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桩核冠修复不同程度缺损下颌前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宋亮 徐斌 +2 位作者 陈慧娟 刘柳慧 胡开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研究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冠不同程度缺损的情况下,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后的应力分布,为临床桩核冠的修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建立缺损区牙本质肩领高度分别为0mm、1mm、2mm,缺损部位分...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研究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冠不同程度缺损的情况下,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后的应力分布,为临床桩核冠的修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建立缺损区牙本质肩领高度分别为0mm、1mm、2mm,缺损部位分别为牙冠部360°缺损、牙冠部近远中邻面各缺损1/3、牙冠远中邻面缺损1/2、牙冠远中邻面缺损1/3的实验模型。比较12组不同程度牙冠缺损情况下,纤维桩树脂核全瓷冠修复后牙体和桩核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剪切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无牙本质肩领、牙冠360°缺损的情况下;最大主应力出现在颊舌侧有牙本质存在而邻面牙本质缺损的情况下。结论:冠部无牙本质肩领时要避免使用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当颊舌侧牙本质的宽度不足时,需要通过增加牙本质肩领的高度来提高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纤维桩树脂核 应力分析 下颌前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周膜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体外诱导分化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斌 徐婕 刘宏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02-705,共4页
目的:从成体人牙周组织中分离培养牙周膜干细胞,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并进行诱导分化,为牙周组织工程提供可靠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选取12~20岁的年轻患者因正畸拔除的健康牙齿,采用酶消化组织块培养法得到牙周膜细胞,待细胞达一定量后用... 目的:从成体人牙周组织中分离培养牙周膜干细胞,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并进行诱导分化,为牙周组织工程提供可靠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选取12~20岁的年轻患者因正畸拔除的健康牙齿,采用酶消化组织块培养法得到牙周膜细胞,待细胞达一定量后用有限元稀释法进行单细胞克隆,筛选牙周膜干细胞(PDLSCs)。计算细胞克隆形成率(CFU-F);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的表面蛋白表达;通过对牙周膜干细胞进行体外成骨、成软骨、成脂肪诱导,检测其多向分化潜能。结果:获得纯化的人牙周膜干细胞,其在体外具有一定的克隆形成能力,该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波形丝蛋白(vimentin)、STRO-1表达阳性,诱导条件下可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符合干细胞的特征。结论:从人年轻恒牙牙周膜中可以分离培养得到牙周膜干细胞,其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和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特征,在体外诱导下能分化为成骨样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证实该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具有作为牙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的可能,为牙周组织工程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 干细胞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内切口可吸收固定材料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肖国岫 曾飞跃 徐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分析和总结了口内切口可吸收固定材料在下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2012年所收治的45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选择在口内入路,使用可吸收固定材料行骨折坚强内固定术。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有43例在1周拆... 目的:分析和总结了口内切口可吸收固定材料在下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2012年所收治的45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选择在口内入路,使用可吸收固定材料行骨折坚强内固定术。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有43例在1周拆线后伤口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复查后,45例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咬合关系良好,开闭口度正常,无神经损伤症状,术后半年复查口腔全景片显示骨折断端愈合良好,骨折线消失。结论:口内切口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一种理想手术切口。生物可吸收固定材料在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固定强度,术后无需取出,是颌骨骨折内固定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 口内切口 下颌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掩膜与仿中值滤波的边缘检测处理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建国 王仁庆 +4 位作者 左俊彦 候慧敏 钟涛 胡凤玲 马千里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5-300,共6页
针对医学图像特殊而又复杂的模糊边缘以及难以区分的背景噪声,提出一种基于掩膜理论区分图像边缘信息的区分算法.通过区域对比度、图像像素特征和有限区域中像素均值等相关信息,利用先验知识和仿中值滤波的方法得到较为清晰的边缘信息.... 针对医学图像特殊而又复杂的模糊边缘以及难以区分的背景噪声,提出一种基于掩膜理论区分图像边缘信息的区分算法.通过区域对比度、图像像素特征和有限区域中像素均值等相关信息,利用先验知识和仿中值滤波的方法得到较为清晰的边缘信息.用Matlab软件对提出的方法进行模拟,详细分析了掩膜对比的理论模型以及仿中值滤波对于区分效果的影响,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实验证明,基于掩膜与仿中值滤波的区分算法和传统的边缘检测方法相比,在辨别相关边缘信息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并在医学图像处理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膜 仿中值滤波 边缘信息 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及P53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表达的研究
5
作者 王雪峰 李善昌 +4 位作者 房殿吉 宁兆荣 宁尚波 闫磊 姜炳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7期635-637,共3页
目的:研究Survivin及P53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6例SACC及10例癌旁正常涎腺组织标本中Survivin及P53... 目的:研究Survivin及P53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6例SACC及10例癌旁正常涎腺组织标本中Survivin及P53的表达,采用SPSS13.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SACC组织中Survivin及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69.44%。两者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53还与淋巴转移、肿瘤病理类型相关,癌旁正常腮腺组织未见两者表达。结论:Survivin及P53可能与SACC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P5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