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虫夏草通过IL-6反式信号通路改善小鼠肾间质纤维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滢雪 陈军 +4 位作者 唐培宸 张健 陈威泽 颜芷昕 宋娜娜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目的探究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CS)通过抑制IL-6反式信号通路介导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进而治疗肾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单侧缺血再灌注(unilateral ischemia/reperfusion,UIR)肾纤维化模型,同时给药虫草菌粉、可溶性糖蛋... 目的探究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CS)通过抑制IL-6反式信号通路介导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进而治疗肾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单侧缺血再灌注(unilateral ischemia/reperfusion,UIR)肾纤维化模型,同时给药虫草菌粉、可溶性糖蛋白130Fc(soluble glycoprotein 130 Fc,sgp130Fc)或Hyper-IL-6。Masson染色评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PAS染色评估肾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纤维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IL-6反式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可溶性IL-6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sIL-6R)]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qPCR等手段检测纤维化蛋白表达量以及定位情况。体外细胞实验进一步探究虫草提取物虫草素对成纤维细胞中IL-6反式信号的影响。结果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在慢性期给药虫草菌粉可显著减轻小鼠患肾的炎症和纤维化,降低血清肌酐水平和胶原沉积。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S治疗组α-SMA、FN的表达水平降低,IL-6信号通路蛋白p-STAT3、sIL-6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2,CXCL12)的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此外,Hyper-IL-6可部分抵消虫草菌粉的治疗效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虫草素可抑制NRK-52E分泌IL-6,而IL-6-sIL-6R复合物处理可诱导成纤维细胞NRK-49F活化,表现为α-SMA、FN和p-STAT3表达量显著升高。虫草素和sgp130Fc处理显著抑制IL-6反式信号通路引起的成纤维细胞的活化。结论CS可显著抑制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IL-6,并抑制成纤维细胞中IL-6反式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CS) 慢性肾脏病(CKD) 成纤维细胞 IL-6反式信号通路 肾纤维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内钾离子稳态测量技术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颜芷昕 宋娜娜 丁小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0-760,共11页
钾离子在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及亚细胞结构中的分布处于动态平衡,它是细胞内液含量最丰富的阳离子,在细胞外液含量却很少;在亚细胞结构中,钾离子在胞核的浓度最高,细胞基质、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次之。细胞内钾离子参与细胞形态维持... 钾离子在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及亚细胞结构中的分布处于动态平衡,它是细胞内液含量最丰富的阳离子,在细胞外液含量却很少;在亚细胞结构中,钾离子在胞核的浓度最高,细胞基质、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次之。细胞内钾离子参与细胞形态维持、酶活性调控及能量代谢、遗传物质的生物合成、细胞增殖与死亡、修复和迁移、免疫等多种生命活动的调控;同时细胞内钾离子稳态失衡和肿瘤、急性缺血损伤、自身免疫病、内分泌、神经退行性等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维持细胞内钾离子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纠正细胞内钾离子稳态失衡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综述近年细胞内钾离子稳态的基本情况和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调控机制及生理和病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内钾离子稳态 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检测 钾离子敏感荧光探针 基因编码钾离子指示剂 钾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库测序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3
作者 梁厉飞 陈婷婷 杨橙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3,共7页
免疫组库一般指T细胞和B细胞的总称,它有着巨大的多样性,使免疫系统能够对多种抗原刺激做出反应。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免疫组库测序可以从基因水平深入了解排斥反应发生时淋巴细胞克隆的变化,也为基于免疫组库测序的新型无创诊断技术的... 免疫组库一般指T细胞和B细胞的总称,它有着巨大的多样性,使免疫系统能够对多种抗原刺激做出反应。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免疫组库测序可以从基因水平深入了解排斥反应发生时淋巴细胞克隆的变化,也为基于免疫组库测序的新型无创诊断技术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近年来,免疫组库测序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尝试不断增多,特别是在肾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以及移植后感染等领域。本文对以上领域中应用免疫组库测序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器官移植中免疫组库测序使用的现状和作为早期无创诊断排斥反应的新技术的潜力,以期为这项技术进一步发展并应用于临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库 T细胞受体 B细胞受体 器官移植 排斥反应 感染 供者来源性细胞游离DNA(dd-cfDNA)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供者特异性抗体(DSA)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顾佳慧 韩晓丹 +2 位作者 钱韵佳 张晓光 孙敏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0,共7页
目的 观察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择期行首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疼痛及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择期行TKA的老年患者(≥65岁)共计... 目的 观察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择期行首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疼痛及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择期行TKA的老年患者(≥65岁)共计165例,其中单纯全麻76例(组1),全麻复合股神经阻滞89例(组2)。记录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48 h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术后第1天、第2天由专人随访相关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包括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并记录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瘙痒、低血压、头晕、非正常停泵现象)。结果 组2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低于组1(P=0.01)。组2患者术后第1天及第2天静息状态下疼痛评分高于组1(P=0.02,P=0.04),运动状态下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第2天组2的头晕发生率低于组1(P=0.02),两组间其余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瘙痒、低血压、停泵等)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行TKA的老年患者,全麻复合股神经阻滞麻醉相较于单纯全麻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 全麻 全麻复合股神经阻滞 术后急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外颈动脉外科干预指南的更新与解读 被引量:4
5
作者 余波 谭晋韵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3-641,共9页
颈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外科干预是脑卒中三级预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历经数十年的实践积累,颅外颈动脉血运重建的技术与理念均有显著地提升,在此期间,全球相关指南经历过几次重大更新,对本领域的规范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欧... 颈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外科干预是脑卒中三级预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历经数十年的实践积累,颅外颈动脉血运重建的技术与理念均有显著地提升,在此期间,全球相关指南经历过几次重大更新,对本领域的规范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欧洲与北美发布了最新版颅外段颈动脉疾病处理指南,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的观点,或预示着未来十年该领域在技术上将出现的重要突破。本文就新版指南中主要观点的发展脉络与更新要点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外颈动脉 颈动脉血运重建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指南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里亚纳海沟共培养细菌多样性动态变化及潜在微生物互作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马跃维 丁文冕 +3 位作者 王跃澎 原野 黄艳燕 南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122-8138,共17页
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沟,其寡营养、高压、低温、低氧等极端的深海环境孕育出独特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选取寡营养培养基对马里亚纳海沟海水及表层沉积物分别进行液体共培养,并在不同培养阶段取样进行高通量测序,分... 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沟,其寡营养、高压、低温、低氧等极端的深海环境孕育出独特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选取寡营养培养基对马里亚纳海沟海水及表层沉积物分别进行液体共培养,并在不同培养阶段取样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的动态变化,探讨微生物之间可能的互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液体共培养样品中一共检测到19个门、34个纲、76个目、131个科、227个属的细菌,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优势菌群,其次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其他样品相比,1000米海水样品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最高,并且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具有更高的相对丰度。共培养样品中细菌丰富度、多样性、群落结构均随培养时间而改变,其中共培养中期样品的细菌多样性较高;表层沉积物样本中,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可能由于较强的竞争能力在共培养后期占据优势地位。基因功能预测与代谢通路富集结果显示,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增加,微生物生长相关的代谢通路丰度明显下降,而与互作相关的代谢通路丰度明显增加。共培养样品检测到的细菌多样性远高于单独分离培养的多样性,仅有少量菌属为单独分离培养与共培养样品均检测到的共有属。综上所述,马里亚纳海沟细菌群落中存在竞争、互利共生的相互作用,共培养法有利于揭示细菌间的互作关系。研究为深渊及深海等极端环境下微生物生态系统组成及维持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进一步研究极端微生物的生存策略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亚纳海沟 细菌多样性 微生物互作 液体共培养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H^(+)交换体1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
7
作者 陈安南 丁小强 宋娜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1-729,共9页
细胞内稳态的维持是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分布广泛的钠氢交换体1(Na^(+)/H^(+)exchanger 1,NHE1)是调节细胞内pH和细胞体积的重要机制,还能进一步影响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物质代谢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作为NHE家族中发现最早,研究甚... 细胞内稳态的维持是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分布广泛的钠氢交换体1(Na^(+)/H^(+)exchanger 1,NHE1)是调节细胞内pH和细胞体积的重要机制,还能进一步影响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物质代谢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作为NHE家族中发现最早,研究甚广的亚型,NHE1还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蛋白,锚定于细胞骨架并定位在特定质膜区域,通过独立于离子转运的机制影响细胞粘附、迁移,生存和凋亡,成为众多信号通路的交汇点。NHE1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种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目前肾脏疾病大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尽管众多研究试图从现有治疗药物中探索促进再生或抑制凋亡等肾脏保护的新机制,但鲜有新药能登上KIDGO指南的推荐药物之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氢交换体1 肾脏疾病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