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GRU的水下可见光通信调制格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文笛 汪昀楷 +2 位作者 徐迟 徐增熠 迟楠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共7页
【目的】水下可见光通信(UVLC)作为替代传统声波通信的前沿技术,以其高速率、大带宽、低延迟和高安全性获得了广泛关注,但同时也面临着水下信道环境复杂、信号功率衰减和光电器件不理想等因素导致的非线性效应等挑战。这些低信噪比(SNR... 【目的】水下可见光通信(UVLC)作为替代传统声波通信的前沿技术,以其高速率、大带宽、低延迟和高安全性获得了广泛关注,但同时也面临着水下信道环境复杂、信号功率衰减和光电器件不理想等因素导致的非线性效应等挑战。这些低信噪比(SNR)和非线性效应引起的信号劣化,会导致接收端难以正确识别并解调出原信号,而正确识别出信号调制格式才能为后续使用其他算法,如非线性补偿和频率偏移补偿,来提升通信性能打下基础。文章旨在解决UVLC系统中调制格式识别(MFR)的性能限制问题,特别关注在复杂水下环境中提高识别准确率和系统鲁棒性。【方法】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结合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和坐标变换的创新MFR算法。文章所提算法充分利用BiGRU在时序数据处理上的优势和坐标变换的高效性,有效提取信号特征,显著提高了在水下环境中MFR的准确性。【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发射电压条件下,该算法对2正交振幅调制(QAM)、4QAM、8QAM、8幅度相移键控(APSK)、16QAM、16APSK、32QAM、32APSK、64QAM和64APSK共10种QAM和APSK信号调制格式的识别准确率均超过96%,训练速度提高了1倍,并且在低SNR和非线性失真环境下鲁棒性显著。【结论】文章所提算法显著提升了UVLC系统在复杂水下环境中的MFR性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技术创新点,为未来水下高速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可见光通信 调制格式识别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非线性失真 信号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ternet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被引量:4
2
作者 顾志松 黄允中 张世永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16,共3页
This paper generalizes the previou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from the first generation to the thirdgeneration, and presen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uture four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4G). Thenth... This paper generalizes the previou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from the first generation to the thirdgeneration, and presen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uture four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4G). Thenthe Internet-based 4G system is presented, which breaks through the close stru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ones. Finally,the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Internet-based 4G system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Internet 数字技术 时分多址 码分多址 数据传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短距离光通信系统中的先进调制格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智鑫 陶理 +2 位作者 黄星星 王一光 迟楠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4,55,共5页
在长距离光通信系统中,采用高阶外调制和相干接收技术来提高系统总的传输容量。但是在短距离光通信系统中更倾向于使用低成本的直接调制-直接检测技术,此时,要实现高速、大容量传输就必须采用多电平调制。目前国际上主流的调制方案有三... 在长距离光通信系统中,采用高阶外调制和相干接收技术来提高系统总的传输容量。但是在短距离光通信系统中更倾向于使用低成本的直接调制-直接检测技术,此时,要实现高速、大容量传输就必须采用多电平调制。目前国际上主流的调制方案有三种:PAM(脉冲幅度调制)、DD-OFDM(直接检测-正交频分复用)调制和CAP(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文章对这三种方案的原理与性能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希望以此作为未来短距离大容量光通信系统设计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离光通信 脉冲幅度调制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直接检测-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双工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自干扰问题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杰 范婷威 +3 位作者 申玲菲 黄志伟 迟楠 周田华 《光通信研究》 2023年第4期28-33,共6页
针对全双工水下无线光通信(FD-UWOC)系统中存在的自干扰限制系统通信性能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双波长收发分离的方法。基于Monte Carlo数值仿真方法,在Jerlov I、Jerlov IB和Jerlov II 3种典型水质下,分析了自干扰对450 nm单波长、525... 针对全双工水下无线光通信(FD-UWOC)系统中存在的自干扰限制系统通信性能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双波长收发分离的方法。基于Monte Carlo数值仿真方法,在Jerlov I、Jerlov IB和Jerlov II 3种典型水质下,分析了自干扰对450 nm单波长、525 nm单波长和双波长FD-UWOC系统性能的影响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水质越差,自干扰越强,并且自干扰的增强会显著降低FD-UWOC的光信噪比(OSNR),进而限制了系统的最远传输距离;采用双波长收发分离方法的FD-UWOC系统相较于单波长FD-UWOC系统能带来约60 dB的OSNR提升,从而可以实现更远的传输距离,其中,在Jerlov II类水质下传输距离提升了80 m,并能在Jerlov I和Jerlov IB类水质下实现大于100 m的有效传输距离。这些结果在FD-UWOC系统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双工水下无线光通信 Monte Carlo方法 自干扰 后向散射 双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幅度调制的两发一收可见光通信系统 被引量:12
5
作者 石蒙 张梦洁 迟楠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共9页
为了提高传统点对点单输入单输出(SISO)可见光系统的传输速率,提出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可见光系统。考虑到接收端系统复杂度的问题,多输入单输出(MISO)可见光通信系统则更受关注。本文研究了基于脉冲幅度调制(PAM)的MISO可见光通信系... 为了提高传统点对点单输入单输出(SISO)可见光系统的传输速率,提出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可见光系统。考虑到接收端系统复杂度的问题,多输入单输出(MISO)可见光通信系统则更受关注。本文研究了基于脉冲幅度调制(PAM)的MISO可见光通信系统,并通过实验证明该系统在特定场景中的运用优势。此外,针对可见光通信系统中LED光源、功率放大器等关键器件存在非线性效应,本文基于两发一收的2×1 MISO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了两路低阶PAM信号在光域叠加产生高阶PAM信号的新型的等概率编码映射方案,并通过RGB-LED的红灯完成净比特速率700 Mb/s的传输实验系统验证,证明了此方案在实际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可见光通信 多输入单输出 等概率编码 脉冲幅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混合调制无载波幅度相位可见光通信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石蒙 迟楠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3,共6页
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将基于发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VLC)与照明通信相结合,然而VLC系统的性能主要受限于系统带宽和信噪比(SNR),之前的实验并没有充分利用信道资源,特别是SNR资源。针对SNR资源利用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的混合调制... 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将基于发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VLC)与照明通信相结合,然而VLC系统的性能主要受限于系统带宽和信噪比(SNR),之前的实验并没有充分利用信道资源,特别是SNR资源。针对SNR资源利用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的混合调制无载波幅度相位VLC系统,在该系统中,信号的实际调制级别不仅可以是一个整数,而且可以是一个十进制数,通过按一定的比例对比特进行分组,可以提高信道的SNR资源利用率。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当驱动信号的峰峰值电压范围为0.65~0.86V时,可以获得约10%的比特率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混合调制 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可见光通信的前沿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7
作者 迟楠 陈慧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共12页
本文立足于通信领域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可见光通信,阐述了其研究背景和基础系统架构,围绕材料器件、高速系统、异构网络、水下可见光通信和机器学习等五个前沿研究方向展开了对可见光通信研究进展的探讨,并概述了现阶段高速可... 本文立足于通信领域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可见光通信,阐述了其研究背景和基础系统架构,围绕材料器件、高速系统、异构网络、水下可见光通信和机器学习等五个前沿研究方向展开了对可见光通信研究进展的探讨,并概述了现阶段高速可见光通信技术面临的若干挑战。最后展望了可见光通信的前景:在未来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可见光通信将以其高速传输的优势成为通信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其它通信方式合作互补共同造福人类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材料器件 异构组网 水下可见光通信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判决和导频跟踪的OFDM系统快时变信道估计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晖 陈晓光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13,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判决的OFDM系统的快时变信道估计方法。采用了直接判决算法进行信道估计,并从中选择有效的估计结果,联合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跟踪。将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结果作为直接判决算法的初始值,利用传输信号直接判决的统计... 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判决的OFDM系统的快时变信道估计方法。采用了直接判决算法进行信道估计,并从中选择有效的估计结果,联合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跟踪。将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结果作为直接判决算法的初始值,利用传输信号直接判决的统计特性进行了信道估计,并利用改进的导频算法进一步地跟踪信道在时间上的变化。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该估计算法适用于时变信道,比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和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方法效果都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时变信道 多普勒频移 直接判决 导频 训练序列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单边带调制产生光纤载太赫兹信号的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朱江波 侯春宁 +4 位作者 刘霄 郑曦 邵宇丰 黄德修 迟楠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4-1019,共6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光纤载太赫兹通信系统(ToF)中双级级联单边带(DSSB)调制的新方案。该方案首先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产生太赫兹波;然后选择载波抑制双边带中的一个边带进行一级单边带数据调制,在数据调制过程中再次采用基带单边带调制技术...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光纤载太赫兹通信系统(ToF)中双级级联单边带(DSSB)调制的新方案。该方案首先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产生太赫兹波;然后选择载波抑制双边带中的一个边带进行一级单边带数据调制,在数据调制过程中再次采用基带单边带调制技术,由此产生双级级联单边带调制。另外,为了实现系统的优化,对系统中的一些关键参数进行了调整及性能测试,例如:上下边带的衰减比、复用器的带宽、滤波器的带宽等。最后,在系统性能最佳的状态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0.1THz中频载波、数据速率为5Gbit/s的光载太赫兹信号进行80km光纤传输,无色散补偿的误码率(BER)仅为1×10-11数量级、接收机灵敏度为-28.8d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载波抑制 双级级联单边带 光纤载太赫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区域划分的距离-损耗模型室内WLAN定位系统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凤燕 李樑宾 王宗欣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05-1408,共4页
该文基于室内RSS模型,结合定位空间的区域划分,构建了一个室内用户定位系统;在各个区域内,将在已知位置的信息收集点采集到的各无线接入点信号强度,与计算机模拟实际环境获得的信号强度值相比较,以此设定RSS模型参数;然后采用最大似然... 该文基于室内RSS模型,结合定位空间的区域划分,构建了一个室内用户定位系统;在各个区域内,将在已知位置的信息收集点采集到的各无线接入点信号强度,与计算机模拟实际环境获得的信号强度值相比较,以此设定RSS模型参数;然后采用最大似然法估计用户位置。实际系统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较为精确的室内用户位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系统 区域划分 距离-损耗模型 最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中红外空芯光纤探头的特征谱遥测系统 被引量:4
11
作者 谭伟 何宇婧 +1 位作者 杨从辉 石艺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8-152,187,共6页
设计制作了多种空芯光纤探头,搭建了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遥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锥形耦合光纤为接收光纤的探头具有17.6%的高效系统传输效率.对聚碳酸酯、聚偏二氟乙烯等有机物和无水乙醇、甲苯等有机溶剂薄膜的光谱进行测量... 设计制作了多种空芯光纤探头,搭建了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遥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锥形耦合光纤为接收光纤的探头具有17.6%的高效系统传输效率.对聚碳酸酯、聚偏二氟乙烯等有机物和无水乙醇、甲苯等有机溶剂薄膜的光谱进行测量,得到了遥测光谱.根据甲苯在1605 cm-1波数的特征峰对甲苯/乙醇混合溶液中的甲苯浓度进行定量遥测分析.配置浓度在5%~50%的多份混合溶液用于建立定量模型,并独立检验.结果显示检验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3.356,参考值和预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200.初步实现了对薄膜、混合溶液等进行红外特征谱的遥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空芯光纤 探头 特征谱 遥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系统数据一致性和并发性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蒋卫寅 李斌 凌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60-262,共3页
为满足云存储的高数据读写吞吐量需求,提出一种用于分布式系统的数据锁和快速定位数据锁方法。该锁结构通过细化数据覆盖的颗粒度,在确保数据一致性的前提下允许数据共享。以吞吐量和冲突率为指标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数据锁定位方... 为满足云存储的高数据读写吞吐量需求,提出一种用于分布式系统的数据锁和快速定位数据锁方法。该锁结构通过细化数据覆盖的颗粒度,在确保数据一致性的前提下允许数据共享。以吞吐量和冲突率为指标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数据锁定位方法可以向上层提供高性能的随机数据存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系统 云计算 哈希 B+树索引 数据锁 并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光DD-OFDM背靠背和传输系统中研究IQ不平衡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欣颖 侯春宁 +5 位作者 张俊文 方武良 黄博 邹书敏 邵宇丰 迟楠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71,共6页
在直接检测光正交频分复用(DD-OFDM)系统中,同相/正交相(IQ)不平衡造成严重的性能下降。我们搭建了两个分别实现双边带(DSB)和单边带(SSB)调制的背靠背DD-OFDM系统,并依据差错向量幅度(EVM)和符号差错率(SER)分析比较了上述两系统对IQ... 在直接检测光正交频分复用(DD-OFDM)系统中,同相/正交相(IQ)不平衡造成严重的性能下降。我们搭建了两个分别实现双边带(DSB)和单边带(SSB)调制的背靠背DD-OFDM系统,并依据差错向量幅度(EVM)和符号差错率(SER)分析比较了上述两系统对IQ不平衡的容忍度。结果表明,在背靠背情形下,DSB系统比SSB系统对IQ不平衡的容忍度要大。我们还搭建了两个传输距离均为40km的DD-OFDM系统,分别实现了DSB信号和SSB信号的传输,同样依据EVM和SER分析比较了这两个系统对IQ不平衡的容忍度。结果表明,在传输距离为40km的情况下,SSB调制比DSB调制更能增强DD-OFDM系统在传输信号时对IQ不平衡的容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直接检测正交频分复用 IQ不平衡 差错向量幅度 符号差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进调制的高速可见光通信技术 被引量:8
14
作者 迟楠 黄星星 王一光 《中兴通讯技术》 2014年第6期16-20,共5页
基于发光二极管(LED)调制带宽限制了可见光通信(VLC)系统传输速率这一问题,从VLC系统的先进调制技术出发,探讨了类平衡-正交频分复用、无载波幅相调制和频域均衡单载波调制3种调制技术。对这3种调制技术原理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验... 基于发光二极管(LED)调制带宽限制了可见光通信(VLC)系统传输速率这一问题,从VLC系统的先进调制技术出发,探讨了类平衡-正交频分复用、无载波幅相调制和频域均衡单载波调制3种调制技术。对这3种调制技术原理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验证了先进调制技术在提升VLC系统传输容量上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正交频分复用 无载波幅相调制 频域均衡单载波调制 类平衡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传送网的5G移动通信前传关键技术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凯辉 张俊文 迟楠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55,共4页
移动前传网络是C-RAN(集中式/云无线接入网)技术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现代无线接入网络的发展演进,用户带宽需求的快速增长对网络的传输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回顾了移动前传网络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前传网络需要满足的各项需求,并对... 移动前传网络是C-RAN(集中式/云无线接入网)技术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现代无线接入网络的发展演进,用户带宽需求的快速增长对网络的传输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回顾了移动前传网络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前传网络需要满足的各项需求,并对当前提出的各种前传网络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前传网络 集中式/云无线接入网 波分复用 时分复用 光载中频 分割物理层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迫零均衡的单载波分块传输系统的误符号率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方朝曦 奚家熹 王宗欣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4,共5页
分析了若干独立非负随机变量调和平均值的概率密度函数在零点附近的变化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载波分块传输系统中采用频域迫零均衡时的误符号率性能,给出了高信噪比时采用MPSK调制和MQAM调制时的误符号率的闭合表达式,并通过计算... 分析了若干独立非负随机变量调和平均值的概率密度函数在零点附近的变化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载波分块传输系统中采用频域迫零均衡时的误符号率性能,给出了高信噪比时采用MPSK调制和MQAM调制时的误符号率的闭合表达式,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瑞利衰落信道下,采用迫零均衡的SCBT系统在高信噪比时的平均误符号率与信道多径数目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前缀 单载波分块传输 迫零均衡 调和平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B2.0接口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祥 阮利华 +2 位作者 周荣政 洪志良 蒋凤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100,135,共4页
提出了一个新颖实用的USB2.0接口系统架构,基于此架构设计了一个PC和设备之间的USB2.0接口系统。系统设计包括了硬件电路、MCU固件、主机驱动和应用程序。设计着重于批量传送功能,经FPGA验证,在数码相机系统应用中,传输稳定可靠。
关键词 USB2.0 驱动程序 固件 接口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O技术的可见光通信模型和技术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星星 李荣玲 +3 位作者 王源泉 王一光 商慧亮 迟楠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58,共4页
VLC(可见光通信)是一种新兴的无线光通信技术,它兼具照明和通信,具有多项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结合MIMO(多输入多输出)等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其通信速率。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多种可用于VLC的MIMO模型和技术,国际... VLC(可见光通信)是一种新兴的无线光通信技术,它兼具照明和通信,具有多项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结合MIMO(多输入多输出)等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其通信速率。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多种可用于VLC的MIMO模型和技术,国际上基于MIMO的光通信系统的研究有多点漫射MIMO系统、像素化MIMO系统、非成像MIMO系统和成像MIMO系统。文章对这些系统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各种光MIMO通信模型的优缺点,可作为深入理解和进一步研究可见光MIMO通信技术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 多点漫射 像素化 非成像可见光通信 成像可见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信道数据采集和光纤传输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晨毅 王晖 +1 位作者 魏敦楷 蒋凤仙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77-1682,共6页
本文设计并实现适用于高压变电站容性设备的多信道数据采集系统,提出了采用硬件测量信号频率作为初值,以最小二乘法拟合实际信号频率,结合离散傅里叶变换法进行容性设备介质损耗计算的方法。系统采用双纤双向的光纤通信系统传送数字信号... 本文设计并实现适用于高压变电站容性设备的多信道数据采集系统,提出了采用硬件测量信号频率作为初值,以最小二乘法拟合实际信号频率,结合离散傅里叶变换法进行容性设备介质损耗计算的方法。系统采用双纤双向的光纤通信系统传送数字信号,实现了强电侧和弱电侧的隔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损耗 在线监测 离散傅里叶变换 光收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短信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晶 刘佳娜 钱松荣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89,共3页
实现了一个以数据库为中心,B/S结构的企业短信服务系统。阐述了系统的架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详细讨论了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案以及实现技术。
关键词 企业短信系统 数据库 B/S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