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分子鉴定技术研究——I.红麻AFLP-银染技术和种质资源指纹图谱的构建 被引量:12
1
作者 程舟 卢宝荣 +2 位作者 王琼 鲛岛一彦 陈家宽 《中国麻业》 2003年第2期53-58,共6页
通过摸索和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了红麻的AFLP-银染实验体系,获得了清晰的红麻种质资源AFLP指纹图谱。通常不同品种的红麻种质资源在形态特征上差异很小,但AFLP-银染技术检测到不同来源和不同品种的在红麻种质资源中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 通过摸索和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了红麻的AFLP-银染实验体系,获得了清晰的红麻种质资源AFLP指纹图谱。通常不同品种的红麻种质资源在形态特征上差异很小,但AFLP-银染技术检测到不同来源和不同品种的在红麻种质资源中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这一技术对红麻种质资源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的检测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分子鉴定 AFLP-银染实验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分子鉴定技术研究 Ⅱ.红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程舟 杨晓伶 +2 位作者 卢宝荣 鲛岛一彦 陈家宽 《中国麻业》 2003年第4期162-167,共6页
用扩增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了来源于世界不同国家地域的23份红麻种质资源和2份红麻近缘种玫瑰茄资源。用选取的6对引物组合获得了505条AFLP分子标记。结果认为AFLP分析是红麻品种鉴定和遗传关系检测的非常有效的手段,同时根... 用扩增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了来源于世界不同国家地域的23份红麻种质资源和2份红麻近缘种玫瑰茄资源。用选取的6对引物组合获得了505条AFLP分子标记。结果认为AFLP分析是红麻品种鉴定和遗传关系检测的非常有效的手段,同时根据AFLP分子标记检测到的红麻与玫瑰茄之间的遗传差异支持了它们在分类学上的独立性。红麻种质资源的AFLP分析结果支持了红麻起源于非洲的假设,并证实了栽培红麻首先被引到亚洲,并进一步被传播到中北美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分子鉴定技术 亲缘关系 AFLP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麻种质资源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程舟 鲛岛一彦 陈家宽 《中国麻业》 2002年第1期1-12,共12页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对红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6个引物对14份日本使用的红麻品种扩增出总共30条RAPD多态性条带。根据RAPD图谱模式可将红麻品种区分开来,区分范围从6份(用OPA-20引物扩增)到12份(用OPA-11...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对红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6个引物对14份日本使用的红麻品种扩增出总共30条RAPD多态性条带。根据RAPD图谱模式可将红麻品种区分开来,区分范围从6份(用OPA-20引物扩增)到12份(用OPA-11引物扩增)的品种。用这30条多态性条带构建出的聚类分析树状图,将这14份红麻品种聚成源于印度、中国、越南的三大类。在随后进行的用四个引物对19份从美国引入的红麻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中,获得以35条多态性条带为基础的RAPD图谱并构建了树状图。结果认为这19份材料的大部分源于EISalvador种系。起源相近或亲本来源相同的红麻品种资源随着时间、环境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农艺性状不断变异,但在DNA分子水平上的变异相对较小。根据红麻的农艺性状等很难判定品种的来源,而RAPD方法可区分鉴定品种以及明确品种资源间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种质资源 亲缘关系 RAPD分析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