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复旦大学长江学者俞吾金教授访谈 被引量:3
1
作者 俞吾金 金瑶梅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共5页
金瑶梅(以下简称金):俞老师,今天能有机会对您这样一位著名学者进行访谈,我深感荣幸。多年来您一直孜孜不倦地在哲学领域中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您涉猎广泛,在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哲学基础理论、国外马克... 金瑶梅(以下简称金):俞老师,今天能有机会对您这样一位著名学者进行访谈,我深感荣幸。多年来您一直孜孜不倦地在哲学领域中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您涉猎广泛,在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哲学基础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外国哲学史、现代外国哲学及美学等领域都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原创性的见解。您最近出版的几本新书,比如《传统重估与思想移位》和《问题域的转换: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当代解读》等,都在学术界产生了震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长江学者 复旦大学 俞吾金 现代外国哲学 马克思哲学 基础理论 著名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今天如何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学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15,共4页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 2 0世纪 80、90年代中国哲学界的重大事件之一。过去 2 0年中国哲学界许多问题的展开和许多理论倾向的形成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引入相关。李惠斌教授认为 ,在过去 2 0年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 2 0世纪 80、90年代中国哲学界的重大事件之一。过去 2 0年中国哲学界许多问题的展开和许多理论倾向的形成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引入相关。李惠斌教授认为 ,在过去 2 0年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过程中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启迪 ,为建立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世界性话语模式 ,提供了重要的话语背景。张一兵教授强调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重新面对我们一度以为完成了的文本和人物”进行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 ,同时要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 ,研究的重心要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胡大平博士对后马克思主义做了专门的划界。张翼星教授概括了目前哲学界关于法兰克福学派 ,特别是哈贝马斯以及关于萨特思想和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他认为目前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大大突破原有若干派别的范围或框架 ,呈现更广阔的视野。陈学明教授回顾了过去 2 0年中国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争论 ,提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定要着眼于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启示 ,必须强化问题意识 ,必须拓宽视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研究方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现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晓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4,共5页
深入把握社会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旨,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是依循这一主旨被规定的。从根本上和总体上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涉及当代世界,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由之而来的研究是具有原则高度的,它突出地体现... 深入把握社会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旨,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是依循这一主旨被规定的。从根本上和总体上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涉及当代世界,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由之而来的研究是具有原则高度的,它突出地体现在深入于社会现实的本质要求中。这一要求在对主观思想—外部反思的批判中展现其基本意义——"现实"不是单纯的实存,而是实存与本质的统一,是在展开过程中的必然性。不仅如此,这种本质性和必然性,还是通过特定社会之实体性内容的充分具体化而显现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现实 主观思想 外部反思 具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莎·卢森堡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学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4,共7页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共产主义战士罗莎·卢森堡,一生致力于对伯恩斯坦和考茨基的修正主义的批判,而在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她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种种独特的研究。这里论述了她对马克思主义三个方面的研究...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共产主义战士罗莎·卢森堡,一生致力于对伯恩斯坦和考茨基的修正主义的批判,而在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她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种种独特的研究。这里论述了她对马克思主义三个方面的研究:论马克思的贡献和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之所在、论马克思主义的现状和停滞的原因、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尽管罗莎·卢森堡是在近一个世纪之前做出这些论述的,但所有这些观点在今天还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罗莎·卢森堡 意义 停滞 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批判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学明 罗富尊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5-81,共7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科学技术的两个富有创意的基本判断,一是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是认为科学技术履行意识形态的社会职能。在此基础上,“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都对科学技术本身...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科学技术的两个富有创意的基本判断,一是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是认为科学技术履行意识形态的社会职能。在此基础上,“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都对科学技术本身及其社会功能的根源,对科技理性、技术专家治国论以及科学主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批判。这些批判尽管充满着穿凿附会之处,具有某种程度的片面性,但无疑也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时效性的深刻的片面,因为它给20世纪和后20世纪的人类提出了这样一种警告:科学无视价值存在以及与此相关的科学的“异化”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科学技术 社会功能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生态意蕴——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J.B.福斯特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学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26,共14页
J.B.福斯特认为马克思的生态理论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共产党宣言》这两部著作之中。紧密结合劳动异化来分析自然异化;强调自然异化是人为造成的,具体地说,是由私有财产和金钱的统治造成的;提出自然异化给人带来的严... J.B.福斯特认为马克思的生态理论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共产党宣言》这两部著作之中。紧密结合劳动异化来分析自然异化;强调自然异化是人为造成的,具体地说,是由私有财产和金钱的统治造成的;提出自然异化给人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使人丧失掉基本的生活要素;力主通过"联合"的道路来消除私有制,进而消除自然异化,构成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世界观的主要内容。J.B.福斯特驳斥了一些西方学者把《共产党宣言》说成是"反生态"的种种误解,强调正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把关于建立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关系的思考作为"关于共产主义建设论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一些核心理论实际上在《共产党宣言》中已经形成,这就是:所有生态问题都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历史观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 鲁道夫·蒙特等的真正的社会主义 蒲鲁东的“普罗米修斯主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共产党宣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兼论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30
7
作者 俞吾金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在通常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是两个相互分离的研究领域。本文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领域中,人们一般注重的是中国社会和实践的特殊性,而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化的研究... 在通常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是两个相互分离的研究领域。本文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领域中,人们一般注重的是中国社会和实践的特殊性,而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化的研究领域中,人们一般注重的则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性。本文主张,只有把这两个研究领域综合成一个研究领域,才有可能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化这两个主题的认识。与此同时,在当代中国社会追求现代性这一普遍性价值的实现时,也必须充分兼顾到当代中国社会和实践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尤其表现在传统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错位和启蒙的缺失上。只有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和实践的特殊性,努力在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才能创造性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发展,并使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 普遍性 特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学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70,共5页
西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表明:面对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世界观这一思想武器。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世界观,包括对资本主义... 西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表明:面对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世界观这一思想武器。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世界观,包括对资本主义条件下自然异化的批判、生态矛盾的剖析以及自然和社会之间"新陈代谢"断裂的说明等。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在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核心就是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地对待现代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学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23,共4页
以前人们较多地注意“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否定方面 ,实际上它还有对现代性的肯定与“治疗”方面。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 ,才能比较完整地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理论 ,而只要完整地把握这一理论就不难看出 ,“西... 以前人们较多地注意“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否定方面 ,实际上它还有对现代性的肯定与“治疗”方面。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 ,才能比较完整地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理论 ,而只要完整地把握这一理论就不难看出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现代性的态度总的来说是一种辩证的态度。而正是这种对现代性的辩证的态度会给予正在追求现代性、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民莫大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 辩证态度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方向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德峰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7,共4页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一支 ,尽管在今天已不再保持为一个独立的学派 ,但其真实的思想意义和在今日哲学中的位置却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不应被耽搁 ,因为它未竟的工作———当代文化意识批判———仍然是当...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一支 ,尽管在今天已不再保持为一个独立的学派 ,但其真实的思想意义和在今日哲学中的位置却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不应被耽搁 ,因为它未竟的工作———当代文化意识批判———仍然是当代哲学运动的重大主题 ,仍然充满活力。这个主题既属于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今天的发展 ,也属于当代西方哲学对哲学传统展开批判的基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 现代性批判 批判理论 当代文化意识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证伪”还是“证实”了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学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7,173,共13页
欲问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究竟还有没有现实性,最要紧的是要探讨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所出现的一些新发展、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资产阶级"执行"了马克思的理论才导致的,所... 欲问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究竟还有没有现实性,最要紧的是要探讨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所出现的一些新发展、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资产阶级"执行"了马克思的理论才导致的,所以这些新变化非但没有推倒反而证明了马克思理论的正确性。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所出现的新发展、新变化,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具有了理论说服力和客观现实性。从最近发生在西方世界的马克思再次"火"起来的例证中,我们不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马克思正在西方世界"王者归来",而且也深刻地领悟到这种"王者归来"的根本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灾难和危机的分析的不可替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新发展 新变化 马克思主义 “革命遗嘱”的“执行人” 回归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思想之辨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邹诗鹏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30,共7页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批判思想,实质上是19世纪以来越来越鲜明的世俗化过程中反叛宗教神学的一种极端形式。不能从唯物主义世界观直接推出信仰层面的无神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以及唯物史观形成,同时也是对无神论的明确的扬弃。马克思对宗教...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批判思想,实质上是19世纪以来越来越鲜明的世俗化过程中反叛宗教神学的一种极端形式。不能从唯物主义世界观直接推出信仰层面的无神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以及唯物史观形成,同时也是对无神论的明确的扬弃。马克思对宗教持激进的批判与否定态度,至于把这样的态度解读为宗教精神的再度复活,其实是引伸开来的思想,同马克思本人的宗教批判思想无关。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从宗教产生的经济与政治关系入手展开对宗教及其社会现象的意识形态批判,也是一种宗教社会学。马克思的社会概念以及社会主义,意在通过从哲学到共产主义实践的转变成为无神论时代社会共同体的新的信仰,但涂尔干与韦伯则以不同的的方式证明了现代性社会的信仰及其认同依然是诉诸于宗教理解方式。如何面对现代世界宗教现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是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思想面临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宗教批判 无神论 宗教社会学 社会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语言学转向 被引量:3
13
作者 俞吾金 《河北学刊》 2003年第6期41-45,共5页
众所周知,在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中出现了著名的"语言学转向"(the linguistic tum).这一转向是由欧洲大陆的哲学家和英美哲学家共同促成的,表明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深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语言学转向” 本雅明 詹姆逊 柯亨 哈贝马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兹加林及其“后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学派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艳梅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33,共6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莫斯科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布兹加林创建了后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又称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在对前苏联的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当代俄罗斯的资本主义制度、以及人类目前所身处的全球化发展进程展开全... 进入新世纪以来,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莫斯科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布兹加林创建了后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又称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在对前苏联的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当代俄罗斯的资本主义制度、以及人类目前所身处的全球化发展进程展开全面批判的基础上,布兹加林提出了"社会主义——作为向自由王国过渡和转变历史进程"的明确思想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异化 突变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绘西方马克思主义——读张一兵先生的《文本的深度耕犁》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行福 《哲学分析》 2013年第3期3-17,共15页
张一兵教授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不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做了许多个案研究,而且对如何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分析框架。其基本观点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在1968年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出版后就已经终结,... 张一兵教授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不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做了许多个案研究,而且对如何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分析框架。其基本观点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在1968年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出版后就已经终结,其主要原因是本真的马克思主义诉求和资本主义批判这两大原则已经被放弃;在此之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派生出后马克思主义、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三种思潮。这一观点虽然有启发性,但有一定的片面性。根据理论逻辑和社会现实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整个发展可以区别为四种类型,即"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的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性的马克思主义"。在这里,区分的基础不是抽象意义上的本真马克思和资本主义批判这两个前提,也不是总体性或同一性的思维方式,而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辩证法的理论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一兵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终结 瑟伯恩 后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马克思主义到非马克思主义——拉克劳意识形态理论的三阶段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行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4,共6页
意识形态问题在当代政治理论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拉克劳作为当代著名左翼思想家,其意识形态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认为,其意识形态理论经过了三个阶段:从《政治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的新马克思主义开始,经过《霸权与社会主义策... 意识形态问题在当代政治理论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拉克劳作为当代著名左翼思想家,其意识形态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认为,其意识形态理论经过了三个阶段:从《政治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的新马克思主义开始,经过《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时期的后马克思主义,到最近他在一系列著作中呈现出的明显的非马克思主义特征。拉克劳把意识形态理解为与社会客观结构和历史基础相脱离的自由漂浮的能指或主体认同的神话,而这不可能真正地对意识形态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作出合理的解释。当代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需要克服简单的决定论和本质主义,同时也需要克服非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理论诱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克劳 新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哲学背景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17
作者 刘放桐 《河北学刊》 2003年第6期35-41,共7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在西方出现的一种独特的思潮,其中包含了众多具有不同社会和思想背景的派别.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西方哲学 语言转向 社会理论 哲学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如何“强起来”——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角度的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学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17,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问题是如何面对现代性,中国要"强"起来的根本问题也正是如何面对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中国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中国"强起来"的现实意义,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问题是如何面对现代性,中国要"强"起来的根本问题也正是如何面对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中国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中国"强起来"的现实意义,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对中国"强起来"的指导作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现代性应当是整体的,中国不能只停留于"片面的现代性",只有全面地实现现代性,才能真正"强起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现代性展开的过程产生强烈的负面效应,中国必须正视这些负面效应,只有将之克服掉,才能真正"强起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现代性是可以也应当超越的,中国必须在实现现代性的同时还要超越现代性,通过超越现代性来使自己真正"强起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现代性必然卷入到各种复杂的关系之中,中国必须根据复杂现代性的现实,正确驾驭各种矛盾,使自己走向"强起来"。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展开,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结合中国现代化实际的创造性运用,中国正在通过"驾驭资本"的实践破解如何使中国"强起来"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强起来” 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 全面的现代性 超越现代性 复杂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在性之瓦解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境域——一个批判性的对话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晓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4-90,共7页
马克思哲学之当代意义的阐明当由存在论的根基处入手。海德格尔晚期对马克思的评论虽然极大地误解了马克思,但却把问题引向了“内在性”之瓦解这个核心。本文由此展开的讨论试图表明:马克思在存在论基础上所发动的哲学革命,亦即其哲学... 马克思哲学之当代意义的阐明当由存在论的根基处入手。海德格尔晚期对马克思的评论虽然极大地误解了马克思,但却把问题引向了“内在性”之瓦解这个核心。本文由此展开的讨论试图表明:马克思在存在论基础上所发动的哲学革命,亦即其哲学的根本性质和当代意义皆在本质上发端于“内在性之被贯穿”一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性 存在论 马克思哲学 当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内在批判到哲学人类学——哈贝马斯实证主义批判中研究方法的转变
20
作者 郑召利 杨建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5,共9页
在20世纪60年代德国社会学界开启的关于实证主义的争论中,哈贝马斯一开始明确追随阿多诺,并采取一种内在批判的时域对实证主义展开批判。随着论战的深入,哈贝马斯的观点逐渐倾向于一种哲学人类学的视角。这一转变过程反映出哈贝马斯尝... 在20世纪60年代德国社会学界开启的关于实证主义的争论中,哈贝马斯一开始明确追随阿多诺,并采取一种内在批判的时域对实证主义展开批判。随着论战的深入,哈贝马斯的观点逐渐倾向于一种哲学人类学的视角。这一转变过程反映出哈贝马斯尝试突破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理论家的方法,进而构建自己版本的社会批判理论。这种转变尽管为哈贝马斯开启了新的语用学研究领域,并且导向交往行为理论的形成,但是内在批判的抛弃使得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丧失了历史性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批判 实证主义批判 哲学人类学 历史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