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的羰基铁/四氧化三铁复合吸波材料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仲陆祎 权斌 +1 位作者 车仁超 陆文聪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2-657,共6页
吸波材料多为复合材料,在抵御电磁干扰和电磁辐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磁导率与材料对磁能的储存和消耗以及材料的阻抗匹配有关。以羰基铁/四氧化三铁复合吸波材料为研究对象、6个球磨工艺参数为特征变量,分别运用随机森林回归(rando... 吸波材料多为复合材料,在抵御电磁干扰和电磁辐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磁导率与材料对磁能的储存和消耗以及材料的阻抗匹配有关。以羰基铁/四氧化三铁复合吸波材料为研究对象、6个球磨工艺参数为特征变量,分别运用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算法和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算法,构建了磁导率实部积分值和虚部积分值的机器学习模型。通过两步高通量筛选,设计了3个兼顾磁导率实部积分值和虚部积分值的虚拟样本,并对其中一个样本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磁导率实部积分值和虚部积分值的相对预测误差分别为3.14%和-6.56%。该研究方法能够挖掘工艺参数和材料吸波性能之间的关系,加快新材料的研发,为运用机器学习优化设计吸波材料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磁导率实部积分值 磁导率虚部积分值 机器学习 高通量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含镁)系储氢材料的研究历程与发展态势
2
作者 王齐森 胡文强 +8 位作者 马仲亮 王飞 刘洋 夏广林 宋云 方方 余学斌 张庆安 孙大林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64-1076,共13页
镁(含镁)系储氢材料作为固态储氢技术的工作介质,具有高重量储氢密度和高体积储氢密度的突出优势,但其吸/放氢温度高、速率慢、可逆性差等难点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按照化学键性质的区别,镁(含镁)系储氢材... 镁(含镁)系储氢材料作为固态储氢技术的工作介质,具有高重量储氢密度和高体积储氢密度的突出优势,但其吸/放氢温度高、速率慢、可逆性差等难点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按照化学键性质的区别,镁(含镁)系储氢材料可分为合金和配位化合物两大类。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通过改变成分和结构、加入掺杂(催化)剂、构建微纳结构和失稳体系等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但从实际效果上来看,在改善动力学方面的进展要大于热力学方面,使用镁(含镁)系储氢材料的过程中仍需要通过传统电加热的方式提供额外能量,以克服吸/放氢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能垒,这导致了能量转化效率降低。最新的研究表明,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利用非电加热形式(太阳能和工业余热)的外场能量,有望解决能效低的问题,为镁(含镁)系储氢材料的实际应用带来新曙光。回顾了镁(含镁)系储氢材料的研发历程,阐述了各阶段取得的标志性进展,分析和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配位氢化物 外场 成分优化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新燃料运输容器聚氨酯泡沫填充材料寿命预测
3
作者 李荣博 邵长磊 +8 位作者 张振雨 刘晓强 程凡 沈光耀 龚嶷 沈勇坚 帅明坤 石秀强 徐雪莲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核电新燃料运输容器长期服役寿命主要受限于填充在壳体中起防震和隔热作用且不可更换的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为评估填充在新燃料运输容器中的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老化寿命,分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进行加速热氧老化试... 核电新燃料运输容器长期服役寿命主要受限于填充在壳体中起防震和隔热作用且不可更换的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为评估填充在新燃料运输容器中的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老化寿命,分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进行加速热氧老化试验,定期监测其压缩性能、颜色及微观形貌变化规律,分析其热氧老化行为。根据聚氨酯泡沫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压缩强度变化规律,获得聚氨酯泡沫材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老化失效时间,采用阿伦尼乌斯方程外推法预测其在实际服役温度条件下的老化寿命。结果表明,聚氨酯泡沫材料适宜的热氧老化试验温度区间为100~120℃。经微观形貌观察,新燃料运输容器聚氨酯泡沫填充材料在热氧老化试验期间发生泡孔塌陷和泡孔壁破裂的现象,导致压缩强度下降。通过计算分析,在新燃料运输容器设计最高使用温度38℃条件下,预测聚氨酯泡沫材料服役寿命为54 a,能够满足30 a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燃料运输容器 硬质聚氨酯泡沫 压缩强度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封SiC功率器件在高温损耗功率下的热应力和断裂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傅朝 王珺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3-398,共6页
塑封SiC功率器件是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其在高温环境、高功率下工作的可靠性是关键问题。对具有顶部散热结构的塑封SiC功率器件,考虑高温环境下芯片的损耗功率,利用有限元分析(FEA)研究了热应力分布,并采用虚拟裂纹闭合技术(V... 塑封SiC功率器件是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其在高温环境、高功率下工作的可靠性是关键问题。对具有顶部散热结构的塑封SiC功率器件,考虑高温环境下芯片的损耗功率,利用有限元分析(FEA)研究了热应力分布,并采用虚拟裂纹闭合技术(VCCT)分析了塑封器件的界面断裂问题。结果表明,塑封器件热应力集中在芯片和焊料层界面,较薄的芯片和适当增厚的焊料层可有效降低界面的断裂风险;当预裂纹长度超过100μm时,芯片和焊料层界面裂纹可能扩展;裂纹前缘更易形成弧形;裂纹扩展与张开、剪切和撕裂三种断裂模式相关,对面外相位角分析发现撕裂模式在裂纹边角处占比更高,而裂纹中间区域以剪切模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断裂 热应力 极端工况 有限元分析(FEA) 虚拟裂纹闭合技术(VC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贮氢材料研究的最新动态 被引量:18
5
作者 孙大林 陈国荣 +2 位作者 江建军 雷永泉 王启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2-75,共4页
“氢经济”概念的引入迫使工业界对贮氢材料的贮氢量提出了高达5~6.5wt%的新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自1996年起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已从传统的金属氢化物扩展到新型微纳米结构的贮氢材料和络合物贮氢材料。综述其最新动态,着重阐述了以Na... “氢经济”概念的引入迫使工业界对贮氢材料的贮氢量提出了高达5~6.5wt%的新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自1996年起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已从传统的金属氢化物扩展到新型微纳米结构的贮氢材料和络合物贮氢材料。综述其最新动态,着重阐述了以NaAlH_4为代表的络合物新型贮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材料 “氢经济” 贮氢量 金属氢化物 微纳米结构 络合物贮氢材料 NaAlH4 纳铝氢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 被引量:53
6
作者 张晓艳 李浩鹏 崔晓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03-1907,共5页
利用石墨粉根据Hummers氧化法制得氧化石墨,并进一步还原得到石墨烯。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四丁酯和石墨烯为起始材料制备了二氧化钛(TiO2)和石墨烯的复合光催化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紫外-可见光以及可见光条件下的光催化分解水制... 利用石墨粉根据Hummers氧化法制得氧化石墨,并进一步还原得到石墨烯。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四丁酯和石墨烯为起始材料制备了二氧化钛(TiO2)和石墨烯的复合光催化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紫外-可见光以及可见光条件下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光照射下,TiO2/石墨烯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氢速率为8.6μmol.h-1,远大于同条件下商业P25的产氢速率(4.5μmol.h-1),光解水产氢活性提高了近2倍;可见光下光照3 h,TiO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氢量约为0.2μ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二氧化钛 光解水 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与实践--以“材料失效分析”为例 被引量:26
7
作者 杨振国 龚嶷 徐珂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9-45,共7页
为适应教育部提出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基于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本科生专业选修课“材料失效分析”多年授课经验,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以求破解之道。创新地归纳出“四... 为适应教育部提出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基于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本科生专业选修课“材料失效分析”多年授课经验,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以求破解之道。创新地归纳出“四有四求”的思政理念和基于“三大教育”的思政元素,即以有人、有料、有情、有果的“四有”教学案例为载体,以求真、求新、求深、求用的“四求”教学理念为目标,以科学精神教育、工程伦理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的“三大教育”为思政元素。经多年实践,课程取得了预期的育人成效,达到了课程思政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希望对高校理工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材料失效分析 科学精神 工程伦理 实践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固性耐磨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宇飞 孙斓珲 杨振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9,共5页
介绍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特有的磨粒磨损、冲刷磨损和粘着磨损机理,并对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交联型聚酰亚胺等几种热固性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热固性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磨损 酚醛树脂 环氧树脂 聚氨酯 聚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永欣 马晓华 +3 位作者 邱玮丽 卜源 许海洁 杨清河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8-400,共3页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研究现状。对该材料结构、合成方法、电化学性能及热力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对它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LI(NI1/3CO1/3MN1/3)O2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TiO_2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的运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冠雨 郑凯波 +2 位作者 莫晓亮 孙大林 陈国荣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1-625,共5页
本文在长有ZnO纳米粒子作为"种子层"的FTO基底上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取向高度一致的ZnO纳米线阵列,用TiCl4的异丙醇溶液在ZnO纳米线阵列的表面生长了纳米结构的TiO2。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散射谱、X射线衍射分别表征纳米... 本文在长有ZnO纳米粒子作为"种子层"的FTO基底上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取向高度一致的ZnO纳米线阵列,用TiCl4的异丙醇溶液在ZnO纳米线阵列的表面生长了纳米结构的TiO2。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散射谱、X射线衍射分别表征纳米材料的形貌和结构,用Raman光谱研究了材料的晶格结构特性。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性能测试表明,与纯ZnO作为光阳极相比,ZnO/TiO2复合纳米材料作为光阳极的器件,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都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染料敏化 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共烧氮化铝复合材料基板的银金属化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勇 汪荣昌 +2 位作者 戎瑞芬 顾之光 廖淼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8-341,348,共5页
 基于氮化铝陶瓷基片厚膜导体浆料理论,开发出应用于低温共烧氮化铝流延坯、硼硅酸盐玻璃粘结相的银浆,并系统研究了共烧过程,解决了常见的导线球化问题。成功地进行了3层氮化铝复合材料基板的低温共烧银金属布线。
关键词 多芯片组件 低温共烧 氮化铝 复合材料 银金属化 球化 银浆 布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电光显示材料——PDLC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福明 潘宝荣 杨玉良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41-256,共16页
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是把向列型液晶以微子粒子的方式分散在高分子基质中形成膜,而具有独特性质的一种新型电光显示元件。本文结合我们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概述了PDLC的制造方法,响应机理,液晶微滴的指向矢构型以... 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是把向列型液晶以微子粒子的方式分散在高分子基质中形成膜,而具有独特性质的一种新型电光显示元件。本文结合我们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概述了PDLC的制造方法,响应机理,液晶微滴的指向矢构型以及其相转变,简述了PDLC的研究状况,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LC 电光显示材料 电光显示元件 自组织指向矢构型 相转变 制备方法 液晶显示器件 光电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聚有机硅倍半氧烷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黎学明 潘倩 +2 位作者 林燕丹 游波 孙耀杰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2-117,122,共7页
为改进目前环氧LED封装材料柔性差、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需要高温固化等缺点,采用紫外(UV)固化技术,将环氧树脂与含环氧基团聚有机硅倍半氧烷交联杂化,制备了环氧/聚有机硅倍半氧烷杂化膜材料,并通过13 C-NMR、29 Si-NMR、SEM、FTIR、TGA... 为改进目前环氧LED封装材料柔性差、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需要高温固化等缺点,采用紫外(UV)固化技术,将环氧树脂与含环氧基团聚有机硅倍半氧烷交联杂化,制备了环氧/聚有机硅倍半氧烷杂化膜材料,并通过13 C-NMR、29 Si-NMR、SEM、FTIR、TGA和UV-vis等研究了UV固化对环氧/聚有机硅倍半氧烷杂化膜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有机硅倍半氧烷与环氧树脂在紫外固化过程中,快速原位杂化形成环氧/聚有机硅倍半氧烷杂化膜材料,没有相分离,获得的环氧/聚有机硅倍半氧烷杂化膜材料具有透过率高、耐高温、耐紫外、附着力好等特点,可用于LED封装材料、电子封装材料等光电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有机硅倍半氧烷 环氧树脂 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CdS/TiO_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光解水制氢特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浩鹏 张晓艳 崔晓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35-1938,共4页
以P25 TiO2(德国Degussa化学公司)粉末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含有不同CdS质量分数的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CdS/TiO2进行修饰,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dS含量的MWCNTs/CdS/TiO2光催化材料。对所得的光催化剂进行了扫... 以P25 TiO2(德国Degussa化学公司)粉末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含有不同CdS质量分数的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CdS/TiO2进行修饰,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dS含量的MWCNTs/CdS/TiO2光催化材料。对所得的光催化剂进行了扫描电镜、低温氮吸附-脱附及光解水制氢活性的表征。研究了MWCNTs对CdS/TiO2催化剂体系光解水制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WCNTs的引入均使得光解水产氢量(14.0μmol)增加,与未加入MWCNTs的复合光化剂产氢量(11.6μmol)相比,平均产氢率增加了18%,最高可达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TiO2 光催化 产氢 CDS MWC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硫醚/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及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14
15
作者 朱怀远 余兴海 倪秀元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5-641,共7页
用DSC法研究了聚苯硫醚(PPS)及其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了结晶峰值温度Tp以及结晶起始温度T0等参数,并采用莫志深方程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莫志深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 用DSC法研究了聚苯硫醚(PPS)及其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了结晶峰值温度Tp以及结晶起始温度T0等参数,并采用莫志深方程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莫志深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纳米SiO2在PPS基体中起异相成核作用,而使得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明显快于纯聚合物的结晶速率。动态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加入提高了PPS的储能模量,Tg向高温方向移动,说明纳米SiO2与PPS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纳米SiO2 非等温结晶 动态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有机材料PAN的电双稳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国荣 彭建军 +3 位作者 陈殿勇 莫晓亮 华中一 徐华华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03-405,共3页
发现单一有机材料 1 (2吡啶偶氮 ) 2 萘酚 (PAN)在室温下即具有电双稳特性。在真空中制成的薄膜 ,两边在数伏电压的作用下 ,即可从高阻态变为低阻态 ,且跃迁时间小于 10ns。
关键词 有机电双稳材料 PAN 薄膜 存贮器 保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锡填充多壁碳纳米管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8
17
作者 马若彪 付延鲍 马晓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1-445,共5页
用硝酸氧化法处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使得MWCNTs端口打开,长度变短,表面得到改性.通过二氯化锡与硝酸银反应,过滤后的溶液在浓硝酸环境中,Sn2+在毛细作用下扩散进入碳纳米管管腔,吸附、成核并在热处理作用下沉积,从而制备出SnO2/MWC... 用硝酸氧化法处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使得MWCNTs端口打开,长度变短,表面得到改性.通过二氯化锡与硝酸银反应,过滤后的溶液在浓硝酸环境中,Sn2+在毛细作用下扩散进入碳纳米管管腔,吸附、成核并在热处理作用下沉积,从而制备出SnO2/MWCNTs纳米复合材料.XRD和TEM测试表明,部分SnO2填充到MWCNTs管腔,形成不连续的纳米颗粒.电化学测试表明,SnO2填充的MWCNTs可以结合两者的优势,使得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和比容量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二氧化锡 纳米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制备高性能TiB_2复合材料及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振国 于志强 金忠(告羽)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52,共4页
用SHS方法可以低成本地制备出高质量的TiB2。综述了TiB2的性能与结构、SHS法制备的TiB2及其复合材料以及TiB2在工程中的应用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SHS TIB2 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尖晶石结构Li_(1+x)Mn_(2-x)O_4的研究 被引量:33
19
作者 吴晓梅 杨清河 《电化学》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65-371,共7页
本文报导尖晶石结构阴极材料Li1+xMn2-xO4(O<x<1)的制备方法,讨论温度及原料对合成材料的电化学特性的影响,用电化学及结构化学理论研究了化学计量尖晶石结构LiMn2O4中,过量锂占据晶格中锰的位置,对电池... 本文报导尖晶石结构阴极材料Li1+xMn2-xO4(O<x<1)的制备方法,讨论温度及原料对合成材料的电化学特性的影响,用电化学及结构化学理论研究了化学计量尖晶石结构LiMn2O4中,过量锂占据晶格中锰的位置,对电池初始容量及循环寿命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尖晶石结构 阴极 锂锰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共聚POM/SiO_2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斓珲 杨振国 李小慧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7-502,共6页
以三聚甲醛和1,3-二氧戊环为单体,以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引发剂,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共聚POM/SiO2纳米复合材料。使用FESEM和FT-IR研究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组成,并且使用DSC及XRD等研究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 以三聚甲醛和1,3-二氧戊环为单体,以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引发剂,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共聚POM/SiO2纳米复合材料。使用FESEM和FT-IR研究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组成,并且使用DSC及XRD等研究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在POM基体中分散均匀,且达到了纳米级的分散;纳米SiO2粒子的存在未影响共聚POM的分子链结构,POM高分子链与纳米SiO2表面的高能活性点发生了作用(例如氢键、配位键等),但并未发现化学作用的证据;共聚POM/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熔点升高;部分纳米粒子充当了成核剂使结晶加快、球晶尺寸减小,还有部分纳米粒子的存在阻碍了片晶的生长,破坏了球晶的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POM 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聚合法 纳米SIO2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