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学习贯彻《加快建设文化强国》要求,提升博物馆事业发展质量(笔谈) |
李耀申
陆建松
王晓毅
蔡淋
|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中国博物馆学应加强博物馆建设研究 |
陆建松
郑奕
|
《中国博物馆》
|
2008 |
2
|
|
3
|
浅议遗址博物馆的功能及其展示传播学术支撑体系建设 |
陆建松
朱峤
|
《园林》
|
2012 |
8
|
|
4
|
儿童观众与博物馆学习:以瑞吉欧教育理论为视角 |
周婧景
|
《中国博物馆》
|
2016 |
5
|
|
5
|
试论博物馆学学科发展及其人才培养 |
陆建松
|
《中国博物馆》
|
2013 |
2
|
|
6
|
中国博物馆学发展亟需特色新型“智库”支撑 |
郑奕
|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7
|
新博物馆学在陶瓷博物馆中的实践——以台湾莺歌陶瓷博物馆为例 |
高原
|
《中国博物馆》
|
2017 |
1
|
|
8
|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博物馆学实践 |
俞嘉馨
|
《中国博物馆》
|
2008 |
0 |
|
9
|
对博物馆“以观众为中心”观念的再理解 |
周婧景
|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
2021 |
28
|
|
10
|
中国博物馆“研学旅行”研究发展述略--基于文献视角 |
周婧景
|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
2020 |
21
|
|
11
|
从“博物馆疲劳”概念出发:参观博物馆的影响因素、检测方法与改善建议 |
周婧景
|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
2018 |
18
|
|
12
|
论考古博物馆的建设问题 |
陆建松
|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13
|
“IP”经营——博物馆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新思路探索 |
姜璐
|
《中国博物馆》
|
2017 |
51
|
|
14
|
博物馆运营应以使命为导向 |
陆建松
|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15
|
科学的博物馆教育活动组织管理模式 |
郑奕
|
《中国博物馆》
|
2013 |
19
|
|
16
|
我国博物馆评估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
厉樱姿
|
《中国博物馆》
|
2013 |
11
|
|
17
|
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 |
陆建松
|
《中国博物馆》
|
2014 |
26
|
|
18
|
博物馆评估方法浅析--以美国慈善机构导航的博物馆评估为案例 |
李林
|
《中国博物馆》
|
2008 |
9
|
|
19
|
博物馆与儿童利用者:一种类分众模式的实践 |
周婧景
|
《中国博物馆》
|
2017 |
12
|
|
20
|
将博物馆资源融入学校教育的制度设计研究 |
朱峤
|
《中国博物馆》
|
2016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