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多媒体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从复旦大学取消CAI课时说起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绍梅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4-97,共4页
本文以复旦大学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为例,回顾了多媒体教学出现的历史背景,肯定了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同时就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介绍了复旦大学在取消CAI课时后实行的新的多媒体教学尝试。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CAI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外语能力需求与大学外语教育规划 被引量:40
2
作者 蔡基刚 廖雷朝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21,共7页
国家外语能力和个人外语能力不同,它要求大学外语教育培养大学生能够用英语直接从事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研究,以便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和竞争力。但多年来,大学英语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国家外语能力的要求,既没有... 国家外语能力和个人外语能力不同,它要求大学外语教育培养大学生能够用英语直接从事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研究,以便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和竞争力。但多年来,大学英语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国家外语能力的要求,既没有提出学习英语的使用目标,也没有提出培养学生用英语学习专业的语言要求。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满足国家外语能力的需要,大学英语应该有新的教学定位和语言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外语能力 大学外语 学术英语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外语能力需求和大学生外语能力无缝对接——关于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需求的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蔡基刚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39,共7页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核心观点是:确立多元教学目标,体现个性化教学理念,提供多种选择,基础英语、学术英语还是职场英语教学由各学校自行决定,课程设置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们认为,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需求是两个不同概念。大学...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核心观点是:确立多元教学目标,体现个性化教学理念,提供多种选择,基础英语、学术英语还是职场英语教学由各学校自行决定,课程设置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们认为,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需求是两个不同概念。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要考虑学生水平差异和个性化需求,但首先应满足国家外语能力需求,即培养大学生用英语直接从事自己的专业学习和今后工作的能力,实现无缝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外语能力 个性化需求 个性化教学 大学英语 教学指南 无缝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语者还是外语者: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译者资格之争——兼谈高校英语教师的能力转型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建开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88,共9页
当前,国内学术界有关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讨论涉及到译者资格的重要问题。有意见认为,英语母语者有语言优势,应由他们担任中国文学对外传播之责。对此,本文分析了中外译者各自的长短,指出中国译者具有在语言理解和文化把握上的双重优势。并... 当前,国内学术界有关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讨论涉及到译者资格的重要问题。有意见认为,英语母语者有语言优势,应由他们担任中国文学对外传播之责。对此,本文分析了中外译者各自的长短,指出中国译者具有在语言理解和文化把握上的双重优势。并且,目前文学英译的大规模实施不仅要求数量庞大的译者加入,还需国家机构的资助和组织,这些是中国译者的独特环境,也是汉学家所不具备的。高校英语教师是丰富的译者资源,应发挥他们的专业能力,要从英译汉转到汉译英方向上来,为文学走出去的事业出力,为国家战略的需要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英译 母语译者短板 中国译者优势 英语教师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隐喻认知研究(2001-2022)动态可视化对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祥 黄华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24,共9页
隐喻认知是当代认知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前沿课题之一。通过对2001—2022年间发表在CSSCI和SSCI期刊上的隐喻认知研究相关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系统对比考察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从研究前沿来看,国内隐... 隐喻认知是当代认知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前沿课题之一。通过对2001—2022年间发表在CSSCI和SSCI期刊上的隐喻认知研究相关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系统对比考察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从研究前沿来看,国内隐喻认知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隐喻语言认知相关研究,包括隐喻理解、隐喻翻译、语法隐喻等,而国际隐喻认知研究聚焦具身隐喻、扎根认知等认知科学前沿课题;(2)就研究热点而言,国内学界逐渐聚焦汉语隐喻、汉外隐喻对比研究等,国际上更多关注隐喻认知心理研究;(3)从发展趋势来看,多模态隐喻、具身隐喻、隐喻交际及隐喻话语研究可望继续成为隐喻认知的前沿课题,该领域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趋势表明隐喻认知的跨学科研究渐成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科学 隐喻认知 可视化分析 跨学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本土裔批评的世界性图景——基于维兹诺“恶作剧者”话语与批评的后现代重构
6
作者 陈靓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8-205,共8页
作为当代美国本土裔文学创作和批评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杰拉德·维兹诺以其前沿的理念,将“恶作剧者”这一传统本土裔文化形象在(后)现代语境下进行了拓展和革新。这不仅是传统的本土裔文化因子在多元文化中的内涵重塑,更是美国本... 作为当代美国本土裔文学创作和批评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杰拉德·维兹诺以其前沿的理念,将“恶作剧者”这一传统本土裔文化形象在(后)现代语境下进行了拓展和革新。这不仅是传统的本土裔文化因子在多元文化中的内涵重塑,更是美国本土裔文学批评理论中“世界主义”在更宏大的文化层面的理论脉络拓展。维兹诺在其创作和批评实践中,有效将两者做了结合,以“恶作剧者”桀骜不驯的挑衅姿态活跃在形形色色的边界与禁忌之地。在创作和批评中,维兹诺以丰富多变的话语风格和极具解构性的理论重塑有效构建了本土裔文学和文化主体性。从性质上来看,维兹诺的恶作剧者策略与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念有诸多相似之处。在这个动态场域中,以本土裔的认识论与西方的文学批评形式相结合,实现了一种有效的、跨文化的对话性策略。他在“恶作剧者”文化形象的基础上提出的“恶作剧者话语”“恶作剧者阐释学”等理念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影响当代美国本土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拉德·维兹诺 恶作剧者 世界主义 美国本土裔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下的外语社会化考试 被引量:14
7
作者 蔡基刚 林芸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7-131,共5页
外语社会化考试建立在大数据时代,必须有大数据的意识。该文介绍了大数据的功能和价值,分析了外语社会化考试的四个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刚诞生的英语工作能力考试为个案,就如何利用大数据的相关性达到预测目的,为社会用人单位找到合适... 外语社会化考试建立在大数据时代,必须有大数据的意识。该文介绍了大数据的功能和价值,分析了外语社会化考试的四个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刚诞生的英语工作能力考试为个案,就如何利用大数据的相关性达到预测目的,为社会用人单位找到合适的人力资源,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外语社会化考试数据的层次性、考试设计的模块化、考试项目选择的个性化、工作能力的定量化和数据信息的共享性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外语社会化考试 高考 国家英语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蔡基刚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49
8
作者 李蓂 蔡基刚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2,共4页
本文是对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蔡基刚教授的访谈录。蔡教授长期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尤其是近两年来对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本访谈涉及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与教法、四、六级考试改革、ESP教材... 本文是对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蔡基刚教授的访谈录。蔡教授长期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尤其是近两年来对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本访谈涉及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与教法、四、六级考试改革、ESP教材特点等多方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时期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专门用途英语 四、六级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属性看外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被引量:71
9
作者 蔡基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我国学者几乎都认同于外语教学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同时我国各教育阶段的外语教学都把语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分在不同的课程里体现和实施教学。事实上外语教学要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伪命题,把语言教育分成人文主义和工具主义是没... 我国学者几乎都认同于外语教学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同时我国各教育阶段的外语教学都把语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分在不同的课程里体现和实施教学。事实上外语教学要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伪命题,把语言教育分成人文主义和工具主义是没有理论依据的。外语教学的人文性是不存在的,人文性内涵应是文化和人文教育:前者是语言的基本属性,无法剥离出来,即使一个科技术语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后者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外语教学的主要功能就是工具,它既可以体现在语言学习、出国旅游、学习知识等方面,也可体现在了解世界和开阔眼界的素质培养方面。因此,开展人文教育和素质培养就是工具的一种功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今后工作的能力是工具的主要作用,人文教育的功能应该融入其中,而不应专门开设英美文化文学课程来进行此目的的教学,把外语教学定位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等同文化知识是我国外语教学应用目标缺位的必然结果。纠正我国外语界对外语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误解有助于我国外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属性 工具性 人文性 素质教育 外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文学回归其原有的位置——文学本体性与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反思 被引量:22
10
作者 许庆红 戚涛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66,96,共6页
英美文学一直是大学英语专业的核心知识课程和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是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些年来,文学教学和研究被边缘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对这种现象背后的症结进行分析,提出要让文学回归其原有的位置,成为实现大... 英美文学一直是大学英语专业的核心知识课程和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是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些年来,文学教学和研究被边缘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对这种现象背后的症结进行分析,提出要让文学回归其原有的位置,成为实现大学人文理想与精神的重要环节。本文认为,文学教学和研究需要紧扣文学本体性,即文学话语的本质及其背后的发生机制。文学教学和研究需要兼顾文本内外,既强调文本内部的内容、形式和审美,又不忽视外部的作家、历史文化语境和意识形态,两者互动互补,糅合作品、作家与现实等多元因素进行创新,传播人文思想与知识,加强理论思辩,提高审美情趣,进行与文学形态本身一样充满生机和智性的文学教学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回归 文学本体性 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 人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时期的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理念问题研究 被引量:81
11
作者 蔡基刚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0,112,共6页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的分析,进一步阐明了笔者在五年前提出的第五代大学英语教材的概念及其编写理念,并在学习者需求、人文素质教育、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教材的真实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训练的度等六个方面提出...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的分析,进一步阐明了笔者在五年前提出的第五代大学英语教材的概念及其编写理念,并在学习者需求、人文素质教育、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教材的真实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训练的度等六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结论是,转型时期的大学英语教材应该以内容为依托,发展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材 以内容为依托 编写理念与问题 学术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方向转移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55
12
作者 蔡基刚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45,共6页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部启动了我国新一轮英语教学改革,陆续出台了大中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或教学大纲。按理说,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借机合理规划各个学段的英语教学,实现我们一直追求的大中小英语教学一条龙,但情况并不理想。面...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部启动了我国新一轮英语教学改革,陆续出台了大中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或教学大纲。按理说,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借机合理规划各个学段的英语教学,实现我们一直追求的大中小英语教学一条龙,但情况并不理想。面对新制定的高中课程标准的大幅度提高,和大刀阔斧的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制订在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并没有审时度势,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和要求,而是坚守基础英语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重复。制约大学英语教学由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教学逐渐转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听力培养的首要地位、英语考试热、大学英语基础论、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以及利益驱动等六个方面。为了实行有效转移,在有条件的大学有必要压缩大学英语学分,取消综合英语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学科英语和全英语课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方向转移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英语考试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蓂 蔡基刚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61,共7页
为了明确高考英语考试(NMET)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之间是否有合适的难易差异,从命题依据、题型、听力、阅读、完形填空、写作和翻译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在许多方面缺少合适的难易跨度。指出这种跨度的欠缺是由于1)高考难度... 为了明确高考英语考试(NMET)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之间是否有合适的难易差异,从命题依据、题型、听力、阅读、完形填空、写作和翻译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在许多方面缺少合适的难易跨度。指出这种跨度的欠缺是由于1)高考难度不断提升而四级考试难度相对稳定;2)四级考试所依据的教学要求在四级低通过率的制约下定得过低。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解除四级考试和教学要求的相互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英语考试 四级考试 课程标准 教学要求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环境下”开展英语作为二语教学的范式探索——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24
14
作者 蔡基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7,共6页
恢复高考后40年来,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实施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即把英语当作一门课程,通过要求学生达到若干语言等级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把英语作为外语实施教学则无法适应中国在&... 恢复高考后40年来,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实施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即把英语当作一门课程,通过要求学生达到若干语言等级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把英语作为外语实施教学则无法适应中国在"一带一路"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所面临的英语日益二语化环境的挑战。为了根本解决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诟病,有必要进行理念上的创新。在看似英语为外语的环境里,把英语当作二语来学习,即把英语当作要在专业学习和工作中使用的工具来开展教学。为了有效地进行这种语言教学范式的转移,我们可以开展基于真实项目的隐性教学方法和基于专业学习和工作需求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同时原来基于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理念的整个高校英语教育体系必须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英语教学 英语为外语 英语为二语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的精读课程走向研究 被引量:61
15
作者 蔡基刚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64,共8页
我国的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经历了从基础到综合三个阶段,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门以提高人文素质和打语言基础为目的的课程到了新世纪,越来越不能适应了,即使加进了听说等交际活动,成为了一门综合课程,也不能满... 我国的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经历了从基础到综合三个阶段,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门以提高人文素质和打语言基础为目的的课程到了新世纪,越来越不能适应了,即使加进了听说等交际活动,成为了一门综合课程,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提高教学效率和适应个性化需求,应该到了让这门课程退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时候了,取而代之的是开设能适应个性化需要的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等专项技能小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精读课 消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他山之石——评哈佛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本科通识课程体系之争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冲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6,共4页
美国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们各有特色,形成了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的两大模式。2010年9月,美国学者皮尔森发表文章,对这两大体系进行了分析评论。本文对皮尔森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性思考,同时指出:... 美国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们各有特色,形成了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的两大模式。2010年9月,美国学者皮尔森发表文章,对这两大体系进行了分析评论。本文对皮尔森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性思考,同时指出:上述两大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对我们设计和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通识教育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中上海危机沟通语言管理过程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郑咏滟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24,共11页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已有多语种公共信息服务,但在新冠疫情危机中无法满足防控需求,大批本地高校外语院系学生志愿者投身到危机翻译活动。对志愿者进行的半结构化访谈发现,危机沟通主体(包括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和多语翻译志愿者)发挥能...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已有多语种公共信息服务,但在新冠疫情危机中无法满足防控需求,大批本地高校外语院系学生志愿者投身到危机翻译活动。对志愿者进行的半结构化访谈发现,危机沟通主体(包括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和多语翻译志愿者)发挥能动性,自下而上地推动了注意→评估→调整与实施→反馈的危机沟通语言管理过程,共同塑造了多个嵌套、迭代的过程循环;同时揭示了英语单语主义意识形态和城市多语现实之间的矛盾,也凸显出微观个体能动性和宏观社会结构的辩证互动。建议建立制度保障城市危机沟通语言管理,扩大城市多语种能力储备,匹配个体能动性和基层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沟通 语言管理过程模型 能动性 多语能力 语言管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反应装置”的战争和作为“认知装置”的“战后”——为日本战争文学研究再寻坐标的尝试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升远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65,共8页
逻辑预设、理论工具和认识装置之趋同,使得近年来中国的日本战争文学研究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同温层效应”。为使该领域研究能在更开阔的空间中走向深广,本文提出以下三个观念维度:其一,应以“江湖文学史”的观念重审昭和文学史的史述逻... 逻辑预设、理论工具和认识装置之趋同,使得近年来中国的日本战争文学研究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同温层效应”。为使该领域研究能在更开阔的空间中走向深广,本文提出以下三个观念维度:其一,应以“江湖文学史”的观念重审昭和文学史的史述逻辑,以“影子研究”的方法,以德意诸国同类文学为参照系,为日本战争文学建立有效的世界坐标;其二,可将“战后”视作历史后视镜般的认知装置,以一种时间维度重新照亮战争与日本文学、思想、社会的过往,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反推其“所以然”,展望“将若何”;其三,有必要在同时代日本文坛内部建立起侪辈间可资参照的坐标,描绘战时文学家时局因应的多色光谱,并据此考察在极端语境下的文学家、异态时空中的人,使日本战争文学研究在政治与文学、暴力与文明、战争与人的复杂关系层面上成为一种更具普遍意义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装置 认知装置 战争 战后 战争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战线抑或兄弟阋墙——战后初期日本文坛“政治与文学”论争中的战争责任问题再论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升远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5-196,共12页
在战后初期中野重治与《近代文学》同人平野谦、荒正人之间围绕战争责任问题展开的论争中,论战双方都试图借壳于战争责任问题,试图超越战争、在较长时段中考察自我与论敌的历史位相,并以历史正确者之名提出自我主张。平野将对责任问题... 在战后初期中野重治与《近代文学》同人平野谦、荒正人之间围绕战争责任问题展开的论争中,论战双方都试图借壳于战争责任问题,试图超越战争、在较长时段中考察自我与论敌的历史位相,并以历史正确者之名提出自我主张。平野将对责任问题上溯至1934年,以人性之名,经由转向问题转化为对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路线的批判,据此否认了战后“民主主义文学”阵营无反思的再起及其文坛领导权的一元化独占;中野所代表的新日本文学会则将战争问题转化成了革命议题,意图将异己者视为反动势力并从革命阵营中予以排除,战争责任问题在双方各自的算计中迅速空洞化。实际上,在多重意义上,1946年的民主主义文学运动都与1930年代前半期原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存在着诸多显见的思想继承关系。战败之初,新日本文学会并非没有表现出对战前道路的省思和战后文学跨阵营联合的意愿,然而,一方面缺乏将其落实的现实方案,另一方面,伴随着论争的展开,双方过剩的情绪、主观臆测架空了原理性思考,最终渐行渐远亦是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责任 “政治与文学”论争 统一战线 中野重治 《近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外译实践与研究的现状、挑战与发展趋势——陶友兰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6
20
作者 陶友兰 赵田园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共6页
陶友兰教授是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翻译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入选中宣部2019年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际传播界)。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及中宣部、教育部课题多项... 陶友兰教授是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翻译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入选中宣部2019年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际传播界)。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及中宣部、教育部课题多项,围绕中国典籍英译作品海外传播、译者能力培养等主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本次访谈中,她主要基于自身经历,对文化外译实践和研究的现状及挑战进行了总结反思,提出了探索性建议设想,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外译实践 文化外译研究 翻译与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