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透析膜和内毒素对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物产生的协同作用
1
作者
丁峰
顾勇
+3 位作者
薛骏
郑秀娟
赵涵芳
林善锬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3-226,T002,共5页
目的 研究不同透析膜和内毒素对尿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物(IL 1Ra)基因转录和IL 1Ra合成的影响。方法 细胞和不同透析膜孵育后采用细胞原位杂交检测mRNA水平 ,PBMC培养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细...
目的 研究不同透析膜和内毒素对尿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物(IL 1Ra)基因转录和IL 1Ra合成的影响。方法 细胞和不同透析膜孵育后采用细胞原位杂交检测mRNA水平 ,PBMC培养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细胞IL 1Ra水平。结果 不同透析膜孵育后的PBMC在未用内毒素刺激情况下IL 1RamRNA水平有显著差别 ,但IL 1Ra合成量无差异 ,其中正常人仅有极微量IL 1Ra合成 ;内毒素刺激下的PBMCIL 1Ra合成量明显高于未刺激组 ,与铜仿膜孵育后的合成量明显高于聚砜膜孵育后和对照组。结论 内毒素和透析膜对正常人和尿毒症患者PBMC的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膜
内毒素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物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葡萄球菌肠毒素B突变体的纯化及其活性
2
作者
俞红
钱利生
熊思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 从基因重组菌中纯化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突变体及其野生型蛋白 ,研究其毒力及抗原性。方法 表达野生型SEB蛋白 (SEB N)和SEB突变体 (SEB M2 3、SEB 1 50 )的 3株重组菌经IPTG诱导 ,反复冻融后 ,制备细菌裂解液。将初步纯化的...
目的 从基因重组菌中纯化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突变体及其野生型蛋白 ,研究其毒力及抗原性。方法 表达野生型SEB蛋白 (SEB N)和SEB突变体 (SEB M2 3、SEB 1 50 )的 3株重组菌经IPTG诱导 ,反复冻融后 ,制备细菌裂解液。将初步纯化的抗SEB抗血清与CNBr活化的Sepharose 4B作共价偶联 ,制成亲和层析柱。分柱纯化SEB N、SEB M2 3和SEB M1 50蛋白。用SDS PAGE和酚试剂改良法对纯化蛋白作纯度鉴定和定量 ;用双向免疫扩散试验和ELISA法作抗原性鉴定 ;用小鼠致死性试验作毒力鉴定。结果 SDS PAGE和双向免疫扩散试验表明 ,3种纯化蛋白均为单一条带 ,且都能与抗SEB抗体形成明显的沉淀线。ELISA表明SEB N、SEB M2 3、SEB M 1 50与抗SEB抗体有相似的结合力 ,提示 2 3位突变和 1 50位突变并未改变SEB的抗原表位。小鼠致死性试验表明 ,LPS激发的 3组小鼠 ( 6只 /组 ) ,分别用上述纯化蛋白攻击 ( 1 0 μg/只 ) ,SEB N组死亡率为 5/6;SEB M1 50组死亡率为 4 /6;SEB M2 3组死亡率为 0 /6;即使SEB M 2 3剂量增至 2 0 0 μg ,小鼠仍无死亡。结论 获得了SEB N、SEB M2 3和SEB M1 50 3种纯化蛋白 ,其中SEB突变体都保留了抗原性 ;SEB M 2 3与野生型SEB相比 ,毒力明显下降。为进一步研究其作为新型淋巴细胞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肠毒素B
突变性
纯化
毒力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CD4单抗增强抗CD3单抗/IL-2活化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抗瘤活性
被引量:
9
3
作者
黄辉
俞红
+2 位作者
熊思东
林云璐
秦慧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抗CD4mAb增强抗CD3mAb刺激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增殖和杀瘤活性的作用。方法将肿瘤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采用4种不同的方案培养1单独加2×104U/LrIL2IL2组2单独加抗CD3mAb抗CD3组3加抗CD3mAb48h后,再加入抗CD3mAb和2×...
目的探讨抗CD4mAb增强抗CD3mAb刺激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增殖和杀瘤活性的作用。方法将肿瘤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采用4种不同的方案培养1单独加2×104U/LrIL2IL2组2单独加抗CD3mAb抗CD3组3加抗CD3mAb48h后,再加入抗CD3mAb和2×104U/LrIL2抗CD3+IL2组4同时加抗CD3mAb和抗CD4mAb48h后,再加入抗CD3mAb、抗CD4mAb和2×104U/LrIL2抗CD3+IL2+抗CD4组。然后分别检测4组效应细胞的增殖水平、杀瘤活性及表型。结果抗CD3+IL2组细胞的3HTdR掺入量在第6,12和20d分别为:22045、13986和1931;抗CD3+IL2+抗CD4组细胞的3HTdR掺入量在第6、12和20d,分别为46193、31047和7443,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在培养12d时,抗CD3+IL2组的细胞对FBL3细胞株的最大杀伤率为83.6%;抗CD3+IL2+抗CD4组细胞的最大杀伤率为91.7%。细胞表型:FACS分析表明,抗CD3+IL2+抗CD4组培养12d的细胞,99%以上为Thy1.2+细胞,且CD4+、CD25+细胞的百分率均高于抗CD3+IL2组。结论抗CD4mAb对抗CD3mAb刺激、IL2诱导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增殖和杀瘤活性具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4单抗
抗CD3单抗
肿瘤特异性T细胞
肿瘤过继疗法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透析膜和内毒素对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物产生的协同作用
1
作者
丁峰
顾勇
薛骏
郑秀娟
赵涵芳
林善锬
机构
复旦大学
附属华山医院肾脏科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
大学
生物化
学
教研室
分子生物
学
实验室
出处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3-226,T002,共5页
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百人计划"(98BR0 3 8)资助项目
文摘
目的 研究不同透析膜和内毒素对尿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物(IL 1Ra)基因转录和IL 1Ra合成的影响。方法 细胞和不同透析膜孵育后采用细胞原位杂交检测mRNA水平 ,PBMC培养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细胞IL 1Ra水平。结果 不同透析膜孵育后的PBMC在未用内毒素刺激情况下IL 1RamRNA水平有显著差别 ,但IL 1Ra合成量无差异 ,其中正常人仅有极微量IL 1Ra合成 ;内毒素刺激下的PBMCIL 1Ra合成量明显高于未刺激组 ,与铜仿膜孵育后的合成量明显高于聚砜膜孵育后和对照组。结论 内毒素和透析膜对正常人和尿毒症患者PBMC的IL
关键词
透析膜
内毒素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物
尿毒症
Keywords
Biological membranes
Dialysis
Genes
Synthesis (chemical)
分类号
R692.5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R459.5 [医药卫生—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葡萄球菌肠毒素B突变体的纯化及其活性
2
作者
俞红
钱利生
熊思东
机构
复旦大学
基础
医学院
微生物
学
教研室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出处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7-190,共4页
文摘
目的 从基因重组菌中纯化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突变体及其野生型蛋白 ,研究其毒力及抗原性。方法 表达野生型SEB蛋白 (SEB N)和SEB突变体 (SEB M2 3、SEB 1 50 )的 3株重组菌经IPTG诱导 ,反复冻融后 ,制备细菌裂解液。将初步纯化的抗SEB抗血清与CNBr活化的Sepharose 4B作共价偶联 ,制成亲和层析柱。分柱纯化SEB N、SEB M2 3和SEB M1 50蛋白。用SDS PAGE和酚试剂改良法对纯化蛋白作纯度鉴定和定量 ;用双向免疫扩散试验和ELISA法作抗原性鉴定 ;用小鼠致死性试验作毒力鉴定。结果 SDS PAGE和双向免疫扩散试验表明 ,3种纯化蛋白均为单一条带 ,且都能与抗SEB抗体形成明显的沉淀线。ELISA表明SEB N、SEB M2 3、SEB M 1 50与抗SEB抗体有相似的结合力 ,提示 2 3位突变和 1 50位突变并未改变SEB的抗原表位。小鼠致死性试验表明 ,LPS激发的 3组小鼠 ( 6只 /组 ) ,分别用上述纯化蛋白攻击 ( 1 0 μg/只 ) ,SEB N组死亡率为 5/6;SEB M1 50组死亡率为 4 /6;SEB M2 3组死亡率为 0 /6;即使SEB M 2 3剂量增至 2 0 0 μg ,小鼠仍无死亡。结论 获得了SEB N、SEB M2 3和SEB M1 50 3种纯化蛋白 ,其中SEB突变体都保留了抗原性 ;SEB M 2 3与野生型SEB相比 ,毒力明显下降。为进一步研究其作为新型淋巴细胞激?
关键词
葡萄球菌肠毒素B
突变性
纯化
毒力
抗原性
Keywords
Bacteria
Bioassay
Cell culture
Toxic materials
分类号
R378.11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Q75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CD4单抗增强抗CD3单抗/IL-2活化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抗瘤活性
被引量:
9
3
作者
黄辉
俞红
熊思东
林云璐
秦慧莲
机构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复旦大学
基础
医学院
微生物
学
教研室
出处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0-16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3957080839370773
文摘
目的探讨抗CD4mAb增强抗CD3mAb刺激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增殖和杀瘤活性的作用。方法将肿瘤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采用4种不同的方案培养1单独加2×104U/LrIL2IL2组2单独加抗CD3mAb抗CD3组3加抗CD3mAb48h后,再加入抗CD3mAb和2×104U/LrIL2抗CD3+IL2组4同时加抗CD3mAb和抗CD4mAb48h后,再加入抗CD3mAb、抗CD4mAb和2×104U/LrIL2抗CD3+IL2+抗CD4组。然后分别检测4组效应细胞的增殖水平、杀瘤活性及表型。结果抗CD3+IL2组细胞的3HTdR掺入量在第6,12和20d分别为:22045、13986和1931;抗CD3+IL2+抗CD4组细胞的3HTdR掺入量在第6、12和20d,分别为46193、31047和7443,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在培养12d时,抗CD3+IL2组的细胞对FBL3细胞株的最大杀伤率为83.6%;抗CD3+IL2+抗CD4组细胞的最大杀伤率为91.7%。细胞表型:FACS分析表明,抗CD3+IL2+抗CD4组培养12d的细胞,99%以上为Thy1.2+细胞,且CD4+、CD25+细胞的百分率均高于抗CD3+IL2组。结论抗CD4mAb对抗CD3mAb刺激、IL2诱导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增殖和杀瘤活性具有增强作用。
关键词
抗CD4单抗
抗CD3单抗
肿瘤特异性T细胞
肿瘤过继疗法
免疫疗法
Keywords
anti CD4 mAb
anti CD3 mAb
tumor specific T cells
tumor adoptive immunotherapy
分类号
R730.5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透析膜和内毒素对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物产生的协同作用
丁峰
顾勇
薛骏
郑秀娟
赵涵芳
林善锬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葡萄球菌肠毒素B突变体的纯化及其活性
俞红
钱利生
熊思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抗CD4单抗增强抗CD3单抗/IL-2活化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抗瘤活性
黄辉
俞红
熊思东
林云璐
秦慧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