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5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政治控制的限度: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新视角
被引量:
5
1
作者
谢岳
陈振群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0-35,29,共7页
文章以政治控制为分析范畴,探讨了政治控制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政治控制的分析框架,以政治控制的限度为理论新视角对国家和社会关系展开深入研究,同时文章还总结性地论述了政治控制的基本形态、范围和标准。
关键词
政治控制
限度
国际和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1世纪的国际能源安全问题
被引量:
14
2
作者
张建新
《国际安全研究》
2013年第6期124-149,154,共26页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性问题的兴起,导致能源安全观的重塑,追求供需安全的传统能源安全观正被一种新的综合能源安全观取代。综合能源安全观不仅涵盖了供应安全和需求安全,而且广泛地涉及环境、气候和人的安全。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性问题的兴起,导致能源安全观的重塑,追求供需安全的传统能源安全观正被一种新的综合能源安全观取代。综合能源安全观不仅涵盖了供应安全和需求安全,而且广泛地涉及环境、气候和人的安全。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普遍面临一些重大的能源安全问题,包括能源储量集中于战略空白区、能源需求的集中、能源资源密集型国家去稳定化、不可抗力、能源运输阻塞点、不确定的投资环境、资源民族主义和气候变化。除了这些具有普遍性的能源安全议题外,中国能源安全还有其特殊性,化石能源峰值,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耗过快,不仅制约了化石能源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进口依赖度将不可逆转;从全球化时代的综合能源安全观来看,中国严重依赖煤炭,形成了一种不安全的能源消费结构;在当前能源消费结构下,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将面临更大的减排压力。因此,能源安全的根本之路在于加强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及其相关技术的投资与研发,不断扩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归根结底,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框架下,重构能源消费体系对于解决上述所有安全问题都具有决定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安全观
国际能源安全问题
气候变化
资源民族主义
单干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联合的艺术:社团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3
作者
龚咏梅
《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2-55,共4页
“联合的艺术”是十九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提出的 ,它在当代西方关于公民社会与国家的正合博弈关系理论中获得广泛的引用。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公民社会主体要素———民间社团从全能政治状态下有效性缺失到转型时期复苏且迅猛发...
“联合的艺术”是十九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提出的 ,它在当代西方关于公民社会与国家的正合博弈关系理论中获得广泛的引用。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公民社会主体要素———民间社团从全能政治状态下有效性缺失到转型时期复苏且迅猛发展的历史性考察 ,分析民间社团与政府间合作型关系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意义。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民间社团
联合的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村基层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被引量:
5
4
作者
唐贤兴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52-57,共6页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作为符合中国国情的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生长点和突破口,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摸索过程。农村基层民主的孕育和发展,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是同一个过程,是农村经济发展向政治体制提出的一项政治上的要求。推动农村...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作为符合中国国情的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生长点和突破口,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摸索过程。农村基层民主的孕育和发展,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是同一个过程,是农村经济发展向政治体制提出的一项政治上的要求。推动农村基层民主生长的力量主体是多元的,既有农村社会内部力量的孕育,也有国家的介入等外部力量的推动,从根本上来说,它是改革以来整个农村社会调控体系在演变过程中自然地生长起来的。中国把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点放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上,既是一种必然性和现实性,也有各种可能性的条件,它独特的发展路径决定了不能以西方已有的制度构架为标准来评判它。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为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政治
基层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京都进程”的领导者:为什么是欧盟不是美国?
被引量:
16
5
作者
薄燕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共7页
美国和欧盟是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在《京都议定书》谈判和生效过程中,美国和欧盟却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如果说欧盟逐渐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机制的领导者的话,美国则是这个过程的消极参与者,甚至是阻碍者。之所以如此,本文认为是...
美国和欧盟是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在《京都议定书》谈判和生效过程中,美国和欧盟却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如果说欧盟逐渐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机制的领导者的话,美国则是这个过程的消极参与者,甚至是阻碍者。之所以如此,本文认为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即气候变化问题在两者外交政策议程上的地位不同;两者所认同的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途径不同;两者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生态脆弱性和减排成本的认知与评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都进程
欧盟
美国
气候变化
环境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气候威胁论”的深层悖论--以“内涵能源”概念的导入为例
被引量:
12
6
作者
马建英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共8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凸显,国际气候博弈在全球治理中日渐活跃。一些国家以中国不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承诺为由,在国际上制造"中国气候威胁论"。导入"内涵能源"概念这一分析变量不难发现,中国是内涵能源和二氧化碳...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凸显,国际气候博弈在全球治理中日渐活跃。一些国家以中国不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承诺为由,在国际上制造"中国气候威胁论"。导入"内涵能源"概念这一分析变量不难发现,中国是内涵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净出口国,中国在存在巨大贸易顺差的同时,却存在着巨大的"生态逆差",所谓的中国气候威胁论存在着深层悖论。为此,中国要在国际层次上积极开展全球气候外交,在国内层次上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威胁论
中国气候威胁论
内涵能源
国际气候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国家的双重性质及历史图式
被引量:
2
7
作者
程竹汝
邵春霞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35,共4页
本文认为 ,以往的政治学理论在关于国家的认识上存在有两种认识途径和两种范式 ,它们所形成的国家理念的主要差别在于 :一者强调国家的阶级性 ;另一个则关注于国家的社会性。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分析了国家具有社会性的依据 ,提出...
本文认为 ,以往的政治学理论在关于国家的认识上存在有两种认识途径和两种范式 ,它们所形成的国家理念的主要差别在于 :一者强调国家的阶级性 ;另一个则关注于国家的社会性。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分析了国家具有社会性的依据 ,提出了 :1、在国家形成的历史逻辑上 ,“安全”与生产一样 ,属于同一层次的历史的“原生地带” ,国家有其非经济的终极原因 ;2、国家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阶级性
社会性
历史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环境被迫移民问题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
8
8
作者
薄燕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38,共7页
在国际和国家层面上,都存在着因为环境问题而被迫流离失所或背井离乡的人。本文称之为环境被迫移民。针对该问题,本文探讨了环境被迫移民的概念、造成环境被迫移民问题的原因以及应对该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环境被迫移民
难民
环境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三域”的兴起与“政府空心化”
被引量:
8
9
作者
谢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0-64,共5页
第三域是指区别于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非营利领域、市民社会或公共领域,具有其它领域不可替代的功能。“政府空心化”是指政府将部分职能转移到第三域,它必须具备制度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权力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第三域的...
第三域是指区别于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非营利领域、市民社会或公共领域,具有其它领域不可替代的功能。“政府空心化”是指政府将部分职能转移到第三域,它必须具备制度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权力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第三域的合理配置可以形成三者皆强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域
政府空心化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冷战后的恐怖主义和反恐怖主义
被引量:
5
10
作者
王世雄
《太平洋学报》
2001年第4期64-70,共7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恐怖主义概念的不足 ,接着总结了冷战后恐怖主义的新特征 。
关键词
冷战后
国际反恐怖主义
首先
概念
传统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霸权管理与多边合作——冷战后美欧的亚洲战略之比较
被引量:
3
11
作者
陈玉刚
《太平洋学报》
2002年第3期67-77,共11页
本文通过对冷战后美国和欧洲对亚洲的战略的比较分析,指出全球国际关系中欧亚美之间的三边均势建立不起来。除了经济上的一些利益之争外,欧洲和美国对亚洲的战略在政治、安全以及综合的体系秩序上不但不相互竞争和对抗,反而是暗合、相...
本文通过对冷战后美国和欧洲对亚洲的战略的比较分析,指出全球国际关系中欧亚美之间的三边均势建立不起来。除了经济上的一些利益之争外,欧洲和美国对亚洲的战略在政治、安全以及综合的体系秩序上不但不相互竞争和对抗,反而是暗合、相互支持和补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亚洲战略
多边主义
霸权管理
美国
欧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读小布什时期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
被引量:
2
12
作者
王勇辉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6年第4期14-20,共7页
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兴起在一定意义上是基于其特殊的地缘战略地位。小布什时期,美国的大战略主要是辨认地缘政治的断层线,找出潜在的全球性对手和可能导致重大对抗发生的地点和方式,并且寻求以何种全球性战略安排来应对。同时,小布什时...
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兴起在一定意义上是基于其特殊的地缘战略地位。小布什时期,美国的大战略主要是辨认地缘政治的断层线,找出潜在的全球性对手和可能导致重大对抗发生的地点和方式,并且寻求以何种全球性战略安排来应对。同时,小布什时代的安全观念所衍生的全新内涵促发了美国大战略的一再整合,新的国家安全战略直接反映了美国新保守主义关于冷战后世界秩序的帝国统治理念。在美国大战略中,“选择性介入”,既是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大特点。作为“选择性介入”重点的中东地区,小布什政府奉行的是一种既沿承又重塑的双重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学
小布什政府
大战略
美国中东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与现代化分析
被引量:
1
13
作者
顾保国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2期174-179,共6页
鸦片战争将中国强行推入世界现代化潮流中,中国历史困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化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成为中国人民进取奋斗的根本目标。近代中国社会与现代化发展具有自身的特征:中国现代化发展建立在中国近代落后的...
鸦片战争将中国强行推入世界现代化潮流中,中国历史困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化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成为中国人民进取奋斗的根本目标。近代中国社会与现代化发展具有自身的特征:中国现代化发展建立在中国近代落后的卧情基础上;民族主义日益成为现代化和时代的主题;中国革命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模式;中国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总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和现代化步入一个全面的、整体性发展时期,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市场化、政治法治化、社会型态工业化和城镇化、意识形态理性化。而在社会现代化实践中,又坚持协调、持续、人本的发展观念。因而使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政治正面临着利益、文明、意识形态、结构等的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
现代化
中国政治
近代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石油地缘战略与中东地区安全
被引量:
3
14
作者
王勇辉
《阿拉伯世界》
2005年第6期43-48,共6页
中东地区在地缘政治上处于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枢纽地位,迄今为止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安全机制,中东国际关系具有极强的传动性、脆弱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美国在中东的首要国家安全利益是控制该地区的石油,确保美国对中东市场和中东...
中东地区在地缘政治上处于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枢纽地位,迄今为止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安全机制,中东国际关系具有极强的传动性、脆弱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美国在中东的首要国家安全利益是控制该地区的石油,确保美国对中东市场和中东海空战略航道的控制,以中东地缘战略为依托,实现在全球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等方面的战略主动权。随着美国进一步实施在中东建立政治新格局,中东地区安全与中东石油安全相互依存关系也将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石油
地缘战略
中东地区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民主权原则的思想内涵及其合理定位
被引量:
1
15
作者
胡位钧
《江淮论坛》
2002年第3期20-23,共4页
人民主权原则是近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民主化浪潮及其所建立的现代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石,它已为一切民主或自诩为民主的国家所认同,但是,由于人民主权原则的思想发展极为复杂,各国对其基本内涵理解不一,故而相应的制度表现形式也相差甚远。...
人民主权原则是近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民主化浪潮及其所建立的现代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石,它已为一切民主或自诩为民主的国家所认同,但是,由于人民主权原则的思想发展极为复杂,各国对其基本内涵理解不一,故而相应的制度表现形式也相差甚远。本文的论证旨在表明,人民主权原则即便在其支持者那里也并不具有完全一致的内涵,而是存在着作为“抽象原则”的人民主权原则和作为“具体原则”的人民主权原则的思想分野。对原则采取的不同的理论取向自然是特定历史“情境”下的必然,但是,进入“革命后社会”的国家却有必要对以往非常态下的制度选择重新加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主权原则
主权
抽象原则
具体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民主观及其理论思考
被引量:
1
16
作者
陈尧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3-68,共6页
本文通过对西方民主缘起和发展过程的考察,以及对当代西方社会中几种重要的民主观的梳理,指出其历史和社会局限性,并认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不能照搬西方的民主价值和体制,应当树立科学、正确的民主观。
关键词
西方民主
民主观
社会主义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析新时期农民增收的途径
被引量:
1
17
作者
顾保国
《理论月刊》
2000年第4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产品流通体制
农业结构
税费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国家控制的合理限度
18
作者
邵春霞
彭勃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国家控制
政府干预
政府失效
国家干预
负面功能
政府作用
个人自由
政府职能转变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
后发展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时代经济发展战略特征
19
作者
刘文富
顾丽梅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信息社会
网络空间
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战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位体制生命力衰减的根源及其后果
被引量:
21
20
作者
刘建军
赵彦龙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2-108,共7页
单位体制是中国在革命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诞生出来的一种社会调控体系。单位组织按照其级别高低和职能与行业分布不同 ,被政党和行政的力量分割成若干个平行林立的管制领域。单位体制的构建服从于中国现代化逻辑的需要 ,但是 ,由于单...
单位体制是中国在革命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诞生出来的一种社会调控体系。单位组织按照其级别高低和职能与行业分布不同 ,被政党和行政的力量分割成若干个平行林立的管制领域。单位体制的构建服从于中国现代化逻辑的需要 ,但是 ,由于单位的调控功能逐渐压倒了其扩充社会资源总量的能力 ,从而导致了单位体制生命力的衰减。中国社会调控体系的重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
单位体制
单位主权
单位依附
全文增补中
题名
政治控制的限度: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新视角
被引量:
5
1
作者
谢岳
陈振群
机构
复旦大学
国际
政治
系
政治
学
系
江苏盐城工
学院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0-35,29,共7页
文摘
文章以政治控制为分析范畴,探讨了政治控制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政治控制的分析框架,以政治控制的限度为理论新视角对国家和社会关系展开深入研究,同时文章还总结性地论述了政治控制的基本形态、范围和标准。
关键词
政治控制
限度
国际和社会关系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1世纪的国际能源安全问题
被引量:
14
2
作者
张建新
机构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
出处
《国际安全研究》
2013年第6期124-149,154,共26页
基金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当代重大能源问题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研究>(2012)的研究成果
文摘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性问题的兴起,导致能源安全观的重塑,追求供需安全的传统能源安全观正被一种新的综合能源安全观取代。综合能源安全观不仅涵盖了供应安全和需求安全,而且广泛地涉及环境、气候和人的安全。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普遍面临一些重大的能源安全问题,包括能源储量集中于战略空白区、能源需求的集中、能源资源密集型国家去稳定化、不可抗力、能源运输阻塞点、不确定的投资环境、资源民族主义和气候变化。除了这些具有普遍性的能源安全议题外,中国能源安全还有其特殊性,化石能源峰值,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耗过快,不仅制约了化石能源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进口依赖度将不可逆转;从全球化时代的综合能源安全观来看,中国严重依赖煤炭,形成了一种不安全的能源消费结构;在当前能源消费结构下,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将面临更大的减排压力。因此,能源安全的根本之路在于加强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及其相关技术的投资与研发,不断扩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归根结底,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框架下,重构能源消费体系对于解决上述所有安全问题都具有决定性意义。
关键词
能源安全观
国际能源安全问题
气候变化
资源民族主义
单干主义
Keywords
concept of energy security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nergy security
climate change
resource nationalism
unilateralism
分类号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联合的艺术:社团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3
作者
龚咏梅
机构
复旦大学
国际
政治
系
出处
《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2-55,共4页
文摘
“联合的艺术”是十九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提出的 ,它在当代西方关于公民社会与国家的正合博弈关系理论中获得广泛的引用。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公民社会主体要素———民间社团从全能政治状态下有效性缺失到转型时期复苏且迅猛发展的历史性考察 ,分析民间社团与政府间合作型关系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意义。同时 。
关键词
公民社会
民间社团
联合的艺术
分类号
D03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基层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被引量:
5
4
作者
唐贤兴
机构
上海
复旦大学
国际
政治
系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52-57,共6页
文摘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作为符合中国国情的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生长点和突破口,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摸索过程。农村基层民主的孕育和发展,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是同一个过程,是农村经济发展向政治体制提出的一项政治上的要求。推动农村基层民主生长的力量主体是多元的,既有农村社会内部力量的孕育,也有国家的介入等外部力量的推动,从根本上来说,它是改革以来整个农村社会调控体系在演变过程中自然地生长起来的。中国把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点放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上,既是一种必然性和现实性,也有各种可能性的条件,它独特的发展路径决定了不能以西方已有的制度构架为标准来评判它。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为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民主政治
基层民主
分类号
D420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都进程”的领导者:为什么是欧盟不是美国?
被引量:
16
5
作者
薄燕
机构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
出处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共7页
文摘
美国和欧盟是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在《京都议定书》谈判和生效过程中,美国和欧盟却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如果说欧盟逐渐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机制的领导者的话,美国则是这个过程的消极参与者,甚至是阻碍者。之所以如此,本文认为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即气候变化问题在两者外交政策议程上的地位不同;两者所认同的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途径不同;两者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生态脆弱性和减排成本的认知与评估不同。
关键词
京都进程
欧盟
美国
气候变化
环境政治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气候威胁论”的深层悖论--以“内涵能源”概念的导入为例
被引量:
12
6
作者
马建英
机构
复旦大学
国际
关系
与公共事务
学院
国际
关系
专业博士生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共8页
文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凸显,国际气候博弈在全球治理中日渐活跃。一些国家以中国不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承诺为由,在国际上制造"中国气候威胁论"。导入"内涵能源"概念这一分析变量不难发现,中国是内涵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净出口国,中国在存在巨大贸易顺差的同时,却存在着巨大的"生态逆差",所谓的中国气候威胁论存在着深层悖论。为此,中国要在国际层次上积极开展全球气候外交,在国内层次上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关键词
中国威胁论
中国气候威胁论
内涵能源
国际气候博弈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国家的双重性质及历史图式
被引量:
2
7
作者
程竹汝
邵春霞
机构
复旦大学
国际
政治
系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35,共4页
文摘
本文认为 ,以往的政治学理论在关于国家的认识上存在有两种认识途径和两种范式 ,它们所形成的国家理念的主要差别在于 :一者强调国家的阶级性 ;另一个则关注于国家的社会性。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分析了国家具有社会性的依据 ,提出了 :1、在国家形成的历史逻辑上 ,“安全”与生产一样 ,属于同一层次的历史的“原生地带” ,国家有其非经济的终极原因 ;2、国家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
关键词
国家
阶级性
社会性
历史图式
分类号
D0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环境被迫移民问题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
8
8
作者
薄燕
机构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
出处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38,共7页
文摘
在国际和国家层面上,都存在着因为环境问题而被迫流离失所或背井离乡的人。本文称之为环境被迫移民。针对该问题,本文探讨了环境被迫移民的概念、造成环境被迫移民问题的原因以及应对该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环境被迫移民
难民
环境恶化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三域”的兴起与“政府空心化”
被引量:
8
9
作者
谢岳
机构
复旦大学
国际
政治
系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0-64,共5页
文摘
第三域是指区别于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非营利领域、市民社会或公共领域,具有其它领域不可替代的功能。“政府空心化”是指政府将部分职能转移到第三域,它必须具备制度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权力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第三域的合理配置可以形成三者皆强的格局。
关键词
第三域
政府空心化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分类号
D035.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战后的恐怖主义和反恐怖主义
被引量:
5
10
作者
王世雄
机构
上海
复旦大学
国际
政治
系
出处
《太平洋学报》
2001年第4期64-70,共7页
文摘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恐怖主义概念的不足 ,接着总结了冷战后恐怖主义的新特征 。
关键词
冷战后
国际反恐怖主义
首先
概念
传统
形式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霸权管理与多边合作——冷战后美欧的亚洲战略之比较
被引量:
3
11
作者
陈玉刚
机构
上海
复旦大学
国际
政治
系
出处
《太平洋学报》
2002年第3期67-77,共11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冷战后美国和欧洲对亚洲的战略的比较分析,指出全球国际关系中欧亚美之间的三边均势建立不起来。除了经济上的一些利益之争外,欧洲和美国对亚洲的战略在政治、安全以及综合的体系秩序上不但不相互竞争和对抗,反而是暗合、相互支持和补充的。
关键词
冷战后
亚洲战略
多边主义
霸权管理
美国
欧盟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读小布什时期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
被引量:
2
12
作者
王勇辉
机构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6年第4期14-20,共7页
文摘
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兴起在一定意义上是基于其特殊的地缘战略地位。小布什时期,美国的大战略主要是辨认地缘政治的断层线,找出潜在的全球性对手和可能导致重大对抗发生的地点和方式,并且寻求以何种全球性战略安排来应对。同时,小布什时代的安全观念所衍生的全新内涵促发了美国大战略的一再整合,新的国家安全战略直接反映了美国新保守主义关于冷战后世界秩序的帝国统治理念。在美国大战略中,“选择性介入”,既是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大特点。作为“选择性介入”重点的中东地区,小布什政府奉行的是一种既沿承又重塑的双重原则。
关键词
地缘政治学
小布什政府
大战略
美国中东政策
Keywords
Geo-Politics
G.W. Bush Administration
Grand Strategy
US Middle East Policy
分类号
D371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与现代化分析
被引量:
1
13
作者
顾保国
机构
复旦大学
国际
政治
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2期174-179,共6页
文摘
鸦片战争将中国强行推入世界现代化潮流中,中国历史困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化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成为中国人民进取奋斗的根本目标。近代中国社会与现代化发展具有自身的特征:中国现代化发展建立在中国近代落后的卧情基础上;民族主义日益成为现代化和时代的主题;中国革命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模式;中国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总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和现代化步入一个全面的、整体性发展时期,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市场化、政治法治化、社会型态工业化和城镇化、意识形态理性化。而在社会现代化实践中,又坚持协调、持续、人本的发展观念。因而使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政治正面临着利益、文明、意识形态、结构等的严峻挑战。
关键词
中国社会
现代化
中国政治
近代
挑战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石油地缘战略与中东地区安全
被引量:
3
14
作者
王勇辉
机构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
出处
《阿拉伯世界》
2005年第6期43-48,共6页
文摘
中东地区在地缘政治上处于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枢纽地位,迄今为止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安全机制,中东国际关系具有极强的传动性、脆弱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美国在中东的首要国家安全利益是控制该地区的石油,确保美国对中东市场和中东海空战略航道的控制,以中东地缘战略为依托,实现在全球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等方面的战略主动权。随着美国进一步实施在中东建立政治新格局,中东地区安全与中东石油安全相互依存关系也将不断增强。
关键词
美国
石油
地缘战略
中东地区安全
Keywords
U.S Oil
Geological Strategy
Regional Security
Middle East
分类号
D371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民主权原则的思想内涵及其合理定位
被引量:
1
15
作者
胡位钧
机构
复旦大学
国际
政治
系
出处
《江淮论坛》
2002年第3期20-23,共4页
文摘
人民主权原则是近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民主化浪潮及其所建立的现代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石,它已为一切民主或自诩为民主的国家所认同,但是,由于人民主权原则的思想发展极为复杂,各国对其基本内涵理解不一,故而相应的制度表现形式也相差甚远。本文的论证旨在表明,人民主权原则即便在其支持者那里也并不具有完全一致的内涵,而是存在着作为“抽象原则”的人民主权原则和作为“具体原则”的人民主权原则的思想分野。对原则采取的不同的理论取向自然是特定历史“情境”下的必然,但是,进入“革命后社会”的国家却有必要对以往非常态下的制度选择重新加以思考。
关键词
人民主权原则
主权
抽象原则
具体原则
分类号
D032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民主观及其理论思考
被引量:
1
16
作者
陈尧
机构
上海
复旦大学
国际
政治
系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3-68,共6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西方民主缘起和发展过程的考察,以及对当代西方社会中几种重要的民主观的梳理,指出其历史和社会局限性,并认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不能照搬西方的民主价值和体制,应当树立科学、正确的民主观。
关键词
西方民主
民主观
社会主义民主
分类号
D08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析新时期农民增收的途径
被引量:
1
17
作者
顾保国
机构
复旦大学
国际
政治
系
出处
《理论月刊》
2000年第4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产品流通体制
农业结构
税费改革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国家控制的合理限度
18
作者
邵春霞
彭勃
机构
复旦大学
国际
政治
系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国家控制
政府干预
政府失效
国家干预
负面功能
政府作用
个人自由
政府职能转变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
后发展国家
分类号
F20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时代经济发展战略特征
19
作者
刘文富
顾丽梅
机构
复旦大学
国际
政治
系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信息社会
网络空间
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战备
分类号
F062.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位体制生命力衰减的根源及其后果
被引量:
21
20
作者
刘建军
赵彦龙
机构
复旦大学
国际
政治
系
人民日报华东分社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2-108,共7页
文摘
单位体制是中国在革命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诞生出来的一种社会调控体系。单位组织按照其级别高低和职能与行业分布不同 ,被政党和行政的力量分割成若干个平行林立的管制领域。单位体制的构建服从于中国现代化逻辑的需要 ,但是 ,由于单位的调控功能逐渐压倒了其扩充社会资源总量的能力 ,从而导致了单位体制生命力的衰减。中国社会调控体系的重构 。
关键词
单位
单位体制
单位主权
单位依附
Keywords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政治控制的限度: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新视角
谢岳
陈振群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1世纪的国际能源安全问题
张建新
《国际安全研究》
201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联合的艺术:社团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龚咏梅
《探索》
北大核心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农村基层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唐贤兴
《中州学刊》
CSSCI
199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京都进程”的领导者:为什么是欧盟不是美国?
薄燕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气候威胁论”的深层悖论--以“内涵能源”概念的导入为例
马建英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国家的双重性质及历史图式
程竹汝
邵春霞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对环境被迫移民问题的若干思考
薄燕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第三域”的兴起与“政府空心化”
谢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冷战后的恐怖主义和反恐怖主义
王世雄
《太平洋学报》
200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霸权管理与多边合作——冷战后美欧的亚洲战略之比较
陈玉刚
《太平洋学报》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解读小布什时期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
王勇辉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与现代化分析
顾保国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美国石油地缘战略与中东地区安全
王勇辉
《阿拉伯世界》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人民主权原则的思想内涵及其合理定位
胡位钧
《江淮论坛》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西方民主观及其理论思考
陈尧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简析新时期农民增收的途径
顾保国
《理论月刊》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试论国家控制的合理限度
邵春霞
彭勃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网络时代经济发展战略特征
刘文富
顾丽梅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单位体制生命力衰减的根源及其后果
刘建军
赵彦龙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21
全文增补中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