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FBr∶Eu^(2+)的发光及电特性研究
1
作者 周映雪 汪东升 张新夷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9-402,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方法制备的BaFBr∶Eu2+粉末样品,未经X射线、真空紫外或紫外光辐照,用波长大于400nm的光激发样品,可观测到Eu2+的390nm发光。样品的电子自旋共振(ESR)谱证实在BaFBr∶Eu2+粉末样品的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晶格缺陷,...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方法制备的BaFBr∶Eu2+粉末样品,未经X射线、真空紫外或紫外光辐照,用波长大于400nm的光激发样品,可观测到Eu2+的390nm发光。样品的电子自旋共振(ESR)谱证实在BaFBr∶Eu2+粉末样品的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晶格缺陷,分别为电子和空穴陷阱,它们在光激励发光过程中充当不可缺少的角色。本工作将BaFBr∶Eu2+粉末制成压片,在其一侧制作两个电极,以研究电阻 电压关系、剩余电压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与电极材料的关系等电学特性。电特性研究结果也表明,样品中有电子和空穴陷阱两类缺陷,BaFBr∶Eu2+的发光,源自激发能通过这两类缺陷向Eu2+的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FBr:Eu2+ 铕离子 发光特性 电特性 光激励发光 高温固相反应方法 发光材料 氟溴钡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光源真空紫外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束线设计(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德伟 乔山 +1 位作者 张新夷 封东来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44-1849,共6页
在上海光源上设计了一条光子能量覆盖5 ~140 eV的高通量、高分辨的真空紫外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束线。本光束线采用准周期椭圆偏振波荡器光源,其周期长度为0 .32 m,周期数为14。单色仪采用Dragon型,分为覆盖5 ~32 eV的低能分支和25 ~140... 在上海光源上设计了一条光子能量覆盖5 ~140 eV的高通量、高分辨的真空紫外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束线。本光束线采用准周期椭圆偏振波荡器光源,其周期长度为0 .32 m,周期数为14。单色仪采用Dragon型,分为覆盖5 ~32 eV的低能分支和25 ~140 eV的高能分支。计算表明,当入射/出射狭缝开启宽度为5/5μm时,在整个能量扫描范围内,单色仪分辨率可以高达15 000 ~100 000 ,光学元件的面型误差对分辨率的影响最大。通量计算显示,样品处s偏振光子通量高达~1012phs/s。Shadow追迹模拟结果表明,设计的光束线具有很好的聚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线设计 真空紫外 高分辨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_(1-x)Mg_xSe外延半导体合金薄膜的红外反射光谱研究
3
作者 王东红 黄大鸣 +4 位作者 魏彦锋 靳彩霞 王杰 陈张海 陆卫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06-412,共7页
用分子束外延方法在GaAs(100)衬底上生长了Zn1-xMgxSe(0≤x≤1)三元半导体合金薄膜.在室温下测量了这些样品的红外反射光谱.采用介电函数的经典色散理论,并且考虑衬底的影响后,计算了样品的红外反射光谱并... 用分子束外延方法在GaAs(100)衬底上生长了Zn1-xMgxSe(0≤x≤1)三元半导体合金薄膜.在室温下测量了这些样品的红外反射光谱.采用介电函数的经典色散理论,并且考虑衬底的影响后,计算了样品的红外反射光谱并与测量结果作了比较.我们发现对于x<0.2,0.2<x<0.5和x≥0.5三种不同情形,反射光谱表现出不同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延薄膜 红外反射光谱 锌锰硒 三元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微构造硅光电二极管的光电响应
4
作者 李媛 冯国进 赵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23,共4页
在一定条件SF6气体氛围中,硅可在飞秒激光辐照区产生μm量级的尖峰结构。针对不同尖峰高度的微构造硅,在不同温度下退火,采用电子蒸发的方法在正反面分别镀上铝电极,制备出了飞秒激光微构造光电二极管,并测试了其光电响应。实验结果表... 在一定条件SF6气体氛围中,硅可在飞秒激光辐照区产生μm量级的尖峰结构。针对不同尖峰高度的微构造硅,在不同温度下退火,采用电子蒸发的方法在正反面分别镀上铝电极,制备出了飞秒激光微构造光电二极管,并测试了其光电响应。实验结果表明:飞秒激光微构造光电二极管的响应随微构造硅光电二极管的尖峰高度和退火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尖峰高度为3-4μm的样品在973K温度退火30min后,响应度可达0.55A/W。即使在1100nm波长处,这种新型的硅光电二极管的响应仍可高达0.4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微构造硅 光电二极管 响应度 退火 尖峰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发射钙钛矿薄膜的制备与光学特性
5
作者 周缈 蒋泵 +4 位作者 陈东运 高明 肖帆 徐飞 马忠权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96-701,722,共7页
有机-无机钙钛矿薄膜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发光层,其本身的薄膜质量与热稳定性是影响其发光特性的主要因素。采用一步溶液法制备了蓝光发射MAPbClxBr3-x薄膜,并通过光学显微镜、吸收光谱、光致发光(PL)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薄膜的成膜... 有机-无机钙钛矿薄膜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发光层,其本身的薄膜质量与热稳定性是影响其发光特性的主要因素。采用一步溶液法制备了蓝光发射MAPbClxBr3-x薄膜,并通过光学显微镜、吸收光谱、光致发光(PL)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薄膜的成膜质量与不同Cl/Br摩尔比之间的关系,以及无机Cs离子掺杂对薄膜热稳定性与发光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l/Br摩尔比的增大,晶粒尺寸逐渐增大;Cs离子掺杂可以提高薄膜的覆盖度、光吸收强度、热稳定性及PL强度;通过调节Cl/Br摩尔比及Cs离子掺杂获得了室温下具有蓝色发光波长435 nm的Cs0.1MA0.9PbCl2.375Br0.625薄膜。MAPbClxBr3-x薄膜与Cs0.1MA0.9PbCl2.375Br0.625薄膜的发光机制主要为激子辐射复合。此外,Cs0.1MA0.9PbCl2.375Br0.625薄膜还存在Cs离子掺杂能级参与的辐射复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钙钛矿薄膜 蓝光发射 Cs离子掺杂 变温光致发光 辐射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