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代文章学的更化与国文学的建构--以清末民初桐城派文论为中心
1
作者
陈广宏
《文史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8,166,共15页
追溯“中国文学”近现代以来之形成史,可见其有基于文言的国文学与倡言白话的国语文学两层基底。清末民初,以古文为核心的传统文章学与西方传来的Literature有所交接,并在民族国家的观念下成就国文学。虽然在五四时期很快被国语文学覆盖...
追溯“中国文学”近现代以来之形成史,可见其有基于文言的国文学与倡言白话的国语文学两层基底。清末民初,以古文为核心的传统文章学与西方传来的Literature有所交接,并在民族国家的观念下成就国文学。虽然在五四时期很快被国语文学覆盖,却毕竟代表了一种转型中的形态。桐城派后学即在此过程中,作为一支力量,以其理论与创作实践,借助文学教育由普通学向专门学发展的契机,推进文章学的更化,通过调整文学定位、重塑诗文一体的风格体性论、全面扩充文类文体等,初步构建起一种国文学的学术框架。反思传统,在考察本土文学文化内应式转变的同时,回到它与西学交接的原点,循其内在肌理,厘清诸多复杂关系,探寻多种可能性,是我们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不可或缺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文章学
桐城派后学
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文章学的更化与国文学的建构--以清末民初桐城派文论为中心
1
作者
陈广宏
机构
复旦大学古籍所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出处
《文史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8,166,共15页
文摘
追溯“中国文学”近现代以来之形成史,可见其有基于文言的国文学与倡言白话的国语文学两层基底。清末民初,以古文为核心的传统文章学与西方传来的Literature有所交接,并在民族国家的观念下成就国文学。虽然在五四时期很快被国语文学覆盖,却毕竟代表了一种转型中的形态。桐城派后学即在此过程中,作为一支力量,以其理论与创作实践,借助文学教育由普通学向专门学发展的契机,推进文章学的更化,通过调整文学定位、重塑诗文一体的风格体性论、全面扩充文类文体等,初步构建起一种国文学的学术框架。反思传统,在考察本土文学文化内应式转变的同时,回到它与西学交接的原点,循其内在肌理,厘清诸多复杂关系,探寻多种可能性,是我们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不可或缺的工作。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文章学
桐城派后学
国文学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代文章学的更化与国文学的建构--以清末民初桐城派文论为中心
陈广宏
《文史哲》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