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运熙陶学研究述要 |
杨焄
|
《云梦学刊》
|
2025 |
0 |
|
2
|
论历史学家对鸳鸯蝴蝶派的评价——以研究“上海学”的史家论述为中心 |
范伯群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0 |
3
|
|
3
|
由“史”而“论” 由“论”而“史”——黄霖先生文学批评史研究访谈录 |
黄霖
杜清
|
《中文自学指导》
|
2006 |
2
|
|
4
|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 |
黄霖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5
|
明代中期文坛的“四变而六朝”——以黄省曾与李梦阳文学观念之异同为中心 |
李清宇
|
《北方论丛》
|
2004 |
6
|
|
6
|
“以本经中式”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
陈维昭
|
《长江学术》
|
2025 |
0 |
|
7
|
从文道到意法:吕祖谦与散文学史的重要转折——兼说《古文关键》之“关键”的含义 |
罗书华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8
|
徐渭研究百年述评 |
傅琼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
9
|
关于刘宋“今鼓吹铙歌”《上邪曲》的研究 |
姚小鸥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0
|
后七子诗法理论探析——以王世贞、谢榛相关论说考察为中心 |
郑利华
|
《中国韵文学刊》
|
2009 |
5
|
|
11
|
论杨慎俗文学创作的典范意识 |
曾绍皇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2
|
宋武帝刘裕文学雅集略考 |
罗建伦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3
|
论《四十一炮》中的传统文化因子——以“吃”为中心 |
涂谢权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4
|
王彝“文妖”说与明初文学批评 |
侯荣川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5
|
论《聊斋志异》研究史上的索隐派——《聊斋发微》 |
朱泽宝
|
《蒲松龄研究》
|
2015 |
2
|
|
16
|
宋孝武帝刘骏文学雅集述略 |
罗建伦
|
《中国韵文学刊》
|
2012 |
1
|
|
17
|
宋画《中兴瑞应图》序赞讳改现象发覆 |
安天鹏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余华小说雅俗论——江南世情小说雅俗系列研究之六 |
申明秀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9
|
人物传记能给文学释义多少帮助——以陈子龙传记为例 |
邬国平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20
|
论冯梦龙《三言》的雅俗整合——江南世情小说雅俗系列研究之九 |
申明秀
|
《沈阳大学学报》
CAS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