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1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觉文化传播:一种传播形态和文化生产的理论构建——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孟建教授 被引量:20
1
作者 孟建 杨乘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80,共4页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一。在整合视觉文化研究与传播学的基础上,孟建教授创造性地提出“视觉文化传播”的全新理论构想,从视觉文化传播的语境与表征出发,上升到合理的文化构成,以一种传播形态与文化生产的理论构建,...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一。在整合视觉文化研究与传播学的基础上,孟建教授创造性地提出“视觉文化传播”的全新理论构想,从视觉文化传播的语境与表征出发,上升到合理的文化构成,以一种传播形态与文化生产的理论构建,证明了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 传播形态 文化构成 视觉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媒产业化的历程、机遇、挑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芝晓教授访谈 被引量:3
2
作者 黄芝晓 陆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2-185,共4页
关键词 传媒产业化 中国 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 《甘肃社会科学》 改革开放 新闻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道中国与记录中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首届电视学术节”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莉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电视新闻类节目 电视纪录片 频道专业化 娱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用户:受众转向视域下的数字新闻学理论创新
4
作者 田浩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2,共8页
用户群体是数字新闻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量。文章从数字新闻用户理论建构视角出发,爬梳和分析相关领域内的文献,尝试回答谁是数字时代的新闻用户,如何理解数字新闻领域内的受众转向,以及如何理论化数字新闻用户的参与实践等问题。研究... 用户群体是数字新闻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量。文章从数字新闻用户理论建构视角出发,爬梳和分析相关领域内的文献,尝试回答谁是数字时代的新闻用户,如何理解数字新闻领域内的受众转向,以及如何理论化数字新闻用户的参与实践等问题。研究表明,秉持数据主义思维理解新闻用户虽具有一系列便利,但会造成在数字媒体平台上简化用户身份、刻板化用户行为,以及误解用户价值立场等多重偏差。研究者可以尝试将“激进的受众转向”作为切入点,检视与反拨数据主义观念的理论缺陷,客观界定用户作为新闻体验者、行动参与者,以及新闻生态的关键节点等主动性角色。进一步来说,研究者应当基于复杂性逻辑和介入性观念将数字新闻用户及其参与行为系统纳入数字新闻学的理论版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闻 新闻用户 新闻生态 行动者 数据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复旦大学教授谈新文科 被引量:40
5
作者 陈周旺 段怀清 +5 位作者 严峰 孙向晨 田素华 苏耕欣 李宏图 张涛甫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3,共19页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它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新文科建设正式拉开序幕。新文科的内涵和外延究竟是怎样的?它对于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究竟有何意义?如何遵循教育规律有效地推进新文科建设?...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它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新文科建设正式拉开序幕。新文科的内涵和外延究竟是怎样的?它对于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究竟有何意义?如何遵循教育规律有效地推进新文科建设?这些都是我们不能不深入思考的问题。复旦大学本科生院组织文科院系的教授们进行了专题研讨,在此基础上本刊约请教授们笔谈,以期能够引起学术界更广泛的关注和更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题研讨 高等学校 文科建设 学术体系 复旦大学教授 话语体系 学科体系 遵循教育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的动员与组织——以复旦大学“媒介素养行动小组”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谢静 陈俊美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4-87,共4页
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首先提出媒介素养教育问题,70余年来,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在许多国家普及。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列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 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首先提出媒介素养教育问题,70余年来,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在许多国家普及。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列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发展中国家,如菲律宾、阿根廷、墨西哥等,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媒介素养教育活动。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在20世纪80-90年代开始推广媒介素养教育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复旦大学 教育行动 20世纪80-90年代 发展中国家 组织 动员 教育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新闻”与“舆论”数字融通
7
作者 张涛甫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68,共1页
数字技术正以超凡的力量催化人类的物质生产与文明交往的剧烈变动,而基于数字媒体平台的信息生产、流通与接受过程无疑是其中令人瞩目的领域。如何面向未来传媒生态、立足中国本土经验归纳原创性概念和理论,这对于中国新闻传播学而言尤... 数字技术正以超凡的力量催化人类的物质生产与文明交往的剧烈变动,而基于数字媒体平台的信息生产、流通与接受过程无疑是其中令人瞩目的领域。如何面向未来传媒生态、立足中国本土经验归纳原创性概念和理论,这对于中国新闻传播学而言尤为急切。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元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融通 中国本土经验 数字技术 传媒生态 舆论 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数字幸福感:主流媒体积极新闻理念及实践主张
8
作者 田浩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5,共7页
在数字时代,个体的新闻接受与信息消费行为逐渐为数字媒体平台所统摄,由信息倦怠所引发的新闻回避、情感疲劳与社交孤独助推了个体的情感危机。以数字幸福感为观念框架,积极新闻作为一种与介入性新闻和建设性新闻密切相关的新闻理念,主... 在数字时代,个体的新闻接受与信息消费行为逐渐为数字媒体平台所统摄,由信息倦怠所引发的新闻回避、情感疲劳与社交孤独助推了个体的情感危机。以数字幸福感为观念框架,积极新闻作为一种与介入性新闻和建设性新闻密切相关的新闻理念,主张在行动者关系、实践方式与新闻角色等维度上建立以积极内容和积极体验为内核的新闻实践方案,以疗愈个体心灵与凝聚社会共识为两翼来探索数字新闻业的创新理论。在数字媒体平台上,主流媒体机构应当秉持“数字幸福观”,系统性探寻更加积极的生活意义构造和社会介入方案,着力打造积极新闻业与积极社会的融合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新闻 数字幸福感 信息倦怠 主流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职教员与教员兼职:民国时期大学新闻学系教员群体的构成与流动
9
作者 梁德学 刘传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8-165,共8页
大学新闻学系对师资要求较高,民国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教员准入资格亦有明确限制。大学新闻学系的筹办或运作采取了较为灵活的策略,即大量聘请新闻业界人士到系兼课,导致兼职教员占比畸高现象。与此同时,为数不多的专职教员因开展新... 大学新闻学系对师资要求较高,民国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教员准入资格亦有明确限制。大学新闻学系的筹办或运作采取了较为灵活的策略,即大量聘请新闻业界人士到系兼课,导致兼职教员占比畸高现象。与此同时,为数不多的专职教员因开展新闻实践、缓解经济压力等需要,往往跨校兼课或到报馆兼差。由此衍生出新闻学系教员较其他系科教员具有更大的流动性,进而阻碍了民国时期高等新闻教育师资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系 兼职教员 教员兼职 教员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绕“五论”的六十年争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学理论研究管窥 被引量:5
10
作者 童兵 陈杰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52,共6页
本文围绕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新闻学基础理论研究中五个主要的学术争论命题,从争论的核心问题、主要观点和经验教训入手,揭示出60年来新闻学研究学术热点的转移和学术探索的轨迹,在整体上与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保持同步;与"... 本文围绕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新闻学基础理论研究中五个主要的学术争论命题,从争论的核心问题、主要观点和经验教训入手,揭示出60年来新闻学研究学术热点的转移和学术探索的轨迹,在整体上与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保持同步;与"五论"争论先后出现相对应的是人们对新闻学基本概念认识向科学的回归;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闻事业的发展不断推动着人们认识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 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理论研究 学术争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嵌与回归:新闻学教材建设的意识形态考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涛甫 张大伟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4,共6页
新闻学教材建设从来都不是由个体或新闻教育机构单维决定的,而是社会系统结构化知识和意义共享系统的一部分,且是十分重要的部分。考察当下我国新闻学教材,须跳出纯粹的新闻学知识的内视角,从新闻学知识生产和传播的社会学与政治学维度... 新闻学教材建设从来都不是由个体或新闻教育机构单维决定的,而是社会系统结构化知识和意义共享系统的一部分,且是十分重要的部分。考察当下我国新闻学教材,须跳出纯粹的新闻学知识的内视角,从新闻学知识生产和传播的社会学与政治学维度,即从新闻学教材的意识形态功能角度考量当下中国新闻学教材建设问题。当前中国的新闻教育面对多方面挑战,新闻学教材建设也面临现实困境。破解中国新闻学教材建设难题,须从意识形态逻辑、教育逻辑和知识逻辑三者结合的维度,以问题为导向,寻求问题的系统解决和根本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教材 意识形态 新闻教育 脱嵌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媒业新的传播生态——2008年重大事件报道的新闻学盘点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良荣 孟慧丽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2,35,共4页
2008年中国所经历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显示中国的传媒业进入了一个新的传播生态,即全球化时代的传播、风险社会中的传播与网络化时代的传播。在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关键在于话语权的争夺;在风险社会中的传播,关键在于信息透明度的把握;在网... 2008年中国所经历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显示中国的传媒业进入了一个新的传播生态,即全球化时代的传播、风险社会中的传播与网络化时代的传播。在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关键在于话语权的争夺;在风险社会中的传播,关键在于信息透明度的把握;在网络化时代的传播,关键在于舆论主动权的掌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生态 全球化 风险社会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新一代大学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涛甫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共3页
一、政治社会化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 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在社会政治互动中接受社会政治文化教化,学习政治知识、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规范、形成政治态度、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是社会政治体系的自我延续机制和功能运行... 一、政治社会化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 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在社会政治互动中接受社会政治文化教化,学习政治知识、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规范、形成政治态度、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是社会政治体系的自我延续机制和功能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政治社会化 传播 大学生 政治文化 政治互动 社会个体 政治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文化合力中推进新闻学话语体系建设 被引量:9
14
作者 童兵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4,共5页
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维度对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梳理和分析,并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利用已有文化资源和立足时代高度、关注新闻话语和政治话语的分工协调、推动人文主义和... 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维度对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梳理和分析,并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利用已有文化资源和立足时代高度、关注新闻话语和政治话语的分工协调、推动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以及人文性话语和科学性话语的融合四个方面论证了建构中国新闻话语体系的正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权 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先进文化 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理论创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求——纪念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发表6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孟建 张文静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关键词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陆定一 新闻媒体 职业道德 新闻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专业化到社会化: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向 被引量:7
16
作者 窦锋昌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1-45,70,共6页
近年来,伴随着媒体环境的巨大变化,媒体机构的内涵和外延在新媒体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专业媒体机构之外,出现了大量的社会化媒体机构。媒体机构的用人需求出现了结构性转变,在人才"需求侧"发生改变之后,作为人才"... 近年来,伴随着媒体环境的巨大变化,媒体机构的内涵和外延在新媒体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专业媒体机构之外,出现了大量的社会化媒体机构。媒体机构的用人需求出现了结构性转变,在人才"需求侧"发生改变之后,作为人才"供给侧"的新闻学教学改革显得尤为紧迫。文章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体时代新闻学教学中的"变"与"不变",以及在此基础上,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从"专业化"向"社会化"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 社会化 新闻学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公共新闻学运动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静 《当代传播》 2004年第6期41-44,共4页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公共新闻学运动"进行了全面的评介。美国的公共新闻学运动是美国新闻界应对媒介批评的产物,在业界和理论界都拥有强有力的支持者。公共新闻学运动与过去美国的社会责任论、调查性新闻、公共...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公共新闻学运动"进行了全面的评介。美国的公共新闻学运动是美国新闻界应对媒介批评的产物,在业界和理论界都拥有强有力的支持者。公共新闻学运动与过去美国的社会责任论、调查性新闻、公共服务媒介有相似之处,但与它们又有着根本的不同,它以社群主义为哲学基础,对传统的新闻专业理念提出了挑战。不过,公共新闻学要进一步发展,还必须解决其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 新闻专业 媒介批评 新闻界 美国 运动 社会责任论 公共服务 社群主义 根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校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发展三十年理论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
18
作者 童兵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29-36,共8页
文章是对中国高校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发展三十年所进行的理论思考,从基本经验、存在问题、未来展望三方面展开。基本经验有五条:中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坚强支持,解放思想放大胆子走稳路子,打开国门礼贤海外学人,抓紧基础性研究兼顾应... 文章是对中国高校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发展三十年所进行的理论思考,从基本经验、存在问题、未来展望三方面展开。基本经验有五条:中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坚强支持,解放思想放大胆子走稳路子,打开国门礼贤海外学人,抓紧基础性研究兼顾应用性研究,切实改进研究方法。存在问题主要有三:对基本概念和范畴深入研究不够,学术自觉和理论胆略欠缺,标志性成果不多。对于未来的展望,首先要做好规划,其次要组织攻关研究,最后要为产出标志性成果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与传播学 学术发展 理论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与转机: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流变和走向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涛甫 陈佳怡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0-127,共8页
在总体性技术环境下,危机话语始终悬浮在新闻学研究的领空,随之而生的还有新闻业自我救赎和转型重构的决心、韧劲。文章对党的十九大以来新闻学研究进行回顾,从动荡的新闻业态、新闻从业者身份转换、数字时代的新闻生产、新闻伦理和规... 在总体性技术环境下,危机话语始终悬浮在新闻学研究的领空,随之而生的还有新闻业自我救赎和转型重构的决心、韧劲。文章对党的十九大以来新闻学研究进行回顾,从动荡的新闻业态、新闻从业者身份转换、数字时代的新闻生产、新闻伦理和规制、新闻叙事和话语、中国新闻史研究、新闻学理论再阐释、面向未来的新闻学教育八个方面勾勒出新闻学危机的总体特征和自我救赎的实践版图。通过梳理研究成果,展开论题思考,认识新闻实践和理论体系的变革和重塑,以期在不确定性迷雾中把握新闻学研究的脉络和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大 新闻学研究 新闻业态 新闻从业者 新闻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理论新闻学研究世纪回眸(上)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建云 《当代传播》 2001年第4期26-30,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新闻学研究 理论新闻学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