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诱发到行动:一个新的冲动性旅游决策模型
1
作者 吕兴洋 袁子昕 +1 位作者 韩小云 沈涵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7,共15页
传统旅游决策模型建立在计划性旅游决策情境下,其用于解释冲动性旅游决策时,就显现出明显的局限性。文章在对冲动性旅游决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找寻到动力这一贯穿冲动性旅游全过程的关键性因素。以此为线索,文章解析出冲动性旅游决策发... 传统旅游决策模型建立在计划性旅游决策情境下,其用于解释冲动性旅游决策时,就显现出明显的局限性。文章在对冲动性旅游决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找寻到动力这一贯穿冲动性旅游全过程的关键性因素。以此为线索,文章解析出冲动性旅游决策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冲动性旅游决策理论模型。该模型涵盖冲动性旅游决策从诱发到行动的完整过程,具体包括诱发过程、意志过程和实施过程3个子过程。新模型不仅拓展了旅游决策理论,使之涵盖非理性决策情境,而且为未来冲动性旅游的研究奠定了框架基础,有利于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积累和系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动性旅游 旅游决策 决策模型 动力 诱发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营销、最优税率和目的地的福利最大化
2
作者 翁瑾 叶卉菁 杨明芬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0,共9页
旅游营销在促进旅游业发展、增进目的地福利水平的同时,也会因税收负担的增加而降低目的地福利水平。只有在福利最大化下的最优税率存在时,基于地方财政的目的地旅游营销才是有效率的公共政策。文章构建了一个一般均衡的空间经济模型,... 旅游营销在促进旅游业发展、增进目的地福利水平的同时,也会因税收负担的增加而降低目的地福利水平。只有在福利最大化下的最优税率存在时,基于地方财政的目的地旅游营销才是有效率的公共政策。文章构建了一个一般均衡的空间经济模型,把内生的资本收益率和资本空间流动纳入其中,并就不同旅行成本和旅游营销技术水平下的多种情境进行了计算模拟。研究发现:1)大于零的最优税率是存在的;2)营销技术进步使基于居民收入税的旅游营销成为一项可行的公共政策;3)旅行成本起到了调节作用,旅行成本越低,旅游营销促进资本流入和本地收入提高的作用越强。数字化营销技术的广泛应用、高铁网络的大规模拓展为中西部地区或中小城市采用基于税收的旅游营销策略创造了更大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营销 最优税率 本地市场效应 旅游营销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者真实性感知对忠诚度的影响:一个整合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安禧 高歌 +1 位作者 李海军 郭英之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106,共15页
在激烈的客源竞争中,培育旅游者忠诚是旅游地的制胜关键,也是其生存发展之道。文章整合代表旅游者、旅游地、旅游者与旅游地的人地关系、旅游者与社区居民的人际关系的关键因素,基于自我调节态度理论,以旅游者幸福感、旅游地情感形象、... 在激烈的客源竞争中,培育旅游者忠诚是旅游地的制胜关键,也是其生存发展之道。文章整合代表旅游者、旅游地、旅游者与旅游地的人地关系、旅游者与社区居民的人际关系的关键因素,基于自我调节态度理论,以旅游者幸福感、旅游地情感形象、地方依恋、情感凝聚为中介,实证探讨真实性感知对旅游者忠诚的影响机制。通过对473份有效样本进行数据分析,研究表明:真实性感知会增进旅游者幸福感、旅游地情感形象、地方依恋和情感凝聚,继而又会对旅游者忠诚产生促进作用;旅游者幸福感、旅游地情感形象、地方依恋、情感凝聚在真实性感知与旅游者忠诚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与旅游者幸福感、旅游地情感形象、情感凝聚相比,地方依恋承载的中介效应最大。该研究结果可为培育旅游者忠诚、促进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感知 旅游者幸福感 旅游地情感形象 地方依恋 情感凝聚 忠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中的旅游重构 被引量:3
4
作者 孙云龙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新质生产力源于时代发展和科技创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从人地关系、旅游行为、行业治理等层次全方位地重塑着旅游业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本文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对旅游的全面重构,揭示了技术进步带来的多重... 新质生产力源于时代发展和科技创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从人地关系、旅游行为、行业治理等层次全方位地重塑着旅游业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本文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对旅游的全面重构,揭示了技术进步带来的多重影响。一方面,技术赋能使得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和个性化地体验旅游,享受沉浸式和交互式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对地方原真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日常生活感性体验的潜在威胁。研究进一步讨论了新质生产力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需要警惕的3种倾向:对感性社会的消解,对地方原真性的剥夺,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偏离。最后强调,技术的健康发展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确保技术进步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每一个人的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旅游重构 地方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缺感视角下的特种兵式旅游消费心理形成机制研究
5
作者 张静儒 李厚祺 胡安安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54,共16页
旅游节奏是人们理解旅游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现象,特种兵式旅游节奏极快,充斥着疲劳和紧张,与传统追求放松、享乐、摆脱快节奏生活方式的旅游形式具有明显差异。目前研究大多从社会文化学层面对特种兵式旅游现象进... 旅游节奏是人们理解旅游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现象,特种兵式旅游节奏极快,充斥着疲劳和紧张,与传统追求放松、享乐、摆脱快节奏生活方式的旅游形式具有明显差异。目前研究大多从社会文化学层面对特种兵式旅游现象进行解释,但从心理学层面对其消费心理形成机制的讨论还较为不足。为此,文章从稀缺感视角出发,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构建并检验了特种兵式旅游消费心理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时间稀缺感和金钱稀缺感通过预期性的认知评估和情感评估,促使特种兵式旅游者产生机会稀缺感和负面前瞻性情绪;2)消极预期性评估产生的压力导致游客产生多样化追求的应对策略,并最终转化为特种兵式旅游实践,并且这一过程受到游客适应力的调节;3)在上述复杂的心理机制作用下,游客不断进行极快的“过场”,进一步塑造了特种兵式旅游的高流动性。研究结果在理论层面对当下特种兵式旅游行为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提供了解释路径,在实践层面为旅游目的地管理者、景区经营者等主体制定相应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兵式旅游 稀缺感 压力 旅游节奏 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地联盟品牌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张家界案例研究
6
作者 李文静 张朝枝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100,共16页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立目的地联盟品牌已成为地方获取可持续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目的地联盟品牌生态系统究竟如何可持续发展,空间要素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并不清楚。文章以张家界为例,探索了目的地联盟品牌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立目的地联盟品牌已成为地方获取可持续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目的地联盟品牌生态系统究竟如何可持续发展,空间要素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并不清楚。文章以张家界为例,探索了目的地联盟品牌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及成长机理。研究发现,目的地联盟品牌历经了主打产品群形成、核心成员品牌突破和目的地联盟品牌生态系统协同发展3个阶段。内外部环境因素与空间因素共同驱动目的地联盟品牌演化,其中,成员品牌间资源的空间位置关系、制度空间差异以及品牌形象空间定位差异等因素决定了目的地联盟品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目的地利益相关者基于合作衍生机制、竞合突破机制及竞争分化机制的竞合博弈过程推动目的地联盟品牌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地联盟品牌 旅游目的地 品牌生态系统 演化机制 张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要快,还是要慢?——基于AI行程分析的不同旅游节奏游客情感差异比较研究
7
作者 王楚涵 张朝枝 +1 位作者 杨羽菲 徐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7-446,共10页
旅游转型发展时期,究竟应该发展“快旅游”还是“慢旅游”的争论凸显了旅游节奏研究的必要性.该文基于网络游记文本,借助大语言模型的信息抽取能力和文本情感分析方法对旅游节奏与游客情感进行测度,探索了不同旅游节奏的游客情感差异.... 旅游转型发展时期,究竟应该发展“快旅游”还是“慢旅游”的争论凸显了旅游节奏研究的必要性.该文基于网络游记文本,借助大语言模型的信息抽取能力和文本情感分析方法对旅游节奏与游客情感进行测度,探索了不同旅游节奏的游客情感差异.研究发现,旅游节奏快慢对游客情感有显著影响,慢节奏旅游者的正向情感更高、负向情感更低,但快节奏旅游者在正向、负向与整体情感的多样性更高.该研究深化了对不同旅游节奏下游客情感规律的理解,并对业界关注的旅游快慢之争进行了回应,对旅游目的地产品优化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节奏 游客情感 旅游行程分析 文本挖掘 情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遇见他者的日常:真实性视域下的早市旅游体验研究
8
作者 王子卓 薛岚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33,共12页
伴随着旅游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早市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吸引物,展现出丰富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意涵。早市旅游作为一种回归日常的旅游形式,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体验地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机会。文章基于真实性理论,探索了游客早市旅... 伴随着旅游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早市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吸引物,展现出丰富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意涵。早市旅游作为一种回归日常的旅游形式,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体验地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机会。文章基于真实性理论,探索了游客早市旅游过程中的真实性体验及其生成机制。通过对网络平台上用户分享的早市旅游体验相关文本的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早市作为他者的日常生活场域,为游客提供了体验多维真实性的契机。具体而言,游客在早市旅游中同时体验到了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存在主义真实性,且3种体验得以共存,得益于早市的“日常性”特征。文章剖析了旅游体验与他者日常生活的深层次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早市旅游、菜市场旅游等回归日常的旅游方式,并为业界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市 旅游体验 真实性 日常生活 他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两区域旅游系统非均衡动态模拟 被引量:5
9
作者 薛领 翁瑾 吴春萍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建立中国沿海与内陆两区域旅游系统模型,在空间经济学演绎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基于agent建模(agent-based modeling)的计算实验方法,探讨市场需求、区域间和区域内旅游产品的替代弹性、固定成本投入以及区位和交通条件等影响因素对区域旅... 建立中国沿海与内陆两区域旅游系统模型,在空间经济学演绎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基于agent建模(agent-based modeling)的计算实验方法,探讨市场需求、区域间和区域内旅游产品的替代弹性、固定成本投入以及区位和交通条件等影响因素对区域旅游系统演化的非均衡动态过程。模拟表明,旅游往往集聚在具有区位优势、规模经济和消费能力的沿海地区,而交通条件的持续改善、沿海与内陆区域间以及区域内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差异化将有助于加快中国内陆地区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过程,并且收入水平越高、外部需求越大对区域旅游系统的动态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区域旅游系统 垄断竞争模型 基于agent的建模 非均衡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的旅游教育体系概述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郭英之 陈勇 +1 位作者 瓦弗特.福莱尔 沃夫刚.奥尔特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40-46,共7页
德国旅游专业的高等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两种,其中旅游职业教育已经相当完善,而旅游学术教育尽管50年前已经开设了第一门课程,但相当而言仍然较新。旅游学术教育目前主要由应用性课程组成,并力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管德国的许... 德国旅游专业的高等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两种,其中旅游职业教育已经相当完善,而旅游学术教育尽管50年前已经开设了第一门课程,但相当而言仍然较新。旅游学术教育目前主要由应用性课程组成,并力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管德国的许多综合性大学都优先发展旅游专业,但综合性大学的旅游专业目前还没有独立的学科和学位。随着“波隆那宣言”的影响、以及本科和硕士课程在德国的引入,情况会随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旅游专业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内生化的旅游新业态的体系构建与规制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旸 沈涵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0-122,129,共4页
在旅游新型业态体系构建和政策规制的发展过程中,会产生某种生态内生化的趋势,它是伴随着旅游传统产业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旅游产业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循环而实现的,因此从本质上说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是一种基于生态内生化的业态... 在旅游新型业态体系构建和政策规制的发展过程中,会产生某种生态内生化的趋势,它是伴随着旅游传统产业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旅游产业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循环而实现的,因此从本质上说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是一种基于生态内生化的业态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内生化 旅游新业态 政策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的西藏林芝乡村旅游发展效率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佩燕 李雪 郭英之 《高原农业》 2024年第5期563-570,共8页
近年来,乡村旅游产业成为推动西藏林芝市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设施、家庭旅馆的建立以及农牧民旅游就业培训等方式提升林芝市乡村旅游经济。本文选用DEA模型的方法,以2017-2021年期间林芝市乡村... 近年来,乡村旅游产业成为推动西藏林芝市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设施、家庭旅馆的建立以及农牧民旅游就业培训等方式提升林芝市乡村旅游经济。本文选用DEA模型的方法,以2017-2021年期间林芝市乡村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对林芝市乡村旅游产业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17、2018以及2020年林芝市乡村旅游发展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小于1,出现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2020年技术效率小于1、其他年份均等于1,2019和2021年规模效率以及综合效率都等于1呈DEA强有效;(2)2017-2021年林芝市乡村旅游发展效率处于动荡上升趋势,动荡年份为2020年,其他年份呈逐步趋于良好发展状态,林芝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值得其他地市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模型 林芝 乡村旅游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增权与社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及空间恒定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安禧 王松茂 +1 位作者 姜红 郭英之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8-104,共7页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手段-目的链理论,利用从浙江省西塘古镇收集的325份有效问卷,将案例地分为中心区、过渡区和边缘区,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旅游增权与社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及空间恒定性。结果表明:政治增权和社会增权对社区...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手段-目的链理论,利用从浙江省西塘古镇收集的325份有效问卷,将案例地分为中心区、过渡区和边缘区,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旅游增权与社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及空间恒定性。结果表明:政治增权和社会增权对社区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支持旅游开发在经济增权、心理增权与社区经济发展间分别起部分中介和完全中介作用;经济增权经支持旅游开发影响社区经济发展具有空间恒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增权 支持旅游开发 社区经济发展 恒定性 西塘古镇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旅游地游客的情感特征与影响因素——以阳关与玉门关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小凤 张朝枝 +1 位作者 杨晓鹏 曾晓茵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9,共13页
文学是唤起游客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重要符号。但是,现有研究对文学旅游地的游客情感问题仍关注不足,不利于经营者理解游客的情感诉求和进一步优化游客情感体验。文章以阳关与玉门关文学旅游地为例,通过爬虫软件获取国内代表性旅游网... 文学是唤起游客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重要符号。但是,现有研究对文学旅游地的游客情感问题仍关注不足,不利于经营者理解游客的情感诉求和进一步优化游客情感体验。文章以阳关与玉门关文学旅游地为例,通过爬虫软件获取国内代表性旅游网站的游客评论文本,运用内容分析和情感分析的方法探讨文学旅游地的游客情感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文学旅游地的游客情感特征以积极与消极情绪为主,且具有情境异质性;(2)游客的积极情感主要受文学作品的历史象征意义、人文景观的真实性与自然景观的地方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互动体验设施的多样性、讲解服务的公益性与交通服务的专业性等要素影响;(3)游客的消极情感主要受文学作品的消极情感表征与场所意象、人文景观的失真与不完整、互动体验设施的过度商业化与通信网络设施的不完善、售检票服务的不便与公益讲解服务的缺失等要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遗产 游客 情感 长城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艺术地理研究:内涵、框架与新方向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佼佼 郭英之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0,共12页
艺术不仅是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有力工具,也推动目的地实现新的地方生产,由此引发的旅游艺术地理议题产生了巨大的理论需求,亟待学术探索。文章首先厘清广义与狭义的艺术地理研究,剖析其时空观,提出旅游研究与实践中的艺术地理现象,阐释... 艺术不仅是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有力工具,也推动目的地实现新的地方生产,由此引发的旅游艺术地理议题产生了巨大的理论需求,亟待学术探索。文章首先厘清广义与狭义的艺术地理研究,剖析其时空观,提出旅游研究与实践中的艺术地理现象,阐释旅游、艺术、地理三者的逻辑关系,分析旅游艺术地理的内涵,建构包含艺术旅游、旅游艺术、艺术联合旅游促进地方生产的主题框架。在此框架下,文章辨析了艺术旅游(以艺术体验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与旅游艺术(具有艺术性的旅游行为及其衍生品)的概念;厘清旅游艺术的3个主题,即旅游作为艺术行为而产生的地理活动现象、旅游引发的仪式艺术作为一种地理文化现象,以及旅游地图艺术作为一种研究工具;阐述艺术联合旅游对地方生产的促进。最后,文章提出旅游艺术地理研究新趋势,包括基于地方艺术的旅游产业创意开发、旅游及其艺术形式带动地方振兴以及旅游艺术的数字化空间与工具。理论层面,文章一方面为旅游研究引入了一个创新且系统的艺术地理框架,另一方面为艺术地理研究提供了来自旅游领域的重要理论构成;实践层面,文章以艺术为切入口,为目的地创造个体体验、创新旅游发展模式、促进地方生产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研究 艺术地理 旅游艺术 艺术旅游 地方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数字人拟人化对游客体验质量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沈涵 陈庆阳 张静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8-368,共11页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流行以及数字技术的成熟,虚拟数字人在目的地营销与旅游服务过程中的应用逐渐普遍,而且其拟人化程度不断提高,并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接受且喜爱.但是虚拟数字人能否以及如何提升游客的体验质量缺乏理论支撑,旅游虚拟数字...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流行以及数字技术的成熟,虚拟数字人在目的地营销与旅游服务过程中的应用逐渐普遍,而且其拟人化程度不断提高,并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接受且喜爱.但是虚拟数字人能否以及如何提升游客的体验质量缺乏理论支撑,旅游虚拟数字人的拟人化效果尚处于探索阶段.该研究基于情感信息理论,引入感知可爱、感知信任以及技术准备度,探索旅游虚拟数字人拟人化对游客体验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选取博物馆解说作为应用场景,总共设计三个情境实验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1)虚拟数字人的形象相似性与行为相似性均显著正向影响游客体验质量;2)虚拟数字人的拟人化程度显著正向影响游客体验质量,且感知可爱与感知信任发挥中介作用;3)技术准备度调节拟人化程度对感知信任的影响.研究结论在丰富拟人化理论应用以及虚拟数字人实证研究的同时,也为虚拟数字人的设计以及在文旅行业的应用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数字人 拟人化 感知可爱 感知信任 技术准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物推动文明对话的议题与路径
17
作者 张朝枝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3,共3页
一、以文物推动文明对话的现实背景与理论实质随着冷战阴影的消散,国际大国间的紧张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民族与宗教的矛盾、区域性的冲突却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呼吁文化多样性和推动多边政治的声音愈发强烈。1998年,联合国宣... 一、以文物推动文明对话的现实背景与理论实质随着冷战阴影的消散,国际大国间的紧张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民族与宗教的矛盾、区域性的冲突却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呼吁文化多样性和推动多边政治的声音愈发强烈。1998年,联合国宣布2001年为“不同文明间对话年”,这一举措标志着国际社会对文明对话重要性的正式认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联合国体系中唯一专门负责推动“文明间对话”的机构,致力于推进这一进程⑦。该组织通过推广《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文化多样性公约》等国际文书,并利用世界遗产申报的契机,促进遗产名录的区域平衡、类型创新和跨区域合作,同时举办各类论坛和对话活动,旨在深化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理解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活动 世界遗产申报 文明对话 跨区域合作 文化多样性 区域平衡 民族与宗教 理论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热点居民生活质量感知评价关联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郭英之 叶云霞 +2 位作者 李雷 姜静娴 彭兰亚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8-65,共8页
本文从旅游目的地居民角度出发,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水乡周庄为例,首先研究了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影响的感知评价,其次考察了发展旅游业之后旅游目的地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感知评价,再次研究了居民生活质量与旅游影响感知之间的... 本文从旅游目的地居民角度出发,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水乡周庄为例,首先研究了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影响的感知评价,其次考察了发展旅游业之后旅游目的地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感知评价,再次研究了居民生活质量与旅游影响感知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居民对目的地发展旅游业的支持态度,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政府调动旅游目的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旅游目的地 生活质量评价 旅游影响感知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定位研究 被引量:34
19
作者 郭英之 张红 +3 位作者 宋书玲 李雷 陈晓莉 张丽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32,共6页
本文探讨了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竞争以及市场定位 ,研究表明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属性中 ,“安全性”与“优美的景色”是中国出境旅游者认为的最重要特征属性 ;KYST研究结果表明 ,在中国现已开放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中 ,新... 本文探讨了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竞争以及市场定位 ,研究表明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属性中 ,“安全性”与“优美的景色”是中国出境旅游者认为的最重要特征属性 ;KYST研究结果表明 ,在中国现已开放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中 ,新加坡与泰国、日本与韩国、埃及与德国是两两相似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形象 ;ALSCAL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属性之间既具有联系 ,又具有差异 ;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相互之间具有市场竞争性。为吸引更多的中国大陆旅游者出境旅游 ,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旅游目的地 出境旅游 市场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研究——以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长乐村为例 被引量:126
20
作者 黄洁 吴赞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89,共6页
在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以及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认知。本课题就旅游发展初期目的地居民的旅游认知态度进行了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research) ,以浙江兰溪市诸葛、长乐两古村落为研究对象 ,对旅游发... 在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以及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认知。本课题就旅游发展初期目的地居民的旅游认知态度进行了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research) ,以浙江兰溪市诸葛、长乐两古村落为研究对象 ,对旅游发展给当地社区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调研 ,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描述了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一般认知 ,并通过聚类分析进行细分 ,划分出对旅游发展持不同观点的三类人。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能给旅游规划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一些启发 ,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旅游目的地 兰溪市 社区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旅游规划 古村落 旅游认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