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刘继红
许宾
-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科
-
出处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10期17-18,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20名,分别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眼底血管检查分为大血管病变组(MA)和微血管病变组(MV)及MA+MV组,比较它们与无血管并发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以下指标上的异同:性别、空腹血糖水平(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病程、血压、体质量指数、吸烟与否。结果 MA组、MV组、MA+MV组的FPG、HbA1C、LDL、TC、TG、病程、血压、吸烟人数显著高于无血管并发症组,HDL则显著低于无血管并发症组(P<0.05);而3组间的差异则并无显著性(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MA与MV存在相关性(χ2=6.3,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了解以上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积极防治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当患者出现MA或MV其中之一时,应积极全面检查预防其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
老年
大血管
微血管
-
Keywords
diabetes
vascular complication
agedness
great vessels
capillaries
-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
-
题名AIDET沟通模式在PICC专科护理门诊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胡惠芳
沈宇宏
蒋勤慧
王洁
周艺
-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护理部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科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ICU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血液科
-
出处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10期7-10,共4页
-
基金
闵行区卫生计划委员会科研课题基金资助(2014MW07)
-
文摘
目的探讨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专科护理门诊患者置管维护中应用AIDET沟通模式的效果。方法根据PICC置管患者来专科护理门诊维护时的程序,建立PICC置管维护的AIDET沟通标准用语,将2015年10月—2016年7月在医院PICC专科护理门诊首次就诊进行置管维护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PICC置管维护和健康指导。2016年8月—2017年5月到医院PICC专科护理门诊首次就诊进行维护患者60例为研究组,按照AIDET沟通模式进行PICC置管维护和指导健康教育。记录2组患者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估就诊1个月、3个月时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比对照组长(P <0. 05)。研究组患者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就诊1个月和3个月的PICC专科护理门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将AIDET沟通模式运用到PICC置管维护的服务中,能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PICC置管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关键词
AIDET沟通模式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维护
护理管理
-
Keywords
AIDET communication mode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catheter maintenance
nursing management
-
分类号
R192.6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
-
题名住院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档案卡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胡惠芳
邵小宁
高秀丽
姜红燕
胡军言
-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护理部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科
-
出处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2期57-60,共4页
-
基金
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09MHZ121)
-
文摘
目的探讨绘有左右上肢背侧和内侧面浅静脉解剖图的住院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档案卡(下称档案卡)在临床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 072例患者按住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40例和实验组532例;对照组按常规行静脉输液治疗,实验组采用自行制作档案卡(主要包括穿刺部位解剖图、疼痛评价方法、特殊药物记录、并发症跟踪记录及满意度调查)行静脉输液治疗。静脉输液治疗结束评价两组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采用档案卡有助于护理人员有计划地使用和保护静脉,提高患者输液治疗安全性。
-
关键词
输液治疗
外周静脉
并发症
档案卡
安全管理
-
Keywords
intravenous infusion therapy
peripheral vein
complieation
file card
safety management
-
分类号
R472.9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格列吡嗪和格列奇特对MIN6细胞的影响
- 4
-
-
作者
刘继红
苏青
-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
-
出处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
文摘
目的:研究不同磺脲类药物对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格列吡嗪和格列奇特干预MIN6细胞一定时间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运用ROS捕获剂双氢溴乙啶(HE)、双氢-乙酰乙酸二氯荧光黄(DCFH-DA)和双氢罗丹明123(DHR123)孵育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MIN6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MFI)而测得细胞内ROS水平。用Annexin-vFITC和PI双标记细胞凋亡检测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格列吡嗪干预MIN6细胞后,细胞活力明显被抑制(P<0.05);细胞内的MFI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而且,细胞活力下降、MFI和细胞凋亡率与药物作用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而格列奇特干预MIN6细胞后,细胞活力无明显抑制(P>0.05);细胞内的MFI无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亦无明显增加。结论:格列吡嗪可诱导MIN6细胞发生氧化应激,诱导MIN6细胞凋亡,说明临床上磺脲类药物治疗糖尿病出现失效可能与磺脲类药物诱发胰岛细胞衰竭相关,然而,格列奇特不诱导MIN6细胞损害,说明并非所有磺脲类药物对β细胞都有损害作用。
-
关键词
格列吡嗪
格列奇特
氧化应激
活性氧
凋亡
细胞
糖尿病
-
Keywords
glipizide
gliclazide
oxidative stress
reactive oxygen spe- cies
apoptosis
beta cell
diabetes
-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
-
题名替米沙坦对MIN6细胞的影响
- 5
-
-
作者
刘继红
苏青
-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
-
出处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15-218,共4页
-
文摘
目的:研究血管经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药物对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替米沙坦及替米沙坦和甲苯磺丁脲共同干预MIN6细胞一定时间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运用ROS(细胞内活性氧)捕获剂双氢溴乙啶(HE)、双氢-乙酰乙酸二氯荧光黄(DCFH-DA)和双氢罗丹明123(DHR123)孵育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MIN6细胞的MFI(平均荧光强度)而测得细胞内ROS水平。用Annexin-vFITC和PI双标记细胞凋亡检测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替米沙坦单独干预MIN6细胞后,细胞活力无明显抑制;细胞内的MFI无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亦无明显增加;而替米沙坦和甲苯磺丁脲共同孵育MIN6细胞后,细胞活力相对甲苯磺丁脲单独干预时增强(P>0.05);细胞内的MFI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率亦明显减少(前期实验已经做过甲苯磺丁脲对MIN6细胞影响)。结论:替米沙坦对甲苯磺丁脲诱导的MIN6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有保护作用。说明ARB类药物对胰岛β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延缓β细胞衰竭。
-
关键词
替米沙坦
氧化应激
活性氧
细胞凋亡
糖尿病
-
Keywords
telmisartan
oxidative stres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cell apoptosis
diabetes
-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
-
题名有创机械通气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效能
被引量:5
- 6
-
-
作者
王泽田
耿跃
齐越
徐丹
唐建国
-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科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科
-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50-53,共4页
-
基金
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2020MW07)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院级重点专科建设(2020WYZDZK06)。
-
文摘
目的 分析有创机械通气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效能。方法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216例,根据有创机械通气后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分为急性肾损伤组和非急性肾损伤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初步筛查出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预测效能。结果 216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48 h后有32例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P<0.01)。与非急性肾损伤患者相比,急性肾损伤患者呼吸频率升高,BMI升高,平均动脉压降低,中心静脉压、气道平台压升高,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升高,乳酸水平升高,pH值降低,氧合指数升高(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气末正压、中心静脉压、乳酸是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影响因素。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中心静脉压、乳酸、肌酐预测有创机械通气相关急性肾损伤发生的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16.5分、11.5分、14.5 cmH;O、2.05 mmol/L、131μmol/L,ROC下面积分别为0.80、0.94、0.89、0.94、0.73,敏感度分别为0.88、0.59、0.94、0.72、0.91,特异度分别为0.63、0.78、0.83、0.96、0.92。结论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14%。呼气末正压、中心静脉压、乳酸是住院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相关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中心静脉压、乳酸、肌酐对有创机械通气相关急性肾损伤发生的预测效能高。
-
关键词
机械通气并发症
急性肾损伤
呼气末正压
肾损伤影响因素
-
分类号
R446.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
-
题名PDCA循环引导的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3
- 7
-
-
作者
倪磊萍
张蕾
姜红燕
李煜珍
蒋勤慧
顾敏媛
-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科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
-
出处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11期38-40,共3页
-
文摘
目的评价PDCA循环引导的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 6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引导的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出院后半年,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DCA循环引导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进一步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
-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
健康教育
空腹血糖
血糖管理
-
Keywords
diabetes mellitus
blood glucose
health education
fasting blood glucose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