肌炎组均显著下降。(6)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心肌炎组小鼠心肌组织HMGB1、Beclin-1、ATG5和LC3B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而与心肌炎组小鼠相比,GHRL-12+心肌炎组均显著下降;同时,心肌炎组Caspase-3和PARP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GHRL-12+心肌炎组均显著减少。(7)TUNEL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心肌炎组小鼠心肌组织凋亡显著增加,与心肌炎组小鼠相比,GHRL-12+心肌炎组小鼠心肌组织凋亡显著下降。结论多肽GHRL-12能够改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导的心功能损伤,减少心肌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抑制心肌组织凋亡和自噬,为未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的治疗提供潜在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心肌炎 GHRL-12 细胞凋亡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制心血管支架植入后力学微区亚细胞原位时空图谱
8
作者 游凌森 沈雳 葛均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4-64,共1页
目的心血管支架植入后,我国约有上百万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研究表明,球囊扩张压力不匹配导致ISR,但其详细机制不明确,影响支架治疗效果。本研究将绘制支架植入后不同力学微区的亚细胞原位时空全转录组图谱,揭示力学生物学机制... 目的心血管支架植入后,我国约有上百万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研究表明,球囊扩张压力不匹配导致ISR,但其详细机制不明确,影响支架治疗效果。本研究将绘制支架植入后不同力学微区的亚细胞原位时空全转录组图谱,揭示力学生物学机制。方法本研究基于数值仿真、显微切割取样、机器学习和亚细胞空间原位分子成像技术(SMI),对支架梁压迫区、过度区、非压迫区人源血管组织进行解析,绘制首个支架植入后亚细胞时空图谱。结果结合支架梁-血管壁耦合效应、血流对支架的流体力学响应,以及亚细胞分辨率空间原位成像结果,对植入后支架梁-血管壁力学分区进行定义:划分出单径向受力区、复杂侧向受力区、I度压迫区、II度压迫区、过度区、非压迫区,并对不同受力细胞组分行单细胞空间转录组图谱绘制,解析力学微区配受体,鉴别出一种新的平滑肌介入后状态/细胞亚群。结论本研究绘制了支架植入后力学微区亚细胞时空原位分子图谱,并定义相关区域表达特征。这是人类首次从空间上观测支架-血管微环境和细胞基因组变化,立体揭示异质性细胞在支架-血管力学邻域构象,为探究血管微区细胞与微环境间互作及ISR机制提供了新见解,有望为下一代支架和靶向药物研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生物学 心血管支架 血管组织 细胞亚群 支架治疗 血管力学 机器学习 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损伤标志物与心功能、梗死容积及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诗渝 钱贤灵 +5 位作者 吴雅丽 任道元 金航 曾蒙苏 钱菊英 陈铟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2-739,共8页
目的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心功能、梗死容积及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5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4~7 d心脏磁共振检查结果... 目的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心功能、梗死容积及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5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4~7 d心脏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心肌内出血(IMH)组(33例)和非IMH组(19例)。分析两组心脏磁共振参数及不同时间点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及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不同时间点心肌损伤标志物对IMH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IMH组相比,IMH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47.25±8.50)%vs(55.08±9.01)%,P=0.003],梗死容积百分比较高[(36.82±13.33)%vs(19.73±10.90)%,P<0.001]。在IMH患者中,IMH容积百分比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_(s)=-0.640,P<0.00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即刻肌钙蛋白T对IMH有良好的诊断效能(AUC=0.890,P<0.001),且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_(s)=-0.453,P<0.01)、与心肌梗死容积百分比和IMH容积百分比呈正相关(r_(s)=0.540,P<0.01;r_(s)=0.773,P<0.01)。结论IMH可导致更严重的心肌梗死且对左心室收缩功能有短期不良影响。心肌损伤标志物可用于判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IMH的发生情况,更高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预示患者有更差的心功能、更大的梗死面积及更严重的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内出血 心脏磁共振 心肌细胞损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脏破裂(CR)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22
10
作者 胡嘉禄 黎音亮 +1 位作者 颜彦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脏破裂(cardiac rupture,CR)的临床特征、发病危险因素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收治并确诊为AMI合并CR的51例患者的住院资料,以及204例对照组AM...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脏破裂(cardiac rupture,CR)的临床特征、发病危险因素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收治并确诊为AMI合并CR的51例患者的住院资料,以及204例对照组AMI患者的资料。结果 CR组死亡34例(67%),平均胸痛到死亡时间为17.4天。CR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22例(43%),其中死亡11例(50%);保守药物治疗21例(41%),其中死亡20例(95.2%);择期外科搭桥8例(15.7%),其中死亡3例(37.5%)。行外科修补术11例,其中死亡4例。CR组平均年龄、女性及高血压占比、NT-proBNP、肌酐、血糖、心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R组β-blocker、ACEI/ARB和欣维宁的使用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分子肝素和机械通气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AMI合并CR患者死亡率极高,高龄、快心室率、高血压、贫血、低红细胞压积是AMI患者急性期出现CR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左室游离壁破裂、左室射血分数低、NT-proBNP水平高、高血糖、肾功能不全与CR患者近期死亡(60天内)显著相关,是AMI合并CR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AMI) 心脏破裂(CR)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左主干(LMCA)完全闭塞致急性心肌梗死(AMI) 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黎音亮 胡嘉禄 +1 位作者 颜彦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CA)急性完全闭塞(100%)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近期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因心肌梗死...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CA)急性完全闭塞(100%)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近期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因心肌梗死行急诊冠脉造影证实LMCA急性完全闭塞患者的住院资料,并按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的差异性。电话随访生存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 214例急诊冠脉造影患者中LMCA急性完全闭塞25例(1.13%),其中入院时出现心源性休克13例(52%),严重室性心律失常8例(32%),成功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19例(76%),住院期间死亡8例(32%)。住院死亡组患者的心源性休克(100%)、急性肺水肿(100%)、严重室性心律失常(63%)、术中心肺复苏(50%)、术后心功能衰竭(50%)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生存组,死亡组患者入院时血压(81/50 mmHg)显著低于生存组。心源性休克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32)。结论 LMCA急性完全闭塞患者死亡率极高,入院时心源性休克、术中心肺复苏、术后心功能衰竭提示预后不良。成功的PCI可能可以挽救部分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AMI) 冠状动脉左主干(LMCA)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诊断急性心肌缺血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振华 颜彦 +3 位作者 王齐兵 王翔飞 钱菊英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5-629,共5页
目的观察急诊胸痛患者中,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在心肌缺血引起的心源性胸痛者中的变化情况、其在不同疾病组人群中水平的差异以及对急性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反映。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4月5日起因“胸闷胸痛... 目的观察急诊胸痛患者中,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在心肌缺血引起的心源性胸痛者中的变化情况、其在不同疾病组人群中水平的差异以及对急性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反映。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4月5日起因“胸闷胸痛”至中山医院急诊就诊的患者100例,除外慢性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者,留取其不同时间送检的血清标本人工测定IMA值。检测前综合所有临床资料将病例分为非缺血性胸痛(nonischemic chest pain,NICP)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组,后者又进一步分成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组、非ST段抬高心梗(non—S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组和ST段抬高心梗(S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组。比较不同组人群中血清IMA的水平,并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分析该指标是否能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结果共收集病例100例,血清标本188份,其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31~88(64.6±17.3)岁。各组血清IMA水平(ABSU/mL):NICP组(54.1±16.8),AcS组(69.7±15.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组(64.4±11.7),NSTEMI组(68.3±12.9),STEMI组(75.6±15.2),其余4组与NICP组进行组间比较,各组间IMA均值不全相等,其中NICP与其余各组、STEMI与UA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最终的出院诊断为标准,由ROC曲线得出IMA诊断ACS的最佳截断值为66.1 ABSU/mL,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45(0.649~0.841),敏感性71.0%,特异性64.8%。IMA升高的水平与心电图ST—T异常的程度及范围有关(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血清IMA水平升高,可以帮助鉴别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胸痛,并能反映缺血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早期诊断 生化标志物 缺血修饰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对扩张型心肌病自身免疫和病毒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卜丽萍 杨英珍 +4 位作者 舒先红 陈瑞珍 虞勇 虞敏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 观察干扰素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 )自身免疫和病毒感染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从1 997年 1 0月 - 2 0 0 0年 4月间在我院住院和门诊病人 52例 ,随机分为干扰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病人入选后查血清病毒中和抗体 (VNA)、... 目的 观察干扰素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 )自身免疫和病毒感染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从1 997年 1 0月 - 2 0 0 0年 4月间在我院住院和门诊病人 52例 ,随机分为干扰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病人入选后查血清病毒中和抗体 (VNA)、肠道病毒RNA(EVsRNA)、抗 β受体抗体 (ABRA)、抗M受体抗体 (AMRA)。两组病人在治疗 1、3和 6个月后随访上述指标的阳性率。干扰素治疗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 ,加用干扰素 α(inter feron α) 30 0万单位隔天肌注 ,共 3~ 6月。用State 4 .0统计软件完成卡方检验。结果 在治疗 6个月后干扰素组的ABRA、AMRA和EVsRNA下降明显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AMRA和EVsRNA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两组病人VNA在治疗前后差异不明显。结论 免疫调节剂干扰素可以改善DCM的自身免疫损害机制 ,可以降低DCM患者体内病毒复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干扰素 自身免疫 肠道病毒感染 免疫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心肌背向散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4
作者 方艺 丁小强 +4 位作者 刘诗珍 舒先红 黄国倩 钟一红 宦金星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0-342,362,共4页
目的 了解尿毒症患者心肌声学密度的特征及其与血压、钙磷代谢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根据尿毒症患者血透最初 6个月内血压水平 ,分成血压控制良好组 (A组 )和高血压组 (B组 ) ,各组取 15例患者 ,同时设健康对照组 15例 (C组 ) ,采用超... 目的 了解尿毒症患者心肌声学密度的特征及其与血压、钙磷代谢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根据尿毒症患者血透最初 6个月内血压水平 ,分成血压控制良好组 (A组 )和高血压组 (B组 ) ,各组取 15例患者 ,同时设健康对照组 15例 (C组 ) ,采用超声组织定征技术测量尿毒症患者和健康人群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值。结果 透析 6个月时 ,A、B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 (Hb)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A、C组患者平均背向散射积分值 (AIB)显著低于B组 ,相应的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心动周期的变化幅度 (CVIB)显著大于B组 (P <0 .0 5 ) ,但A、C组患者AIB、CVI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随访 12~ 18个月 ,配对t检验显示维持性血透患者在纠正高血压和贫血的前提下 ,其不同透析时期心肌AIB及CVIB无显著改变 ,上述心肌组织密度参数与同期血浆甲状旁腺激素 (iPTH)和钙磷水平无显著相关。结论 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心肌组织密度参数与正常人群相似。高血压是影响尿毒症心肌纤维化的主要因素。早期控制高血压很重要。尿毒症患者一旦发生心肌纤维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心肌背向散射特征 影响因素 超声组织定征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颜彦 朱文青 +6 位作者 严卫 王齐兵 钱菊英 刘少稳 葛均波 林佑善 诸骏仁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6-708,713,共4页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998年至2006年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118例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测、诊断及预后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结果有20例(17%)合并存在冠心病,冠心病组年...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998年至2006年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118例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测、诊断及预后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结果有20例(17%)合并存在冠心病,冠心病组年龄高于非冠心病组(63±10vs51±17岁,P<0.05),冠心病组出现严重心绞痛发生率较非冠心病组为高(50%vs29%,P<0.05),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冠心病组高于非冠心病组(30%vs11.2%,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有较高的冠心病的发生率,45岁以上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出现胸痛时,应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合并冠心病者预后较差,应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例原发性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沈飞燕 胡嘉禄 +2 位作者 黎音亮 卢淡泊 颜彦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6-690,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肌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2008年至2014年间经病理活检确诊为CA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肌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2008年至2014年间经病理活检确诊为CA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心脏超声(echocardiology,UCG)及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特征。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累及多个系统。ECG常见肢体导联低电压及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UCG显示室间隔不同程度增厚,可见毛玻璃样改变,呈颗粒样强回声;CMR显示左室(或合并右室)室壁增厚,收缩活动减弱伴弥漫性延迟强化。28例患者住院期间有1例因病情进展迅速死亡,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12例接受化疗,应用马法兰联合泼尼松(MP方案)或联合万珂的化疗方案。其余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 CA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对于原因不明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肌活检及心外组织活检结合临床表现、ECG、UCG及CMR可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心肌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唐耀亮 赵强 +5 位作者 葛均波 储以微 王春生 胡美玉 杨英珍 刘康达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 通过体外诱导研究骨髓基质细胞 (MSC)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和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的表达。方法 抽取雄性SD大鼠骨髓 ,进行体外培养和连续传代 ,获得较纯的MSC。采用第 8代的MSC ,以去甲基化药物 5 氮杂胞苷进行体外诱导 ,相差显... 目的 通过体外诱导研究骨髓基质细胞 (MSC)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和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的表达。方法 抽取雄性SD大鼠骨髓 ,进行体外培养和连续传代 ,获得较纯的MSC。采用第 8代的MSC ,以去甲基化药物 5 氮杂胞苷进行体外诱导 ,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 ,通过流式细胞仪 (FACS)分析细胞形态比例 ,以免疫组化方法鉴定心肌特征性蛋白Desmin和肌钙蛋白T(cTnT)表达 ,并通过RT PCR鉴定心肌特异因子基因的表达。结果 诱导前MSC多呈扁平多突起形态 ,诱导后形态发生变化 ,10d细胞呈长梭形 ,2 0d后细胞之间形成连接 ,排列方向渐趋一致 ,1月时出现肌管样结构。FACS检测发现诱导后MSC形态构成发生变化 ,以形态较小细胞为主。免疫组化检测Desmin阳性比例近 35 % ,有cTnT免疫荧光阳性细胞出现 ,约占 10 %。RT PCR显示诱导后MSC后有GATA 4、ANP和a MHC基因表达。结论 成体中的MSC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可以表现心肌样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心肌化 细胞心肌成形术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血小板减少及血栓形成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允钦 颜彦 +3 位作者 崔洁 唐斌 王齐兵 钱菊英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2,共4页
患者女性,77岁,拟再次行心脏介入治疗住院。患者入院前2月余发生急性下壁和前侧壁心肌梗死,当时冠脉造影示前降支中远段狭窄85%,第一对角支近段狭窄80%,右冠近段完全闭塞,行右冠介入治疗及药物支架植入术。术后2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均在正... 患者女性,77岁,拟再次行心脏介入治疗住院。患者入院前2月余发生急性下壁和前侧壁心肌梗死,当时冠脉造影示前降支中远段狭窄85%,第一对角支近段狭窄80%,右冠近段完全闭塞,行右冠介入治疗及药物支架植入术。术后2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病情好转后出院,坚持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血栓形成 心脏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肥厚型心肌病与肌钙蛋白T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敏 程宽 +4 位作者 王齐兵 朱文青 陈瑞珍 葛均波 陈灏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89-1591,共3页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NT2)在中国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中的突变情况。方法对95例无血缘关系的HCM先证者(其中22例为家族性HCM先证者)进行肌钙蛋白T基因(TNNT2)突变筛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NT2)在中国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中的突变情况。方法对95例无血缘关系的HCM先证者(其中22例为家族性HCM先证者)进行肌钙蛋白T基因(TNNT2)突变筛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8、9、10、11、14、15、16号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家系资料调查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结果 16例FHCM患者及79例SHCM患者均未发现TNNT2基因的错义突变、移码突变、剪接突变。仅在9号外显子检出一同义突变,为ATC→ATT,均编码异亮氨酸(Ile)。结论 TNNT2不是我国肥厚型心肌病的常见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肌钙蛋白T 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91
20
作者 姜红 葛均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在全球范围的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疾病位列前三,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1,2]。而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作为各种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正在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心衰患者的数量已高达2250万,并... 在全球范围的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疾病位列前三,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1,2]。而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作为各种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正在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心衰患者的数量已高达2250万,并且仍以每年200万的速度递增,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随着流行病学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心衰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发达国家日益相近,如冠心病作为心衰的病因在我国显得越来越突出[3,4]。为了更好地推动和促进心衰的防治工作,本文对心衰的流行病学特点作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患者 慢性心衰 高血压病 阻滞剂 森林阻火剂 Β受体 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 年死亡率 流行病学特点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收缩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 心脏病 心脏疾病 心脏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