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孤立性肺结节胸腔镜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的价值
被引量:
5
1
作者
董科
陈献国
+4 位作者
唐志苗
石洪成
刘江
应明亮
刘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1858-1861,共4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技术对胸腔镜手术的增益价值。方法收集行胸腔镜手术切除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共92例,其中术前行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者37例,未行定位者55例。回顾性分析术前钩丝定位对胸腔镜转为开胸手术的...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技术对胸腔镜手术的增益价值。方法收集行胸腔镜手术切除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共92例,其中术前行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者37例,未行定位者55例。回顾性分析术前钩丝定位对胸腔镜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的影响,并对其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成功率100.0%,定位操作时间平均(11.5±7.2)min,并发气胸及出血发生率为56.8%(21/37)。钩丝定位后胸腔镜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为5.4%(2/37),平均手术时间为(21.7±8.0)min,平均住院时间为(9.5±3.5)天。未定位直接行胸镜手术,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为29.1%(16/55)、平均手术时间(45.9±10.4)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4.1±4.5)天。分别进行2检验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技术安全、准确,降低了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缩短了胸腔镜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胸腔镜手术具有很好的增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胸腔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立体定位技术
带钢丝牵引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层螺旋CT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包丽平
戴亚婕
+3 位作者
陆建
季更生
骆梦佳
王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9期80-83,共4页
目的 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与临床特征。方法 对浙江省宁波奉化市中医医院放射科2009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肾上腺无功能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18例,肾上腺无功能腺瘤患者24例,...
目的 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与临床特征。方法 对浙江省宁波奉化市中医医院放射科2009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肾上腺无功能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18例,肾上腺无功能腺瘤患者24例,转移瘤8例,无功能嗜络细胞瘤患者10例,共64个病灶。采用Lightspeed VCT 64层螺旋CT扫描仪对其病灶行平扫及随后30、70 s,3 min动态增强扫描,并将其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肾上腺节细胞瘤形态上大多表现为卵圆形,边界较模糊,密度均匀,有明显的桃尖征,病变部位多以右侧为主,可有钙化的情况出现;2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在同一扫描或时间点的CT平均值与其他各病变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平扫时表现出密度高于无功能腺瘤,而低于嗜络细胞瘤和转移瘤,而在增强扫描各时间点其密度则表现出明显低于其他各病变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与其他各类型肾上腺无功能肿瘤相比,其多层螺旋CT表现在其病变形态、边界清晰度、肿瘤内钙化、发病部位与平扫CT平均值及增强扫描各时间点CT平均值均有明显的差异性,临床可根据其特点进行鉴别诊断,并为其手术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
多层螺旋CT
诊断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RI斑块分级系统的构建及其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新发弥散加权成像病灶预测效能的评估
3
作者
赵格非
孙伟
+2 位作者
唐涵斐
薛松
梁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8期1278-1282,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多对比MRI的颈动脉斑块分级系统并评价其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后颅内新发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e,DWI)病灶的预测效能。方法基于高分辨多对比MRI图像的斑块分级系统构建CAS术后...
目的建立基于多对比MRI的颈动脉斑块分级系统并评价其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后颅内新发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e,DWI)病灶的预测效能。方法基于高分辨多对比MRI图像的斑块分级系统构建CAS术后颅内新发DWI病灶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结果亚急性期斑块内出血(intraplaque hemorrhage,IPH)、II级IPH、II级脂质坏死核心、主动脉弓部溃疡和支架类型是CAS后新发DWI病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S后颅内新发DWI病灶是由多因素导致的,斑块分级系统的引入将更有助于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
分级系统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立性肺结节胸腔镜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的价值
被引量:
5
1
作者
董科
陈献国
唐志苗
石洪成
刘江
应明亮
刘情
机构
浙江省金华市中心
医院
影像
科
浙江省金华市中心
医院
胸外
科
上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1858-1861,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技术对胸腔镜手术的增益价值。方法收集行胸腔镜手术切除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共92例,其中术前行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者37例,未行定位者55例。回顾性分析术前钩丝定位对胸腔镜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的影响,并对其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成功率100.0%,定位操作时间平均(11.5±7.2)min,并发气胸及出血发生率为56.8%(21/37)。钩丝定位后胸腔镜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为5.4%(2/37),平均手术时间为(21.7±8.0)min,平均住院时间为(9.5±3.5)天。未定位直接行胸镜手术,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为29.1%(16/55)、平均手术时间(45.9±10.4)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4.1±4.5)天。分别进行2检验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技术安全、准确,降低了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缩短了胸腔镜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胸腔镜手术具有很好的增益价值。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胸腔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立体定位技术
带钢丝牵引钩
Keywords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Thoracoscopy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Stereotaxic techniques
Hook- wire
分类号
R563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层螺旋CT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包丽平
戴亚婕
陆建
季更生
骆梦佳
王蓼
机构
浙江省宁波奉化市中医
医院
放射
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科
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人民
医院
CT室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
医院
影像
科
宁波
大学
附属
医院
影像
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9期80-83,共4页
文摘
目的 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与临床特征。方法 对浙江省宁波奉化市中医医院放射科2009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肾上腺无功能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18例,肾上腺无功能腺瘤患者24例,转移瘤8例,无功能嗜络细胞瘤患者10例,共64个病灶。采用Lightspeed VCT 64层螺旋CT扫描仪对其病灶行平扫及随后30、70 s,3 min动态增强扫描,并将其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肾上腺节细胞瘤形态上大多表现为卵圆形,边界较模糊,密度均匀,有明显的桃尖征,病变部位多以右侧为主,可有钙化的情况出现;2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在同一扫描或时间点的CT平均值与其他各病变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平扫时表现出密度高于无功能腺瘤,而低于嗜络细胞瘤和转移瘤,而在增强扫描各时间点其密度则表现出明显低于其他各病变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与其他各类型肾上腺无功能肿瘤相比,其多层螺旋CT表现在其病变形态、边界清晰度、肿瘤内钙化、发病部位与平扫CT平均值及增强扫描各时间点CT平均值均有明显的差异性,临床可根据其特点进行鉴别诊断,并为其手术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关键词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
多层螺旋CT
诊断
临床分析
Keywords
Adrenal ganglioneuroma
Multi-slice spiral CT
Diagnosis
Clinical analysis
分类号
R736.6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RI斑块分级系统的构建及其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新发弥散加权成像病灶预测效能的评估
3
作者
赵格非
孙伟
唐涵斐
薛松
梁静
机构
南京
大学
医学院
附属
鼓楼
医院
心胸外
科
复旦大学
附属
中山医院
血管外
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科
南京
大学
医学院
附属
鼓楼
医院
影像
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8期1278-1282,共5页
文摘
目的建立基于多对比MRI的颈动脉斑块分级系统并评价其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后颅内新发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e,DWI)病灶的预测效能。方法基于高分辨多对比MRI图像的斑块分级系统构建CAS术后颅内新发DWI病灶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结果亚急性期斑块内出血(intraplaque hemorrhage,IPH)、II级IPH、II级脂质坏死核心、主动脉弓部溃疡和支架类型是CAS后新发DWI病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S后颅内新发DWI病灶是由多因素导致的,斑块分级系统的引入将更有助于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关键词
斑块
分级系统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磁共振成像
Keywords
Plaque
Grading system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分类号
R543.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孤立性肺结节胸腔镜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的价值
董科
陈献国
唐志苗
石洪成
刘江
应明亮
刘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层螺旋CT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包丽平
戴亚婕
陆建
季更生
骆梦佳
王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MRI斑块分级系统的构建及其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新发弥散加权成像病灶预测效能的评估
赵格非
孙伟
唐涵斐
薛松
梁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