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急诊超声解图手册》书评
1
作者 徐智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9-369,共1页
关键词 急诊超声 书评 手册 急诊医生 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 专业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移植肾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邹子然 杨萍 +2 位作者 杨橙 何婉媛 王文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7-513,521,共8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 renal artery stenosis,TRAS)、判断狭窄程度及评估血管介入治疗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肾移植术后患者资料,其中经...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 renal artery stenosis,TRAS)、判断狭窄程度及评估血管介入治疗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肾移植术后患者资料,其中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确诊为TRAS的患者27例,作为狭窄组(中度狭窄6例,重度狭窄21例),随机选取同期移植肾功能稳定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并记录主肾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以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比较狭窄组与对照组、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以常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标准评估TRAS的诊断效能,并比较狭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狭窄组患者主肾动脉PSV[(3.42±1.31)m/s vs.(1.26±0.48)m/s,P<0.001]及峰值流速后比[14.75±7.30 vs.3.91±1.77,P<0.001]均高于对照组,段间动脉PSV[(0.43±0.19)m/s vs.(0.53±0.16)m/s,P=0.021]和RI(0.52±0.11 vs.0.63±0.08,P<0.001)、叶间动脉PSV[(0.26±0.11)m/s vs.(0.34±0.10)m/s,P=0.002]和RI(0.49±0.10 vs.0.61±0.09,P<0.001)及主肾动脉RI(0.60±0.12 vs.0.71±0.09,P<0.001)均低于对照组。主肾动脉PSV≥2.5 m/s、峰值流速后比≥10.0以及叶间动脉RI<0.55诊断TRAS的灵敏度分别为77.8%、77.8%和70.4%,特异度分别为50.0%、75.0%和50.0%,准确率分别为74.2%、77.4%和67.7%。重度狭窄组峰值流速后比大于中度狭窄组(16.41±7.00 vs.8.96±5.41,P=0.024);狭窄组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各参数均发生显著改变,主肾动脉PSV[(1.48±0.43)m/s vs.(3.50±1.35)m/s,P<0.001]及峰值流速后比(4.20±1.90 vs.16.78±9.35,P<0.001)较治疗前下降,段间动脉PSV[(0.52±0.19)m/s vs.(0.40±0.14)m/s,P=0.008]和RI(0.64±0.07 vs.0.52±0.17,P<0.001)、叶间动脉PSV[(0.39±0.11)m/s vs.(0.25±0.11)m/s,P<0.001]和RI(0.62±0.11 vs.0.50±0.18,P=0.001)、主肾动脉RI(0.67±0.09 vs.0.62±0.15,P=0.035)均较治疗前上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操作简便、无创、准确度高,可作为肾移植术后监测移植肾动脉狭窄、评估狭窄程度及评价TRAS患者血管介入治疗效果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多普勒 彩色 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弹性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评估 被引量:103
3
作者 王怡 王涌 +3 位作者 张希敏 秦茜淼 王意达 徐智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04-1706,共3页
目的评价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价值。方法用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对175名患者的184个乳腺肿块进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并与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性、灵敏度... 目的评价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价值。方法用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对175名患者的184个乳腺肿块进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并与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8%(145/184),76.1%(51/67)和80.3%(94/117)。结论组织弹性成像为超声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肿块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尽管可能会增加一定数量的假阳性,但更重要的是弹性成像能有效地减少假阴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 乳腺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运用多普勒探头与脉搏波传感器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可行性 被引量:5
4
作者 任亚娟 肖沪生 +7 位作者 徐智章 张爱宏 徐芳 银浩强 彭欣 俞成杰 许轶君 高东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0-473,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超声多普勒探头与脉搏波传感器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纳入30名正常人,分别将超声多普勒探头与脉搏波传感器放置于受试者左侧颈总动脉起始段及左侧踝部胫后动脉,将两测量点间距离与测得动脉多普勒...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超声多普勒探头与脉搏波传感器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纳入30名正常人,分别将超声多普勒探头与脉搏波传感器放置于受试者左侧颈总动脉起始段及左侧踝部胫后动脉,将两测量点间距离与测得动脉多普勒血流流速曲线的起点和动脉脉搏波曲线起点间的传播时间相比,以所得比值作为颈-踝动脉段的PWV(caPWV);并对检测结果与动脉硬化仪检测同一受试者肱-踝动脉段PWV(baPWV)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将脉搏波传感器放置于颈总动脉、多普勒探头放置于胫后动脉时的PWV与动脉硬化仪检测得到的baPWV呈显著正相关(r=0.657,P<0.01)。将多普勒探头放置于颈总动脉、脉搏波传感器放置于胫后动脉时的PWV与动脉硬化仪检测得到的baPWV呈显著正相关(r=0.526,P<0.01)。结论联合运用超声多普勒探头与脉搏波传感器检测PWV为检测PWV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脉搏波传导速度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TiO_(2)纳米粒在声动力学治疗肝细胞肝癌应用的生物相容性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希 汤阳 +2 位作者 张小龙 徐亚丹 王文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5-483,共9页
目的评估介孔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_(2))纳米粒在声动力学抗人肝癌HepG2肿瘤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软模版法合成介孔TiO_(2)纳米粒,与HepG2细胞共培养后通过噻唑蓝还原法评估毒性,应用荧光探针测定其介导声动力学治疗在HepG2... 目的评估介孔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_(2))纳米粒在声动力学抗人肝癌HepG2肿瘤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软模版法合成介孔TiO_(2)纳米粒,与HepG2细胞共培养后通过噻唑蓝还原法评估毒性,应用荧光探针测定其介导声动力学治疗在HepG2细胞内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情况。采用血液凝集实验测评血液相容性,并通过静脉注射后小鼠血液生化指标及脏器组织切片HE染色来评估安全性。昆明小鼠与HepG2种植瘤裸鼠静脉给药后,在指定时间取脏器及肿瘤于王水中消化,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绘制药物脏器分布图。结果介孔TiO_(2)纳米粒具有高度分散性和均一性,细胞共培养后显示无毒性,联合超声在HepG2细胞中产生ROS。血液凝集实验所有指标、小鼠血液生化指标及脏器组织切片(最高剂量150 mg/kg)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静脉给药后主要分布于肝脾,8 h达峰(含51.32%),1 h时肿瘤组织的药物分布达6.74%,并于24 h内显现出维持浓度。结论介孔TiO_(2)纳米粒作为声敏剂能有效产生ROS,具有良好静脉注射安全性,主要通过网状内皮系统代谢,能蓄积于肿瘤组织内为声动力学治疗提供良好时间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TiO_(2)) 介孔颗粒 声动力学治疗 HEPG2细胞 超声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