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7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网络新技术讲座之三──高速计算机局域网
1
作者 高传善 贺琦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4-58,共5页
高速网络新技术讲座之三──高速计算机局域网高传善,贺琦(复旦大学计算机系上海200433)计算机局域网在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工业控制和教育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到目前为止实际安装运行的局域网仍以10MbP... 高速网络新技术讲座之三──高速计算机局域网高传善,贺琦(复旦大学计算机系上海200433)计算机局域网在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工业控制和教育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到目前为止实际安装运行的局域网仍以10MbPS的以大网(CSM/CD总线网)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局域网 高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旦大学选课系统的性能优化策略研究和实践 被引量:8
2
作者 文捷 吴庆杰 +3 位作者 陈翼 吴图南 张计龙 宓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95-99,共5页
针对高校选课系统具有短时间内访问量大、业务复杂的情况,在总结近年来复旦大学选课系统的问题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使用专用工具量化系统性能,并通过分析数据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解... 针对高校选课系统具有短时间内访问量大、业务复杂的情况,在总结近年来复旦大学选课系统的问题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使用专用工具量化系统性能,并通过分析数据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高校短时多并发业务对正常业务的冲击,对类似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课系统 性能优化 缓存 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T WaveCache:开发数据流计算机中的推测多线程 被引量:3
3
作者 裴颂文 吴百锋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82-1392,共11页
推测多线程技术(Speculative Multithreading,SpMT)是通过推测地执行多个线程来开发线程级并行性,提高超标量处理器性能.通过增加额外的硬件单元,比如线程同步单元(Thread Synchronization Unit,TSU)、线程上下文表(Thread Context Tabl... 推测多线程技术(Speculative Multithreading,SpMT)是通过推测地执行多个线程来开发线程级并行性,提高超标量处理器性能.通过增加额外的硬件单元,比如线程同步单元(Thread Synchronization Unit,TSU)、线程上下文表(Thread Context Table,TCT)和线程内存历史表(Thread Memory History,TMH),扩展了事务性内存系统,提高了基于波标量指令集系统结构(WaveScalar ISA)实现的WaveCache模拟器的性能.同时,还提出了一种新的两级线程级事务提交机制.最后,采用了6个来自SPEC、Media和Mibench测试程序集的真实测试程序,评估了推测多线程WaveCache(SpMT WaveCache)的性能.实验表明,SpMT WaveCache比超标量系统结构提高了2~3倍的性能,是一种有效的开发动态数据流计算机性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数据流计算机 推测多线程 事务性内存 波标量指令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专业数字逻辑实验的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15
4
作者 唐志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2-184,共3页
数字逻辑是电子工程、自动化及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数字逻辑实验与课程相配套,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数字逻辑电路设计的基本技术外,还要了解当今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解计算机部件的设计及电路... 数字逻辑是电子工程、自动化及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数字逻辑实验与课程相配套,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数字逻辑电路设计的基本技术外,还要了解当今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解计算机部件的设计及电路实现尤为重要。针对计算机专业数字逻辑及实验课程内容多年未更新,不适合当今技术发展的需求,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对计算机专业的数字逻辑课程体系的方案进行重新设计,对实验内容进行了更新,使之适合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要求。并设计了基于大规模FPGA及EDA软件的新型数字逻辑与部件设计及计算机体系结构一体化实验仪,以适应计算机学科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数字逻辑 实验仪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在肿瘤病史贮存和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学侃 陈根余 +8 位作者 杜风香 朱华秀 夏川江 刘太福 张志义 王弘士 钟震 于玉 刘少川 《中国医院管理》 1982年第5期27-33,13,共8页
一、绪言病史管理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关系密切。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不但需要迅速而准确的科学数据,而且还要求取得数据的手段先进而科学。在医学科学管理中,由于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传统的病史管理手... 一、绪言病史管理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关系密切。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不但需要迅速而准确的科学数据,而且还要求取得数据的手段先进而科学。在医学科学管理中,由于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传统的病史管理手段,已经根本不能满足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的需要。一九七七年九月,我院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协作,使用了DJ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科学技术 计算机科学系 医学科学研究 肿瘤病史 命令格式 管理手段 病理号 现代医学 打印结果 末次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体系的改革 被引量:4
6
作者 唐志强 朱子聪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159-161,共3页
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三门相关的主干硬件课程。现有的课程体系中这三门课程相对独立,不符合当今技术的发展,尤其不适合需掌握完整的计算机设计技术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需求。结合十二五国家级示范实... 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三门相关的主干硬件课程。现有的课程体系中这三门课程相对独立,不符合当今技术的发展,尤其不适合需掌握完整的计算机设计技术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需求。结合十二五国家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对计算机专业的硬件类课程群进行重新规划,以满足计算机学科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数字逻辑 课程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基础设施抗测绘理论与技术发展研究
7
作者 薛向阳 邹宏 +3 位作者 赵进 周喆 尚玉婷 邬江兴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7,共16页
当前,我国正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推动“数据要素×”行动计划,这对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类新型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和传统信息基础设施一样,应具备抗测绘能力,防止被单向透明探测。数据基础设施的抗测绘能力成为... 当前,我国正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推动“数据要素×”行动计划,这对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类新型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和传统信息基础设施一样,应具备抗测绘能力,防止被单向透明探测。数据基础设施的抗测绘能力成为数据空间安全的基本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本文概述了数据基础设施测绘及抗测绘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主流抗测绘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特点以及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内生安全抗测绘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以解决现有网络架构下数据资产固有可测性这一关键问题。研究建议:尽快开展数据空间抗测绘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将抗测绘能力纳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要求和基础能力之中,加快数据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发和攻关力度,高度关注新兴技术带来的“被测绘”风险,加强数据基础设施抗测绘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和产教融合,尽快形成我国在数据空间的抗测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空间 数据基础设施 抗测绘 内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分布式计算机样机的监测测试
8
作者 彭澄廉 吴百锋 +1 位作者 李伟 王海洪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840-844,共5页
介绍了一个基于联机实时监测的方案.它采用了作者研制的MS-1监测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具有同步实时时钟的分布式监测系统,采用事件驱动的软硬件混合监测方式.联机实时监测软件OM把监测系统的控制与监测数据(事件流)的采集和观... 介绍了一个基于联机实时监测的方案.它采用了作者研制的MS-1监测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具有同步实时时钟的分布式监测系统,采用事件驱动的软硬件混合监测方式.联机实时监测软件OM把监测系统的控制与监测数据(事件流)的采集和观测分析结合起来,完成了联机(实时)监测与分析,用来及时提供系统内部状态信息和动态行为.软硬件工程师则据此来调试计算机样机.根据以MS-1/OM用于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NCI-MPP机样机调试的经验,该方法可以相当大程度上缓解并行分布式计算机测试和调试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分布计算机 样机 监测 测试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并行与分布式计算机联机监测系统OM的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李伟 彭澄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56-58,共3页
监测技术对并行与分布式计算机的性能评估及调试都是至关重要的。联机监测是在采集数据的同时进行观察分析,可以监机器及其软件的内部动态行为,提高性能评估及调试的效率。OM是一种通用并行与分布式计算机联机监测系统,它采用自行... 监测技术对并行与分布式计算机的性能评估及调试都是至关重要的。联机监测是在采集数据的同时进行观察分析,可以监机器及其软件的内部动态行为,提高性能评估及调试的效率。OM是一种通用并行与分布式计算机联机监测系统,它采用自行设计的TAB描述语言来实现其通用性。介绍了OM的设计、实现及其在华北计算机所MPP机的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系统 联机 并行计算机 分布式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系统中反洗钱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乐源 李湘叶 +7 位作者 蓝天 程亚坤 陈伟 李智鑫 曹晟 韩伟力 张小松 柴洪峰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303,共17页
在全球金融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区块链技术成为Web 3.0金融的重要基础设施、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不法分子也在利用区块链技术规避监管审查、进行洗钱等非法交易,威胁着国家和全球金融安全;亟需梳理现有的反洗钱技术研究进展,前... 在全球金融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区块链技术成为Web 3.0金融的重要基础设施、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不法分子也在利用区块链技术规避监管审查、进行洗钱等非法交易,威胁着国家和全球金融安全;亟需梳理现有的反洗钱技术研究进展,前瞻区块链系统中反洗钱技术研究方向,更好应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伴生的新型金融安全挑战。本文阐述了传统反洗钱模式、区块链系统中的洗钱模式等反洗钱技术研究背景,辨识出反洗钱任务面临的迫切挑战;按照设置交易参数的阈值、地址与实体关联分析、跨链关联分析等基于规则的反洗钱方法,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k均值聚类、结合链下信息等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反洗钱方法,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图神经网络、Transformer等基于深度学习的反洗钱方法的分类,全面梳理了区块链系统中反洗钱技术的研究现状,辨识了相关技术的应用特性,讨论了支持反洗钱研究的常用数据集。展望区块链系统中反洗钱技术发展,需在面向不平衡数据、不确定性标注的反洗钱数据集构建,可信反洗钱算法研究,针对隐蔽交易的反洗钱机制研究,兼顾隐私性和可监管性的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部署,提高我国区块链系统中反洗钱技术能力,保障数字经济安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洗钱 区块链系统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数据集 Web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口语考试的一种同步性协调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陆一颖 赵文耘 吴毅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10期155-158,共4页
基于计算机的口语考试系统为大规模口语考试的组织和实施提供了可行的方案。由于考试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不可预测的差异,因此基于计算机的口语考试可能会在不同的考试客户端上出现略有差异的考试进度。在口语考试过程中,为了尽可能降低相... 基于计算机的口语考试系统为大规模口语考试的组织和实施提供了可行的方案。由于考试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不可预测的差异,因此基于计算机的口语考试可能会在不同的考试客户端上出现略有差异的考试进度。在口语考试过程中,为了尽可能降低相邻考生之间的干扰、避免考生非法的交流,考试系统必须通过专门设计的机制来保证考试进度的同步性。给出一种基于试卷定义的分布式考试同步协调方法,通过在试卷中设定适当的同步检查点,完成全考场不同计算机的考试自动同步。现场考试实验说明该方法对不同计算机配置的机房和不同试卷编排都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考试 考试同步性 基于计算机的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geRank的计算机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86-287,290,共3页
现有选择性计算机性能评价方法主要使用基准程序评价方法,基准程序中各子程序的输出往往因为单位不同而无法进行进一步数据处理,同时基准程序评价方法广泛采用的权重和评分方法缺乏理论依据。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佩奇排名(PageRank)的... 现有选择性计算机性能评价方法主要使用基准程序评价方法,基准程序中各子程序的输出往往因为单位不同而无法进行进一步数据处理,同时基准程序评价方法广泛采用的权重和评分方法缺乏理论依据。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佩奇排名(PageRank)的计算机性能评价方法,采用比较数据序列间相似性的方法产生邻接矩阵从而为各项评估功能计算PageRank得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客观反映目标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奇排名 基准程序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关节点的计算机自动跟踪系统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喆 骆绍斌 周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3-65,共1页
本文介绍自动跟踪人体关节点的计算机系统。概述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组成和特点。该系统采用开窗跟踪方法,基于概率论中随机向量相关的思想构造快速相关评价函数,并设计预检验以提高跟踪效率。此外,对关节点位移进行预测以减少搜索空... 本文介绍自动跟踪人体关节点的计算机系统。概述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组成和特点。该系统采用开窗跟踪方法,基于概率论中随机向量相关的思想构造快速相关评价函数,并设计预检验以提高跟踪效率。此外,对关节点位移进行预测以减少搜索空间。在人工干预后加以回校,使该技术可用于真实世界中人体运动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运动分析 计算机 关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深度学习的数据存储技术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贺巩山 赵传磊 +2 位作者 蒋金虎 张为华 陈左宁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3-1064,共52页
随着数据总量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以深度学习和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成功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然而,随着GPU等加速器运算速度的提高,数据存储已经成为了深度学习训练和推理的主要瓶颈之一... 随着数据总量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以深度学习和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成功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然而,随着GPU等加速器运算速度的提高,数据存储已经成为了深度学习训练和推理的主要瓶颈之一,主要表现为:(1)数据集的规模快速增长,无法完全缓存在内存中;(2)若无额外处理,数据集主要由小文件组成。在每轮训练中,训练任务会随机读取训练集中的文件;(3)与GPU等加速器相比,存储设备的带宽增长缓慢,二者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变大;(4)模型参数和中间数据等模型状态非常大,经常超过GPU等加速器的存储容量,出现了内存墙的问题;(5)为了实现容错,训练任务通常会执行检查点操作,保存最新的模型状态,但这引入了较高的性能开销。因此,面向人工智能(尤其是深度学习)的数据存储技术成为了热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深度学习的相关背景,包括流程、模型以及分布式训练。其次,本文总结了深度学习的数据特点,包括数据集和模型的规模与类型,以及数据准备(包括数据加载和数据预处理)和模型计算(包括模型训练和模型推理)的数据访问模式。接着,本文分析了深度学习在数据加载、数据预处理以及模型计算阶段的数据存储需求,提出了面向深度学习的数据存储技术研究框架。然后,本文梳理了现有的相关工作,并根据针对的阶段不同将其分为3类:(1)面向数据加载的存储优化技术关注于如何加速数据加载阶段,包括数据集存储格式、数据集存储系统、数据集缓存系统以及数据加载器;(2)面向数据预处理的存储优化技术关注于如何加速数据预处理阶段,包括数据预处理流水线、分离式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缓存以及近存储数据预处理;(3)面向模型计算的存储优化技术关注于如何加速模型计算阶段,包括模型状态存储技术、模型训练容错技术、模型存储系统以及性能测试与分析工具。最后,本文讨论了现有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数据存储技术 数据加载优化 数据预处理优化 模型计算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驱动的并行及分布式计算机的性能分析系统的设计
15
作者 陈波 王海洪 彭澄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5-49,共5页
介绍了复旦大学研制开发的并行及分布式计算机的分析评估系统的设计方法。为实现系统的通用性并支持面向问题的源相关性,设计了描述事件流的结构、表示方式及语义的事件流描述语言,并设计了面向问题的分析评估工具的通用函数接口.从... 介绍了复旦大学研制开发的并行及分布式计算机的分析评估系统的设计方法。为实现系统的通用性并支持面向问题的源相关性,设计了描述事件流的结构、表示方式及语义的事件流描述语言,并设计了面向问题的分析评估工具的通用函数接口.从而使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分析评估工具完全不依赖于监测方式,真正实现了性能分析评估系统的通用性、面向问题及易扩充性等特性.此技术也适用于任何基于事件驱动的监测分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机 分布式计算机 性能分析系统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及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MS-1/OM/ATE
16
作者 高汝宗 彭澄廉 +1 位作者 吴百锋 赵立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78-182,共5页
文中介绍了并行及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MS-1/OM/ATE,这是一个基于事件驱动、采用硬软件混合技术的、通用分布式监测系统.采样的高速缓冲可保证以10MHz的速率采集事件;监测系统用锁相同步技术实现各监测结点的时钟同... 文中介绍了并行及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MS-1/OM/ATE,这是一个基于事件驱动、采用硬软件混合技术的、通用分布式监测系统.采样的高速缓冲可保证以10MHz的速率采集事件;监测系统用锁相同步技术实现各监测结点的时钟同步;系统提供联机实时监测分析环境OM,可实时地观察、分析被测系统的内部动态行为和进程间的交互作用;也提供了一个对事件流的脱机分析工具环境ATE,包括一些统计分析和可视化方面的工具.该系统已用于大规模并行处理机样机的硬软件的调试分析中.它适用于以任何形式联结、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与性能调试和分析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驱动 监测与性能评估 同步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内核漏洞利用的堆喷对象控制代码自动化生成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壮 顾康正 +1 位作者 谈心 张源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8-187,共10页
开发漏洞利用程序是评估内核漏洞可利用性的主要方式。堆喷对象在漏洞利用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以完成数据注入、内存布局等恶意行为。现有堆喷对象的研究忽略了基本类型的堆喷对象,无法生成能够编辑堆喷对象内容的代码。为此,提出面向内... 开发漏洞利用程序是评估内核漏洞可利用性的主要方式。堆喷对象在漏洞利用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以完成数据注入、内存布局等恶意行为。现有堆喷对象的研究忽略了基本类型的堆喷对象,无法生成能够编辑堆喷对象内容的代码。为此,提出面向内核漏洞利用的堆喷对象控制代码自动化生成技术。该技术包含了基于使用-定义链分析的堆喷对象识别和基于导向式模糊测试的堆喷对象控制代码生成。通过使用-定义链分析静态识别出目标内核中的堆喷对象及能够操控这些对象的关键代码位置;将识别到的关键代码作为目标点,利用导向式模糊测试技术动态生成目标堆喷对象的控制代码,以辅助漏洞利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在Linux 5.15版本的内核中识别并生成28个堆喷对象的控制代码,覆盖了现有研究识别到的所有堆喷对象。生成的控制代码中共有23个能控制堆喷对象完成预期目标,成功率为82.1%。案例分析表明,该技术生成的控制代码应用于真实内核漏洞的利用程序开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核安全 内核漏洞 漏洞利用 堆喷对象 控制代码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发者足迹的诈骗网站主动感知技术研究
18
作者 杨森 邬梦莹 +1 位作者 洪赓 杨哲慜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5-331,349,共8页
网络诈骗的预防打击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从海量互联网资源中精准定位诈骗网站。为此,提出一个针对诈骗网站的主动感知方法,通过挖掘诈骗网站的开发者在DNS解析、云服务等基础设施上遗留的足迹信息,可以基于少量已知诈骗网站... 网络诈骗的预防打击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从海量互联网资源中精准定位诈骗网站。为此,提出一个针对诈骗网站的主动感知方法,通过挖掘诈骗网站的开发者在DNS解析、云服务等基础设施上遗留的足迹信息,可以基于少量已知诈骗网站集合推断其他潜在的诈骗网站,然后利用诈骗网站的结构信息和语义信息对疑似诈骗网站进行准确甄别。实验表明,提出的主动感知方法能够有效地挖掘疑似诈骗网站并以较高的准确率进行甄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电信诈骗 网络黑产 诈骗网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密码学中的光滑离散对数计算
19
作者 林楷展 王林 +1 位作者 王维则 赵昌安 《密码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36,共15页
同源密码学作为后量子密码学研究方向之一,因其公钥长度极短的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多数基于同源的密码方案涉及椭圆曲线群上的离散对数计算,通常利用双线性对将其转化为有限域上的离散对数计算以加速实现,但目前方案存储需求较大.本文... 同源密码学作为后量子密码学研究方向之一,因其公钥长度极短的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多数基于同源的密码方案涉及椭圆曲线群上的离散对数计算,通常利用双线性对将其转化为有限域上的离散对数计算以加速实现,但目前方案存储需求较大.本文提出计算同源密码学中离散对数的新算法.新算法利用群的特殊结构规避了大量的预计算内容,并用Lucas序列简化了光滑离散对数计算.在SQIsignHD的参数设置下,所提算法计算消耗为之前算法的1.5倍左右,但存储需求仅为4.47%-1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量子密码学 同源密码学 光滑离散对数计算 Pohlig-Hellma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计算技术发展分析及其应用探讨 被引量:157
20
作者 王佳隽 吕智慧 +1 位作者 吴杰 钟亦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4404-4409,共6页
基于云计算技术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分析了Amazon的EC2,Google的AppEngine,Microsoft的Azure等云计算平台,探讨了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路线,总结了云计算技术模型的一般框架,以及云计算平台的三大固有特点:平台用户不关心底层的实现;非常灵... 基于云计算技术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分析了Amazon的EC2,Google的AppEngine,Microsoft的Azure等云计算平台,探讨了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路线,总结了云计算技术模型的一般框架,以及云计算平台的三大固有特点:平台用户不关心底层的实现;非常灵活,资源规模完全按照实际需求进行调节;基于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提供高性能、巨量的计算资源。介绍了云计算技术的一般技术框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虚拟化 网络服务 按使用付费 规模可伸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