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 被引量:40
1
作者 袁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3年第2期27-31,共5页
文章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已不单纯是传授汉语知识的教学,而是一种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核心的交际语言的教学;相应地,掌握以跨文化语言交际为核心的语言能力就是对对外汉语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能力 文化语言学 教学内容 交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实习的几点设想 被引量:25
2
作者 朱永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7年第6期14-15,共2页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汉语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地学习汉语的人数正在迅速增长。如何适应这样的客观需要,如何把汉语国际教育的工作落实到实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个...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汉语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地学习汉语的人数正在迅速增长。如何适应这样的客观需要,如何把汉语国际教育的工作落实到实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也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在这些困难当中,最为突出的是汉语国际推广的师资队伍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今年6月批准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便是解决师资问题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教育 专业课程设置 汉语 教学实习 硕士 师资队伍建设 综合实力 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文化交际第三空间理论的高级汉语视听说教学选材新探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婷婷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19-24,共6页
本文探讨了汉语视听说教学选材的一个新思路,尝试打破仅以母语者语言作为目标语学习标准的做法,选择主要参与者为汉语非母语使用者的谈话类电视节目用于教学。研究者确立了"语言的规范性""话题的当代性"和"对... 本文探讨了汉语视听说教学选材的一个新思路,尝试打破仅以母语者语言作为目标语学习标准的做法,选择主要参与者为汉语非母语使用者的谈话类电视节目用于教学。研究者确立了"语言的规范性""话题的当代性"和"对答类型、话轮转换的多样化"3个标准来对节目视频进行筛选。这一创新的最大优点在于,节目所构建的多元文化共存场景为学习者构筑了一个跨文化"第三空间",以及具体跨文化交际策略和技能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听说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母语文化 目的语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国际汉语教材建设的新挑战 被引量:4
4
作者 耿直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8年第5期12-17,共6页
汉语国际教育促进语言相通、民心相通,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学科发展不充分,应对各种复杂挑战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其中汉语教材建设滞后,依然是制约着汉语国际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面对新的挑战,汉语教材建... 汉语国际教育促进语言相通、民心相通,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学科发展不充分,应对各种复杂挑战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其中汉语教材建设滞后,依然是制约着汉语国际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面对新的挑战,汉语教材建设尤其需要加强教学理论创新研究,实现"课本"向"资源"的转变;需要加强教材编写基础研究,实现"静态"向"动态"的转变;需要加强教材编写的类型和国别研究,实现"多用"向"多元"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为促进汉语教育、增进国际理解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汉语国际教育 教材建设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留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3
5
作者 彭增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6年第6期55-60,共6页
外语教学的重心经历丁从结构形式到语用交际的转换。文化因素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就目前来看,要编制一个比较全面义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化大纲还需要等待时日。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对外汉语老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入手,培养学生... 外语教学的重心经历丁从结构形式到语用交际的转换。文化因素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就目前来看,要编制一个比较全面义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化大纲还需要等待时日。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对外汉语老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入手,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实践不同文化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大纲 跨文化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教育理念与汉语言(对外)本科阅读教材编写研究刍议 被引量:1
6
作者 路广 《现代语文》 2021年第11期4-8,F0002,共6页
跨文化教育通过使受教育者认识不同的文化,理解、欣赏其他文化的价值,并进一步反观自身,重塑自身,从而实现个人更好的发展。作为一门本科专业,汉语言(对外)专业的专业性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方面。应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 跨文化教育通过使受教育者认识不同的文化,理解、欣赏其他文化的价值,并进一步反观自身,重塑自身,从而实现个人更好的发展。作为一门本科专业,汉语言(对外)专业的专业性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方面。应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路径、评估标准三个方面,研究这种专业性的实现方案。汉语言(对外)本科阅读教材的编写尝试主要进行了展示文化多样性、对跨文化相似性的追求、实践产出三个方面的工作,以实现跨文化能力和全球胜任力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教育 汉语言(对外)本科专业 阅读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龙的成语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丽颖 主贵之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5-59,共5页
中国是龙的国度,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龙文化在中华文化中蔚为壮观。成语是经过高度提炼和概括的语言,龙文化遂在成语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龙与其他事物搭配而构成的成语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龙文化之一斑。
关键词 文化 成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句法复杂度与日语母语者汉语应用文写作质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杰 李颐蕾 《现代语文》 2024年第5期38-45,共8页
以中高级水平日语母语者所写的汉语应用文(求职信)为研究对象,在句层面和短语层面分别设立3个测量指标,考察不同层面的句法复杂度指标与写作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句层面的3项话题链指标与写作成绩相关均不显著。在短语层面,复杂名词短... 以中高级水平日语母语者所写的汉语应用文(求职信)为研究对象,在句层面和短语层面分别设立3个测量指标,考察不同层面的句法复杂度指标与写作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句层面的3项话题链指标与写作成绩相关均不显著。在短语层面,复杂名词短语的总数、长度指标与成绩相关不显著,而比率指标与成绩显著相关,能够解释应用文成绩总变异的17.7%,达到中等效应量。这一结论证明了短语层面的复杂名词短语比率是预测应用文写作成绩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复杂度 写作质量 句层面指标 短语层面指标 复杂名词短语 应用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中下怀”用法探析
9
作者 陶炼 《现代语文》 2024年第7期60-65,共6页
从1949—2023年《人民日报》中共检索出78个“正中下怀”用例,根据对这些用例的分析,并参酌其他报刊的一些用例,可以发现,“正中下怀”可以用于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但更多的是用于第三人称视角的叙述,而且用法也更为丰富多样。将其与明清... 从1949—2023年《人民日报》中共检索出78个“正中下怀”用例,根据对这些用例的分析,并参酌其他报刊的一些用例,可以发现,“正中下怀”可以用于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但更多的是用于第三人称视角的叙述,而且用法也更为丰富多样。将其与明清小说以及20世纪前半叶报刊中“正中下怀”的用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当今“正中下怀”的用法是传承有绪的。在此基础上,对有关“正中下怀”用法的一些观点提出不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下怀” 用法 第一人称视角 第三人称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性与隐性教学对汉语话语标记二语习得的作用
10
作者 陈家隽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2,共9页
本研究将显性与隐性形式教学理论引入高级汉语课堂的话语标记教学,将32名被试分为显性教学组、隐性教学组与对照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干预,细致记录“前测—实验过程—即时后测—延迟后测”数据并做深入分析,以考察不同教学模型对汉语... 本研究将显性与隐性形式教学理论引入高级汉语课堂的话语标记教学,将32名被试分为显性教学组、隐性教学组与对照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干预,细致记录“前测—实验过程—即时后测—延迟后测”数据并做深入分析,以考察不同教学模型对汉语话语标记二语习得的实际教学效果。结果表明:显性与隐性教学模式对二语习得者学习汉语话语标记有积极作用,显性组两次后测笔试得分略高于隐性组,但并没有显著优势,隐性组知识留存效果更好。此外,来源含义中包含清晰逻辑语义的标记词习得效果相对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教学 隐性教学 二语习得 话语标记 语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斋志异》之“缘情”兴寄与“情缘”叙事
11
作者 李桂奎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4期5-25,共21页
优秀的小说家之创作常基于诗词、史笔以及议论,使其小说文本兼具诗性之情、史笔之事、哲思之理。《聊斋志异》即是身兼诗人、词人、小说家多重身份的蒲松龄所创作的优秀小说集,既兴发于“缘情而绮靡”的诗性,又以叙述哀怨缠绵的“情缘... 优秀的小说家之创作常基于诗词、史笔以及议论,使其小说文本兼具诗性之情、史笔之事、哲思之理。《聊斋志异》即是身兼诗人、词人、小说家多重身份的蒲松龄所创作的优秀小说集,既兴发于“缘情而绮靡”的诗性,又以叙述哀怨缠绵的“情缘”故事见长。在《青凤》《狐梦》《宦娘》《荷花三娘子》《葛巾》《小翠》《辛十四娘》等名篇中,蒲松龄写出了以书生为代表的男子们与各种花妖狐鬼化身的女性们的相亲相爱。这种相亲相爱往往始于“缘”,终于“分”。缘起时,男女邂逅,凭着一见如故或一见钟情,拉开一场场如同《牡丹亭》般“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序幕;缘断时,男女往往因某种原因抱憾而散,曲终人不见,令人凄婉伤感。作者笔下种种“情缘”叙事是自我身世身影与心象幻影的诗意投射,既投射出作者关于人间情缘及自身情缘的感受,亦投射出“缘断情犹在”的人生信念。《聊斋志异》这种兼具传情性、传奇性的“情缘”叙事多遵循“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传统诗道,以凄美为审美格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缘 缘情 夙分 传奇 凄美 兴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字句的含义及教学 被引量:17
12
作者 吴中伟 傅传凤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75,共6页
本文主要分析“倒”字句的含义(implicature)和“倒”字句的语篇表达重点,兼及“倒”的意义和“倒”字句的口气。文章认为副词“倒”的基本意义为表示“确认”,并隐含着某种对立面的存在———非预期的或不认可的情形。在交际中,“倒”... 本文主要分析“倒”字句的含义(implicature)和“倒”字句的语篇表达重点,兼及“倒”的意义和“倒”字句的口气。文章认为副词“倒”的基本意义为表示“确认”,并隐含着某种对立面的存在———非预期的或不认可的情形。在交际中,“倒”字句表达的重点有时在于“确认”本身,有时在于引出其对立面(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词 含义 语用歧义 汉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学生入门阶段语音教学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顾筝 吴中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5年第2期12-17,共6页
语音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础,对刚入门的留学生而言,语音教学有其具体的目标和原则,对于语音教学途径对外汉语学界持有三种观点:音素教学、语流教学以及音素和语流相结合的教学,这三种方法有其局限性.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音节教学法&... 语音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础,对刚入门的留学生而言,语音教学有其具体的目标和原则,对于语音教学途径对外汉语学界持有三种观点:音素教学、语流教学以及音素和语流相结合的教学,这三种方法有其局限性.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音节教学法"这一新思路,既符合汉语语音特点和语音学习特点,又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是值得借鉴的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素教学 语流教学 音节教学 留学生 语音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14年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情况述评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佳 吴中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6年第2期59-66,共8页
文章通过对5家出版社的对外汉语教材流通书目进行整理与统计,简要分析了最近10年来对外汉语教材在数量、类型等方面所反映出的总体特点,重点梳理了学术汉语教材、海外教材以及教材立体化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教材建设方面存在的主... 文章通过对5家出版社的对外汉语教材流通书目进行整理与统计,简要分析了最近10年来对外汉语教材在数量、类型等方面所反映出的总体特点,重点梳理了学术汉语教材、海外教材以及教材立体化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教材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材 统计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交际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增安 张少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3年第2期39-42,共4页
本文介绍了第二语言学习者交际策略的定义;语言使用中的交际策略类型和影响交际策略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任务类型、第一语言的影响和语言的使用等.
关键词 第二语言学习者 交际策略 语言水平 任务类型 语言使用 外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商务汉语”课程、教学和教材的设想 被引量:31
16
作者 袁建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商务汉语" 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热点,实用价值日益提高,使用范围持续扩大,已经进入不断完善、规范的阶段,依据实用性、针对性原则,"商务汉语"课程的设置、教学的方法、教材的编写以及"商务汉语"的定性、... "商务汉语" 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热点,实用价值日益提高,使用范围持续扩大,已经进入不断完善、规范的阶段,依据实用性、针对性原则,"商务汉语"课程的设置、教学的方法、教材的编写以及"商务汉语"的定性、定位和定量等相关的科研等应该紧随时代的步伐,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不断地进行总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教材编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义副词“还”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 被引量:17
17
作者 高顺全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1年第2期39-45,共7页
本文的研究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假设之上:多义副词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可以根据语法化顺序预测习得顺序。文章首先对"还"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重新分类,描写了"还"的各个意义和用法的语法化顺序... 本文的研究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假设之上:多义副词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可以根据语法化顺序预测习得顺序。文章首先对"还"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重新分类,描写了"还"的各个意义和用法的语法化顺序,然后依此构拟了其多个用法的习得顺序,并通过中介语语料库的相关统计分析证明了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 语法化顺序 习得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语义解释 被引量:37
18
作者 高顺全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61,共6页
本文试图从语义角度对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做一个比较系统的解释。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有其认知上的理据。"非空间位移动词+X来/去"不同的引申意义是"X"和"来/去"共同作用的结果。"X来/去&qu... 本文试图从语义角度对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做一个比较系统的解释。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有其认知上的理据。"非空间位移动词+X来/去"不同的引申意义是"X"和"来/去"共同作用的结果。"X来/去"的引申意义跟与空间有关的容器隐喻、障碍隐喻和时间隐喻有关:"来"表示一种新状态、新情况的出现,可以表示结果;"去"则可以表示说话人对自己以外参照位置上事物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趋向补语 引申用法 语义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教学模式的集成、创新和优化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吴中伟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40-46,共7页
分析了教学模式的特征和类型,认为教学模式是多样化的、多层次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应该是多角度的。教学模式的集成、创新,有赖于多样化的、不同特色的教学模式在现有基础上的优化和完善。结合复旦大学所采用的"细化级次、逐... 分析了教学模式的特征和类型,认为教学模式是多样化的、多层次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应该是多角度的。教学模式的集成、创新,有赖于多样化的、不同特色的教学模式在现有基础上的优化和完善。结合复旦大学所采用的"细化级次、逐层递进、纵横配套"的长期进修教学模式,进一步阐释了上述观点;还分析了形成优秀汉语教学模式的条件、困难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管理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两种看图写作测试方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杰 赵静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2年第3期38-43,共6页
我们通过实验研究比较了目前汉语水平考试中采用的两种看图写作测试方式的有效性,研究显示类似连环画的多幅图比单幅图更能有效地反映汉语学习中级阶段应试者的写作水平,前者基本不需要立意构思,而且较少受到题目取样误差和评分人误差... 我们通过实验研究比较了目前汉语水平考试中采用的两种看图写作测试方式的有效性,研究显示类似连环画的多幅图比单幅图更能有效地反映汉语学习中级阶段应试者的写作水平,前者基本不需要立意构思,而且较少受到题目取样误差和评分人误差的影响,适合在大规模的汉语中级写作水平测试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写作测试方式 看图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