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刀鲚与湖鲚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多态性及遗传关系 被引量:40
1
作者 程起群 温俊娥 +2 位作者 王云龙 韩金娣 卢大儒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5-430,共6页
使用线粒体细胞色素6基因片段序列为分子标记,分析了刀鲚和湖鲚的遗传多态性及遗传关系.在两个群体中共检测到5种不同的单倍型.刀鲚和湖鲚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000和0.700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763%和0.4301%.分... 使用线粒体细胞色素6基因片段序列为分子标记,分析了刀鲚和湖鲚的遗传多态性及遗传关系.在两个群体中共检测到5种不同的单倍型.刀鲚和湖鲚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000和0.700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763%和0.4301%.分子方差分析显示两者遗传分化的水平很低,群体间的差异对总的变异没有贡献.所以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异尚未达到亚种水平,这一结果支持湖鲚是刀鲚的一个地理种群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 湖鲚 细胞色素B 遗传多样性 遗传差异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毒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徐人尔 李平 +2 位作者 倪卓昱 赵寿元 李昌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13-315,共3页
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之一,LT是淋巴细胞受抗原或有丝分裂原等刺激活化后及在某些肿瘤、自身免疫病的情况下产生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虽然LT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I=α)在分子结构和活性区域上相似,二者的有些生... 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之一,LT是淋巴细胞受抗原或有丝分裂原等刺激活化后及在某些肿瘤、自身免疫病的情况下产生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虽然LT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I=α)在分子结构和活性区域上相似,二者的有些生物学活性类似,但是它们的不同之处也是十分明显的:LT特有LTβ及其受体,两种细胞因子对肿瘤细胞的结合能力及体内外杀伤活性也存在差异.近年来,随着LT基因工程产品的成功开发,LT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显示LT也许是一种具有较好疗效的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毒素 TNF受体 结构 功能 细胞毒 抗肿瘤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及恶性疟原虫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与谷胱甘肽转硫酶基因的融合表达及其在小鼠中免疫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建生 钟雄林 +7 位作者 毕惠祥 董文其 张潜 解咏梅 袁纪军 李安康 董宁 任大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复合多表位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及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Pf)双价疫苗的可行性。方法:将人工合成的复合多表位HCV基因PCX及Pf抗原基因AB... 目的:探讨复合多表位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及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Pf)双价疫苗的可行性。方法:将人工合成的复合多表位HCV基因PCX及Pf抗原基因AB(SPf66+SPf105)克隆到谷胱甘肽转硫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表达载体pGEX2T中,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GSTHCVPf复合抗原(GSTCAB),分析表达产物的免疫特异性、免疫原性及安全性。结果:GSTCAB可被HCV患者血清、鼠抗GZPCX及鼠抗Pf抗体特异识别,可诱发小鼠产生针对GSTCAB、GZPCX及PfAg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及针对GSTCAB、GZPCX的迟发性超敏反应,免疫后CD8+T细胞比例略为升高,免疫小鼠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GSTCAB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HCV及Pf免疫特异性,可诱发理想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可望成为HCVPf双价疫苗的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恶性疟原虫 免疫应答 融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线粒体基因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马立隽 王华 +5 位作者 陈家伟 金卫新 刘立 沈捷 徐贤秀 柴建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29-333,共5页
目的 探索中国人 2型糖尿病与线粒体变异的关系。方法 针对已经报道的线粒体基因的高发突变区(mt315 3~ 35 5 1)近 40 0bp的片段在中国人正常人群、2型糖尿病群体及 12个母系遗传的 2型糖尿病家系中进行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 目的 探索中国人 2型糖尿病与线粒体变异的关系。方法 针对已经报道的线粒体基因的高发突变区(mt315 3~ 35 5 1)近 40 0bp的片段在中国人正常人群、2型糖尿病群体及 12个母系遗传的 2型糖尿病家系中进行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 ,PCR SSCP)研究 ,发现异常构象再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 正常人群中该区域DNA经PCR SSCP电泳后未见异常条带出现 ,2型糖尿病人群中该区域DNA经PCR SSCP电泳后第 81号患者出现异常条带 ,直接测序发现的点突变 3336T→C(ATT→ATC ,均编码Ⅰle) ,并没有引起ND1基因编码区氨基酸序列的改变 ;2 5 0 0 1家系是本研究中唯一通过PCR SSCP检测发现有电泳带型改变的家系 ,经过直接测序发现该突变发生在mtDNA32 85bp(T→C/T) ,为一杂合突变 ,且点突变位于tRNALeu(UUR) 基因的编码范围内。结论 线粒体DNA315 3~ 35 5 1bp间的突变不是本研究中国人群 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原因 ;家系 2 5 0 0 1中发现的点突变 32 85T→C/T位于tRNALeu(UUR) 基因高度保守的区域内 ,有可能通过影响tRNALeu(UUR) 的三级结构而致功能缺陷 ,不能执行正常的翻译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DNA 线粒体 基因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表位BCR-ABL融合基因的合成、克隆及表达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郑维扬 黄建生 +4 位作者 兰和魁 刘晓力 朱琪泉 任大明 周淑芸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7-100,共4页
关键词 BCR-ABL融合基因 基因表达 白血病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方法及临界值设置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朝宝 王洪海 张舒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1-666,共6页
结核病迄今仍是全球单一病原体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性疾病。耐药及耐多药的产生是结核病流行和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规范、有效的结核分枝杆菌药敏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检测方法及设置有效的临界值对于结核病个体化治疗、快... 结核病迄今仍是全球单一病原体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性疾病。耐药及耐多药的产生是结核病流行和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规范、有效的结核分枝杆菌药敏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检测方法及设置有效的临界值对于结核病个体化治疗、快速耐药检测方法的研究以及新型抗结核药物筛选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控制耐药结核病产生和传播的关键。该文就结核分枝杆菌MIC测定方法及临界值设置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最低抑菌浓度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带HSV-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的肺癌基因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耿雨红 吴昊泉 +4 位作者 应蓓蓓 徐人尔 王义斌 赵寿元 李昌本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6年第12期46-49,共4页
带有单纯疱疹病毒脱氧胸苷激酶基因(HSV-tk)的腺病毒结合ganciclovir(GCV)对分裂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本文报道在感染复数(M.O.I,MultiPlicityofInfection)达到1000时对... 带有单纯疱疹病毒脱氧胸苷激酶基因(HSV-tk)的腺病毒结合ganciclovir(GCV)对分裂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本文报道在感染复数(M.O.I,MultiPlicityofInfection)达到1000时对人体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几乎达到回100%。四种人体肺癌细胞株(A549,LAX,SPC,SKY)对带HSV-tk的腺病毒(ADV/RSV-tK)的杀伤作用表现不同的敏感性。另外,Acyclovir(ACV)和GCV对感染了重组腺病毒ADV/RSV-tK的细胞都有一定杀伤作用,但杀伤效果有很大差别;就A549而言,GCV的杀伤作用比ACV高7—8倍。此外ADV/RSV-tk结合GCV杀伤肿瘤细胞时有“旁观者效应”,即感染了ADV/RSV-tk的细胞与未感染细胞混合后,后者也明显地遭到杀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HSV-TK基因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HSV-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治疗小鼠实体瘤的研究
8
作者 耿雨红 孟德鸣 +6 位作者 吴昊泉 应蓓蓓 徐人尔 刘全海 王义斌 赵寿元 李昌本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7年第10期44-47,共4页
在完成一系列离体实验川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活体研究,离体实验表明,小鼠肉瘤细胞5180在感染重组腺病毒ADV/RSV-tk后对GCV的处理显示出致死敏感性。因4L以S180肿瘤细胞进行活体实验,小鼠腋下接种3×106S180细胞,当能触摸到... 在完成一系列离体实验川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活体研究,离体实验表明,小鼠肉瘤细胞5180在感染重组腺病毒ADV/RSV-tk后对GCV的处理显示出致死敏感性。因4L以S180肿瘤细胞进行活体实验,小鼠腋下接种3×106S180细胞,当能触摸到瘤块时在瘤内注入ADV/RSV-tk,并腹腔注射GCV连续五天;种瘤后10天杀死小鼠剥离瘤块称重,治疗组瘤重为对照组的1/14。实验结果表明,以腺病毒为载体介导HSV-tk基因结合GCV作用对肿瘤细胞有强杀伤性,是有应用前景的肿瘤基因治疗的一种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因治疗 腺病毒 HSV-TK基因 GC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HBV复合抗原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应答研究
9
作者 黄建生 许谆 +3 位作者 SaidA.SALEH 解咏梅 张明徽 任大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881-884,共4页
为探讨HCV/HBV 复合疫苗的可行性,将合成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PCX与HBsAg 基因连接成PCXS基因,与β-半乳糖苷酶(GZ)基因融合后在大肠杆菌及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中获得表达.目的蛋白G... 为探讨HCV/HBV 复合疫苗的可行性,将合成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PCX与HBsAg 基因连接成PCXS基因,与β-半乳糖苷酶(GZ)基因融合后在大肠杆菌及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中获得表达.目的蛋白GZ-PCXS可被抗-HBs 及抗-HCV 抗体所特异识别.GZ-PCXS抗原皮下注射免疫ICR小鼠后,诱发了较高水平的抗-GZ-PCXSIgG反应.构建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61(pWR/PCXS)口服免疫小鼠后,诱发了高水平的CD8+ T细胞增殖反应及抗GZ-PCXSIgG反应.所有免疫小鼠均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该研究揭示,HCV/HBV 复合抗原可诱发特异性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应答,而活菌苗口服可能是理想的免疫途径,为HCV/HBV 双价疫苗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应答 口服法 双价疫苗 HCV HBV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造α乳清蛋白的定点突变研究
10
作者 金讋 朱德煦 毛裕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694-697,共4页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possible evolutionary correlation between α lactalbumin and lysozyme,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on α\|lactalbumin cDNA was performed to change α\|lactalbumin into lysozyme.The gene of α\|la...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possible evolutionary correlation between α lactalbumin and lysozyme,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on α\|lactalbumin cDNA was performed to change α\|lactalbumin into lysozyme.The gene of α\|lactalbumin was cloned into phagemid pSK +vector and the single strand template of which was prepared.Thereafter,the mutagenic oligonucleotide primers were designed and used to synthesize the mutated double strand DNA.By means of this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the amimo acid residues at position His 32 and Thr 33 of bovine α\|lactalbumin cDNA were substituted with Leu and Glu,respectively.Thus,the catalytic site of lysozyme was obtained in α\|lactalbumin.Furthermore,Tyr 103 was substituted by Ala and the lysozyme substrate binding conformation was formed in α\|lactalbumin as well.The structural as well as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α\|lactalbumin and lysozyme indicated that there existed possible evolutionary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prote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乳清蛋白 DNA定点突变 溶菌酶 蛋白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部分酶学性质 被引量:19
11
作者 俞勇 李会荣 +2 位作者 陈波 曾胤新 任大民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89-93,共5页
从南极乔治王岛冻土来源的 76株低温细菌中筛选到 13株低温脂肪酶产生菌 ,对其中的BTs10 0 2 2菌株进行鉴定。通过生理生化特征、16s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 ,菌株BTs10 0 2 2属于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但与已定... 从南极乔治王岛冻土来源的 76株低温细菌中筛选到 13株低温脂肪酶产生菌 ,对其中的BTs10 0 2 2菌株进行鉴定。通过生理生化特征、16s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 ,菌株BTs10 0 2 2属于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但与已定名的假单胞菌有一定的差异 ,与未定名的Pseudomonassp .PsB的亲缘关系最接近 ,故将其暂定名为Pseudomonassp .BTs10 0 2 2。对该菌脂肪酶的酶学性质初步研究表明 ,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 2 4℃ ,对热敏感 ,6 0℃处理 30min仅残留 2 5 %酶活性 ,酶的适宜作用 pH范围在7.0~ 9.0 ,最适 pH为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DNA 酶学性质 低温脂肪酶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表层土壤样品中细菌多样性的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会荣 孙嘉康 +3 位作者 陈丽珊 俞勇 陈波 任大明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45-254,共10页
通过PCR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从南极长城站附近表层土壤样品中获得16SrDNA序列特征片段V3区序列进行分离。对其中的主要12条DGGE条带进行胶回收,获得的DNA片段经测序以及计算机比对分析发现,它们分别属于β、γ、δ-变形细... 通过PCR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从南极长城站附近表层土壤样品中获得16SrDNA序列特征片段V3区序列进行分离。对其中的主要12条DGGE条带进行胶回收,获得的DNA片段经测序以及计算机比对分析发现,它们分别属于β、γ、δ-变形细菌(Proteobac-teria)、噬纤维菌-屈挠杆菌-拟杆菌(Cytophaga-Flexibacter-Bacteroides,CFB)群细菌、放线细菌(Actinobacteria)、蓝细菌属(Cyanobacteria)、酸杆菌属(Acidobacteria)和绿屈挠菌属(Chlo-roflexi)等系统分类群。南极表层土壤样品中的大部分16S rDNA序列与从其他土壤或沉积物样品中直接获得的序列相似性较高(93%—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表层土壤 细菌 DGGE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龋敏感儿童牙菌斑内口腔链球菌的PCR-DGGE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姜云涛 梁景平 +3 位作者 李超伦 杨桂梅 张明珠 任大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 应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不同龋敏感儿童牙菌斑内口腔链球菌菌群及其菌种组成的多样性。方法 牙菌斑组织取自45例学龄前儿童,根据乳牙龋失补牙面(dmfs)指数分为无龋(dmfs=0)、中龋(dmfs=4~6)和高龋(d... 目的 应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不同龋敏感儿童牙菌斑内口腔链球菌菌群及其菌种组成的多样性。方法 牙菌斑组织取自45例学龄前儿童,根据乳牙龋失补牙面(dmfs)指数分为无龋(dmfs=0)、中龋(dmfs=4~6)和高龋(dmfs〉8)(n=15)。分别提取细菌总DNA,进行链球菌属mp B特征序列的PCR扩增及DGGE分析,克隆、测序并与核酸序列数据库的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无龋儿童菌斑中口腔链球菌菌群的基因型分布均显著高于中龋和高龋儿童(P〈0.05);变异链球菌群是高龋组中的优势菌群。结论 PCR—DGGE技术结合rnpB基因克隆文库分析可较灵敏、直观地反映牙菌斑中链球菌属各菌群及其菌种的组成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菌斑 细菌群落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链球菌 口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制品中支原体污染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11
14
作者 应蓓蓓 陆诗华 +2 位作者 吴维寿 赵寿元 李昌本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9年第5期53-56,共4页
用两步PCR法(NestedPCR)及DNA荧光染色技术(HoechstStaining),检测了81份不同来源和批号的疫苗及一些实验用细胞株中的支原体,并对检测结果做了比较。PCR阳性检出率为38.3%,Hoech... 用两步PCR法(NestedPCR)及DNA荧光染色技术(HoechstStaining),检测了81份不同来源和批号的疫苗及一些实验用细胞株中的支原体,并对检测结果做了比较。PCR阳性检出率为38.3%,Hoechst阳性检出率为19%。这些结果表明PCR法较Hoechst染色法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污染 NestedPCR DNA荧光染色法 生物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PCR技术及其在基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炜 赵寿元 李昌本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5-59,12,共6页
介绍了PCR技术在基因组走步、寻找基因旁侧序列、从总RNA构建cDNA文库、分析样本间共同序列、构建均等化(normalized)cDNA文库、构建差异表达的cDNA文库中的应用。
关键词 抑制PCR技术 PCR 基因组 基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种鲱科鱼类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相对速率测试及分歧时间估计(英文) 被引量:6
16
作者 程起群 卢大儒 《海洋渔业》 CSCD 2006年第1期5-12,共8页
对鲱科9种鱼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用Ne ighbour-Join ing(NJ)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盖纹沙丁鱼属的3种鱼类形成一个单系类群,鲱属2种鱼类形成一个单系类群,它们的bootstrap支持率均为100%。金... 对鲱科9种鱼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用Ne ighbour-Join ing(NJ)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盖纹沙丁鱼属的3种鱼类形成一个单系类群,鲱属2种鱼类形成一个单系类群,它们的bootstrap支持率均为100%。金色小沙丁鱼和短体小沙丁鱼形成一个单系类群,在NJ树中的支持率达到或超过50%。欧洲黍鲱与太平洋鲱和大西洋鲱是单系起源,其bootstrap支持率高达100%。系统发育结果还支持沙丁鱼属鱼类与盖纹沙丁鱼属鱼类是单系类群,支持率分别为87%和95%。但单系类群I(包括大西洋鲱、太平洋鲱、欧洲黍鲱)和单系类群Ⅱ(包括欧洲沙丁鱼、加州沙丁鱼、南美拟沙丁鱼、斑点盖纹沙丁鱼)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尚不明确,因为它们之间的支持率很低。(2)dN/dS的比值显著的小于1(Z-test),提示由于功能限制,cytb基因受到强烈的负选择作用。(3)基于Tajim a的1D和2D相对速率测试表明,分子钟假说在鲱科鱼类中是成立的;鲱科鱼类的分歧时间是0.12至13.45百万年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鲱科鱼类 CYTB 系统发育 自然选择 相对速率测试 分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pIRES2-EGFP-4-1BBL质粒减毒沙门氏菌株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建新 仉元亭 +2 位作者 陈卫昌 张学光 任大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6-339,345,共5页
目的:构建含pIRES2-EGFP-4-1BBL质粒的SL3261(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菌。方法:将质粒pIRES2-EGFP-4-1BBL转入LB5000(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甲基化,利用修饰后重组质粒转化终宿主菌SL3261,抗生素筛选后挑取单个菌落扩增进行抽提质粒和PC... 目的:构建含pIRES2-EGFP-4-1BBL质粒的SL3261(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菌。方法:将质粒pIRES2-EGFP-4-1BBL转入LB5000(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甲基化,利用修饰后重组质粒转化终宿主菌SL3261,抗生素筛选后挑取单个菌落扩增进行抽提质粒和PCR鉴定,SL3261疫苗菌与HepG2细胞体外共培养,荧光显微镜和RT-PCR分别检测GFP(绿荧光蛋白)的表达和4-1BBL基因的转录。结果:导入pIRES2-EGFP-4-1BBL质粒的SL3261经抽提质粒电泳后获得了同原转化质粒相同大小的目的条带,质粒PCR获得了约930bp的条带,200个HepG2细胞感染SL3261为201±46CFU、SL3261-pIRES2-EGFP为163±37,而SL3261-pIRES2-EGFP-4-1BBL为158±32,含质粒SL3261在体外感染HepG2细胞的能力同原细菌基本相同(P>0.05)。感染含质粒SL3261的HepG2细胞观察到GFP表达,感染含重组质粒SL3261的HepG2细胞经RT-PCR检测到约930bp的目的条带。结论:成功构建了能携带大鼠4-1BBL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SL3261疫苗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BBL基因 减毒沙门氏菌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便的双链DNA测序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汉英 李纹 李育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DNA 双链DNA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噬菌体裂解酶CPL-1的克隆表达、纯化和抑菌活性鉴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陆海荣 黄晋江 +3 位作者 李斌宾 吴宏宇 陆敏 黄青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肺炎链球菌噬菌体裂解酶CPL-1。方法根据大肠埃希菌密码子偏爱性合成一段编码cpl-1的基因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出表达质粒pET28a-cpl-1,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结果重组CPL-1在大...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肺炎链球菌噬菌体裂解酶CPL-1。方法根据大肠埃希菌密码子偏爱性合成一段编码cpl-1的基因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出表达质粒pET28a-cpl-1,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结果重组CPL-1在大肠埃希菌中以可溶形式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经胆碱类似物DEAE亲和纯化后,重组CPL-1的纯度大于97%。经体外抑菌活性试验证明其对肺炎链球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结论噬菌体裂解酶CPL-1的开发利用为预防和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噬菌体裂解酶 大肠埃希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神经元蛋白 P17.3 全长 cDNA 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20
作者 崔映宇 余龙 +5 位作者 龚若沫 张民 范玉新 傅强 岳鹏 赵寿元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年第12期1-6,共6页
从人胎脑cDNA文库分离到一个长595bp的cDNA,它含一个编码153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5UTR长18bp,3UTR长118bp;在3UTR中,含有非典型的加尾信号序列“AATTAAA”和长15bp的... 从人胎脑cDNA文库分离到一个长595bp的cDNA,它含一个编码153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5UTR长18bp,3UTR长118bp;在3UTR中,含有非典型的加尾信号序列“AATTAAA”和长15bp的polyA序列。由阅读框推导的编码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7.3KD,等电点为4.89。由于它与小鼠神经元蛋白NP15.6呈高度同源,尤其是二者的推导氨基酸序列一致性高达81.2%,故将这一新cDNA序列推导的蛋白命名为神经元蛋白P17.3。用PCGENE软件包的GGBSM程序推导该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现该蛋白中32.6%的氨基酸参与组成α螺旋结构,15.0%的氨基酸参与组成β折叠片;用位点检测分析软件的PESTFIND程序分析,发现它的第48~68位氨基酸残基区为快速衰变蛋白特征性的“PEST”结构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脑 神经元蛋白 P17.3 CDNA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