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旦大学单粒子微束研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嘉庆 王旭飞 +5 位作者 张杰雄 王建中 张伟 张斌 邵春林 施立群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16-1920,共5页
建设了一基于复旦大学2×3MV串列加速器的单粒子微束装置。离子束经分析磁铁30°水平偏转传输后再经90°偏转磁铁竖直上行至辐照终端,以内径1.5μm的毛细玻璃管微准直器获取离子微束。采用薄膜闪烁体结合光电倍增管的探测... 建设了一基于复旦大学2×3MV串列加速器的单粒子微束装置。离子束经分析磁铁30°水平偏转传输后再经90°偏转磁铁竖直上行至辐照终端,以内径1.5μm的毛细玻璃管微准直器获取离子微束。采用薄膜闪烁体结合光电倍增管的探测结构对微束离子进行精确探测和计数,并以高压静电偏转开关快速关断束流以实现对离子数目的精确控制。目前实验已获得在质子能量为3 MeV时,能散(能量分布曲线中半高宽FWHM)<60keV、束分辨<2.2μm、定量照射精度>95%的质子微束。本文对复旦大学单粒子微束的束流管道设计、微束获取、束开关及单粒子探测等核心环节的研制进展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微束 微准直器 束分辨 定量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放射诊疗发展趋势与医疗照射防护研究 被引量:45
2
作者 郑钧正 高林峰 +5 位作者 卓维海 姚杰 王彬 钱爱君 季贵毅 肖虹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5-273,280,共10页
概要归纳与评述了国内外各类放射诊疗迅速发展的动态,以及所致医疗照射应用频率剧增的新进展;进而总结上海市"十一五"期间医疗照射水平调查研究所揭示的新趋势;据此分析提出有效强化医疗照射防护的五方面新启示。显然,X射线... 概要归纳与评述了国内外各类放射诊疗迅速发展的动态,以及所致医疗照射应用频率剧增的新进展;进而总结上海市"十一五"期间医疗照射水平调查研究所揭示的新趋势;据此分析提出有效强化医疗照射防护的五方面新启示。显然,X射线诊断、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放射肿瘤学等放射诊疗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显著增加了公众因健康体检和疾病诊治需要而接受的各类医疗照射。上海市仅施行X射线诊断业务的医疗机构至2010年已增至1 279家,是1998年的2.1倍多;而拥有的X射线诊断设备总数增加了57.7%,其中X-CT净增131.9%。至2009年,X射线诊断的医疗照射年频率达780.44人次/千人口,比1996年增加58.3%;其中X-CT检查大幅度增加了317.1%。而2008年相比于1996年,临床核医学诊断和放射性核素治疗分别净增了139.4%和210.6%;肿瘤放射治疗则增加了59.9%。上海市率先在我国大陆31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自主开展了"十一五"期间医疗照射水平的调查研究,适时掌握了各类放射诊疗及其所致医疗照射的发展趋势,从而为有效加强医疗照射防护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且为合理规划与利用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很有利于促进放射诊疗事业更加健康地发展以追求趋利避害而造福于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诊疗 医疗照射 放射防护 发展趋势 合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介入放射学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姚杰 郑钧正 +5 位作者 高林峰 卓维海 王彬 钱爱君 季贵毅 肖虹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1-287,共7页
介入放射学应用现状乃上海市"十一五"期间医疗照射水平调查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全面普查了上海市开展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情况,包括开展该业务的各级医院构成、从业人员、所用设备以及应用状况等。在广泛征求临床介入放射学界意... 介入放射学应用现状乃上海市"十一五"期间医疗照射水平调查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全面普查了上海市开展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情况,包括开展该业务的各级医院构成、从业人员、所用设备以及应用状况等。在广泛征求临床介入放射学界意见基础上,将介入放射学的类型划分7大类25个子项,分别统计和计算相应的应用频率及其有关分布,并进行相关辐射剂量学方面的调查与监测。2009年,上海市开展介入放射学业务的医院有61家(其中三级医院占32家);拥有介入放射学设备89台。全市各有关医院开展介入放射学诊疗163 308例;其中心血管介入居首位,占56.96%;而神经介入、肿瘤介入、外周血管介入、非血管介入分别各占26.64%、10.70%、2.57%、2.51%;诊断性介入仅占0.76%。上海市各类介入放射学应用的总频率,已经从1996年的0.74人次/千人口上升至2009年的8.50人次/千人口。凸显优势的介入放射学技术日益广泛普及应用,已经成为当下医疗照射防护的突出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医疗照射 应用频率 分布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Rn子体结合态放射性气溶胶粒径分布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磊 卓维海 郭秋菊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344-348,共5页
放射性气溶胶粒径分布是评价环境中Rn、Tn子体所致呼吸道内照射剂量的重要参数。采用CR-39作探测器,ThB作示踪粒子,反推计算得到了Tn子体结合态气溶胶的中位径(CMD)和方差(GSD)。在广东省阳江市(高本底地区)进行的现场测量结果表明,CMD... 放射性气溶胶粒径分布是评价环境中Rn、Tn子体所致呼吸道内照射剂量的重要参数。采用CR-39作探测器,ThB作示踪粒子,反推计算得到了Tn子体结合态气溶胶的中位径(CMD)和方差(GSD)。在广东省阳江市(高本底地区)进行的现场测量结果表明,CMD分布为30~130 nm,GSD分布为1.9~3.3。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楼的实验结果相比较可知,潮湿的农村的CMD较小,且环境越潮湿,CMD一般会越小。另外,通风对气溶胶粒径的影响也很明显,砖房在通风状况好的情况下有较大的CMD。砖房的CMD普遍比水泥房间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分布 放射性气溶胶 丝网扩散组 Rn、Tn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医用X射线CT的应用频率及其分布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王彬 郑钧正 +3 位作者 高林峰 卓维海 姚杰 钱爱君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5-73,119,共10页
X射线CT(X-CT)的日益广泛普及,已经成为医疗照射防护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热点。因此,在上海市开展的"十一五"期间医疗照射水平调查研究课题中,重点调查研究了全市医用诊断X-CT机装备及其使用的基本状况、应用频率以及所致剂量水... X射线CT(X-CT)的日益广泛普及,已经成为医疗照射防护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热点。因此,在上海市开展的"十一五"期间医疗照射水平调查研究课题中,重点调查研究了全市医用诊断X-CT机装备及其使用的基本状况、应用频率以及所致剂量水平等。本文侧重分析全市X-CT的基本状况和应用频率及其分布的研究结果,并与世界各国现状进行了比较。截至2009年底,上海市共有112家的各级医院,使用着152台X-CT。以全市常住人口计,每百万人口X-CT拥有量逾7.9台;而全市中心区百万人均拥有量达16.9台。上海市2009年医用X-CT检查的应用频率已增至137.84人次/千人口,在医用X射线诊断的总频率中占17.7%;达到1996年的近4.2倍。进一步分析X-CT应用频率的各种分布可见,X-CT的扫描检查类型主要集中在头部、胸部和腹部;男性受检者多于女性;且以年龄大于40岁者居多等。最后针对有关医疗照射水平调查研究和相应大力加强X射线CT检查的医疗照射防护问题展开了具体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CT 医疗照射 应用频率 分布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势大鼠血清ALP动态及骨髓细胞骨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于志锋 顾淑珠 +2 位作者 高建军 周轶 金慰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 了解雌性大鼠切卵去势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变化规律及骨髓细胞的骨形成相关基因ALP、骨钙素(Bone Gla-containing protein,BGP)及核结合因子al(core bindingfactor 1,Cbf al)的mRNA表达。方法 6月龄SD雌性... 目的 了解雌性大鼠切卵去势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变化规律及骨髓细胞的骨形成相关基因ALP、骨钙素(Bone Gla-containing protein,BGP)及核结合因子al(core bindingfactor 1,Cbf al)的mRNA表达。方法 6月龄SD雌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切卵(Sham)和切卵(OVX)组。其中每组5只大鼠于术后起每隔10d断尾采血一次至90d,用对-硝基苯磷酸盐(P-NPP)法测量血清ALP;每组4只大鼠于术后10d处死获取骨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骨髓细胞中ALP、BGP、Cbfal mRNA表达改变。结果 OVX组大鼠血清ALP水平,10d时已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5,+40.0%),20d时升高呈峰值(P<0.05,+63.6%),30d时则显著性降低(P<0.05,-26.1%),40d起呈回升,与Sham组比较40、50、60、70、80及90d时的ALP分别增加26.2%(P<0.05)、18.1%、16.9%、68.5%(P<0.05)、42.6%(P<0.05)与45.9(P<0.05);切卵后10d骨髓细胞中ALP、BGP、Cbfa lmRNA的表达OVX组明显高于Sham对照组(P<0.05)。结论 大鼠去势后早期血清ALP呈先增高后下降的波动性变化,以后回升呈不同程度增高;骨髓细胞的ALP,BGP和Cbf almRNA表达呈增高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大鼠 血清 ALP 骨髓细胞 骨形成 基因表达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十一五”期间X射线诊断的应用频率及其分布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高林峰 郑钧正 +5 位作者 卓维海 姚杰 王彬 钱爱君 季贵毅 肖虹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4-280,共7页
全面调查研究上海市开展X射线诊断的基本现状,并分别统计各种X射线诊断按照主要检查类型、受检者性别与年龄组分布的人次数,得出X射线诊断的医疗照射应用频率及其各类分布。截至2010年底,上海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 270家,其中开展X射线... 全面调查研究上海市开展X射线诊断的基本现状,并分别统计各种X射线诊断按照主要检查类型、受检者性别与年龄组分布的人次数,得出X射线诊断的医疗照射应用频率及其各类分布。截至2010年底,上海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 270家,其中开展X射线诊断业务的占39.11%。全市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含助理)医师已达2.2人。'十一五'期间,数字摄影设备(DR)、计算机摄影设备(CR)、乳腺X射线摄影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DSA)分别以年均21.3%、13.5%、11.2%、10%的速度增长,普通X射线机却以年均8.1%的速度减少。2007年和2009年两年按人口加权的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应用年频率为763.23人次/千人口。以胸部检查、X-CT扫描检查、四肢及关节摄影等类型检查居多;头颅摄影、钡灌肠、骨盆及髋部摄影频率显著降低;而脊柱摄影、胆囊造影、躯干X-CT扫描检查和牙科全景摄影频率显著增加。0~15岁年龄组以胸部摄影居多,占56.66%;16~40岁年龄组胸部摄影和胸部透视分别各占22.54%和26.43%;大于40岁年龄组以胸部摄影和X-CT检查为主,分别各占32.19%和17.09%。显然,上海市'十一五'期间的X射线诊断应用频率已经达到历史新高,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医疗照射防护是当前十分突出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五”期间 X射线诊断 医疗照射 应用频率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X射线CT主要检查类型所致成年受检者剂量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高林峰 郑钧正 +4 位作者 卓维海 王彬 曲良勇 姚杰 钱爱君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4-81,共8页
研究与掌握广泛普及的医用X射线CT(X-CT)所致受检者的剂量水平,是加强医疗照射防护的一个关键课题。在上海市"十一五"期间医疗照射水平调查研究中,根据全市拥有X-CT机各种品牌及其在各级医院实际应用比例情况,抽取全市约占30%... 研究与掌握广泛普及的医用X射线CT(X-CT)所致受检者的剂量水平,是加强医疗照射防护的一个关键课题。在上海市"十一五"期间医疗照射水平调查研究中,根据全市拥有X-CT机各种品牌及其在各级医院实际应用比例情况,抽取全市约占30%的X-CT机计45台进行现场调研。累计针对8种常见主要检查类型的500例成年受检者,调查他们进行X-CT检查时所用的扫描参数及其相关剂量学信息,借助剂量转换系数等估算其所致典型有效剂量。研究结果表明,头颅、胸部和腹部的X-CT扫描中,各自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的均值分别为55.4 mGy、12.5 mGy和18.4 mGy,而相应的剂量长度乘积(DLP)的均值分别为603 mGy.cm、294 mGy.cm和415 mGy.cm。由此估算出头颅、胸部和腹部X-CT扫描所致成年受检者有效剂量的典型值分别为1.4 mSv、5.3 mSv和7.5 mSv。头颅扫描检查的CTDIw值通常高于耳道、眼部或鼻窦的诊断检查。显然,必须进一步加强X-CT扫描检查的影像质量及其所致剂量的优化匹配研究,尤其必须注意恰当选取各类X-CT检查所用的扫描参数,并不断完善相应的X-CT检查医疗照射指导(参考)水平,推动X-CT检查的医疗照射防护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CT CT剂量指数 剂量长度乘积 有效剂量 诊断参考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细胞PPARγ和Cbf α1mRNA表达的增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丰盛梅 金慰芳 +1 位作者 高建军 顾淑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4-166,183,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与核结合因子α1(cote binding factoralpha l,Cbfα1)表达的增龄性变化,分析二者变化的相关性,探讨老年性骨衰退发生的可能...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与核结合因子α1(cote binding factoralpha l,Cbfα1)表达的增龄性变化,分析二者变化的相关性,探讨老年性骨衰退发生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取1、3、7、12、16、18和 20月龄的SD大鼠,每组雌雄各5只,无菌获得腰椎骨髓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骨髓细胞中 PPARγ与Cbfα 1mRNA的表达水平;并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 PPARγ mRNA的表达水平在3月龄前变化不大,7月龄时下降,约为3月龄的34% (P<0.01),之后逐渐上调,18月龄约为7月龄的8.8倍(P<0.001);Cbfα1 mRNA表达水平在3 月龄为最高,为1月龄的3倍(P<0.001),随后逐渐下调, 18月龄为最低,约为3月龄的6% (P<0.001).PPARγ与Cbfα 1mRNA的表达水平从3月龄开始呈负相关(r=0.5967,P<0.01), 相关系数随月龄增加而增加,16~20月龄期间二者变化的相关性最大。结论 PPARγ mRNA在老年大鼠骨髓细胞中高表达,且与Cbfα 1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骨髓细胞PPARγ高表达可能参与老年性成骨细胞前体减少和骨衰退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mRNA表达 骨髓细胞 CBF 相关性研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增龄变化 receptor RT-PCR方法 单因素方差分析 1mRNA 增龄性变化 分子机制 SD大鼠 相关分析 统计软件 相关系数 老年大鼠 细胞前体 老年性 负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PTH_(1-34)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发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金慰芳 王洪复 +6 位作者 顾淑珠 周轶 高建军 徐培康 徐爱红 王漪 周永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61-465,共5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1-34),rh-PTH(1-34)]对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大鼠继发性骨质疏松症(OP)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方法,建立模拟糖皮质激素引起...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1-34),rh-PTH(1-34)]对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大鼠继发性骨质疏松症(OP)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方法,建立模拟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继发性OP大鼠模型。给予皮下注射5、10、20和40μg·kg-1·d-1rhVTH(1-34)治疗8周。观察骨量、骨生物力学、骨形态计量及骨代谢相关血尿生化指标,综合评价PTH对糖皮质激素诱发OP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肌注地塞米松大鼠的骨量、骨生物力学较对照组显著性下降,表明诱导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成立。不同剂量咖治疗均能显著增加模型大鼠的腰椎与股骨骨密度、股骨干重与灰重,提高股骨三点弯曲最大载荷、提高腰椎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及矿化沉积率(P<0.05-0.001),并呈一定剂量效应关系。血钙、磷无明显变化。结论外源性PTH对糖皮质激素诱发的大鼠OP具有显著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H 治疗作用 糖皮质激素 大鼠 诱发 OP 骨生物力学 股骨 骨质疏松症 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CT医疗照射所致上海市公众剂量负担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路鹤晴 卓维海 +3 位作者 朱国英 高林峰 沈耀芳 陈丽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5-290,共6页
目的:研究X射线CT医疗照射所致上海市公众的剂量负担。方法:采用面上普查的方式,分头部、体部调查上海市各医院CT检查年频率,并调查X射线CT检查中成年人头部、胸部、腹部检查部位的标准扫描条件,结合CT剂量指数的测量结果和应用CT剂量... 目的:研究X射线CT医疗照射所致上海市公众的剂量负担。方法:采用面上普查的方式,分头部、体部调查上海市各医院CT检查年频率,并调查X射线CT检查中成年人头部、胸部、腹部检查部位的标准扫描条件,结合CT剂量指数的测量结果和应用CT剂量评价软件,估算上海市X射线CT医疗照射所致公众的剂量负担。结果:上海市目前有在用医用X射线CT机151台,2007年CT检查年频率为128.16人次/千人口。在头部、胸部、腹部等常规扫描中,一次检查所致受检者有效剂量分别为0.93mSv、4.6mSv和4.9mSv。2007年上海市X射线CT医疗照射所致全市公众集体剂最是4868人·Sv,人均年有效剂量0.35 3mSv。结论:X射线CT医疗照射所致公众剂量负担呈增长趋势,频率水平和单次检查有效剂量的增长是导致公众剂量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多层CT CT剂量指数 有效剂量 螺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39探测器对α粒子入射角度和能量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卓维海 陈波 +1 位作者 李德红 季华钧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322-325,共4页
为掌握固体径迹探测器CR-39对α粒子的入射角度和能量响应特性,通过建立1个可调节α粒子的入射角度和入射能量的241Am源照射系统,进行了不同入射角度和入射能量的α粒子照射CR-39探测器的实验研究,比较了不同照射条件下的径迹密度。实... 为掌握固体径迹探测器CR-39对α粒子的入射角度和能量响应特性,通过建立1个可调节α粒子的入射角度和入射能量的241Am源照射系统,进行了不同入射角度和入射能量的α粒子照射CR-39探测器的实验研究,比较了不同照射条件下的径迹密度。实验结果表明,CR-39对α粒子的能量响应下限约为0.5 MeV,对入射角度响应的上限约为70°。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设计测氡的扩散杯(瓶)、提高其对氡的探测效率等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39探测器 Α粒子 角度响应 能量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易发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国英 王洪复 +1 位作者 王莉华 翁世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分布特征和易发因素。方法 以社区50-69岁绝经1年以上妇女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危险因素,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Density,BMD),胸腰椎侧位X摄片分析椎体骨折,结合病史问询调查骨折...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分布特征和易发因素。方法 以社区50-69岁绝经1年以上妇女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危险因素,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Density,BMD),胸腰椎侧位X摄片分析椎体骨折,结合病史问询调查骨折发生。结果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随年龄和绝经年限的延长而上升,尤其是绝经后的15-20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至少有一处以上骨折的绝经后妇女较无骨折妇女的年龄大、绝经年龄早、绝经年限长、生育次数多、哺乳月份长(P<0.01)。结论 绝经早、生育胎数多、哺乳时间长等因素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作为骨折高危人群的筛选指标以及制定相应干预措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妇女 骨质疏松性骨折 易发因素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排CT容积扫描法与螺旋扫描法在低心率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兵 路鹤晴 +2 位作者 田冰 陈超 王敏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96-799,共4页
目的比较320排CT容积扫描法(volume法)与螺旋扫描法(helical法)在低心率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8例患者分为两组:容积扫描组(n=72)和螺旋扫描组(n=56),分别采用CT容积扫描法及螺旋扫描法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检... 目的比较320排CT容积扫描法(volume法)与螺旋扫描法(helical法)在低心率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8例患者分为两组:容积扫描组(n=72)和螺旋扫描组(n=56),分别采用CT容积扫描法及螺旋扫描法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检查时患者心率均低于65次/min),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结果容积扫描组和螺旋扫描组患者升主动脉根部CT值分别为(492.08±58.51)HU、(522.72±56.91)HU,图像噪声分别为(19.64±3.51)HU、(22.66±5.33)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冠状动脉节段优秀率分别为97.5%(632/648)、96.8%(488/504),合格率分别为99.7%(646/648)、99.2%(500/5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容积扫描组、螺旋扫描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21±0.23)mSv、(13.27±2.39)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比剂用量分别为50~60mL、80~90mL。结论低心率时320排CT容积扫描法与螺旋扫描法均可获得满意的冠脉图像,但容积扫描法辐射剂量更低、造影剂用量更少,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低心率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CT辐射剂量与防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路鹤晴 朱国英 郭常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301-307,共7页
多层CT(MDCT)可进行快速扫描和大范围容积扫描。与单层CT(SDCT)相比,MDCT特有的参数可能增加或减少受检者剂量。早期研究表明MDCT所致受检者剂量高于SDCT,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两者剂量相似甚至MDCT的剂量较低。多层CT主要依靠CT的... 多层CT(MDCT)可进行快速扫描和大范围容积扫描。与单层CT(SDCT)相比,MDCT特有的参数可能增加或减少受检者剂量。早期研究表明MDCT所致受检者剂量高于SDCT,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两者剂量相似甚至MDCT的剂量较低。多层CT主要依靠CT的合理使用来降低辐射剂量。CT检查正当化判断是临床医生与放射医师共同的责任。扫描参数应根据扫描指征、受检者体形、年龄及扫描范围设置,并使用自动曝光控制等降低辐射剂量的技术。对临床医生和CT工作人员进行CT辐射防护培训有助于CT检查正当化及扫描方案与辐射剂量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CT 辐射剂量 辐射防护 正当化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haGUARD测氡仪的^(220)Rn响应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翠红 张磊 +1 位作者 卓维海 郭秋菊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5-140,共6页
基于最优化电离室设计的AlphaGUARD测氡仪是目前国内外最稳定准确的商用氡探测器,其作为氡测量标准传递装置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个氡室中。在通常氡浓度水平下,该仪器基于脉冲电离室工作原理,只记录α粒子计数,不能甄别能谱,故只能使用于... 基于最优化电离室设计的AlphaGUARD测氡仪是目前国内外最稳定准确的商用氡探测器,其作为氡测量标准传递装置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个氡室中。在通常氡浓度水平下,该仪器基于脉冲电离室工作原理,只记录α粒子计数,不能甄别能谱,故只能使用于纯222Rn环境的测量。为研究该仪器对环境中有可能存在的钍射气的响应,本文从AlphaGUARD测氡仪两种工作模式下220Rn响应机理出发对Alpha-GUARD测氡仪的220Rn响应系数S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流气模式下,采样流速为1.0L.min-1时,220Rn的流速修正因子R为0.80;扩散模式下220Rn响应系数S不随220Rn浓度和222Rn/220Rn混合浓度比的变化而变化,为6.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2Rn/220Rn AlphaGUARD测氡仪 脉冲电离室 响应系数 流速修正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PTH_((1-34))治疗OVX大鼠骨质疏松延后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志锋 金慰芳 +3 位作者 顾淑珠 高建军 周轶 王洪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hPTH(134)]对卵巢摘除(OVX)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及停药后效应。方法应用双侧卵巢摘除方法建立模拟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给予皮下注射20μgkgdrhPTH(134)治疗8周,观察其骨量、骨生物力学、骨... 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hPTH(134)]对卵巢摘除(OVX)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及停药后效应。方法应用双侧卵巢摘除方法建立模拟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给予皮下注射20μgkgdrhPTH(134)治疗8周,观察其骨量、骨生物力学、骨小梁形态计量及骨代谢相关血、尿生化指标,综合评价PTH对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停药8周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外源性PTH(134)治疗能显著增加模型大鼠的骨量、骨力学性能,改善骨微结构、增加骨转换。用药组的骨密度、股骨三点弯曲与腰椎压缩最大载荷、腰椎骨小梁百分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01);血ALP(P<0.05~0.01)与尿Pyd(P<0.05)保持高水平;PTH停药8周后大鼠股骨与腰椎骨密度、股骨三点弯曲与腰椎压缩最大载荷及腰椎骨小梁百分面积均较停药前显著降低(P<0.05~0.001),但仍显著高于OVX对照组(P<0.05~0.001)。结论外源性PTH(134)可显著增加OVX大鼠的骨量,提高骨力学性能,改善骨微结构,对卵巢摘除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具有明显治疗作用;停药后出现骨量的快速丢失,骨力学性能下降等变化,但仍显示出其对OVX大鼠骨骼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 大鼠 骨质疏松 治疗作用 停药效应 绝经后骨质疏松 OVX大鼠 治疗作用 药后效应 骨小梁形态计量 步研究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 力学性能下降 腰椎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酚氨羧酸螯合剂对放射性钍的促排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红红 胡昱兴 +3 位作者 王英华 金美英 罗梅初 孙梅贞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6-230,共5页
动物实验观察立即单次及连续给予单、双分子取代邻苯二酚氨羧酸螯合剂 760 1和 95 0 1、95 0 2对2 34 Th中毒大鼠和小鼠的促排作用 ,以大鼠尿、粪中2 34 Th排出量的增高、小鼠整体和肝、骨组织中2 34 Th蓄积量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作为评... 动物实验观察立即单次及连续给予单、双分子取代邻苯二酚氨羧酸螯合剂 760 1和 95 0 1、95 0 2对2 34 Th中毒大鼠和小鼠的促排作用 ,以大鼠尿、粪中2 34 Th排出量的增高、小鼠整体和肝、骨组织中2 34 Th蓄积量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作为评价指标 ,与DTPA相比较。体外实验采用凝胶色谱法测定 760 1和 95 0 1与牛血清白蛋白络合竞争Th的能力及ESR方法测定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 .2 )的作用。结果表明 ,760 1和 95 0 1、95 0 2均有较高的促排效果 ,中毒后立即单次给药使大鼠尿、粪中2 34 Th排出量达 63 %~70 % ,连续 3天给药使小鼠整体2 34 Th蓄积量比中毒组下降 82 %~ 88% ,肝、骨中的蓄积量均明显降低 ,760 1和 95 0 1的促排效果明显优于DTPA。 760 1、95 0 1和DTPA三者促排效果强弱差别和三者与血清蛋白络合竞争钍的能力相一致。 95 0 1和 760 1具有较强的直接清除O- .2 的作用 ,达到BESOD的水平。初步探讨了 760 1和 95 0 1防护核素内照射损伤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酚氨羧酸螯合剂 放射性 促排效果 比较 动物实验 防护 核素内照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黄酮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吴明玉 朱国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76-379,共4页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异黄酮 防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样效应 雌激素缺乏 雌激素替代疗法 PMOP 代谢性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国英 王洪复 +1 位作者 翁世芳 王莉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09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通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分布特征和易发因素相关性分析,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机理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社区50~69岁绝经1年以上妇女,以问卷调查,结合DXA测量BMD值,以及血清1α,25(OH)2D3等骨代谢指标测定,分析与骨... 目的通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分布特征和易发因素相关性分析,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机理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社区50~69岁绝经1年以上妇女,以问卷调查,结合DXA测量BMD值,以及血清1α,25(OH)2D3等骨代谢指标测定,分析与骨丢失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随增龄和绝经年限的延长而上升,绝经年龄早、生育胎数多、哺乳时间长是低骨量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使用雌激素、长期饮用牛奶、维持一定体重对骨量值有保护作用。此外,绝经后OP妇女的血清1α,25(OH)2D3和25(OH)D3含量均明显低于非OP妇女,血清1α,25(OH)2D3含量与BMD值呈高度相关(r=0.693,P〈0.01)。骨代谢相关指标分析表明,绝经后OP表现为高骨转换型,维生素D与PTH状态,以及DPD/Cr等均是评价绝经后OP患者的重要指标。结论妇女绝经后有一个快速的骨丢失过程,而血清1α,25(OH)2D3水平的低下是绝经后骨量丢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为维护骨骼健康,应维持其底物25(OH)D3在正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绝经 危险因子 25(OH)2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