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间-空间-关系”三个维度的美丽城市建设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包存宽 申沐曦 李红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7,共9页
论文探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城市的时代内涵,即美丽城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兼具客观性与主观性,呈现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等时代特征的,并从景观生态学及“存在的三元辩证”,构建了“时间... 论文探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城市的时代内涵,即美丽城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兼具客观性与主观性,呈现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等时代特征的,并从景观生态学及“存在的三元辩证”,构建了“时间—空间—关系”的三维分析框架,阐述了美丽城市建设的“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以及“全社会行动”四大关键任务,最后提出了美丽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美丽城市 城市治理 城市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环境中硫化亚铁还原降解噻虫嗪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靳翱玮 沈连舟 +4 位作者 赵创 邓翠雯 黄应平 王星皓 高娟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1-629,共9页
厌氧环境中的非生物过程显著影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去除和转化,为探明其机制,本研究以噻虫嗪(THI)为例通过厌氧模拟试验探讨了其在硫化亚铁(FeS)介导下的还原降解过程与机制,并考察了FeS浓度、环境p H、共存无机离子和腐殖酸等试验发现:... 厌氧环境中的非生物过程显著影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去除和转化,为探明其机制,本研究以噻虫嗪(THI)为例通过厌氧模拟试验探讨了其在硫化亚铁(FeS)介导下的还原降解过程与机制,并考察了FeS浓度、环境p H、共存无机离子和腐殖酸等试验发现:FeS在厌氧环境中能有效促使THI发生还原降解。THI在酸性条件下的降解率显著高于碱性环境。无机离子中,Al^(3+)和NO_(2)^(–)对THI降解表现抑制作用,其他常规无机离子Cl^(–)、NO_(3)^(–)、CO_(3)^(2–)、K^(+)、Ca^(2+)、Na^(+)、Mg^(2+)、Fe^(2+)、Mn^(2+)、NH_(4)^(+)等和有机组分腐殖酸均对THI降解无明显影响。在FeS介导的THI还原降解过程中,Fe(Ⅱ)和硫空位是主要的还原活性位点,硫空位首先与THI分子的硝基官能团相互作用发生电子传递,进而促使Fe(Ⅱ)将电子传递给THI发生还原作用。鉴定FeS还原THI的降解产物,本研究提出了THI的还原脱硝和还原脱氯降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烟碱类杀虫剂 噻虫嗪 硫化亚铁 厌氧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与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实证 被引量:103
3
作者 罗上华 马蔚纯 +2 位作者 王祥荣 雍怡 余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55,共11页
在回顾分析各类环境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将环境指标体系分为 3类 :( 1 )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2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指标体系 ;( 3)面向某一领域或专题研究的指标体系。结合案例研究提出了一种面向规划与管理的城市环境保护与... 在回顾分析各类环境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将环境指标体系分为 3类 :( 1 )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2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指标体系 ;( 3)面向某一领域或专题研究的指标体系。结合案例研究提出了一种面向规划与管理的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指标体系。该体系综合考虑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生态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管理以及经济发展、城市与社会发展 5个专题要素 ,前 3个专题要素组成主体指标系统 ,后 2个组成扩展指标系统。根据规划管理不同层次的需要 ,设置了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两个复杂程度不同的指标集 ,分别对应宏观与中观层次的规划要求 ,并使用灰色关联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在实例研究中 ,通过专家咨询法 ,选择了 39项核心指标 ,31项辅助指标组成上海浦东新区环境保护规划与生态建设指标体系 ,在计算各项指标现状的基础上 ,确立了各指标 2 0 0 5年、2 0 1 0年和 2 0 2 0年的规划值 ,结合多级灰色关联法 ,提出了 CIEE指数 ( Comprehensive Index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对各项指标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生态建设 指标体系 实证 灰关联 上海浦东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脱钩关系研究——基于物质流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吴开亚 刘晓薇 +1 位作者 朱勤 张浩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33,共5页
根据物质流分析指标和数据,采用脱钩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理论,分析了1990—2007年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基本实现相对脱钩,但经济增长仍然依靠高... 根据物质流分析指标和数据,采用脱钩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理论,分析了1990—2007年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基本实现相对脱钩,但经济增长仍然依靠高物质投入和高污染排放;近年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呈现扩张性复钩现象,说明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仅环境压力未见下降,反而物质利用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增加;EKC分析进一步揭示,全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实现绝对脱钩仍需较长时间和较多物质投入。改变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生产力,使EKC顶点左移的同时实现穿山式发展,是实现全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绝对脱钩的最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流分析 经济增长 环境压力 脱钩 复钩 EKC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学实验室的特点与教学实践 被引量:23
5
作者 雷中方 刘翔 郑志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2年第4期33-34,共2页
阐述了该校新建环境工程学实验室的特点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改革和体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实验室 教学改革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马涛 王菲 杜澄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3-135,171,共4页
构建城市水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正确认识城市水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评估政府水环境治理投入绩效,分析城市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剖析了城市水环境系统及其评价体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讨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 构建城市水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正确认识城市水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评估政府水环境治理投入绩效,分析城市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剖析了城市水环境系统及其评价体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讨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原则,并提出包含进步指数、努力指数和贡献指数在内的城市水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环境系统 综合评价 进步指数 贡献指数 努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降解环境污染物CF_2ClBr的等离子体系电子密度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淑惠 刘正超 +2 位作者 孙卫明 潘循皙 侯惠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6-220,共5页
在利用介质阻挡放电对污染物质CF_2ClBr进行等离子体降解产物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等离子体系中的电子密度,采用动态反应装置,以平行板电极法直接测量,在CF_2ClBr的压力为2kPa时,得出该实验条件下的电子密度约为5.0×10^(13)/... 在利用介质阻挡放电对污染物质CF_2ClBr进行等离子体降解产物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等离子体系中的电子密度,采用动态反应装置,以平行板电极法直接测量,在CF_2ClBr的压力为2kPa时,得出该实验条件下的电子密度约为5.0×10^(13)/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2CLBR 等离子体 电子密度 环境污染物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混合废水处理利用的生态工程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许为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7-30,共4页
生态工程系统(EES)处理无毒啤酒工业废水是实现低成本废水资源化的有效手段.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 h时,上流式污泥反应器(UASB)对COD的去除率约为67%~79%,均值为76.3%;渗滤式湿地生物生态系统(IWBE)对TP的去除效果非... 生态工程系统(EES)处理无毒啤酒工业废水是实现低成本废水资源化的有效手段.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 h时,上流式污泥反应器(UASB)对COD的去除率约为67%~79%,均值为76.3%;渗滤式湿地生物生态系统(IWBE)对TP的去除效果非常理想,平均去除率为98.5%;整个EES对实验废水COD去除率的均值是96.3%,对TP去除率平均为98.9%.依据实验结果,可知本系统是实现物质全息化价值链循环和污水处理产业生态化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工程系统 循环经济 啤酒混合废水 COD去除率 TP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View的空间型苏州河环境信息系统原型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肖青 马蔚纯 张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20,共5页
根据流域污染源调查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依据GIS开发设计中原型法的思想,以结构化系统分析为主要技术路线,以ArcView为主要软件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Avenue所开发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管理信息系统,探讨了系... 根据流域污染源调查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依据GIS开发设计中原型法的思想,以结构化系统分析为主要技术路线,以ArcView为主要软件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Avenue所开发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管理信息系统,探讨了系统开发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确立系统开发的构想与目标、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开发、系统应用等。笔者认为,流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将为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的规划与管理提供高效、科学的信息支持,从而提高规划与管理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河 环境综合整治 环境信息系统 系统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工业碳中和技术与路径”专刊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焕彬 满奕 王玉涛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17-I0018,共2页
造纸行业兼具“原料可汇碳、产品可固碳”绿色属性与能源密集型特点,既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突破口。以往关于造纸行业碳中和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技术或局部环节,缺乏用大系统思维对全产业链多尺度优化进行系统性探... 造纸行业兼具“原料可汇碳、产品可固碳”绿色属性与能源密集型特点,既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突破口。以往关于造纸行业碳中和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技术或局部环节,缺乏用大系统思维对全产业链多尺度优化进行系统性探讨。同时,针对不同企业特点的减碳方案及其经济性、可持续性的评价方法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导致研究成果的普适性和可推广性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产业链 造纸工业 造纸行业 碳中和 多尺度优化 碳排放 统一标准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口浅海湿地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组成、分布及来源
11
作者 丁喜桂 叶思源 +3 位作者 苏大鹏 袁红明 王锦 郭志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8,共11页
基于辽河口浅海湿地采集的5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测试其正构烷烃的组成及含量,系统分析了正构烷烃的组成、分布及其分子组合特征,对正构烷烃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以双峰群分布为主,表明本区有机质受陆... 基于辽河口浅海湿地采集的5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测试其正构烷烃的组成及含量,系统分析了正构烷烃的组成、分布及其分子组合特征,对正构烷烃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以双峰群分布为主,表明本区有机质受陆源和海源共同作用;前峰群偶碳数正构烷烃优势明显,以海洋浮游藻类和细菌来源为主;后峰群奇碳数正构烷烃占明显优势,以陆生高等植物来源为主,其中木本植物来源约占49%,草本植物来源约占39.6%;陆、海源烷烃含量之和的比值(ΣT/ΣM)对有机质来源的指示与陆、海源优势烷烃含量之和的比值(TAR)均指示本研究区域陆源有机质贡献大于海源有机质。特别是,高比值区均集中分布于辽河河口近岸区域,且显示自近岸向外呈降低的趋势,表明河口处陆源输入最强。对正构烷烃分子组成特征指数的深入剖析表明辽河口浅海湿地沉积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源输入,定量估算结果显示陆生植物贡献比例最大,平均为66.41%±10.74%。研究结果表明,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对近岸海区的碳汇贡献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正构烷烃 有机质 浅海湿地 辽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及其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49
12
作者 钱晓雍 沈根祥 +3 位作者 郭春霞 顾海蓉 朱英 王振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3-108,共6页
通过清单分析方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以乡镇为单元研究了上海市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村生活污水等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其贡献率,并根据各区域... 通过清单分析方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以乡镇为单元研究了上海市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村生活污水等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其贡献率,并根据各区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别在区县尺度和乡镇尺度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程度及其区域分布。结果表明,上海市农业面源污染COD、TN、TP实物排放量分别为4.42×104、1.13×104、0.44×104 t/a,相应的等标排放量分别为0.16×104、0.93×104、1.65×104 m3/a,最主要污染源为畜禽养殖,其等标污染负荷比达到66.31%,最主要污染物为TP,其等标污染负荷比达到60.32%。各区县因农业面源污染引起的COD、TN、TP排放质量浓度分别为4.16~40.91、1.30~8.71、0.23~4.94 mg/L,各区县农业面源污染水质平均指数在0.67~5.91之间,主要污染乡镇分布在上海南部以及崇明岛等农业产值相对较高且距离水源保护区较近的远郊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控制 农业 区划 面源污染 水环境功能区划 等标污染负荷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城市化进程中热环境响应的空间评价 被引量:26
13
作者 钱敏蕾 徐艺扬 +3 位作者 李响 蔡芫镔 谢玉静 王祥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24-633,共10页
利用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解译与反演得到上海市1997~2009年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图及热岛强度分布图,并分析其演变趋势,引入温度-植被指数(TVX)并采用TVX空间法定量研究了以建设用地扩张、生态用地减少为特点的城市化过程引起的... 利用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解译与反演得到上海市1997~2009年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图及热岛强度分布图,并分析其演变趋势,引入温度-植被指数(TVX)并采用TVX空间法定量研究了以建设用地扩张、生态用地减少为特点的城市化过程引起的热环境效应.研究表明,1997~2009年,上海市人口呈现从中心城至郊区的流动趋势;热岛强度分布与城市化建设密切相关,呈现"葫芦串-葡萄串-摊大饼型"的蔓延模式;以牺牲生态用地为代价的建设用地扩张造成研究区域地表温度的上升及植被覆盖度的下降,其中林地减少所引起的热环境效应最大.研究可为城市规划决策过程中不同城市化空间的拓展情景提供其可能的环境响应结果,从而完善气候变化适应性对策,推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人口 城市热岛 温度植被指数 气候变化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近50年气温变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47
14
作者 曹爱丽 张浩 +1 位作者 张艳 马蔚纯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63-1669,共7页
根据上海地区2个气象站近50年的年均气温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滑动平均和Mann-Kendall检验法研究上海地区气温的年代际变化与跃变,城郊温差的年际变化;采用趋势拟合与相关分析,研究城郊温差与城市人口、GDP、能源消耗量、建成区面积和住... 根据上海地区2个气象站近50年的年均气温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滑动平均和Mann-Kendall检验法研究上海地区气温的年代际变化与跃变,城郊温差的年际变化;采用趋势拟合与相关分析,研究城郊温差与城市人口、GDP、能源消耗量、建成区面积和住宅竣工面积等各项城市发展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50年来,上海地区年均气温缓慢上升,20世纪90年代后城郊温差呈锯齿状上升趋势,若以徐家汇代表城区,奉贤代表郊区,则近50年来,城郊温差增温率为0.23℃/10a.(2)1989-1990年为上海城区气温的跃变年份,而郊区的气温跃变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3)各项城市发展指标均与上海城郊温差有着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它们与上海城市热岛的发展关系密切,其中,住宅建设是上海城市热岛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城市人口和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均气温 城市热岛 城市化 城郊温差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污染负荷解析与环境容量研究——以安徽太平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李响 陆君 +3 位作者 钱敏蕾 王祥荣 樊正球 王寿兵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63-2070,共8页
以安徽省太平湖流域为例,运用监测、统计数据以及排污系数法对流域内8种污染源的污染排放情况进行全面解析,结合一维水质模型、沃伦威得尔模型以及狄龙模型等水质模型的应用,在流域水质监测的基础上核算了太平湖及主要入湖河流的水环境... 以安徽省太平湖流域为例,运用监测、统计数据以及排污系数法对流域内8种污染源的污染排放情况进行全面解析,结合一维水质模型、沃伦威得尔模型以及狄龙模型等水质模型的应用,在流域水质监测的基础上核算了太平湖及主要入湖河流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2011年,太平湖流域污染物入湖量为:COD 3863.75t/a,NH3-N 410.24t/a,TP 51.63t/a;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染为太平湖流域的主要污染源,约占流域入湖污染物总量的60%;麻川河和浦溪河流域的污染最严重;流域污染物的排放在空间上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分布,经济发达区域污染相对较严重.在当前水质目标下,太平湖仍有相当大的可用容量;浦溪河、秧溪河和舒溪河流域的氨氮和总磷排放量接近环境容量,需进行总量控制及削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负荷 污染源 环境容量 太平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稻田中氮素损失及其对水环境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2
16
作者 高效江 胡雪峰 +2 位作者 王少平 贺宝根 沈铭能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6-198,205,共4页
采用野外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淹水稻田施用碳铵后,氮素的转化、运移和损失的作用过程。结果表明,田间水中氮素以氨氮为主,淹水稻田剖面土壤溶液中氨氮和硝态氮的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 0.5 m深度以下,淋溶液中硝态氮和氨氮水... 采用野外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淹水稻田施用碳铵后,氮素的转化、运移和损失的作用过程。结果表明,田间水中氮素以氨氮为主,淹水稻田剖面土壤溶液中氨氮和硝态氮的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 0.5 m深度以下,淋溶液中硝态氮和氨氮水平较低,在 0.6— 4.8μ g· mL- 1之间,对地下水环境有一定影响。模拟暴雨径流试验表明,田间氮素径流损失负荷随施肥与降雨间隔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施肥后短时间内暴雨径流导致的氮肥损失较大,对地表水环境污染严重, 必须加强科学合理的田间水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稻田 氮素损失 水环境影响 试验 施肥 暴雨径流 地表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标体系的流域水安全诊断评价模型 被引量:23
17
作者 吴开亚 金菊良 +1 位作者 魏一鸣 张浩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5-113,共9页
为在随机、模糊、经验等不确定性环境下定量评价流域水安全系统的总体状况,识别使流域水安全系统或其子系统处于不安全的主要指标,在流域水安全的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和调研基础上建立了流域水安全诊断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标准,提出... 为在随机、模糊、经验等不确定性环境下定量评价流域水安全系统的总体状况,识别使流域水安全系统或其子系统处于不安全的主要指标,在流域水安全的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和调研基础上建立了流域水安全诊断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标准,提出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确定水安全评价系统中各指标和子系统的权重,用集对分析方法构造流域水安全评价指标样本值隶属于可变模糊集"水安全诊断评价标准等级"的相对隶属度函数,建立了流域水安全诊断评价模型(SPA-DAM)。SPA-DAM在巢湖流域水安全诊断评价中的结果说明:流域近7 a来水安全等级值均处于临界安全附近,虽存在缓慢改善的趋势,但由于水资源安全和水灾害防治安全程度不高、波动性大,水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安全程度不高、改善缓慢,因此总体上该流域的水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合理调控水资源利用率、人均水资源量、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环保投资占GDP比例、单位面积蓄水工程总库容、水利工程投资占GDP比例、区域开发指数、人口密度和科技教育投入占GDP比例等关键指标,是提高该流域水安全保障程度的重要措施。SPA-DAM的评价结果可靠合理,方法简便实用,在已知等级评价标准的多层次系统诊断评价问题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安全管理 诊断评价 指标体系 集对分析 模糊层次分析法 巢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地表热环境多时期遥感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命男 张浩 +3 位作者 唐靖寅 陈蔚镇 张艳 马蔚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43-1151,共9页
利用4个时期的上海地区Landsat TM/ETM+影像反演了地表温度.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分布两个方面,分析了上海陆域及各区近10年间的热场分布,并采用热岛效应比率进行定量化描述.研究表明,上海的高温区面积在近10年来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但在... 利用4个时期的上海地区Landsat TM/ETM+影像反演了地表温度.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分布两个方面,分析了上海陆域及各区近10年间的热场分布,并采用热岛效应比率进行定量化描述.研究表明,上海的高温区面积在近10年来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但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多中心特征.其中,中心城区、浦东新区、闵行区和宝山区是上海城市热岛的4个主中心,近郊地区则逐渐成为新的城市热中心.随着近10年来上海建成区的迅速拓展,研究区域城市热岛已呈现出明显的多中心化趋势,即多个热中心共同决定了上海的热场分布.因此,为了减缓上海城市热岛的发展,应大力开展这些区域前瞻性的生态建设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热红外 多时期 地表温度 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道路环境PM_1、PM_(2.5)和PM_(10)污染水平 被引量:11
19
作者 沈俊秀 肖珊 +2 位作者 余琦 马蔚纯 陈立民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06-1207,共2页
道路环境是城市中颗粒物污染的典型微环境,同时又是人群受大气颗粒物污染暴露的典型微环境.日复一日的通勤出行使居民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道路环境中颗粒物污染的影响.我国道路环境的颗粒物浓度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要高得多,尤其在交... 道路环境是城市中颗粒物污染的典型微环境,同时又是人群受大气颗粒物污染暴露的典型微环境.日复一日的通勤出行使居民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道路环境中颗粒物污染的影响.我国道路环境的颗粒物浓度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要高得多,尤其在交通干线附近的颗粒物水平更为惊人.因此道路环境的颗粒物污染对人群暴露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环境 污染水平 PM2.5 PM10 大气颗粒物污染 上海市 人群暴露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营口港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朱俊 张利鸣 +2 位作者 浦静姣 王玉兴 马蔚纯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2-148,共7页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目前战略环境评价(SEA)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港口总体规划属于交通运输规划的范畴,涉及多种生态环境要素,对其实施后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和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营口港总体规划对大气和水环境影响及其对近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目前战略环境评价(SEA)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港口总体规划属于交通运输规划的范畴,涉及多种生态环境要素,对其实施后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和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营口港总体规划对大气和水环境影响及其对近海海域生态敏感区的影响为例,采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技术,建立与评价相关的基于GIS的基础数据平台,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港区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实例研究表明,营口港规划实施将对陆域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对于海域生态敏感区的影响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总体规划 遥感(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环境影响评价 营口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