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医院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董伟贤 胡必杰 +2 位作者 何礼贤 王葆青 陈雪华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2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研究影响医院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作参考。方法∶以 2 0 0 0年 11月— 2 0 0 1年 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0 0例医院肺炎及同期未发生医院肺炎的 10 0例患者为对象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作单因素和Logisiti... 目的 :研究影响医院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作参考。方法∶以 2 0 0 0年 11月— 2 0 0 1年 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0 0例医院肺炎及同期未发生医院肺炎的 10 0例患者为对象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作单因素和Logisitic回归分析 ,筛选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有 17个因素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意义。进一步对这 17项因素进行Logisitic回归分析 ,筛选出影响医院肺炎发生的 7个独立因素 :年龄大于 6 5岁 (OR =15 .0 ;95 %CI 4.2~ 5 4.3) ;血白细胞低于 3.0×10 9L-1(OR =4.7;95 %CI 1.3~ 17.2 ) ;血清清蛋白低于 30g/L(OR =4.0 ;95 %CI 1.1~ 15 .1) ;入住重症监护病房 (ICU)(OR =19.9;95 %CI 1.5~ 2 5 9.6 ) ;留置胃管 >2d(OR =11.1;95 %CI 1.6~ 79.8)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OR =6 9.9;95 %CI6 .3~ 782 .0 ) ;2种以上抗菌药联合应用 (OR =6 9.3;95 %CI 4.2~ 115 5 .4)。结论∶医院肺炎发生是多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已筛选的可能的危险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肺炎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流行期间呼吸科门诊质控上海专家共识 被引量:44
2
作者 上海市呼吸内科临床质控中心 白春学 宋元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3-150,共8页
为更好地防治和管理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患者,避免这些潜在的患者或者病毒携带者引起继发感染,上海市呼吸内科临床质控中心联合赴武汉工作的首批专家特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侧重于明确COVID-19流行期间,如何重点做好呼吸科门诊... 为更好地防治和管理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患者,避免这些潜在的患者或者病毒携带者引起继发感染,上海市呼吸内科临床质控中心联合赴武汉工作的首批专家特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侧重于明确COVID-19流行期间,如何重点做好呼吸科门诊工作以及如何做好呼吸科门诊质量控制这两个重要问题。通过质量控制管理好疑似和可疑患者,特别是隔离潜在感染源、切断一切传播途径,最终杜绝医师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杜绝传播,同时也能保护医师、患者及其家庭安全。做好门诊质控要点是严格进行相关培训,包括熟悉诊治指南、做好自我防控(包括接诊前穿好专用工作服和戴好医用口罩)、杜绝社交和不接触任何风险。做好呼吸科门诊工作要求诊室做好消毒和通风;呼吸科医师开诊前后做好必要的消毒和防护;诊疗过程要求严格执行指南要求;有条件的单位可用物联网或者互联网辅助门诊,尽可能减少传播可能。本共识建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并列出了患者做检查及入院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情况的应对策略。本共识特别强调COVID-19是传染病,不应漏掉病毒携带者、有症状的发病者和超级传播者,以免造成社会危害;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困难时,应该重视临床表现;对于不能排除潜在接触史的患者,当其有相关症状、影像表现为肺部感染、白细胞不高,即使核酸检测阴性,也应该考虑为COVID-19疑似患者或者可疑病例,建议立即隔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肺炎 门诊 自我防护 临床诊断 质量控制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宋琳 瞿介明 +2 位作者 何礼贤 张丽珺 丁廷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敏感度,研究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方法对中山医院57株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进行红霉素药敏试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上海4所医院中分离的53株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检测耐...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敏感度,研究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方法对中山医院57株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进行红霉素药敏试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上海4所医院中分离的53株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检测耐药基因(ermB,mefA,mefE)。结果57株肺炎链球菌中12株(21.0%)敏感,3株(5.3%)中介,42株(73.7%)耐药。53株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中,ermB基因、mefE基因、mefA基因分别在51株(96.2%)、22株(41.5%)和1株(1.9%)中检测到。其中21株(39.6%)同时检测到ermB基因和mefE基因,1株(1.9%)同时检测到ermB基因和mefA基因,1株(1.9%)未检测到ermB基因、mefE基因或mefA基因。结论上海地区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ErmB介导的靶位改变是最常见的耐药机制,mef(特别是mefE)介导外排机制引起者也较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大环内酯类 耐药基因 ERMB基因 mefE基因 mef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评介 被引量:17
4
作者 何礼贤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1期21-23,共3页
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和吉米沙星抗肺炎链球菌等G+ 球菌活性显著提高 ,被称为“呼吸”喹诺酮类药物。该文就其抗菌作用和药效学特点、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在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 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和吉米沙星抗肺炎链球菌等G+ 球菌活性显著提高 ,被称为“呼吸”喹诺酮类药物。该文就其抗菌作用和药效学特点、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在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地位与争议进行评介 ,并对防止耐药要求寻找和制订更合理用药方案以使血清或组织浓度达到“防突变”浓度扼要予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 肺炎 社会获得性 慢性支气管炎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真菌病治疗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董荔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1期28-29,共2页
简述几种常见肺真菌病临床药物治疗方法的进展。两性霉素B仍是治疗免疫抑制宿主危重的、快速发展的肺真菌病的首选药物 ,脂类制剂可用于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毒副作用的患者。氟康唑对肺念珠菌病、肺隐球菌病、肺球孢子菌病中的治疗是有效... 简述几种常见肺真菌病临床药物治疗方法的进展。两性霉素B仍是治疗免疫抑制宿主危重的、快速发展的肺真菌病的首选药物 ,脂类制剂可用于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毒副作用的患者。氟康唑对肺念珠菌病、肺隐球菌病、肺球孢子菌病中的治疗是有效的 ,伊曲康唑在肺曲菌病、肺组织胞浆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真菌病 抗真菌药物 肺念珠菌病 肺曲菌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辅助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8
6
作者 Clinical eHealth中国物联网辅助COVID-19诊治专家组 钟南山 +4 位作者 白春学 白莉 杨达伟 王洵 童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制定物联网辅助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为应用基于物联网医学技术的"COVID-19智能诊治辅助程序"(以下简称nCapp)做好相关诊治工作。nCapp可协助:(1)智能辅助诊断。根据登记的数据、问题回答和检查结果,自... 制定物联网辅助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为应用基于物联网医学技术的"COVID-19智能诊治辅助程序"(以下简称nCapp)做好相关诊治工作。nCapp可协助:(1)智能辅助诊断。根据登记的数据、问题回答和检查结果,自动生成确诊、疑似还是可疑的诊断;还可自生成诊断分型,包括患者的状态是轻型、普通型、重型还是危重型;建立在线COVID-19实时更新nCapp数据库,通过数据的自动上传、更新及智能维护,根据最新的真实一线病例数据,实时更新优化智能诊断的模型,提高诊断的准确性。(2)智能指导治疗。根据指南和共识,对不同分型患者给予相应治疗的信息提醒,链接上级医师、管理者协调防控和会诊,并协助COVID-19患者愈后的长期随访管理。为达到这一目的,要求使用者对三级联动云平台和国家授权管理者端口开放进行质控。除了共性培训外,在临床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国际和国家标准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质量控制。主要需要监测和督导上传至云端数据的真实性及可靠性。最终目的是使得各级医院和不同医师,均能够通过nCapp系统的智能辅助及时发现、隔离、管理好确诊、疑似和可疑患者,最终杜绝患者传播和医师感染,尽快扭转疫情防控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物联网 物联网医学 云加端 智能辅助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原理指导肺部感染的抗菌治疗 被引量:6
7
作者 何礼贤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1期13-14,共2页
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除取决于抗菌谱、抗菌活性外 ,还取决于它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参数。主要叙述了抗菌药物在呼吸系统的穿透力和同疗效相关的药效学参数。并对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案应当根据药代动力学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肺部感染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的临床诊疗建议 被引量:16
8
作者 倪军 黄淼 +48 位作者 张力 吴楠 白春学 陈良安 梁军 刘谦 王洁 吴一龙 张奉春 张抒扬 陈椿 陈军 方文涛 高树庚 胡坚 姜涛 李单青 李鹤成 廖永德 刘阳 刘德若 刘宏旭 刘建阳 刘伦旭 王孟昭 王长利 杨帆 杨跃 张兰军 支修益 钟文昭 管宇宙 郭潇潇 何春霞 李少雷 李玥 梁乃新 鲁方亮 吕超 吕玮 斯晓燕 谭锋维 王汉萍 王江山 阎石 杨华夏 朱惠娟 庄俊玲 卓明磊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1-160,共20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围手术期治疗(术前新辅助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作为手术的重要辅助手段,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全程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环节。近年来,小规模临床研究发现免疫新辅助治疗主要病理缓解率明显... 背景与目的肺癌围手术期治疗(术前新辅助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作为手术的重要辅助手段,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全程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环节。近年来,小规模临床研究发现免疫新辅助治疗主要病理缓解率明显提升,甚至达到完全病理缓解,有望成为NSCLC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免疫新辅助治疗带来疗效和生存获益,同时,其相关严重不良反应(延误手术、丧失手术机会、死亡等)备受关注。本诊疗建议目的是针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irAE)形成适合国内医疗现状的诊疗方案。方法本文由胸外科专家、肿瘤学专家、胸内科专家以及irAE相关科室专家(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感染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神经内科、皮肤科和急诊科)共同完成本诊疗意见的制定工作。专家充分参考irAE指南、胸外科公开发表的大型临床研究数据以及国内医生的临床实战经验和公开发表个案,多学科反复讨论,形成针对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诊疗建议。结果本诊疗意见涵盖irAE相关的预防、评估、检查、治疗和监测全过程,以便全面、有效的指导临床工作。结论围手术期irAE管理是肺癌免疫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免疫围手术期治疗的不断发展,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以优化围手术irAE的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围手术期免疫治疗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诊疗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犬的压力-容积曲线
9
作者 朱蕾 李燕芹 +1 位作者 张志风 钮善福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7-539,共3页
目的 研究急性肺损伤 (ALI)犬的压力 -容积 (p V)曲线。 方法 静脉注射油酸制造ALI犬模型 ,以功能残气量 (FRC)为基点测定不同容积时的压力变化 ,并与健康犬比较。结果 健康犬在 p V曲线非常低的位置出现低位拐点 (LIP) ,其压力和容... 目的 研究急性肺损伤 (ALI)犬的压力 -容积 (p V)曲线。 方法 静脉注射油酸制造ALI犬模型 ,以功能残气量 (FRC)为基点测定不同容积时的压力变化 ,并与健康犬比较。结果 健康犬在 p V曲线非常低的位置出现低位拐点 (LIP) ,其压力和容积分别为 (0 .4± 0 .2 )kPa和 (6 0± 2 2 )ml;而ALI犬则在较高的位置出现LIP ,且是一段范围 ,其压力和容积分别为 [(1.0± 0 .4 )~ (1.2± 0 .1) ]kPa (P <0 .0 5 )和 [(130± 5 7)~ (2 15±92 ) ]ml(P <0 .0 5 )。健康犬高位拐点 (UIP)的压力和容积分别为 (2 .5± 0 .2 )kPa和 (12 4 0± 15 2 )ml,ALI犬则相应为 (2 .6± 0 .2 )kPa (P >0 .0 5 )和 (72 0± 12 0 )ml(P <0 .0 5 )。健康犬中间陡直段的顺应性为 (5 6 8.4± 5 5 .1)ml/kPa ,ALI犬下降至 (36 7.3± 5 6 .1)ml/kPa (P <0 .0 5 )。结论 机械通气健康犬和ALI犬分别在FRC上的较低水平和较高水平出现LIP ,且ALI犬的LIP是一段范围 ;两者UIP的压力相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呼吸力学 高位拐点 低位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异丙托品和β_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发作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洁 洪群英 白春学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 探讨β2 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单用及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  6 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 ,分别射流雾化吸入 0 .0 2 5 %溴化异丙托品溶液 2mL、0 .5 %非诺特罗氢溴化... 目的 探讨β2 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单用及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  6 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 ,分别射流雾化吸入 0 .0 2 5 %溴化异丙托品溶液 2mL、0 .5 %非诺特罗氢溴化物溶液 0 .2 5mL、含溴化异丙托品 0 .5mg和沙丁胺醇 2 .5mg溶液 2 .5mL。比较各组在吸入药物前和吸入药物后 2 0、40、6 0及 12 0minFVC和FEV1%的变化 ,吸入药物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B、C 3组在用药后FEV1%和FVC均有改善 ,FEV1%改善率分别为 2 0 .6 %、2 2 .8%、2 6 .5 % ,FVC改善率 15 .8%、17.8%、2 0 .6 %。C组作用维持时间最长 ,作用高峰时FEV1%和FVC改善率较A、B组为高 ,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每组与治疗前相比也无显著差异。各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溴化异丙托品、β2 受体激动剂均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FEV1%和FVC ,联合用药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支气管扩张剂 Β2受体激动剂 溴化异丙托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