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社会网络分析——一种重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
张存刚
李明
陆德梅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170
|
|
|
2
|
中国公众的收入公平感:一种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解释 |
刘欣
胡安宁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9
|
|
|
3
|
"社会空间视角":当代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新视角 |
司敏
|
《社会》
北大核心
|
2004 |
31
|
|
|
4
|
社会结构研究40年:中国社会学研究者的探索 |
刘欣
田丰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8
|
|
|
5
|
研究中国宗教的社会学范式 杨庆堃眼中的中国社会宗教 |
金耀基
范丽珠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1
|
|
|
6
|
“诚信”培育机制的儒法传统及其当代表现:一项经验社会学的考察 |
胡安宁
王益鸿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3 |
2
|
|
|
7
|
全球化态度的“微笑模式”及其形成机制——基于中国大学生社会心态调查2020的实证研究 |
黄荣贵
季诗雨
李长治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8
|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初学者: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 |
胡安宁
周森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3
|
|
|
9
|
社会团结的传统文化基础 |
胡安宁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10
|
大学生感恩与学业倦怠的关系 |
张平
涂翠平
张兰鸽
付芳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1
|
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要问题的认知变迁与积极心态培育——基于“中国大学生社会心态调查(2015-2020)”的经验研究 |
郑雯
付宇
桂勇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2
|
|
|
12
|
这是社会学的调查吗? |
李亚宏
|
《社会》
|
1982 |
0 |
|
|
13
|
远程监护设备对不同居住安排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分析 |
王春彧
杜世超
|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4
|
提升混淆因素的平衡性:倾向值方法的新进展 |
胡安宁
袁野
|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理解“自我”:90后、00后的价值观念共性及其代际演进趋势 |
郑雯
陈李伟
桂勇
|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
2025 |
6
|
|
|
16
|
网络极端情绪人群的类型及其政治与社会意涵 基于中国网络社会心态调查数据(2014)的实证研究 |
桂勇
李秀玫
郑雯
黄荣贵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0
|
|
|
17
|
远离毒品:青少年禁毒的社会工作干预 |
顾东辉
童红梅
朱燕敏
孔繁雪
|
《社会》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
18
|
一般信任模式的跨部门差异及其中介机制 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研究 |
胡安宁
周怡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1
|
|
|
19
|
突发事件中的国家—社会关系 上海基层社区“抗非”考察 |
耿曙
胡玉松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5
|
|
|
20
|
集体性社会资本对社区参与的影响 基于多层次数据的分析 |
黄荣贵
桂勇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