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历史阐释与内在关系
1
作者 张柏勋 朱鸿召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2,共12页
中华文明具有五大突出特性。在连续性方面,稳定的社会结构、国家形态及修史传统是中华文明长期延续的重要条件。在创新性方面,革新精神贯穿中华文明发展始终,有力回击了“停滞论”。在统一性方面,中华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车同轨... 中华文明具有五大突出特性。在连续性方面,稳定的社会结构、国家形态及修史传统是中华文明长期延续的重要条件。在创新性方面,革新精神贯穿中华文明发展始终,有力回击了“停滞论”。在统一性方面,中华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为统一性提供了制度条件,集体主义成为支撑统一性的重要理念。在包容性方面,民族融合、思想交融与文明互鉴彰显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气度。在和平性方面,中华“和”文化源远流长,“文明以止”是中华文明区别于西方文明的显著特点。从逻辑上看,连续性与创新性、统一性与包容性对立统一且相反相成,是五大突出特性中的两对主要关系。连续性与统一性等六对基本关系相辅相成,形成推动中华文明发展的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两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记忆再生产:红色文化传承赓续的新维度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浩 朱鸿召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63,160,共9页
红色文化保存和延续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奋斗历程的历史共识与精神血脉,其共享式传递离不开对社会记忆再生产力量的激活。从“谁在记忆”“记忆什么”“如何记忆”三个核心问题出发,以传承红色文化为指向的社会记忆... 红色文化保存和延续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奋斗历程的历史共识与精神血脉,其共享式传递离不开对社会记忆再生产力量的激活。从“谁在记忆”“记忆什么”“如何记忆”三个核心问题出发,以传承红色文化为指向的社会记忆呈现出“身份认同—符号体系—媒介传播”的系统作用机制。聚焦助推红色文化传承的社会记忆再生产策略,通过打造多样化符号创新记忆唤醒方式,凝合时空秩序充分调动共同体成员参与记忆实践,有助于贯通历史与现实,铸就红色文化自信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社会记忆 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