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中医体质及社会心理危险因素相关性调查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振贤 张烨 +3 位作者 吴丽丽 陈敏 周长林 沈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体质及社会心理危险因素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设计,对10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和1000例健康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的...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体质及社会心理危险因素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设计,对10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和1000例健康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的人群更容易患慢性疲劳综合征。社会心理危险因素中,教师、人际不满意、白领、性格内向、不喜欢本职业,每天睡4~6h、人际一般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且气虚质的形成与每天睡4~6h、不参加体育运动、女性、饮食不规律、性格内向正相关,余体质与危险因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理性中医体质、长期从事身心压力大的职业、不良生活习惯、不良情志刺激易促成C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中医体质 发病因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的药物治疗——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琦祺 高俊鹏 蔡定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8-184,共7页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近30%的卒中患者存在抑郁。卒中后抑郁可阻碍患者康复进程,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可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药物治疗PSD的临床...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近30%的卒中患者存在抑郁。卒中后抑郁可阻碍患者康复进程,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可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药物治疗PSD的临床研究进展,旨在探讨其疗效、机制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症 抗抑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MMP-9基因表达及补阳还五汤对其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颖 蔡定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60-563,共4页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后血脑屏障 (bloodbrainbarrier ,BBB)通透性、金属基质蛋白酶 9(matrixmetalloproteinase 9,MMP 9)基因表达的变化 ,及补阳还五汤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 (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 ,MCAO)...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后血脑屏障 (bloodbrainbarrier ,BBB)通透性、金属基质蛋白酶 9(matrixmetalloproteinase 9,MMP 9)基因表达的变化 ,及补阳还五汤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 (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 ,MCAO)模型 ,设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模型 +补阳还五汤组 ,于再灌 1h、3h、2 4h、4 8h、5d测定。结果 :模型 +补阳还五汤组BBB通透性及MMP 9mRNA较模型组表达降低。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以保护BBB ,其作用可能和抑制MMP 9在缺血脑组织中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通透性 金属基质蛋白酶-9 脑缺血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大鼠脑内纤溶酶原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mRNA变化与中枢神经二次损伤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戴巍 蔡定芳 +1 位作者 戴豪良 陈依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4,58,F003,共6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大鼠脑内纤溶酶原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mRNA的变化与中枢神经 二次损伤关系。方法使用Zea-longa方法连续观察神经功能缺损,对脑出血大鼠模型脑内纤溶酶原与tPA mRNA表达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连续...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大鼠脑内纤溶酶原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mRNA的变化与中枢神经 二次损伤关系。方法使用Zea-longa方法连续观察神经功能缺损,对脑出血大鼠模型脑内纤溶酶原与tPA mRNA表达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连续监测。结果 部分脑出血大鼠于出血后第4天开始出现中 枢神经二次损伤现象,约第7天为损伤的高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出血后第3天tPA mRNA表达出现明显 增高,脑出血后7天纤溶酶原mRNA出现明显增高。结论 纤溶酶原与tPA mRNA的改变可能与中枢神经二 次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损伤 中枢神经 脑内 急性脑出血 大鼠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NA PA 变化 连续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 被引量:5
5
作者 蔡定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33-234,共2页
中医学很早就有帕金森病(PD)症状的相关描述。16世纪,中医学家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指出:“颤振者,病人手足摇动如抖擞之状,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这是对帕金森病主要症状及中医病机的认识,比英国医师James Par... 中医学很早就有帕金森病(PD)症状的相关描述。16世纪,中医学家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指出:“颤振者,病人手足摇动如抖擞之状,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这是对帕金森病主要症状及中医病机的认识,比英国医师James Parkinson的描述(1817年)早了约300年。1991年,第三届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脑病学术研讨会将其病名统一为“老年颤证”,包含了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现代医学治疗方法虽可缓解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但无法延缓或阻止帕金森病的进行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中医病机 中药疗法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炎中西医协同分期诊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冰洁 马玲瑛 +2 位作者 项忆瑾 张雯 姜林娣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1-764,共4页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K)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血管炎,西医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靶向药,但存在诱导缓解率低、血管病变持续进展的难题。中医学中大动脉炎属于“脉痹”范畴,中医对该病在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K)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血管炎,西医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靶向药,但存在诱导缓解率低、血管病变持续进展的难题。中医学中大动脉炎属于“脉痹”范畴,中医对该病在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及预防复发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大动脉炎发病机制、医家学说及临床经验,提出了减毒增效理论,并基于大动脉炎分期进行病证结合探讨,形成大动脉炎“病证结合”中西医协同诊疗特色,为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提供新的治疗模式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痹 大动脉炎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费用2000—2004年统计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佩芳 王培嘉 +1 位作者 唐燕红 蔡定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通过该统计来了解我院2000—2004年用于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骨折治疗费用情况,充实与骨质疏松症有关骨折治疗费用的我国资料。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骨科患者2000—2004年5年中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骨折的55岁以上女患者的... 目的通过该统计来了解我院2000—2004年用于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骨折治疗费用情况,充实与骨质疏松症有关骨折治疗费用的我国资料。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骨科患者2000—2004年5年中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骨折的55岁以上女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费用进行统计。结果2000—2004年5年中,股骨颈骨折患者261例,平均每年52例,平均住院天数为22d,平均每人每年所需治疗费用11967元,人均费用每年递增6.51%;股骨粗隆骨折156例,平均每年31例,平均住院天数为21d,平均每人每年所需治疗费用11363元,人均费用每年递增20.32%。结论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2004年单是因2种骨折而住院的女患者,其治疗费用就将近490万元,平均每年约为98万元左右,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医疗费用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对急性缺血大鼠神经元凋亡及其磷酸化Ak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国骅 向军 +1 位作者 兰瑞 张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66-1869,共4页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对大鼠急性缺血后神经元凋亡及神经元内磷酸化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安宫牛黄丸小、中、大剂量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模型,采用Nissl染色观察脑损组织伤,采用N...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对大鼠急性缺血后神经元凋亡及神经元内磷酸化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安宫牛黄丸小、中、大剂量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模型,采用Nissl染色观察脑损组织伤,采用NeuN和TUNEL荧光双染检测神经元凋亡,NeuN和磷酸化Akt免疫荧光双染检测神经元内磷酸化Akt的表达。结果大、中剂量安宫牛黄丸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缺血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减少引起的神经元凋亡比率,上调神经元内磷酸化Akt的表达。结论安宫牛黄丸可能通过上调缺血后神经元内磷酸化Akt的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脑缺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AO大鼠MMP-9蛋白表达及补阳还五汤干预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高颖 蔡定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0-473,共4页
目的 探讨脑缺血后MMP 9蛋白表达的时程改变及补阳还五汤对其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MCAO大鼠模型 ,设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模型 +补阳还五汤组 ,应用明胶酶谱法于再灌后 1、3、2 4、4 8h和 5d测定MMP 9蛋白表达。结果 ①假手术组未检测到... 目的 探讨脑缺血后MMP 9蛋白表达的时程改变及补阳还五汤对其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MCAO大鼠模型 ,设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模型 +补阳还五汤组 ,应用明胶酶谱法于再灌后 1、3、2 4、4 8h和 5d测定MMP 9蛋白表达。结果 ①假手术组未检测到MMP 9;模型组和模型 +补阳还五汤组 2 4、4 8h可检测到活性MMP 9;4 8h模型组检测到MMP 9酶原。②模型组与模型 +补阳还五汤组同一时间点相比 ,在 2 4、4 8hMMP 9活性蛋白及酶原含量均下降 (P <0 .0 1)。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以抑制MMP 9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金属基质蛋白酶-9 明胶酶谱 补阳还五汤 干预作用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Q_(10)对1-甲基-4-苯基吡啶帕金森病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俊鹏 周子懿 +3 位作者 向军 陈依萍 罗恩丽 蔡定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179-2183,共5页
目的探讨辅酶Q10(Co Q10)在不同给药时间窗干预1-甲基-4-苯基吡啶(MPP+)-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清洁级标准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8只,体质量250~280 g。采用MPP+黑质内注射建立PD大鼠模型。按完全随机... 目的探讨辅酶Q10(Co Q10)在不同给药时间窗干预1-甲基-4-苯基吡啶(MPP+)-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清洁级标准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8只,体质量250~280 g。采用MPP+黑质内注射建立PD大鼠模型。按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o Q10预防性给药组、Co Q10治疗性给药组,每组12只。比较4组大鼠行为学(阿朴吗啡诱导旋转试验、前肢跨步运动试验、触须引发不对称放置试验)情况,测定小胶质细胞特异表达补体C3受体(OX-42)免疫荧光强度、多巴胺(DA)神经元存活率、线粒体酶复合体Ⅰ(ComplexⅠ)的活性。结果 4组大鼠不同时间点阿朴吗啡诱导旋转试验转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22.299,P<0.01;F时间=132.494,P<0.01;F组间=99.994,P<0.01);4组大鼠不同时间点前肢跨步运动试验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10.622,P<0.01;F时间=107.880,P<0.01;F组间=45.621,P<0.01);4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触须引发不对称放置试验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8.281,P<0.05;F时间=120.000,P<0.01;F组间=40.200,P<0.01)。4组大鼠OX-42免疫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60,P<0.01);模型组、Co Q10预防性给药组、Co Q10治疗性给药组OX-42免疫荧光强度高于假手术组(P<0.01)。4组大鼠DA神经元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9.757,P<0.01);Co Q10预防性给药组大鼠DA神经元存活率高于模型组(q=9.136,P<0.01)。假手术组、模型组、Co Q10预防性给药组、Co Q10治疗性给药组大鼠的ComplexⅠ活性分别为(174.3±27.2)、(93.5±17.0)、(151.3±21.9)、(116.2±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95,P<0.01);Co Q10预防性给药组大鼠ComplexⅠ活性高于模型组(q=6.507,P<0.01);Co Q10治疗性给药组大鼠与模型组ComplexⅠ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550,P>0.05)。结论 Co Q10预防性给药对MPP+-PD模型大鼠黑质致密部DA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ComplexⅠ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线粒体 多巴胺能神经元 辅酶Q10 1-甲基-4-苯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EGFR和BRAF突变的晚期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11
作者 符茂东 张秀萍 +2 位作者 郑景妹 项忆瑾 马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803-804,共2页
患者女性,81岁,因胸闷1周于2020年4月7日就诊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肺穿刺活检病理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织化学示:CK7(-),Ki-67(50%,+),TTF-1(+),p63(-),p40(-),Syn(++),CgA(-),CD56(+)(图1)。基因(组织)示:EGFR第19外显子缺失(19... 患者女性,81岁,因胸闷1周于2020年4月7日就诊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肺穿刺活检病理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织化学示:CK7(-),Ki-67(50%,+),TTF-1(+),p63(-),p40(-),Syn(++),CgA(-),CD56(+)(图1)。基因(组织)示:EGFR第19外显子缺失(19Del)。胸腹盆CT、颅脑MRI及骨扫描:右胸膜转移(5.2×2.1 cm)、肝多发转移(较大者位于肝尾状叶2.8×2.4 cm)、右小脑转移(3.5×3.0 cm)及多处骨转移(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EGFR 19Del突变 BRAF V600E突变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