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势大鼠血清ALP动态及骨髓细胞骨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于志锋 顾淑珠 +2 位作者 高建军 周轶 金慰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 了解雌性大鼠切卵去势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变化规律及骨髓细胞的骨形成相关基因ALP、骨钙素(Bone Gla-containing protein,BGP)及核结合因子al(core bindingfactor 1,Cbf al)的mRNA表达。方法 6月龄SD雌性... 目的 了解雌性大鼠切卵去势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变化规律及骨髓细胞的骨形成相关基因ALP、骨钙素(Bone Gla-containing protein,BGP)及核结合因子al(core bindingfactor 1,Cbf al)的mRNA表达。方法 6月龄SD雌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切卵(Sham)和切卵(OVX)组。其中每组5只大鼠于术后起每隔10d断尾采血一次至90d,用对-硝基苯磷酸盐(P-NPP)法测量血清ALP;每组4只大鼠于术后10d处死获取骨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骨髓细胞中ALP、BGP、Cbfal mRNA表达改变。结果 OVX组大鼠血清ALP水平,10d时已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5,+40.0%),20d时升高呈峰值(P<0.05,+63.6%),30d时则显著性降低(P<0.05,-26.1%),40d起呈回升,与Sham组比较40、50、60、70、80及90d时的ALP分别增加26.2%(P<0.05)、18.1%、16.9%、68.5%(P<0.05)、42.6%(P<0.05)与45.9(P<0.05);切卵后10d骨髓细胞中ALP、BGP、Cbfa lmRNA的表达OVX组明显高于Sham对照组(P<0.05)。结论 大鼠去势后早期血清ALP呈先增高后下降的波动性变化,以后回升呈不同程度增高;骨髓细胞的ALP,BGP和Cbf almRNA表达呈增高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大鼠 血清 ALP 骨髓细胞 骨形成 基因表达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细胞PPARγ和Cbf α1mRNA表达的增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丰盛梅 金慰芳 +1 位作者 高建军 顾淑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4-166,183,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与核结合因子α1(cote binding factoralpha l,Cbfα1)表达的增龄性变化,分析二者变化的相关性,探讨老年性骨衰退发生的可能...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与核结合因子α1(cote binding factoralpha l,Cbfα1)表达的增龄性变化,分析二者变化的相关性,探讨老年性骨衰退发生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取1、3、7、12、16、18和 20月龄的SD大鼠,每组雌雄各5只,无菌获得腰椎骨髓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骨髓细胞中 PPARγ与Cbfα 1mRNA的表达水平;并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 PPARγ mRNA的表达水平在3月龄前变化不大,7月龄时下降,约为3月龄的34% (P<0.01),之后逐渐上调,18月龄约为7月龄的8.8倍(P<0.001);Cbfα1 mRNA表达水平在3 月龄为最高,为1月龄的3倍(P<0.001),随后逐渐下调, 18月龄为最低,约为3月龄的6% (P<0.001).PPARγ与Cbfα 1mRNA的表达水平从3月龄开始呈负相关(r=0.5967,P<0.01), 相关系数随月龄增加而增加,16~20月龄期间二者变化的相关性最大。结论 PPARγ mRNA在老年大鼠骨髓细胞中高表达,且与Cbfα 1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骨髓细胞PPARγ高表达可能参与老年性成骨细胞前体减少和骨衰退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mRNA表达 骨髓细胞 CBF 相关性研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增龄变化 receptor RT-PCR方法 单因素方差分析 1mRNA 增龄性变化 分子机制 SD大鼠 相关分析 统计软件 相关系数 老年大鼠 细胞前体 老年性 负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PTH_(1-34)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发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金慰芳 王洪复 +6 位作者 顾淑珠 周轶 高建军 徐培康 徐爱红 王漪 周永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61-465,共5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1-34),rh-PTH(1-34)]对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大鼠继发性骨质疏松症(OP)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方法,建立模拟糖皮质激素引起...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1-34),rh-PTH(1-34)]对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大鼠继发性骨质疏松症(OP)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方法,建立模拟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继发性OP大鼠模型。给予皮下注射5、10、20和40μg·kg-1·d-1rhVTH(1-34)治疗8周。观察骨量、骨生物力学、骨形态计量及骨代谢相关血尿生化指标,综合评价PTH对糖皮质激素诱发OP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肌注地塞米松大鼠的骨量、骨生物力学较对照组显著性下降,表明诱导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成立。不同剂量咖治疗均能显著增加模型大鼠的腰椎与股骨骨密度、股骨干重与灰重,提高股骨三点弯曲最大载荷、提高腰椎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及矿化沉积率(P<0.05-0.001),并呈一定剂量效应关系。血钙、磷无明显变化。结论外源性PTH对糖皮质激素诱发的大鼠OP具有显著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H 治疗作用 糖皮质激素 大鼠 诱发 OP 骨生物力学 股骨 骨质疏松症 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PTH_((1-34))治疗OVX大鼠骨质疏松延后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于志锋 金慰芳 +3 位作者 顾淑珠 高建军 周轶 王洪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hPTH(134)]对卵巢摘除(OVX)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及停药后效应。方法应用双侧卵巢摘除方法建立模拟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给予皮下注射20μgkgdrhPTH(134)治疗8周,观察其骨量、骨生物力学、骨... 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hPTH(134)]对卵巢摘除(OVX)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及停药后效应。方法应用双侧卵巢摘除方法建立模拟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给予皮下注射20μgkgdrhPTH(134)治疗8周,观察其骨量、骨生物力学、骨小梁形态计量及骨代谢相关血、尿生化指标,综合评价PTH对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停药8周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外源性PTH(134)治疗能显著增加模型大鼠的骨量、骨力学性能,改善骨微结构、增加骨转换。用药组的骨密度、股骨三点弯曲与腰椎压缩最大载荷、腰椎骨小梁百分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01);血ALP(P<0.05~0.01)与尿Pyd(P<0.05)保持高水平;PTH停药8周后大鼠股骨与腰椎骨密度、股骨三点弯曲与腰椎压缩最大载荷及腰椎骨小梁百分面积均较停药前显著降低(P<0.05~0.001),但仍显著高于OVX对照组(P<0.05~0.001)。结论外源性PTH(134)可显著增加OVX大鼠的骨量,提高骨力学性能,改善骨微结构,对卵巢摘除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具有明显治疗作用;停药后出现骨量的快速丢失,骨力学性能下降等变化,但仍显示出其对OVX大鼠骨骼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 大鼠 骨质疏松 治疗作用 停药效应 绝经后骨质疏松 OVX大鼠 治疗作用 药后效应 骨小梁形态计量 步研究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 力学性能下降 腰椎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顾淑珠 朱建民 +1 位作者 高建军 王洪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1-322,F002,共3页
目的 脐血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分离脐血中单核细胞经1×10 -8mol/L 1,2 5 (OH) 2 D3 诱导培养,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组化染色和吸收陷窝观察技术分析细胞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 目的 脐血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分离脐血中单核细胞经1×10 -8mol/L 1,2 5 (OH) 2 D3 诱导培养,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组化染色和吸收陷窝观察技术分析细胞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acidphosphatase ,TRAP)表达和骨吸收活性。结果 脐血单核细胞在1,2 5 (OH) 2 D3 作用下分化加速,表现为长梭形和类圆形细胞的增多、增大,体外诱导培养13d ,有多核TRAP阳性细胞产生,但未表现出骨吸收功能。结论 脐血单核细胞经1,2 5 (OH) 2 D3 体外诱导培养后可表现骨细胞的早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单核细胞 破骨细胞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徐小雅 金慰芳 王洪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141,143,共2页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分化 脂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康灵联合^(99)Tc-MDP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细胞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小雅 金慰芳 +2 位作者 高建军 周轶 高克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9期814-817,820,共5页
目的观察骨康灵和99Tc-MDP联合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优于单独治疗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用SD大鼠随机分为DEX(地塞米松)、DEX-MDP(地塞米松+99 Tc-MDP 2mg/kg)、DEX-Z(地塞米松+骨康灵2ml/kg)和DEX-MDP-Z(地塞米松+99 Tc-MDP 2mg... 目的观察骨康灵和99Tc-MDP联合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优于单独治疗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用SD大鼠随机分为DEX(地塞米松)、DEX-MDP(地塞米松+99 Tc-MDP 2mg/kg)、DEX-Z(地塞米松+骨康灵2ml/kg)和DEX-MDP-Z(地塞米松+99 Tc-MDP 2mg/kg+骨康灵2ml/kg)组。给药后颈动脉放血,制备含药血清,用MTT和PNPP法检测其对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用TRAP染色和骨片吸收陷窝法观察其对破骨细胞的数目和功能影响;取大鼠股骨骨髓细胞,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骨髓细胞RUNX2和PPARγ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及单独治疗组相比联合用药组对成骨细胞有微弱的促分化作用,对破骨细胞有较强的抑制其数量和骨吸收的功能;同时联合用药能上调RUNX2与PPARγ的比值。结论中药骨康灵联合99Tc-MDP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的数目和功能,同时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前体分化,这可能是其优于单独治疗的细胞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99TC-MDP 骨康灵 RUNX2 PPAR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大鼠模型药效研究中阳性对照药物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金慰芳 高建军 王洪复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09年第2期144-148,共5页
骨质疏松症是骨转换平衡失调导致的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易发骨折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补充、替代和调节骨转换平衡等措施的药物干预是骨质疏松症防治的重要途径。模型动物体内有效性评价是药物临床前药效研究... 骨质疏松症是骨转换平衡失调导致的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易发骨折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补充、替代和调节骨转换平衡等措施的药物干预是骨质疏松症防治的重要途径。模型动物体内有效性评价是药物临床前药效研究的主要手段,其中模型和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等对评估待测药物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药物干预 大鼠模型 阳性对照 药效 平衡失调 代谢性疾病 有效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H对骨髓细胞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金慰芳 于志锋 +3 位作者 高建军 顾淑珠 周轶 王洪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微环境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拟探讨外源性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治疗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方法给予卵巢摘除(ovariectomyOVX)诱导的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每天20μgkg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rhPTH...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微环境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拟探讨外源性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治疗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方法给予卵巢摘除(ovariectomyOVX)诱导的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每天20μgkg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rhPTH(134)]治疗8周,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骨髓细胞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比较PTH用药前、后及停药后各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用药后骨髓细胞中成骨活性基因ALP、BGP、Cbfα1表达均持续显著升高(P<0.05~0.001);破骨细胞调节基因MCSF与RANKL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OPG与TRAF6表达呈双相波动(P<0.05~0.01);RANKLOPG比值在用药1周时增加(P<0.05);IL6表达呈早期短时升高(P<0.01)。结论PTH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持续增强骨髓细胞的成骨活性基因表达,调节破骨细胞分化和功能成熟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 骨质疏松 分子机制 相关基因表达 骨髓细胞 骨代谢 PTH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 RT-PCR方法 基因表达变化 破骨细胞分化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H作用于老年大鼠骨髓细胞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实验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丰盛梅 高建军 金慰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9-221,242,共4页
目的 从骨髓微环境角度研究甲状旁腺激素 (parathyroidhormone,PTH)对老年大鼠骨形成刺激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8只 2 0月龄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两组 ,每组 4只 ,分别给予人重组甲状旁腺激素和生理盐水 ,1次 /天 ,5次 /周 ,8周后处死 ... 目的 从骨髓微环境角度研究甲状旁腺激素 (parathyroidhormone,PTH)对老年大鼠骨形成刺激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8只 2 0月龄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两组 ,每组 4只 ,分别给予人重组甲状旁腺激素和生理盐水 ,1次 /天 ,5次 /周 ,8周后处死 ,无菌获取股骨和腰椎骨髓细胞 ,用RT PCR法检测成骨功能相关基因核结合因子α1(Cbfα1)、碱性磷酸酶 (ALP)和骨钙素 (BGP)及破骨细胞分化成熟调节基因NF 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 (OPG)、巨噬细胞克隆刺激因子 (M CSF)、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6 (TRAF6 )和白介素 - 6 (IL 6 )mRNA表达水平。结果 PTH显著增加骨髓细胞中成骨功能相关基因Cbfα1、ALP和BGPmRNA表达 (P <0 .0 5~ 0 .0 0 1) ;调整破骨细胞分化成熟调节基因mRNA表达 :下调RANKL、M CSF和TRAF6mRNA表达 (P <0 .0 5~ 0 .0 1) ,上调OPGmRNA表达 (P <0 .0 1)和IL 6mRNA表达 (P <0 .0 5 )。股骨与腰椎呈类似变化。结论 PTH增加老年大鼠骨量可能与其强烈刺激骨髓微环境中成骨活性基因表达 ,同时调整破骨细胞分化和功能成熟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老年大鼠 相关基因表达 PTH 实验方法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巨噬细胞克隆刺激因子 骨代谢 破骨细胞分化 基因mRNA表达 甲状旁腺激素 骨髓微环境 PCR法检测 成骨功能 0.05 碱性磷酸酶 RANKL 分子机制 刺激作用 雄性大鼠 生理盐水 激活因子 调节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成骨细胞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体外调节
11
作者 金慰芳 王洪复 +2 位作者 许莹莹 顾淑珠 高建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4-367,377,共5页
目的观察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成骨细胞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直接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与头盖骨成骨细胞;用甲状旁腺激素(PTH)、137Cs-γ射线及25(OH)D3预作用前者,再与后者分为4组共培养:①单培养组(成骨... 目的观察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成骨细胞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直接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与头盖骨成骨细胞;用甲状旁腺激素(PTH)、137Cs-γ射线及25(OH)D3预作用前者,再与后者分为4组共培养:①单培养组(成骨细胞单培养)、②共培养组(肾小管上皮细胞与成骨细胞共培养)、③刺激共培养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经PTH+25(OH)D3处理,再与成骨细胞共培养)、④抑制共培养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经137Cs-γ射线照射+25(OH)D3处理,再与成骨细胞共培养);并用RT-PCR方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中成骨细胞的BGP、ALP、ColI、RANKL与OPG mRNA表达。结果共培养组成骨细胞的骨形成相关基因BGP、ALP、Col I mRNA表达较单培养组显著降低(P<0.001);刺激共培养组各基因表达较共培养组显著上升(P<0.05-P<0.001);抑制共培养组ALP表达水平较共培养组显著降低(P<0.001),BGP与Col I 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共培养组与单培养组比较,RANKL与OPC;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01),但RANKL/OPG比值显著高于后者(P<0.01);刺激共培养组与共培养组比较,OPG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 RANKL mRNA表达变化无显著意义。RANKL/OPG比值显著降低(P<0.05);抑制共培养组与共培养组比较, OPG表达显著下降(P<0.01),RANKL/OPG比值则显著增高(P<0.01)。结论培养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成骨细胞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具有直接的调节作用。建立的共培养体系可用于骨代谢相关药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成骨细胞 共培养体系 骨代谢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_(1-34)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5
12
作者 王洪复 金慰芳 +6 位作者 高建军 顾淑珠 周轶 孙爱龙 胡菲 沈洁 张顺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5-279,T003,共6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犤recombinanthumanparathyroidhormone(1-34),rhPTH(1-34)犦对卵巢摘除(ovariectomy,OVX)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雌性6月龄SD大鼠100只,80只行双侧卵巢摘除,3个月后诱发骨质疏松模型。rhPTH... 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犤recombinanthumanparathyroidhormone(1-34),rhPTH(1-34)犦对卵巢摘除(ovariectomy,OVX)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雌性6月龄SD大鼠100只,80只行双侧卵巢摘除,3个月后诱发骨质疏松模型。rhPTH(1-34)治疗分为5、10、20、40μg/kg剂量组,每组10只,每日皮下注射1次,每周6次。并设OVX+鲑鱼降钙素治疗(15IU/kg,隔日皮下注射1次)和阿伦膦酸钠治疗(10mg/kg,每日灌胃1次)对照组,每组10只。以OVX和手术不摘卵(Sham)组各10只为对照,治疗观察3个月。以骨干重、灰重,骨密度,股骨三点弯曲载荷,腰椎压缩载荷,骨小梁面积、矿化沉积率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钙、磷,尿吡啶啉/肌酐(urinarypyridinoline/creatin,Pyd/Cr)等指标观察rhPTH(1-34)的治疗作用。结果卵巢摘除3个月后血清E2、子宫湿重和骨量、骨生物力学性能较Sham组明显下降,表明OVX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建立。rhPTH(1-34)5~40μg/kg剂量治疗组骨量、骨生物力学性能和骨小梁面积、矿化沉积率明显增高,骨病理形态改善,小剂量治疗组血ALP和尿Pyd/Cr值增加。结论rhPTH(1-34)5~40μg/kg每日1次皮下注射对OVX大鼠骨质疏松有明显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甲状旁腺激素 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地塞米松诱导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13
13
作者 盛辉 王洪复 +2 位作者 高建军 金慰芳 顾淑珠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4-166,F003,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地塞米松 (DEX)诱导大鼠间充质干细胞 (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方法 采用原代MSCs体外培养技术 ,取大鼠后肢双侧股骨和胫骨骨髓 ,通过静置贴壁获取MSCs。以DEX、β 甘油磷酸钠和抗坏血酸作为诱导剂 ,测定诱导后细胞的...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地塞米松 (DEX)诱导大鼠间充质干细胞 (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方法 采用原代MSCs体外培养技术 ,取大鼠后肢双侧股骨和胫骨骨髓 ,通过静置贴壁获取MSCs。以DEX、β 甘油磷酸钠和抗坏血酸作为诱导剂 ,测定诱导后细胞的MTT增殖率 ,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以及矿化结节形成能力。应用ALP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 ,并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诱导过程中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低浓度 (10 -8、10 -9、10 -10 mol/L)DEX诱导后的细胞形态由长梭形逐渐变为立方形 ,ALP表达明显升高 (P <0 .0 1)并且能够形成矿化结节 ;高浓度 (10 -6、10 -7mol/L)DEX明显抑制MSCs的增殖 (P <0 .0 1) ,抑制ALP表达 (P <0 .0 1) ,细胞形态由饱满的长梭形变为胞质宽大的扁平形 ,呈瘫痪状 ,且不能形成矿化结节。结论 低浓度DEX能够诱导大鼠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地塞米松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BGP、IGF-1基因表达的增龄改变 被引量:8
14
作者 于明香 金慰芳 +1 位作者 顾淑珠 王洪复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不同年龄组人成骨细胞BGP、IGF 1基因表达的增龄改变规律。方法 选择≤ 5岁、3 0~ 4 0岁、5 0~ 60岁、≥ 70岁 4个年龄组的松质骨 ,用 1∶1DMEM HamF 12培养液进行培养。不同年龄组两代人成骨细胞培养至 14d抽提...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不同年龄组人成骨细胞BGP、IGF 1基因表达的增龄改变规律。方法 选择≤ 5岁、3 0~ 4 0岁、5 0~ 60岁、≥ 70岁 4个年龄组的松质骨 ,用 1∶1DMEM HamF 12培养液进行培养。不同年龄组两代人成骨细胞培养至 14d抽提细胞内总RNA ,应用RT PCR方法半定量检测BGP、IGF 1基因表达情况 ,并进行各年龄组比较。结果 各年龄组体外培养至 14d的两代人成骨细胞所抽提的细胞内总RNA量随增龄而降低 (男r=- 0 .783 ,女r=- 0 .873 ,均P <0 .0 0 1) ;各年龄组成骨细胞均检测到BGP与IGF 1的mRNA表达。BGP与IGF 1mRNA表达量于幼年组较低 ,3 0~ 4 0岁最高 ,之后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 ,其表达量和年龄明显相关 (BGP男r2 =0 .3 2 8,女r2 =0 .3 0 1;IGF 1男r2 =0 .3 0 3 ,女r2 =0 .3 3 8,均P <0 .0 5 ) ,性别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的总RNA量随增龄而降低 ,不同年龄组人成骨细胞均表达BGP、IGF 1mRN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成骨细胞 体外培养 基因表达 增龄 BGD IG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生物学指标的月龄特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高建军 周轶 +2 位作者 顾淑珠 金慰芳 王洪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 观察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和骨矿元素含量的月龄特征和变化规律。 方法采用固体物理密度测试方法测量大鼠股骨和腰椎标本骨密度和体积,三点弯曲试验和压缩试验分别测试股骨最大抗弯载荷和腰椎最大抗压载荷,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骨... 目的 观察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和骨矿元素含量的月龄特征和变化规律。 方法采用固体物理密度测试方法测量大鼠股骨和腰椎标本骨密度和体积,三点弯曲试验和压缩试验分别测试股骨最大抗弯载荷和腰椎最大抗压载荷,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骨组织浸出液中钙、磷和镁含量,计算单位体积含量。结果 骨密度峰值区间为7-12月龄,股骨平均密度峰值为1.429(雌性)和1.399g/cm3(雄性),腰椎平均密度峰值为1.207(雌性)和1.204g/cm3(雄性)。随后开始减低,12-16月龄阶段股骨密度减低明显,而腰椎出现在16-18月龄,18月龄以后骨密度变化不大。股骨抗弯强度雌性大鼠增加至12月龄(198.29N),而雄性大鼠可持续至18月龄(323.2N),随后逐渐减低至24月龄的211和157N。腰椎抗压能力增强至12月龄的252-263N后逐渐减低,24月龄时维持138-149N。股骨和腰椎中Ca和P的含量呈7月龄为峰值的双相变化,高龄阶段Ca含量小幅减低。镁含量随年龄变化不大。结论 骨生物学指标呈阶段性特征,7-12月龄阶段骨量相对稳定,而力学性能不断改善。12月龄后骨量开始丢失,并可能存在一个短暂快速丢失期。18月龄以后丢失减缓,骨量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骨生物学指标 月龄特征 骨密度 骨生物力学 骨矿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鸡儿有效成分对卵巢摘除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金慰芳 王洪复 +4 位作者 高建军 徐培康 徐爱红 骆宏丰 胡昌奇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 观察天然药物锦鸡儿(Caraganasinica)的有效部位(HUE)对卵巢摘除(ovariectomy ,OVX)诱发大鼠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防治作用。方法 应用双侧卵巢摘除方法,建立模拟绝经后大鼠模型。每天给予0 .2 75与0 .5 5 g/kgHUE治疗... 目的 观察天然药物锦鸡儿(Caraganasinica)的有效部位(HUE)对卵巢摘除(ovariectomy ,OVX)诱发大鼠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防治作用。方法 应用双侧卵巢摘除方法,建立模拟绝经后大鼠模型。每天给予0 .2 75与0 .5 5 g/kgHUE治疗3个月,并与雌激素药物对照。观察骨量(干重、灰重、钙含量与骨密度)、骨生物力学(股骨三点弯曲载荷)、骨小梁微结构及血ALP、尿Pyd等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 HUE各剂量组的骨量、骨生物力学性能及骨小梁形态计量均较OVX对照组明显增高(P <0 .0 5~0 .0 0 1)或有增加趋势;HUE药物组大鼠的子宫重量高于OVX对照组(P <0 .0 1~0 .0 0 1) ,但显著低于雌激素对照组(P <0 .0 0 1) ;血ALP较OVX组呈增加、尿Pyd/Cr较OVX组呈降低趋势。结论 HUE对卵巢摘除大鼠骨质疏松症具有预防作用;对子宫可能具有弱的雌激素样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鸡儿 大鼠 卵巢摘除 骨质疏松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内成分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昕 黄钢勇 +3 位作者 夏新雷 金慰芳 姜建元 黄煌渊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脑组织固有成分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探讨合并脑外伤骨折愈合加快的可能原因。方法提取大鼠全脑、灰质、白质、垂体、肌肉、肝脏、大鼠血清等,制成匀浆提取液,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与空白培养液作... 目的研究大鼠脑组织固有成分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探讨合并脑外伤骨折愈合加快的可能原因。方法提取大鼠全脑、灰质、白质、垂体、肌肉、肝脏、大鼠血清等,制成匀浆提取液,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与空白培养液作对照观察大鼠各组织提取液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作用。结果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脑内灰质和白质成分较其他提取液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增殖(P<0.01),其中灰质成分最为明显;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灰质,白质,血清成分对成骨细胞ALP活性的影响明显较其它各组高(P<0.01),其中灰质成分为最高(P<0.01);对成骨细胞矿化的影响:肌肉组轻度抑制成骨细胞矿化结节形成(P<0.05),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大鼠脑组织中灰质和白质能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尤以灰质为最强,但并不能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矿化。脑外伤后脑组织内固有成分释放入血可能和合并脑外伤的骨折愈合加速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增殖 分化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中药复方和尼尔雌醇对卵巢摘除大鼠骨丢失及血1,25(OH)_2D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蒲画华 王洪复 +4 位作者 李斌 金慰芳 高建军 周轶 徐小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以卵巢摘除法建立大鼠雌激素缺乏型骨质疏松模型,研究补肾中药复方和尼尔雌醇对卵巢摘除大鼠骨丢失和维生素D代谢的影响,探讨血清1,25(OH)2D水平与骨量丢失的相关性。方法手术摘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以子宫重、子宫重/体重、子宫内... 目的以卵巢摘除法建立大鼠雌激素缺乏型骨质疏松模型,研究补肾中药复方和尼尔雌醇对卵巢摘除大鼠骨丢失和维生素D代谢的影响,探讨血清1,25(OH)2D水平与骨量丢失的相关性。方法手术摘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以子宫重、子宫重/体重、子宫内膜厚度和血E2判断卵巢摘除是否完整;以骨干重、灰重、骨密度等骨量指标和骨组织形态计量、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等鉴定骨质疏松模型建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卵巢摘除组(OVX)、卵巢摘除尼尔雌醇干预组(OVX+CEE3)和卵巢摘除补肾中药干预组(OVX+TCM),每组10只。手术后35天开始灌服药物,给药13周后处死,检测上述指标和血25(OH)D、1,25(OH)2D、Ca、P等指标,观察尼尔雌醇和补肾中药对切卵大鼠骨量和骨结构的改善作用。结果 OVX大鼠双侧卵巢摘除完整,雌激素缺乏诱发骨质疏松指标明显;OVX组血清钙较SHAM组明显降低(P<0.01),给予尼尔雌醇干预后血清钙明显恢复(P<0.01),而补肾中药组血清钙仍在低水平。各组血25(OH)D水平并无明显改变,而OVX组血清1,25(OH)2D水平明显升高,较SHAM组[(38.45±10.99)nmol/L]增加64.1%(P<0.01);OVX+CEE3组血清1,25(OH)2D水平明显回落,较OVX组降低60.8%(P<0.01);OVX+TCM组血清1,25(OH)2D仍处于OVX组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P<0.01)。结论与尼尔雌醇比较,补肾中药复方改善卵巢摘除大鼠骨量和骨结构的作用不明显,可能与其未有效改善血清低钙和代偿性高1,25(OH)2D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卵巢摘除 1 25-二羟维生素D 骨量 雌激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骨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慰芳 顾淑珠 +2 位作者 高建军 周轶 王洪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5-818,共4页
目的 体外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1-34),rhPTH(1-34)]对成骨细胞骨形成的刺激作用。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获得大鼠成骨细胞,间隙加药方法给予rhPTH(1-34),观察药物对成骨细胞增殖、分... 目的 体外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1-34),rhPTH(1-34)]对成骨细胞骨形成的刺激作用。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获得大鼠成骨细胞,间隙加药方法给予rhPTH(1-34),观察药物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结果 10^-12~10^-8mol/L浓度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矿化功能均显示刺激作用。10^-11~10^-8mol/L浓度组的MTT、ALP的A值及矿化结节形态计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增加(P〈0.05),增加率以10^-9mol/L浓度组为最高,并呈剂量一效应关系。结论 rhPTH(1-34)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矿化功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骨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富钙中药对大鼠卵巢辐射损伤所致骨质疏松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艳虹 高建军 +3 位作者 金慰芳 王洪复 汤亭亭 戴尅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富钙中药对大鼠卵巢辐射损伤所致骨质疏松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n=10),分别为假手术组(灌服1%纤维素90 d)、模型组(以50 Gyγ射线局部照射大鼠卵巢建立卵巢辐射损伤模型,1%纤维素灌服90 d)、尼尔... 目的探讨补肾富钙中药对大鼠卵巢辐射损伤所致骨质疏松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n=10),分别为假手术组(灌服1%纤维素90 d)、模型组(以50 Gyγ射线局部照射大鼠卵巢建立卵巢辐射损伤模型,1%纤维素灌服90 d)、尼尔雌醇组(造模后给予尼尔雌醇灌胃90 d)和补肾富钙中药组(造模后给予补肾富钙中药灌胃90 d)。各组大鼠于处死前第14天和第4天分别腹腔注射盐酸四环素(30 mg/kg)进行标记,处死后取右侧股骨组织和L4腰椎组织分别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富钙中药组和尼尔雌醇组的骨小梁体积显著增加,骨吸收表面减少;尼尔雌醇组的骨形成表面和矿化沉积率下降,但在补肾富钙中药组则无显著变化。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模型组骨小梁变细、中断、排列稀疏,而补肾富钙中药组和尼尔雌醇组上述变化较轻微。结论补肾富钙中药可有效预防卵巢辐射损伤诱发的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富钙中药 尼尔雌醇 骨质疏松 形态计量 电离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