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半张量积的逻辑综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储著飞 马铖昱 +4 位作者 闫鸣 潘家祥 潘鸿洋 王伦耀 夏银水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90-3502,共13页
逻辑综合在现代电子设计自动化流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新的计算范式的涌现,各种高效的布尔可满足性(SAT)求解器和电路仿真器(Simulator)得以开发,并在逻辑综合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应用。该文首先对布尔... 逻辑综合在现代电子设计自动化流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新的计算范式的涌现,各种高效的布尔可满足性(SAT)求解器和电路仿真器(Simulator)得以开发,并在逻辑综合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应用。该文首先对布尔可满足性问题和电路逻辑仿真器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回顾了矩阵半张量积的发展历程,并根据半张量积的基本原理深入阐述了其在推理引擎和逻辑综合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未来可能对逻辑综合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综合 逻辑优化 推理引擎 半张量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电路铜互连线脉冲电镀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曾磊 徐赛生 +3 位作者 张立锋 张玮 张卫 汪礼康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9-333,共5页
针对先进纳米铜互连技术的要求,研究了脉冲电流密度对铜互连线电阻率、晶粒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4A/dm2电流密度下的铜镀层拥有较小电阻率、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和较大的晶粒尺寸。
关键词 铜互连 脉冲电镀 电阻率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双输入缓冲前端的4 GS/s 13位TI-Pipelined-SAR ADC
3
作者 陈浩然 俞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8-493,共6页
随着转换速率的提升,采样前端逐渐成为限制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ADC)性能的瓶颈。该文基于16 nm FinFET工艺设计了一款集成双输入缓冲前端的4 GS/s 13位时间交织-流水线逐次逼近型(TI-Pipelined-SAR)ADC。为降低多通道开关之间的串扰... 随着转换速率的提升,采样前端逐渐成为限制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ADC)性能的瓶颈。该文基于16 nm FinFET工艺设计了一款集成双输入缓冲前端的4 GS/s 13位时间交织-流水线逐次逼近型(TI-Pipelined-SAR)ADC。为降低多通道开关之间的串扰和通道内的回踢,提出了一种双输入缓冲前端结构;并采用通道间校准算法修正该结构引入的额外直流失调和增益失配。为提升采样速率,还提出了一种全CMOS快速导通的栅压自举采样电路。测试结果表明,该ADC在500 MHz输入信号频率下,实现了74.1 dBc的无杂散动态范围,信噪失真比达到了59.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转换器 输入缓冲前端 校准算法 栅压自举采样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筛薄膜探测神经类毒气的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秋冬 谢海芬 +2 位作者 孙晓翔 刘全 黄宜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2,共3页
采用ZSM-5分子筛材料对神经类毒剂沙林的相似物甲基磷酸二甲脂(DMMP)气体进行了测试。分子筛材料因为具有选择性吸附分子的能力常被用来作为气体敏感材料,但因为其神经类气体极性较强,被吸附后难于解吸附,因此,分子筛材料很少用于检测... 采用ZSM-5分子筛材料对神经类毒剂沙林的相似物甲基磷酸二甲脂(DMMP)气体进行了测试。分子筛材料因为具有选择性吸附分子的能力常被用来作为气体敏感材料,但因为其神经类气体极性较强,被吸附后难于解吸附,因此,分子筛材料很少用于检测神经类气体。利用合成的ZSM-5纳米分子筛作为吸附神经类气体DMMP的敏感材料,将其涂布在2个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上进行差频测试,以减小外界的干扰,并提出了用交变电场进行极性分子解吸附的新方法。DMMP气体的探测最小体积分数达到1×10-6,响应时间和解吸附时间分别小于20 s和9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差频 电场解吸附 气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合物碳黑混合物气敏微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秋冬 谢海芬 +1 位作者 孙晓翔 黄宜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4-506,513,共4页
通过四种不同的聚合物敏感材料以及混合的碳黑修饰在梳状微电极上,可以得到这种新型的化学气敏电阻型微传感器,将这四种不同聚合物的微传感器分别对丙酮、乙醇、甲醇、甲苯四种有机类气体进行了测试,比较其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利用其响应... 通过四种不同的聚合物敏感材料以及混合的碳黑修饰在梳状微电极上,可以得到这种新型的化学气敏电阻型微传感器,将这四种不同聚合物的微传感器分别对丙酮、乙醇、甲醇、甲苯四种有机类气体进行了测试,比较其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利用其响应的主元分析可以将四种气体区分开,并且在一定范围内,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可呈一定的线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传感器 聚合物碳黑混合物 气敏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立互锁单元单粒子效应加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俞剑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72-274,278,共4页
经典双立互锁单元主从型触发器存在由逆向驱动引起的单粒子翻转情况。为此,通过在主从两级之间插入缓冲器阻断反向驱动路径来解决该问题。对一款双立互锁加固芯片进行地面重粒子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型双立互锁单元触发器不仅能消除... 经典双立互锁单元主从型触发器存在由逆向驱动引起的单粒子翻转情况。为此,通过在主从两级之间插入缓冲器阻断反向驱动路径来解决该问题。对一款双立互锁加固芯片进行地面重粒子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型双立互锁单元触发器不仅能消除单粒子功能中断,而且能减少单粒子翻转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效应 单粒子效应 单粒子瞬态 辐射加固设计 双立互锁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纳米颗粒辅助化学刻蚀重掺杂p型单晶硅研究
7
作者 朱宝 李连杰 +1 位作者 丁士进 张卫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93-697,共5页
首先在SiO2/Si衬底上磁控溅射了一层超薄Pt薄膜,并通过快速热退火形成了分离的Pt纳米颗粒阵列。接着研究了在氢氟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中Pt纳米颗粒辅助化学刻蚀重掺杂p型单晶硅片的特性。结果表明,当氢氟酸的浓度为1.06 mol/L时,样品... 首先在SiO2/Si衬底上磁控溅射了一层超薄Pt薄膜,并通过快速热退火形成了分离的Pt纳米颗粒阵列。接着研究了在氢氟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中Pt纳米颗粒辅助化学刻蚀重掺杂p型单晶硅片的特性。结果表明,当氢氟酸的浓度为1.06 mol/L时,样品表面分布着许多Pt岛链,在硅衬底表面没有观察到任何孔洞;当氢氟酸的浓度上升到5.3 mol/L时,样品表面起伏不平,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小丘,岛链状Pt减少;当氢氟酸的浓度增加到26.5 mol/L时,样品表面出现大量的孔洞,Pt岛链进一步减少。通过对样品的剖面结构进行观察,发现硅衬底中形成了致密的介孔,同时还观察到底部含有Pt岛状物的不规则沟槽,并且介孔的生长速率快于沟槽。最后,对上述实验现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掺杂p型单晶硅 Pt纳米颗粒 快速热退火 辅助化学刻蚀 氢氟酸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镀锡表面抗高温变色的研究
8
作者 张兵 朱立群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0-45,共6页
针对黄铜镀镍框架的镀锡层容易高温变色等问题,本文研发了一种由磷酸、复合有机酸、复合缓蚀剂及添加剂等成分构成的抗变色环保溶液。经过这种溶液处理后,镀锡零件表面形成了薄薄的透明致密保护膜,可以明显提高镀锡层在高温、高湿等环... 针对黄铜镀镍框架的镀锡层容易高温变色等问题,本文研发了一种由磷酸、复合有机酸、复合缓蚀剂及添加剂等成分构成的抗变色环保溶液。经过这种溶液处理后,镀锡零件表面形成了薄薄的透明致密保护膜,可以明显提高镀锡层在高温、高湿等环境中的抗变色能力、焊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抗变色处理,可以满足铜合金镀锡产品的JESD22-A101-D标准,JESD22-B102E标准和J-STD-020E标准等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锡 高温高湿环境 抗变色环保溶液 保护膜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微观特征交互的晶圆异常检测研究
9
作者 于健博 杨晓峰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19-1527,共9页
为提高晶圆异常检测准确率,并针对基于分块策略进行异常检测过程中,特征信息无法交互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阶微观特征交互的晶圆异常检测模型——堆叠交互自编码器(stacked interactive autoencoder, SinAE)。首先,采用层次聚类对采集... 为提高晶圆异常检测准确率,并针对基于分块策略进行异常检测过程中,特征信息无法交互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阶微观特征交互的晶圆异常检测模型——堆叠交互自编码器(stacked interactive autoencoder, SinAE)。首先,采用层次聚类对采集到的高维数据进行无监督聚类,并根据戴维森堡丁指数(Davies-Boulding index,DBI)的肘拐点确立最优聚类状态;随后,利用Sin AE模型对聚类后的各个数据块分别提取高阶特征,并开发出特征交互模块,对各块高阶微观特征进行维度统一、信息交互以及特征融合操作;然后,对融合交互后的特征进行解码重构以及联立训练;最后,根据实时数据在Sin AE上的损失值,确定数据的异常状态,并采用数值仿真过程数据以及真实的半导体晶圆数据进行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异常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特征 微观信息 特征交互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16位110 dB无杂散动态范围的低功耗SAR ADC
10
作者 邢向龙 王倩 +3 位作者 康成 彭姜灵 李清 俞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3,共9页
该文设计了一款16位、转换速率为625 kS/s的逐次逼近寄存器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改进的采样保持电路结构,优化了采样线性度和噪声性能。采用分段结构设计电容型数模转换器并使用混合方式的电容切换方案,减小面积和能耗。利用扰动注... 该文设计了一款16位、转换速率为625 kS/s的逐次逼近寄存器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改进的采样保持电路结构,优化了采样线性度和噪声性能。采用分段结构设计电容型数模转换器并使用混合方式的电容切换方案,减小面积和能耗。利用扰动注入技术提升ADC的线性度。比较器采用两级积分型预放大器减小噪声,利用输出失调存储技术及优化的电路设计减小了比较器失调电压和失调校准引入的噪声,优化并提升了比较器速度。芯片采用CMOS 0.18μm工艺设计和流片,ADC核心面积为1.15 mm^(2)。测试结果表明,在1 kHz正弦信号输入下,ADC差分输入峰峰值幅度达8.8 V,信纳比为85.9 dB,无杂散动态范围为110 dB,微分非线性为-0.27/+0.32 LSB,积分非线性为-0.58/+0.53 LSB,功耗为4.31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转换器 数模转换器 低噪声比较器 失调校准 采样保持 逐次逼近寄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红外探测器的高k栅氧集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鹏 魏红强 +5 位作者 孙清清 叶立 陈琳 吴东平 丁士进 张卫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8-121,158,共5页
从石墨烯发现与制备出发,综述了室温下双层石墨烯或石墨烯带禁带在0~250 meV可调的特性,及其在中远红外探测器的背栅、顶栅结构中作为栅氧形成材料的应用,并介绍了目前各种先进工艺.
关键词 石墨烯 红外探测器 高k栅氧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UC序列密码算法的选择IV相关性能量分析攻击 被引量:2
12
作者 严迎建 杨昌盛 +1 位作者 李伟 张立朝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71-1977,共7页
为了分析ZUC序列密码算法在相关性能量分析攻击方面的免疫能力,该文进行了相关研究。为了提高攻击的针对性,该文提出了攻击方案的快速评估方法,并据此给出了ZUC相关性能量分析攻击方案。最后基于ASIC开发环境构建仿真验证平台,对攻击方... 为了分析ZUC序列密码算法在相关性能量分析攻击方面的免疫能力,该文进行了相关研究。为了提高攻击的针对性,该文提出了攻击方案的快速评估方法,并据此给出了ZUC相关性能量分析攻击方案。最后基于ASIC开发环境构建仿真验证平台,对攻击方案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成功恢复48 bit密钥,说明ZUC并不具备相关性能量分析攻击的免疫力,同时也证实了攻击方案快速评估方法的有效性。相比Tang Ming等采用随机初始向量进行差分能量攻击,初始向量样本数达到5000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差分功耗尖峰,该文的攻击方案只需256个初始向量,且攻击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学 序列密码 ZUC 能量分析攻击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E系统中基于相关采样定理的ADC测试方法和波形重建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雨 黄俊 +1 位作者 王海涛 肖鹏程 《电子测量技术》 2009年第12期140-143,共4页
简要的阐述了基于ATE系统的SOC芯片的测试技术,然后重点介绍了SOC芯片中混合信号部分中ADC的测试方法。并对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相关采样定理给出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在实际测试中无法满足定理时的解决方法。通过一款实际的SOC芯片为例,... 简要的阐述了基于ATE系统的SOC芯片的测试技术,然后重点介绍了SOC芯片中混合信号部分中ADC的测试方法。并对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相关采样定理给出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在实际测试中无法满足定理时的解决方法。通过一款实际的SOC芯片为例,最终给出了实际的测试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E测试 ADC 相关采样 波形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GaN半桥驱动器的高速电平移位电路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亮 周德金 +1 位作者 黄伟 陈珍海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73-878,890,共7页
设计了一种GaN半桥驱动器高性能电平移位电路,一方面采用短脉冲控制的高速镜像噪声电流与噪声电流相互抵消的方法消除共模噪声,另一方面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的正反馈互锁电路,该电路不含RC滤波,用来消除由于工艺偏差造成的差模噪... 设计了一种GaN半桥驱动器高性能电平移位电路,一方面采用短脉冲控制的高速镜像噪声电流与噪声电流相互抵消的方法消除共模噪声,另一方面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的正反馈互锁电路,该电路不含RC滤波,用来消除由于工艺偏差造成的差模噪声,以保证输出信号稳定。抗负压电路采用降压电平移位电路实时监测高侧电压浮动状态并反馈回自举充电回路,使充电时间避开负压时间。在0.18μm 85 V BCD工艺下完成设计,工作频率达到5 MHz,上升时间为4.1 ns,下降时间为3.8 ns,满足高频GaN栅驱动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 半桥驱动器 电平移位 瞬态噪声抑制 正反馈互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码SoC中算法IP核通用接口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凯 李伟 +1 位作者 陈韬 南龙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99-2807,共9页
针对不同类型密码算法的调度控制需求,提出一种通用数据包和数据通信协议,支持多样化密码运算下的接口适配;提出一种可编程电路结构,高效完成数据包解析和协议转换;提出一种专用DMA结构,快速实现算法IP核与片上存储间的数据传输。实验... 针对不同类型密码算法的调度控制需求,提出一种通用数据包和数据通信协议,支持多样化密码运算下的接口适配;提出一种可编程电路结构,高效完成数据包解析和协议转换;提出一种专用DMA结构,快速实现算法IP核与片上存储间的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通用接口模型在CMOS 55 nm工艺下,时钟频率可达926 MHz,面积最小为28208μm^(2),将AES、SM4、SNOW、ZUC、SHA3、SM3和RSA算法的数据吞吐率分别提高266%、258%、232%、239%、116%、117%和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通信协议 可编程电路结构 专用DMA 通用接口模型 统一管理 高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确寄生参数提取软件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世磊 薛金涛 王高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49-51,共3页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互连线寄生参数提取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并且随着工艺进步对寄生参数提取精度和速度都提出更高要求。论文描述了一款基于3D场解决器的精确寄生参数提取软件设计与实现方法,试验表明该软件能够方便精...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互连线寄生参数提取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并且随着工艺进步对寄生参数提取精度和速度都提出更高要求。论文描述了一款基于3D场解决器的精确寄生参数提取软件设计与实现方法,试验表明该软件能够方便精确地完成寄生参数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寄生参数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in-128序列密码的能量分析攻击
17
作者 严迎建 杨昌盛 +1 位作者 李伟 张立朝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2-850,共9页
为了分析Grain-128序列密码算法在能量分析攻击方面的免疫能力,对其进行了能量分析攻击研究.为提高攻击的针对性,首先对序列密码算法功耗特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攻击点功耗与其他功耗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是导致序列密码能量分析攻击困难的主... 为了分析Grain-128序列密码算法在能量分析攻击方面的免疫能力,对其进行了能量分析攻击研究.为提高攻击的针对性,首先对序列密码算法功耗特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攻击点功耗与其他功耗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是导致序列密码能量分析攻击困难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攻击点和初始向量选取合理性的评估方法,并给出了Grain-128的能量分析攻击方案.最后基于ASIC开发环境构建仿真攻击平台,对攻击方案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案可成功攻击46 bit密钥,证实了所提出的攻击点和初始向量选取合理性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表明Grain-128不具备能量分析攻击的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密码 Grain-128 能量分析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酸铋薄膜在小于矫顽电压下的阻变机制
18
作者 朱慧 张迎俏 +4 位作者 汪鹏飞 白子龙 孟晓 陈月圆 祁琼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3-447,共5页
为了研究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于SrTiO_3衬底上的Au/BiFeO_3/SrRuO_3结构的阻变效应,实验通过测量样品的I-V特性曲线来表征样品的阻态变化.由于BiFeO_3与Au、SrRuO_3功函数的不同在Au/BiFeO_3、BiFeO_3/SrRuO_3两个接触界面形成稳定... 为了研究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于SrTiO_3衬底上的Au/BiFeO_3/SrRuO_3结构的阻变效应,实验通过测量样品的I-V特性曲线来表征样品的阻态变化.由于BiFeO_3与Au、SrRuO_3功函数的不同在Au/BiFeO_3、BiFeO_3/SrRuO_3两个接触界面形成稳定的肖特基接触,通过改变外部电压控制陷阱能级填充的程度可以改变肖特基势垒高度,从而在施加电压小于矫顽电压时可以形成稳定的高低阻变化,表现出最大可达103高低阻电流比的I-V特性曲线.对I-V特性曲线进行不同导电机制的拟合表明:小于矫顽电压下空间电荷限制电流起到了主导作用,陷阱的填充与脱陷是主要的阻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阻变存储器 阻变效应 空间电荷限制电流 陷阱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添加剂对铜互连线脉冲电镀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敏娜 曾磊 +3 位作者 汪礼康 张卫 徐赛生 张立锋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7-390,共4页
针对集成电路电镀铜技术,研究了三种有机添加剂(加速剂、抑制剂和平整剂)对铜互连线脉冲电镀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电化学方法LCV(线性循环伏安法)和CP(计时电势法),分析了不同添加剂浓度下电镀过程的极化情况;用SEM表征了三种添加剂对... 针对集成电路电镀铜技术,研究了三种有机添加剂(加速剂、抑制剂和平整剂)对铜互连线脉冲电镀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电化学方法LCV(线性循环伏安法)和CP(计时电势法),分析了不同添加剂浓度下电镀过程的极化情况;用SEM表征了三种添加剂对脉冲电镀铜的镀层结构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适当浓度的添加剂组成能显著改善镀层的覆盖度、紧致均匀性和平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互连 添加剂 脉冲电镀 粗糙度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宽电压应用的容错时钟门控单元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涛涛 项晓燕 +2 位作者 陈晨 孟建熠 严晓浪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96-1803,共8页
为了将时钟门控技术应用于时序容错系统中,提出具备时序错误检测与自纠正能力的时钟门控单元.该单元通过监测内部虚拟节点电压变化,得到数据晚到信息;利用该监测信息可以重新打开时钟树网络,完成时钟被错误关断情形的当前周期自主现场纠... 为了将时钟门控技术应用于时序容错系统中,提出具备时序错误检测与自纠正能力的时钟门控单元.该单元通过监测内部虚拟节点电压变化,得到数据晚到信息;利用该监测信息可以重新打开时钟树网络,完成时钟被错误关断情形的当前周期自主现场纠错.给出容错时钟门控单元在现有的多种时钟门控技术中的适用性分析,讨论与之对应的纠错方案选择策略.基于SMIC 40 nm LL工艺库,仅新增12个额外的晶体管实现该单元,从原理图和版图2个层面,对其在宽电压工作下的容错能力进行分析验证,并给出集成到系统设计时所需的时序检查方法.将该单元应用于一款商用处理器C-SKY CK802物理设计中,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效相对于传统设计提高了64.7%,而时钟树功耗相对于现有的容错设计下降了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电路 时钟门控 宽电压 低功耗 近阈值计算 现场纠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