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理性史”与“理念诗”之间——哲学史上经典之解释与人物之个性的关系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东方朔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4-91,共8页
本论文所欲讨论者,将主要集中于哲学史上个人之性情、个性对该哲学本文所表达之观念的影响,以及我们对此所应持的诠释态度。对于中国传统哲学而言,经典本文之理解与人物个性之品评当得其有机之结合,方能再现“理性史之纹路”与“理念诗... 本论文所欲讨论者,将主要集中于哲学史上个人之性情、个性对该哲学本文所表达之观念的影响,以及我们对此所应持的诠释态度。对于中国传统哲学而言,经典本文之理解与人物个性之品评当得其有机之结合,方能再现“理性史之纹路”与“理念诗之魅力”,如是,我们也便有相当的理由质疑那种一开始就用某种预设了的、严格的因果对应的方式来图解思想家之思想的努力,同时,我们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避免因“过度诠释”所导致的诠释者对本文及其所赖于产生的周围世界的轻忽和放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文 理性 个性 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亲民”到“新民”:也谈宋明儒学中的“现代性”精神 被引量:7
2
作者 郭晓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1-54,共4页
关于宋明理学与明清哲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及宋元明清哲学的现代价值问题的讨论,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肯定明清哲学具有启蒙性质,并将其看作是中国现代文化的活水源头的部分学者,借用西方近代文化与现代性的话语,努力发掘明... 关于宋明理学与明清哲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及宋元明清哲学的现代价值问题的讨论,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肯定明清哲学具有启蒙性质,并将其看作是中国现代文化的活水源头的部分学者,借用西方近代文化与现代性的话语,努力发掘明清哲学中的新思想因素。而肯定宋明理学的理论价值与现代意义的部分学者,则强调宋明理学对现代中国道德意识培养与人格境界的提升所具有的正面价值。双方又都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而且都有自己的学术名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如何重新反思宋明理学与明清哲学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准确把握宋元明清哲学的现代价值,仍然是一个有着广阔学术前景的话题。本组笔谈,既有吴根友教授就宋元明清哲学研究的范式及其方法诸问题作的深入思考,也有明清哲学研究知名专家许苏民、蒋国保二先生对"明清启蒙说"在学理与史料两方面做出更为新颖论证的作品,还有在宋明理学、明清哲学贯通研究中的新锐郭晓东、魏长宝、姚才刚、张丽华、陈敏荣等人对宋明学说的现代价值,"明清启蒙说"的学理困难等进行新的论证的文章。这些观点对于我进一步思考宋明理学与明清哲学的关系及宋元明清哲学的现代价值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民” “新民” 宋代 明代 中国 哲学思想 儒学 “现代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特、莱维纳及他者问题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向晨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2,共7页
萨特在晚年一次访谈中对自己以前的哲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对他者问题有了迥异于早先的思考,而其思考方向恰与莱维纳哲学有着惊人的一致之处。文章梳理了萨特与莱维纳对于现象学传统中他者问题的批评与继承,分析了萨特早年他者观与莱... 萨特在晚年一次访谈中对自己以前的哲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对他者问题有了迥异于早先的思考,而其思考方向恰与莱维纳哲学有着惊人的一致之处。文章梳理了萨特与莱维纳对于现象学传统中他者问题的批评与继承,分析了萨特早年他者观与莱维纳的根本对立,并在萨特他者观的困境处,看到了萨特晚年反思的价值以及莱维纳哲学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特 现在的希望 莱维纳 他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略论结构主义的结构认识方法》一文的评介
4
作者 尹大贻 《江海学刊》 1982年第5期112-112,共1页
本文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出发,批判分析结构主义的结构认识方法,并企图从结构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中找出其合理成分,取得了初步的成就。
关键词 结构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评介 批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