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党组织如何塑造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基于组织-网络-情感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顾爽
冷向明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8,159,共12页
当前,构建治理共同体是回应城市社区多元性和差异性并存的重要举措。基于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困境,可引入组织、网络和情感要素,构建组织化整合-网络管理-情感嵌入的分析框架。通过W市H社区党建引领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案例研究发现:党建引...
当前,构建治理共同体是回应城市社区多元性和差异性并存的重要举措。基于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困境,可引入组织、网络和情感要素,构建组织化整合-网络管理-情感嵌入的分析框架。通过W市H社区党建引领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案例研究发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构建过程是个体的组织化过程,也是组织间网络的形成过程,还是治理机制得以制度化的过程。社区党委可以发挥组织力,创造个体间的联络接点,实现组织化;发挥领导力,引导组织间的耦合互动,促进网络的规范化;发挥动员力,构建群体间情感的圈层结构,促进情感的在地化。通过组织-网络-情感的多重嵌套实现治理的“刚柔并济”,可促进治理共同体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
组织化
组织间网络
情感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政治、行政与民政: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政”框架建构
被引量:
18
2
作者
唐亚林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64,共16页
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需要立基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系统均衡高质量地推进各领域的一体化发展,不能“见物不见人”。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人民、国家、政府、政党间关系结构基础这一全新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当代...
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需要立基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系统均衡高质量地推进各领域的一体化发展,不能“见物不见人”。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人民、国家、政府、政党间关系结构基础这一全新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框架所内蕴的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再到“五位一体”的内容体系与治理体系的双重建构过程,展现了“党领导国家治理现代化”内在逻辑的生成过程,比较分析了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涉及到的人民与国家(政府)和政党关系、政党与国家关系以及政党和政府关系三大核心关系的“性质差异”,探讨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三政”框架建构的理论与实践基点端赖于“过上好日子”的实际需求建构,其内容体系涵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多元主体“政治一体化”建构、“党政合理分工,整体高效协作”的行为主体“治理一体化”建构以及“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利益主体“利益一体化”建构三个有机方面,由此创建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行政民政“三政”理论框架,并对包括“政治引领行政”“行政提升绩效”“民政保障福祉”“组织起来发挥合力”在内的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运行机制体系进行了展望,从而为构建合力发展导向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型范式提供理论资源基础与实践绩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内在逻辑
“三政框架”
运行机制
新型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十大显著标志
被引量:
4
3
作者
唐亚林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19,共15页
科学揭示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回答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重大命题,可以从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的比较视角入手。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与实践、人民与政党、党员与党组织、一党长期执政...
科学揭示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回答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重大命题,可以从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的比较视角入手。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与实践、人民与政党、党员与党组织、一党长期执政与权力制约监督等关系方面,在坚持和继承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显著标志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立场”和“自我革命”“两大显著标志说”。基于政治理想、政治制度与政治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提炼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十大显著标志,即以人民解放为使命,中国共产党奉行共产主义的崇高政治理想;以人民利益为依归,中国共产党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理论创新为指引,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思想发动机;以先进性纯洁性为根本,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重视政治建设;以人民立场为方法,中国共产党奉行以人为本的政治价值观;以人民情怀为取向,中国共产党运用群众路线的情感方法;以人民监督为镜鉴,中国共产党实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作风;以自我约束为手段,中国共产党践行自我革命的创新品格;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以贡献人生为职志,中国共产党弘扬自我奉献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十大显著标志,可以汇结为一个根本公式——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成功之道的具体公式(“中国共产党公式”),可以概括为“先锋队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分子+政治家集团+铁的纪律+民主集中制+统一战线+自我革命等等等等++=总和=中国共产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其他政党
区别
显著标志
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党组织如何塑造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基于组织-网络-情感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顾爽
冷向明
机构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华中师范
大学
公共
管理
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8,159,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合作治理视角下健全党全面领导社区治理的制度研究”(20BGL241)。
文摘
当前,构建治理共同体是回应城市社区多元性和差异性并存的重要举措。基于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困境,可引入组织、网络和情感要素,构建组织化整合-网络管理-情感嵌入的分析框架。通过W市H社区党建引领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案例研究发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构建过程是个体的组织化过程,也是组织间网络的形成过程,还是治理机制得以制度化的过程。社区党委可以发挥组织力,创造个体间的联络接点,实现组织化;发挥领导力,引导组织间的耦合互动,促进网络的规范化;发挥动员力,构建群体间情感的圈层结构,促进情感的在地化。通过组织-网络-情感的多重嵌套实现治理的“刚柔并济”,可促进治理共同体的生成。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
组织化
组织间网络
情感嵌入
Keywords
Party Building Guidance
Governance Communities in Urban Neighborhoods
Organizational Integration
Inter-Qrganizational Network
Emotion Embedding
分类号
D669.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政治、行政与民政: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政”框架建构
被引量:
18
2
作者
唐亚林
机构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出处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64,共16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代特大城市管理创新机制”(编号:20JZD030)。
文摘
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需要立基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系统均衡高质量地推进各领域的一体化发展,不能“见物不见人”。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人民、国家、政府、政党间关系结构基础这一全新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框架所内蕴的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再到“五位一体”的内容体系与治理体系的双重建构过程,展现了“党领导国家治理现代化”内在逻辑的生成过程,比较分析了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涉及到的人民与国家(政府)和政党关系、政党与国家关系以及政党和政府关系三大核心关系的“性质差异”,探讨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三政”框架建构的理论与实践基点端赖于“过上好日子”的实际需求建构,其内容体系涵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多元主体“政治一体化”建构、“党政合理分工,整体高效协作”的行为主体“治理一体化”建构以及“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利益主体“利益一体化”建构三个有机方面,由此创建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行政民政“三政”理论框架,并对包括“政治引领行政”“行政提升绩效”“民政保障福祉”“组织起来发挥合力”在内的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运行机制体系进行了展望,从而为构建合力发展导向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型范式提供理论资源基础与实践绩效支撑。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内在逻辑
“三政框架”
运行机制
新型范式
分类号
D032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十大显著标志
被引量:
4
3
作者
唐亚林
机构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19,共15页
文摘
科学揭示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回答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重大命题,可以从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的比较视角入手。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与实践、人民与政党、党员与党组织、一党长期执政与权力制约监督等关系方面,在坚持和继承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显著标志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立场”和“自我革命”“两大显著标志说”。基于政治理想、政治制度与政治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提炼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十大显著标志,即以人民解放为使命,中国共产党奉行共产主义的崇高政治理想;以人民利益为依归,中国共产党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理论创新为指引,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思想发动机;以先进性纯洁性为根本,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重视政治建设;以人民立场为方法,中国共产党奉行以人为本的政治价值观;以人民情怀为取向,中国共产党运用群众路线的情感方法;以人民监督为镜鉴,中国共产党实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作风;以自我约束为手段,中国共产党践行自我革命的创新品格;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以贡献人生为职志,中国共产党弘扬自我奉献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十大显著标志,可以汇结为一个根本公式——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成功之道的具体公式(“中国共产党公式”),可以概括为“先锋队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分子+政治家集团+铁的纪律+民主集中制+统一战线+自我革命等等等等++=总和=中国共产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其他政党
区别
显著标志
公式
分类号
D25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党组织如何塑造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基于组织-网络-情感框架的分析
顾爽
冷向明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政治、行政与民政: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政”框架建构
唐亚林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十大显著标志
唐亚林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