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主义、去家庭化和再家庭化:福利国家家庭政策的发展脉络与政策意涵 被引量:66
1
作者 韩央迪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28,共8页
在工业化浪潮下,家庭普遍经受了冲击与挑战。对此,西方福利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介入了家庭,推动了家庭政策的普及与发展。从纵向看,福利国家家庭政策在褪去了19世纪晚期原初发展的稚嫩后,于二战后经历了从"家庭主义"向"去... 在工业化浪潮下,家庭普遍经受了冲击与挑战。对此,西方福利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介入了家庭,推动了家庭政策的普及与发展。从纵向看,福利国家家庭政策在褪去了19世纪晚期原初发展的稚嫩后,于二战后经历了从"家庭主义"向"去家庭化"的黄金时期,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成熟与转型中表现出一致趋向,即在强调家庭责任的同时亦凸显了对家庭的支持。其政策意涵在于,不同国家应以更加包容、积极的视野促成不同政策主体的合力,以此调和"家庭主义"、"去家庭化"和"再家庭化"的关系,推动家庭整体与成员个体目标的协调发展,并促进资源在家庭成员内部的均衡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政策 个人主义 家庭主义 去家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治疗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3
2
作者 赵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98,共6页
家庭治疗起源于现实的需要及对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的尝试,代表了心理治疗领域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经历了发展的黄金期,受到后现代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的质疑与挑战,家庭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整合是当代家庭治疗发... 家庭治疗起源于现实的需要及对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的尝试,代表了心理治疗领域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经历了发展的黄金期,受到后现代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的质疑与挑战,家庭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整合是当代家庭治疗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整合的同时更加强调治疗过程的系统化与综合性,并致力于对特定情境下特定家庭问题的研究,以响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家庭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治疗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社工参与儿童器官捐献家属沟通工作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灵慧 傅丽丽 +3 位作者 喻蕾涵 汪庭娟 殷维晨 翟晓文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61-66,共6页
采用个案研究,选取器官捐献过程中捐赠意向评估期、术前告别期、术中等待期、术后跟进期这四个阶段的典型案例,在回顾医务社工对器官捐献家庭的干预过程与工作记录的基础之上,探究医务社工参与儿童器官捐献家属沟通工作的主要过程与干... 采用个案研究,选取器官捐献过程中捐赠意向评估期、术前告别期、术中等待期、术后跟进期这四个阶段的典型案例,在回顾医务社工对器官捐献家庭的干预过程与工作记录的基础之上,探究医务社工参与儿童器官捐献家属沟通工作的主要过程与干预服务以及相应的模式与经验。研究发现,器官捐献工作需要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其中,医务社工尤其在器官捐献评估与全流程关怀过程中发挥着诊断、评估、建议、咨询及整合资源等重要作用,同时医务社工参与器官捐献家属沟通工作存在一定的优势与不足,最后基于此为其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儿童器官捐献 沟通工作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福利主体的结构转型与福利治理可能 被引量:10
4
作者 韩央迪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54-161,共8页
在我国农民福利领域,工业化、城市化所引致的社会转型不仅使农民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更使既有的福利主体经历了结构转型,进而加剧了滞后的农民福利体制的改革难度。从福利主体看,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在农民福利的供给上表现出显著的职... 在我国农民福利领域,工业化、城市化所引致的社会转型不仅使农民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更使既有的福利主体经历了结构转型,进而加剧了滞后的农民福利体制的改革难度。从福利主体看,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在农民福利的供给上表现出显著的职能回归,但因受制于既定的功能限度,国家不可能一肩挑起农民福利的治理责任,而以家庭为基础的土地福利功能亦呈现式微趋势。因此,在社会转型期,全面而理性地把握农民福利的本质问题,并致力于探寻传统福利主体之外的力量组合就成为农民福利治理的重要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福利 福利主体 第三部门 福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临终过程中不同哀伤主体的情绪表达及干预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灵慧 王怡航 傅丽丽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立足于“乐生讳死”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在哀伤辅导理论的指导下,聚焦医疗场域中濒死期的儿童临终过程,通过真实案例来探究如丧子家属、病友、病友家属、医护人员、医务社工及志愿者不同哀伤主体的情绪表达,以及医务社工针对不同主体进... 立足于“乐生讳死”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在哀伤辅导理论的指导下,聚焦医疗场域中濒死期的儿童临终过程,通过真实案例来探究如丧子家属、病友、病友家属、医护人员、医务社工及志愿者不同哀伤主体的情绪表达,以及医务社工针对不同主体进行哀伤辅导的干预重点和干预形式。总结了儿童临终过程中不同哀伤主体的哀伤辅导实践模式,旨在充实本土化哀伤辅导理论基础,提升儿童临终关怀服务质量,丰富医学人文关怀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临终 哀伤辅导 情绪表达 干预实践 医务社工 医学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多重解读 被引量:6
6
作者 顾东辉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6,共5页
国家治理是当代中国的重要战略,其核心是治理。治理的基础品性是主体多元且平等;国家可以是"大国家"即拥有语言、文化、种族、历史、领土并代表全体人民进行制度性权力运作的共同体,也可以是"小国家"即作为民众所... 国家治理是当代中国的重要战略,其核心是治理。治理的基础品性是主体多元且平等;国家可以是"大国家"即拥有语言、文化、种族、历史、领土并代表全体人民进行制度性权力运作的共同体,也可以是"小国家"即作为民众所在场景中与市场和社会并列的系统;现代化就是向"现代"的发展演化。国家治理,顾名思义,就是将治理融入国家系统,从而有"大国家"的国家治理和"小国家"的国家治理并涉及相应层面。在国家层面,治理与现代化有相通之处。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简单的西方化而应该注重本土导向,即将国家发展的国际经验进行中国化,同时,对国家建设的中国实践进行规范化。在此过程中,社会组织角色特殊,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民众均需内化治理理念。各方只有更好地自助和自我增能,才可以互动共进,共致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国家治理 现代化 本土导向 社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协同减灾:模式特征、基本路径与实践反思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利敏 陆嘉怡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60,67,共7页
社区协同减灾模式具有减灾主体多中心化、减灾主体权威多样化、减灾秩序规范化和减灾主体"信任度"工具化四大特征。为适应全球化减灾趋势,国际上推崇社区"跨界主义"减灾,实现跨区域减灾和跨学科减灾。"永续社... 社区协同减灾模式具有减灾主体多中心化、减灾主体权威多样化、减灾秩序规范化和减灾主体"信任度"工具化四大特征。为适应全球化减灾趋势,国际上推崇社区"跨界主义"减灾,实现跨区域减灾和跨学科减灾。"永续社区"减灾为增强减灾可持续性,强调"全面参与原则"、"公私协力"机制、授权减灾和民意协同。"多元参与"社区减灾的运用在国际上出现依靠"成形参与机制"和不需"成形参与机制"仍可实现多元参与两种情况。减灾信息的互通是协同减灾的基础,国际建立"协同互通"社区减灾信息技术系统,以应对信息分散对减灾带来的阻碍。国际上还注重深化"协同减灾文化",旨在提醒减灾主体自觉参与、在社会形成"理解·包容·自觉"的减灾氛围以及提升居民减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协同 社区减灾 协同治理 多元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作为独立心理治疗模式的夫妻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6-120,共5页
夫妻治疗正在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治疗模式兴起。在心理层面,夫妻关系的实质是持续的亲密性,夫妻关系问题的实质是连锁的神经症。当夫妻两人的分化程度都较低,关系中又有焦虑因素出现时,夫妻关系的压力就会上升,双方的互动就会在一种非... 夫妻治疗正在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治疗模式兴起。在心理层面,夫妻关系的实质是持续的亲密性,夫妻关系问题的实质是连锁的神经症。当夫妻两人的分化程度都较低,关系中又有焦虑因素出现时,夫妻关系的压力就会上升,双方的互动就会在一种非理性的情绪性行为中反复,无力解决时,就会出现连锁的神经症。夫妻关系的现实与他们内在的心理表述一样重要。夫妻治疗应从夫妻互动入手,分析夫妻关系的影响因素,对夫妻关系做出调整,重建夫妻动力系统,帮助其达致新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妻治疗 心理治疗 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心理治疗的三种模式及其特征
9
作者 赵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5-109,共5页
在心理治疗发展过程中,在如何看待来访者症状形成原因上产生了单向、双向、三向三种不同的模式,单向模式关注个体内在的心理冲突,双向模式强调个体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性,三向模式探索了行为系统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三种不同的模式决定了... 在心理治疗发展过程中,在如何看待来访者症状形成原因上产生了单向、双向、三向三种不同的模式,单向模式关注个体内在的心理冲突,双向模式强调个体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性,三向模式探索了行为系统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三种不同的模式决定了心理治疗的中心和过程,影响着心理治疗的策略与步骤,对心理治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单向模式到双向模式,再到三向模式的演进与心理治疗的个体、夫妻与家庭治疗的发展脉络相近,显示了心理治疗解释人类行为框架的不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模式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