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专门用途语言学:高校专业调整背景下外国语言文学亟待新增的二级学科 |
蔡基刚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研究生英语指定选修课程的探索--以“复旦大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方案”为例 |
曾建彬
廖文武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1
|
|
|
3
|
宁波诺丁汉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差异研究 |
蔡基刚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1
|
|
|
4
|
关于多媒体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从复旦大学取消CAI课时说起 |
王绍梅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5
|
从查拉图斯特拉到饥饿艺术家:赤裸生命的文学渊源及思想史演变 |
李双志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国家外语能力需求与大学外语教育规划 |
蔡基刚
廖雷朝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0
|
|
|
7
|
国家外语能力需求和大学生外语能力无缝对接——关于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需求的研究 |
蔡基刚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5
|
|
|
8
|
母语者还是外语者: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译者资格之争——兼谈高校英语教师的能力转型 |
王建开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6 |
17
|
|
|
9
|
我国高校大学外语政策调整的范例及其战略意义 |
蔡基刚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
|
10
|
社会历史语境下的沈从文文学作品外译述论 |
彭颖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
11
|
国内外隐喻认知研究(2001-2022)动态可视化对比分析 |
周祥
黄华新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2
|
作为美国文学研究新方向的石油小说 |
陈文佳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3
|
文学文本的系统发生分析:历史、现状和反思 |
程弋洋
袁陈杰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4
|
美国本土裔批评的世界性图景——基于维兹诺“恶作剧者”话语与批评的后现代重构 |
陈靓
|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俄罗斯语言哲学的民族特色及其启示 |
姜宏
高毓苑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新一代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 |
蔡基刚
唐敏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
2008 |
109
|
|
|
17
|
大数据时代下的外语社会化考试 |
蔡基刚
林芸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
18
|
转型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蔡基刚教授访谈录 |
李蓂
蔡基刚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3 |
49
|
|
|
19
|
让文学回归其原有的位置——文学本体性与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反思 |
许庆红
戚涛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22
|
|
|
20
|
从语言属性看外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
蔡基刚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