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监测及风险跨市场溢出研究——基于金融压力指数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宗新 黄梓健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67,79,共12页
本文从股票、债券、衍生品、外汇四个市场选取指标构建资本市场压力指数,对中国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进行动态测度;在此基础上,从时域和频域视角考察风险在四个子市场间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资本市场压力指数能够准确识别... 本文从股票、债券、衍生品、外汇四个市场选取指标构建资本市场压力指数,对中国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进行动态测度;在此基础上,从时域和频域视角考察风险在四个子市场间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资本市场压力指数能够准确识别样本区间内的重大风险事件;极端冲击将导致风险溢出水平上升,各子市场在风险传递中的作用具有差异性和时变性;根据风险溢出的大小、方向和长短期结构,能够对风险动态演化过程及驱动因素进行有效判别。本文的研究对完善资本市场风险动态监测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资本市场压力指数 跨市场风险溢出 时域和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体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寒冰 李智鑫 +3 位作者 荆一楠 王晓阳 吴杰 柴洪峰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6-206,共11页
当前,我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从多点突破进入深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需要协调包括管理部门、企业、个人在内的多元主体形成协同共治机制;针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复杂、潜在危害突出的金融风险问题,构建并提升金融风险监测与... 当前,我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从多点突破进入深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需要协调包括管理部门、企业、个人在内的多元主体形成协同共治机制;针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复杂、潜在危害突出的金融风险问题,构建并提升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能力以切实保障金融安全,是金融业需要关注和亟待解决的核心课题。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理论分析等方式,分析了我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进展、新型金融风险的内涵及特征,梳理了国内外主流的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技术进展,研判了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体系面临的风险表征识别、风险传导追踪、风险推理评估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体系的总体框架、创新研究方法、提升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金融风险具有更新迭代更快、风险频次更高、隐蔽性更强等新特征,现有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技术在应对新型金融风险时存在诸多不足,面临着风险难表征、难追踪、难评估等诸多挑战。为此建议,加强行业协同、构建金融数据跨业共享标准,总结历史经验、形成金融风险知识表征范式与金融风险跨业传导机制,深化人工智能应用、构建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大模型,以提高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水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业 数字化转型 金融风险 监测 预警 机器学习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系统中反洗钱技术研究综述
3
作者 刘乐源 李湘叶 +7 位作者 蓝天 程亚坤 陈伟 李智鑫 曹晟 韩伟力 张小松 柴洪峰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303,共17页
在全球金融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区块链技术成为Web 3.0金融的重要基础设施、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不法分子也在利用区块链技术规避监管审查、进行洗钱等非法交易,威胁着国家和全球金融安全;亟需梳理现有的反洗钱技术研究进展,前... 在全球金融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区块链技术成为Web 3.0金融的重要基础设施、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不法分子也在利用区块链技术规避监管审查、进行洗钱等非法交易,威胁着国家和全球金融安全;亟需梳理现有的反洗钱技术研究进展,前瞻区块链系统中反洗钱技术研究方向,更好应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伴生的新型金融安全挑战。本文阐述了传统反洗钱模式、区块链系统中的洗钱模式等反洗钱技术研究背景,辨识出反洗钱任务面临的迫切挑战;按照设置交易参数的阈值、地址与实体关联分析、跨链关联分析等基于规则的反洗钱方法,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k均值聚类、结合链下信息等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反洗钱方法,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图神经网络、Transformer等基于深度学习的反洗钱方法的分类,全面梳理了区块链系统中反洗钱技术的研究现状,辨识了相关技术的应用特性,讨论了支持反洗钱研究的常用数据集。展望区块链系统中反洗钱技术发展,需在面向不平衡数据、不确定性标注的反洗钱数据集构建,可信反洗钱算法研究,针对隐蔽交易的反洗钱机制研究,兼顾隐私性和可监管性的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部署,提高我国区块链系统中反洗钱技术能力,保障数字经济安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洗钱 区块链系统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数据集 Web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aR-EVT和BMM在极端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青 曹明 蔡天晔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86,共9页
随着风险度量一致性原则的提出,研究发现金融机构广泛采用的VaR模型存在严重不足,尤其针对分布具有厚尾特征的极端金融风险无法有效度量。本文采用极值理论(EVT)解决VaR方法的尾部度量不足问题,利用CVaR-EVT和BMM模型分析美国、香港股... 随着风险度量一致性原则的提出,研究发现金融机构广泛采用的VaR模型存在严重不足,尤其针对分布具有厚尾特征的极端金融风险无法有效度量。本文采用极值理论(EVT)解决VaR方法的尾部度量不足问题,利用CVaR-EVT和BMM模型分析美国、香港股票市场和我国沪深两市指数18年的日收益数据,研究发现:(1)在95%置信区间及点估计中,分位数为99%的CVaR-EVT所揭示的极端风险优于VaR的估计值,且BMM方法为实施长期极端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其回报率受分段时区的影响,期间越长,风险估计值越高;(2)模型采用ML和BS方法统计估值显示,我国股票市场极端风险尾部估计值高于香港和美国市场,但是,国内市场逐步稳定,并呈现出跟进国际市场且差距缩小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金融风险 极值理论(EVT) VAR CVaR-EVT POT B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金融场景的下一代数据库测试基准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荆一楠 张寒冰 +3 位作者 李智鑫 王晓阳 吴杰 柴洪峰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132,共12页
银行是我国最主要的金融主体,对数据库及数据服务解决方案有着更高的性能与安全要求。随着金融数据应用服务的快速发展,银行数据库所涉及的数据类型、业务场景更加多样化,用户很难在种类繁多的数据库产品和数据服务解决方案中做出最优... 银行是我国最主要的金融主体,对数据库及数据服务解决方案有着更高的性能与安全要求。随着金融数据应用服务的快速发展,银行数据库所涉及的数据类型、业务场景更加多样化,用户很难在种类繁多的数据库产品和数据服务解决方案中做出最优选择。为此,结合金融行业的数据应用发展需求,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全面分析了银行数据库的应用现状,特别是近几年数据库国产化替代的情况与面临的挑战,系统调研了国内外主要的数据库测试基准,展望了构建面向金融场景的下一代数据库测试基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发现,由于金融场景中业务逻辑更复杂、数据模式更多样、安全性要求更高等多方面原因,现有数据库测试基准在应对金融场景下的数据库测试时存在多处不足,面临着诸多挑战,基于此,本文从工作负载、数据模式、度量指标以及技术架构等方面出发,对面向金融场景的下一代数据库测试基准的构建提出针对性建议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业 银行 金融数据 数据库 测试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承诺水平的测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金清 管华雨 刘庆富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67,共7页
本文在对金融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承诺水平进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测度模型;借助于新模型,对我国入世后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承诺水平进行了测度与比较。研究表明:与承诺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相比,作为我国金融对外开放主要... 本文在对金融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承诺水平进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测度模型;借助于新模型,对我国入世后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承诺水平进行了测度与比较。研究表明:与承诺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相比,作为我国金融对外开放主要内容的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承诺水平的排名都比较靠后,但二者承诺水平的测度值与高水平国家或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这说明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程度还不高;而且与高水平国家或地区不同的是,我国对市场准入的承诺与对国民待遇的承诺相比,还很不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准入 国民待遇 承诺水平 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问题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波克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金融国际化 金融开放 金融市场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非贸易对人民币区域化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周光友 张思鑫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6-80,共15页
论文基于非洲54个国家和中国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探究中非贸易对人民币非洲区域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非贸易规模扩大能够显著推进人民币在非洲的区域化进程。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低收入国家,中非贸易规模扩大对... 论文基于非洲54个国家和中国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探究中非贸易对人民币非洲区域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非贸易规模扩大能够显著推进人民币在非洲的区域化进程。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低收入国家,中非贸易规模扩大对较高收入国家的人民币非洲区域化程度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中非贸易深化能够通过降低双边贸易成本和提升非洲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来促进人民币的非洲区域化。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方面开展合作,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在非洲的使用。从贸易结构角度出发,中国与非洲的贸易互补性强,6类商品和7类商品的出口能显著促进人民币在非洲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非洲区域化 中非贸易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规划与信息系统规划战略一致性实证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杨青 黄丽华 何崑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2003年第4期43-54,共12页
以战略匹配模型(SAM)及其在企业活动中的过程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企业规划(BP)和信息系统规划(ISP)战略一致性程度与企业内外环境、企业所采取的竞争战略方向、ISP的战略地位以及IT对企业业绩的贡献等因素间的关系,并运用中国企业数... 以战略匹配模型(SAM)及其在企业活动中的过程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企业规划(BP)和信息系统规划(ISP)战略一致性程度与企业内外环境、企业所采取的竞争战略方向、ISP的战略地位以及IT对企业业绩的贡献等因素间的关系,并运用中国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高层的战略规划意识以及利用IT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与BP ISP战略一致性程度和企业业绩密切相关,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规划(BP) 信息系统规划(ISP) 战略匹配模型(SAM) 竞争战略方向 战略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0
10
作者 张宗新 朱伟骅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59,116,共16页
论文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为研究主线,从信息披露时间选择、信息可靠性和披露频率三个指标对信息质量进行测度,对2001—2003年深沪上市公司年报横截面数据进行检验,探讨公司在披露时间、披露频率和披露精度方面的权衡选择行为及其对... 论文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为研究主线,从信息披露时间选择、信息可靠性和披露频率三个指标对信息质量进行测度,对2001—2003年深沪上市公司年报横截面数据进行检验,探讨公司在披露时间、披露频率和披露精度方面的权衡选择行为及其对股价的冲击效应,分析重大事件公告前后市场反应,考察重大信息在内部股东和外部投资者之间分布状况,以此揭示信息含量、信息质量以及信息披露行为策略。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保护外部投资者权益的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披露行为 非预期盈余 信息质量 市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效应研究 被引量:63
11
作者 刘庆富 华仁海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4-90,共7页
为探索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效应,本文从日间交易信息和隔夜信息两个角度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和沪深300指数现货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是双向的,股票现货... 为探索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效应,本文从日间交易信息和隔夜信息两个角度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和沪深300指数现货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是双向的,股票现货对股指期货的风险溢出要大于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的风险溢出;并且,一市场收益对另一市场收益的影响具有正向杠杆效应,一市场风险对另一市场风险的冲击却具有反向杠杆效应;此外,尽管只有股指期货市场的隔夜信息对其日间收益具有预测能力,但任一市场的隔夜信息对另一市场的日间波动均存在显著的冲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指期货 风险传递 隔夜信息 杠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性风险与市场风险的集成度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金清 李徐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4-172,共9页
传统市场风险度量方法没有考虑由于变现资产而产生的流动性风险.针对指令驱动市场提出一种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集成度量方法,该方法使用连接函数构建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联合分布,能够兼顾这两种风险的非正态特征和它们的相依性.... 传统市场风险度量方法没有考虑由于变现资产而产生的流动性风险.针对指令驱动市场提出一种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集成度量方法,该方法使用连接函数构建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联合分布,能够兼顾这两种风险的非正态特征和它们的相依性.在基于中国股市的实证研究中,度量了不同规模公司股票的集成风险.与集成风险度量方法相比,传统VaR方法将低估或者高估风险;而对于个股,只有选择最优变现期或最优变现策略才能最小化集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风险 市场风险 集成风险度量 连接函数 半参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的公司规划与信息系统规划战略关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青 陈忠民 黄丽华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7年第3期141-145,共5页
本文基于第五代战略管理理论——"资源能力观",研究影响公司规划(BP)与信息系统规划(ISP)战略关系的关键因素,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利用中国企业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部市场环境主要影响信息系统规划的战略地位... 本文基于第五代战略管理理论——"资源能力观",研究影响公司规划(BP)与信息系统规划(ISP)战略关系的关键因素,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利用中国企业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部市场环境主要影响信息系统规划的战略地位,而形成公司独特能力的企业内部环境,才是BP-ISP战略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它直接决定着IT投资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规划(BP) 信息系统规划(ISP) 战略管理 结构方程模型(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E与SHFE金属期货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庆富 张金清 华仁海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基于t分布的双变量EGARCH模型和日内信息传递速度模型,本文采用日数据对LME与SHFE金属期货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LME与SHFE之间的期铜市场存在双向的价格引导关系和双向的波动溢出关系,而期铝市场存在双... 基于t分布的双变量EGARCH模型和日内信息传递速度模型,本文采用日数据对LME与SHFE金属期货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LME与SHFE之间的期铜市场存在双向的价格引导关系和双向的波动溢出关系,而期铝市场存在双向的价格引导关系,但并不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关系;同时,LME与SHFE之间的价格信息传递均是迅速的,一个市场的交易信息可以在日内被另一市场吸收;并且,无论在价格引导、波动溢出力度上,还是在信息传递速度上,LME市场均比SHFE市场具有更强的影响力,仍在信息传递中居于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货市场 引导关系 波动溢出 信息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股票市场的非对称效应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庆富 周程远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8-655,共8页
为检测重大风险事件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非对称效应,运用贝叶斯MCMC推断技术对我国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基于t-分布的门限随机波动模型比基于正态分布的随机波动模型能更加合理地刻画经济事件、政治事件和... 为检测重大风险事件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非对称效应,运用贝叶斯MCMC推断技术对我国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基于t-分布的门限随机波动模型比基于正态分布的随机波动模型能更加合理地刻画经济事件、政治事件和自然灾难对我国股票市场收益和波动影响的非对称特性.并且发现,经济事件、政治事件和自然灾难对我国股票市场收益和波动的影响均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相对而言,政治事件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存在正向杠杆效应,而经济事件和自然灾难却存在反向杠杆效应;经济事件和政治事件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冲击存在正向杠杆效应,而自然灾难则存在反向杠杆效应.此外,除在牛市环境下利好经济事件和利空经济事件对股票市场收益和波动的影响具有反向杠杆效应之外,其它风险事件在熊市和牛市环境下对收益和波动的影响均具有正向杠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 非对称性 重大风险事件 门限随机波动模型 贝叶斯MC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生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跳跃溢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庆富 朱迪华 周思泓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为探索恒生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跳跃溢出行为,本文利用贝叶斯MCMC推断的SVCJ模型对恒生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的跳跃溢出概率、跳跃强度与跳跃大小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恒生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均存在明显的跳跃特征,并且,两... 为探索恒生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跳跃溢出行为,本文利用贝叶斯MCMC推断的SVCJ模型对恒生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的跳跃溢出概率、跳跃强度与跳跃大小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恒生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均存在明显的跳跃特征,并且,两市场之间具有显著的跳跃溢出行为;相对与包含跳跃的波动变化和收益,不包含跳跃的波动和收益模型会过度估计恒生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相关性;对同日或次日而言,恒生指数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条件跳跃溢出概率均大于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条件跳跃溢出概率,且跳跃引起负收益的跳跃溢出概率均大于条件跳跃溢出概率;此外,恒生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同日跳跃强度与同日跳跃大小均是显著的,相对而言,恒生指数期货的平均跳跃大小要远小于恒生指数的平均跳跃大小,并且,彼此的跳跃溢出均可在同日或次日到达对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生指数 SVCJ MCMC 跳跃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短期利率跳跃行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金清 周茂彬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4,共6页
通过在Vasicek模型中引入跳跃强度与宏观经济变量相关的跳跃成分,本文建立了一个更具一般性的跳跃-扩散动态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并对该模型的五种不同形式进行了实证比较与分析。借助于新模型和比较结果,本文对中国短期利率的跳跃行为进... 通过在Vasicek模型中引入跳跃强度与宏观经济变量相关的跳跃成分,本文建立了一个更具一般性的跳跃-扩散动态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并对该模型的五种不同形式进行了实证比较与分析。借助于新模型和比较结果,本文对中国短期利率的跳跃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短期利率不仅存在均值回复和扩散行为,还存在显著的跳跃行为;(2)短期利率的跳跃强度存在显著的正向水平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①,但水平效应比宏观经济效应更显著;(3)跳跃行为、跳跃强度的水平效应以及宏观经济效应在刻画利率动态行为时都是必要的,现有的跳跃-扩散模型不足以描述中国短期利率的动态行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利率 跳跃-扩散模型 跳跃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货币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周光友 徐泽坤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9,共6页
以电子货币为视角,将其引入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电子货币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放大效应和加速效应两个方面,从而加大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政策的难度。同时选取我国1990~2009年的相关样本数据,通过构建计量... 以电子货币为视角,将其引入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电子货币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放大效应和加速效应两个方面,从而加大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政策的难度。同时选取我国1990~2009年的相关样本数据,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放大效应以及加速效应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通货膨胀效应显著存在,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货币 通货膨胀 放大效应 加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15
19
作者 周光友 罗素梅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60,共5页
该文在比较分析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规律和发展模式,得出了启示性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政策推动型是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初期的主要模式;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要加强风险管理;推动人民币... 该文在比较分析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规律和发展模式,得出了启示性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政策推动型是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初期的主要模式;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要加强风险管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客观要求;应同时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中心 形成模式 人民币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同步交易的国内外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贡献度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庆富 华仁海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9-65,共7页
针对我国期货市场与国际成熟期货市场交易时间的非同步性,本文给出了基于非同步交易的信息共享模型,并对国内、外主要期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贡献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基于非同步交易的信息共享模型可以很好地刻画非同步期... 针对我国期货市场与国际成熟期货市场交易时间的非同步性,本文给出了基于非同步交易的信息共享模型,并对国内、外主要期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贡献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基于非同步交易的信息共享模型可以很好地刻画非同步期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贡献度;并且,国外发达市场的价格发现贡献度要明显大于国内市场,由此表明国外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仍居于主导地位,这进一步支持了价格发现被期望在较低交易成本市场发生的交易成本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同步交易 信息共享 期货市场 价格发现贡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