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0)钇标记单克隆抗体LC1对荷肺癌裸鼠局部放射免疫治疗 被引量:10
1
作者 葛棣 曾亮 +3 位作者 葛锡锐 林斯骏 钟高仁 朱建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 用90 钇 (90 Y)标记抗肺癌单克隆抗体LC1IgM ,研究放射免疫导向药物局部用药对荷肺癌裸鼠的治疗作用 ,判断其疗效。方法 将抗肺癌单克隆抗体LC1IgM与90 Y耦合 ,制成放射免疫导向药物。将皮下已接种肺癌组织的裸鼠按药物不同放射... 目的 用90 钇 (90 Y)标记抗肺癌单克隆抗体LC1IgM ,研究放射免疫导向药物局部用药对荷肺癌裸鼠的治疗作用 ,判断其疗效。方法 将抗肺癌单克隆抗体LC1IgM与90 Y耦合 ,制成放射免疫导向药物。将皮下已接种肺癌组织的裸鼠按药物不同放射剂量随机分成对照、3.7、7.4、11.1、14 .8和 2 2 .2MBq 6个组。对荷肺癌裸鼠进行肿瘤局部注射90 Y LC1。给药当日及给药后 4周内每周测定肿瘤大小 ,计算肿瘤抑制率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7.4MBq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1)。 11.1、14 .8MBq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 3.7MBq组与对照组及各治疗组之间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当剂量大于 11.1MBq时 ,局部给药可引起裸鼠死亡。结论 放射性核素90 Y标记抗肺癌单克隆抗体LC1局部治疗可抑制荷肺癌裸鼠的肿瘤生长。放射剂量过大 (>11.1MBq)可产生毒性。90 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单克隆抗体 ^90钇 放射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多肽HLP核素示踪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钱隽 唐晓峰 +1 位作者 万丹晶 朱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47-1249,共3页
The radioisotopic tracing method of Hirulog-like peptide(HLP) was established, wihch could be a reference for the pharmacokinetic analysis in small molecule polypeptide research.()125I-HLP was prepared by Iodogen ... The radioisotopic tracing method of Hirulog-like peptide(HLP) was established, wihch could be a reference for the pharmacokinetic analysis in small molecule polypeptide research.()125I-HLP was prepared by Iodogen method.The radiochemical purity and stability in vitro of()125I-HLP were determined by HPLC and SDS-PAGE.The radiochemical purity of(()125I-HLP) was shown above 95% and was stable for 53 hours.It is the first time using SPE to separate the labeled compound from radioiodide and small molecule polypeptides.The HLP recovery was(92.60±6.31)% by SPE and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as lower than 10% in a concentration range from 10 to 100 000 ng/mL.The detectable limitation reached 52.79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多肽 HLP 125^I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脑靶向功能的^125I-AIBZM纳米脂质体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光慧 沈海星 +2 位作者 钱隽 司展 朱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95-1300,共6页
将苯甲酰胺类衍生物125I-(S)-5-碘-N-(1-乙基-2-吡咯烷基)甲基-4-氨基-2-甲氧基苯酰胺(125I-AIBZM)包载于具有脑靶向功能的纳米脂质体载药系统中,以提高125I-AIBZM的入脑量.采用硫酸铵梯度主动载药法制备了125I-AIBZM-脂质体(125I-AIBZM... 将苯甲酰胺类衍生物125I-(S)-5-碘-N-(1-乙基-2-吡咯烷基)甲基-4-氨基-2-甲氧基苯酰胺(125I-AIBZM)包载于具有脑靶向功能的纳米脂质体载药系统中,以提高125I-AIBZM的入脑量.采用硫酸铵梯度主动载药法制备了125I-AIBZM-脂质体(125I-AIBZM-L)和125I-AIBZM-Lf-脂质体(125I-AIBZM-Lf-L),脂质体形状规则,分布均匀,粒径在100 nm左右,两种脂质体的125I-AIBZM包封率分别为39%和35%.包载荧光素DIR的DIR-脂质体(DIR-L)和DIR-Lf-脂质体(DIR-Lf-L)的小鼠荧光活体成像研究显示,DIR-Lf-L具有明显的脑靶向性,证实了乳铁蛋白(Lf)介导脑靶向的功能.药动力学实验表明,125I-AIBZM-L与125I-AIBZM-Lf-L在大鼠体内的血循环时间比125I-AIBZM明显延长,各时相125I-AIBZM-Lf-L的入脑量显著高于125I-AIBZM-L(P<0.01),而125I-AIBZM-L的入脑量又显著高于125I-AIBZM(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 多巴胺D2受体 乳铁蛋白 脂质体 荧光活体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蛋白显像剂6-^(18)FDG的制备及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政伟 钱隽 +4 位作者 薛方平 刘平 李燕茹 管一晖 朱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19-2423,共5页
为了研究正电子核素18F标记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显像剂6-18氟-6-脱氧葡萄糖的制备及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以D-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过丙酮和苯甲醛对1,2,3,5位羟基的定位保护,然后用对甲苯磺酰氯和6位的羟基反应得到能被18F-进攻的离去基... 为了研究正电子核素18F标记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显像剂6-18氟-6-脱氧葡萄糖的制备及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以D-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过丙酮和苯甲醛对1,2,3,5位羟基的定位保护,然后用对甲苯磺酰氯和6位的羟基反应得到能被18F-进攻的离去基团,最后用18F-离子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实现对葡萄糖6位的氟代标记;反应中间体用NMR和MS表征,最终产物用标准品6-19FDG在HPLC下对照确认,测定放化纯度,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6-18氟-6-脱氧葡萄糖的放射性标记过程需35min(从加速器轰击结束算起),放化产率70%±5%(校正后,n=5),放化纯度>95%.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表明,各个器官在1.0min达到峰值,然后逐渐平衡.初步研究结果表明,6-18FDG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显像剂,为以后的体内外研究及活体显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葡萄糖转运蛋白 6-18氟6-脱氧-D-葡萄糖 一锅法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受体型MR对比剂对荷人肝癌裸鼠诊断意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丁建辉 曾蒙苏 +6 位作者 顾海雁 钟高仁 薛琼 周康荣 沈继章 陈财忠 张澍杰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11期779-782,共4页
目的 :探讨以叶酸介导的MR对比剂Gd DTPA Folate对裸鼠肿瘤信号改变的规律 ,评价其对肝肿瘤诊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DTPA Folate与GdCl3 在一定条件下等摩尔反应 ,过滤后得到Gd DTPA Folate ;将 5~ 6周龄SPF级BALB/C裸鼠皮下接... 目的 :探讨以叶酸介导的MR对比剂Gd DTPA Folate对裸鼠肿瘤信号改变的规律 ,评价其对肝肿瘤诊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DTPA Folate与GdCl3 在一定条件下等摩尔反应 ,过滤后得到Gd DTPA Folate ;将 5~ 6周龄SPF级BALB/C裸鼠皮下接种人肝癌细胞 (SMMC 772 1)作为动物模型 ;将裸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前者注射Gd DTPA Folate ,后者注射含相同Gd离子浓度的Gd DTPA ,注射部位为尾静脉 ,注射剂量 0 .2ml。观察注射前后两组T1WI瘤体信号改变情况 ,判断指标为对比信噪比 (CNR)。注射后扫描时间点选为即刻、1、2、3、4、6、12及 2 4h。结果 :注射对比剂后 2~ 3h ,实验组裸鼠瘤体信号强度较对照组升高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4.2 694/2 .2 977,P <0 .0 5 )。结论 :Gd DTPA Folate对裸鼠肝癌模型 (SMMC 772 1)具有一定的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叶酸 对比剂 磁共振成像 肝肿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γ-Ty-Folate的制备及其体外结合特性
6
作者 万丹晶 钟高仁 朱建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 制备碘标记叶酸酪氨酸复合物 (12 5I γ Ty Folate)并进行体外结合特性的研究。 方法 叶酸(Folate)与酪氨酸甲酯通过EDC连接 ,水解后生成叶酸酪氨酸复合物 (γ Ty Folate)。12 5I γ Ty Folate采用Iodogen法标记 ,C18反向色谱柱... 目的 制备碘标记叶酸酪氨酸复合物 (12 5I γ Ty Folate)并进行体外结合特性的研究。 方法 叶酸(Folate)与酪氨酸甲酯通过EDC连接 ,水解后生成叶酸酪氨酸复合物 (γ Ty Folate)。12 5I γ Ty Folate采用Iodogen法标记 ,C18反向色谱柱纯化 ,纸层析检测。12 5I Ty Folate与叶酸结合蛋白 β 乳球蛋白 (β lactoglobulin)进行饱和结合实验、蛋白解离实验、竞争结合实验和动力学实验 ,与HeLa细胞进行了饱和实验。结果 12 5I γ Ty Folate的标记率为 5 0 %~ 6 0 % ,纯化后比活度为 5 4 3.8GBq/mmol,放化纯度大于 95 %。BMAX为 2 0 6 .4fmol/mL ,Kd 为3.82 7× 10 -10 mol/L。12 5I Ty Folate与叶酸结合蛋白 β lactoglobulin的结合具有温度时间依赖性、可饱和性、可逆性及特异性 ,12 5I γ Ty Folate与HeLa细胞的结合具有饱和性。 结论 12 5I γ Ty Folate可作为叶酸结合蛋白 β lactoglobulin的特异性配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体外 结合蛋白 酪氨酸 HELA细胞 特异性 实验 制备 结合特性 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TC标记的叶酸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显像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谢江 朱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32-1536,共5页
以对氨基苯乙酸为起始原料,合成了N-(2-氨基乙基)-2-(4-氨基苯基)乙酰胺.以4-二甲基吡啶(DMAP)和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I)作缩合剂,将N-(2-氨基乙基)-2-(4-氨基苯基)乙酰胺偶联到叶酸的α位和γ位羧基上,得到... 以对氨基苯乙酸为起始原料,合成了N-(2-氨基乙基)-2-(4-氨基苯基)乙酰胺.以4-二甲基吡啶(DMAP)和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I)作缩合剂,将N-(2-氨基乙基)-2-(4-氨基苯基)乙酰胺偶联到叶酸的α位和γ位羧基上,得到叶酸衍生物FA-EA,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FA-EA得到FA-EA-(FITC)2.反应中间体及最终产物采用HPLC,1H NMR和MS表征.通过尾静脉注射FA-EA-(FITC)2,观察其在荷瘤裸鼠主要脏器和肿瘤中的分布及对荷瘤裸鼠进行活体荧光显像.实验结果表明,FA-EA-(FITC)2在肿瘤部位有明显的聚集,在其它主要脏器中几乎看不到分布,说明FA-EA-(FITC)2具有较好的肿瘤靶向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可用于肿瘤显像的叶酸类显像药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衍生物 异硫氰酸荧光素 对氨基苯乙酸 活体荧光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基对苯酰胺类化合物受体亲合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欢 盛许晶 +1 位作者 陈孟博 朱建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 研究甲氧基在苯酰胺类化合物与多巴胺D2受体(受体)结合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合成(S) N [(1 乙基2 吡咯烷基)甲基] 4 氨基2 甲氧基苯甲酰胺(ABZM )的类似物(S) N [(1 乙基 2 吡咯烷基)甲基] 4 氨基 2 羟基苯甲酰胺(AHBZM)... 目的 研究甲氧基在苯酰胺类化合物与多巴胺D2受体(受体)结合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合成(S) N [(1 乙基2 吡咯烷基)甲基] 4 氨基2 甲氧基苯甲酰胺(ABZM )的类似物(S) N [(1 乙基 2 吡咯烷基)甲基] 4 氨基 2 羟基苯甲酰胺(AHBZM)。用Iodogen法进行碘标记,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 HPLC)鉴定、纯化得到标记物12 5I AIHBZM及12 5I AIBZM。通过体外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和动物体内分布实验,比较上述两种标记物受体亲合力的大小。结果 成功制备了新化合物12 5I AIHBZM (放化纯度>99% )。测得AHBZM的IC50 值比ABZM的IC50 值大4~5个数量级。小鼠和大鼠的纹状体/小脑比值在0 .8~1.2。结论 甲氧基缺失后苯酰胺类化合物与受体特异结合的能力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D2受体 Iodogen 高效液相色谱法 放射配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