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多媒体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从复旦大学取消CAI课时说起 |
王绍梅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2
|
国家外语能力需求与大学外语教育规划 |
蔡基刚
廖雷朝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0
|
|
3
|
国家外语能力需求和大学生外语能力无缝对接——关于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需求的研究 |
蔡基刚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5
|
|
4
|
母语者还是外语者: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译者资格之争——兼谈高校英语教师的能力转型 |
王建开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6 |
17
|
|
5
|
国内外隐喻认知研究(2001-2022)动态可视化对比分析 |
周祥
黄华新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6
|
美国本土裔批评的世界性图景——基于维兹诺“恶作剧者”话语与批评的后现代重构 |
陈靓
|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大数据时代下的外语社会化考试 |
蔡基刚
林芸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8
|
转型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蔡基刚教授访谈录 |
李蓂
蔡基刚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3 |
49
|
|
9
|
从语言属性看外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
蔡基刚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1
|
|
10
|
让文学回归其原有的位置——文学本体性与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反思 |
许庆红
戚涛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22
|
|
11
|
转型时期的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理念问题研究 |
蔡基刚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1
|
|
12
|
制约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方向转移的因素分析 |
蔡基刚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55
|
|
13
|
高考英语考试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对比研究 |
李蓂
蔡基刚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14
|
“外语环境下”开展英语作为二语教学的范式探索——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
蔡基刚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4
|
|
15
|
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的精读课程走向研究 |
蔡基刚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1
|
|
16
|
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他山之石——评哈佛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本科通识课程体系之争 |
张冲
|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
17
|
新冠疫情中上海危机沟通语言管理过程研究 |
郑咏滟
|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18
|
作为“反应装置”的战争和作为“认知装置”的“战后”——为日本战争文学研究再寻坐标的尝试 |
王升远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9
|
统一战线抑或兄弟阋墙——战后初期日本文坛“政治与文学”论争中的战争责任问题再论 |
王升远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20
|
中国文化外译实践与研究的现状、挑战与发展趋势——陶友兰教授访谈录 |
陶友兰
赵田园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3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