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脑小血管病的神经影像学诊断标准及名词标准化定义——来自中国卒中学会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玮琪 徐佳洁 +16 位作者 陆瑶 王玲 曹瑾怡 陈鸿宾 郭蕾 吕琰琛 汤晗 王赞 徐非凡 颜庭梦 应云清 仲伟逸 周蓉 陆正齐 程忻 王伊龙 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5-404,共30页
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是一类以脑内小血管受损为主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可能会导致卒中、血管性认知障碍、神经心理疾病与其他功能障碍等。自2013年血管性神经病变的影像报告标准(standards for reporting vascular change... 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是一类以脑内小血管受损为主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可能会导致卒中、血管性认知障碍、神经心理疾病与其他功能障碍等。自2013年血管性神经病变的影像报告标准(standards for reporting vascular changes on neuroimaging,STRIVE)发布以来,SVD的神经影像学特征得到了初步的分类与标准化。然而,在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中,对SVD影像特征的认识和应用仍存在诸多不一致和不规范之处。随着对SVD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探索与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SVD影像特征和定量标志物被相继发现,为SVD的诊断和评估提供了更为全面且精准的信息。在此基础上,STRIVE-2应运而生,以期能更全面地揭示SVD对脑功能与结构的影响。为了规范中国SVD的神经影像学评估和诊断,本共识将在STRIVE-2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对SVD的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深入解读,旨在推动SVD影像学诊断术语的标准化,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进一步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影像学诊断 定义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皮质肿胀的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
2
作者 张雯丽 葛炎 章悦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8-864,共7页
患者男性,46岁。主因头痛、意识障碍和肢体乏力1天,于2021年12月4日急诊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患者1天前(2021年12月3日)午餐时(约12∶00)饮用含枸杞、人参、桂皮和陈皮等成分的药酒(既往未饮用过)后,于16∶00出现头痛,表现为全头部... 患者男性,46岁。主因头痛、意识障碍和肢体乏力1天,于2021年12月4日急诊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患者1天前(2021年12月3日)午餐时(约12∶00)饮用含枸杞、人参、桂皮和陈皮等成分的药酒(既往未饮用过)后,于16∶00出现头痛,表现为全头部钝痛且难以忍受,伴情绪暴躁,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卧床休息,约21∶00家属发现其出现意识模糊,对答不切题,伴行走不稳,至次日清晨(约6∶00)仍神志不清,强呼唤可以睁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内包涵体 神经元 神经变性疾病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巨细胞动脉炎1例报道
3
作者 符书昊 肖以钦 +1 位作者 韩翔 杨仕林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2,共5页
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系统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主要侵犯颞浅动脉和眼动脉。以新近出现头痛、视觉症状和下颌运动障碍三联征为典型表现。巨细胞动脉炎可对视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是神经眼科急症,激素冲击疗法为其主要治疗方法。本文介绍了1... 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系统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主要侵犯颞浅动脉和眼动脉。以新近出现头痛、视觉症状和下颌运动障碍三联征为典型表现。巨细胞动脉炎可对视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是神经眼科急症,激素冲击疗法为其主要治疗方法。本文介绍了1例罕见的表现为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巨细胞动脉炎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提示对于严重视力下降伴有疼痛的老年患者,视神经无水肿、萎缩表现的,应考虑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头痛 视觉症状 下颌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神经功能、形态和半乳糖神经酰胺转移酶的变化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云云 蒋雨平 +2 位作者 乔凯 张玉林 任惠民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1-214,i001,共5页
目的 观察早期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半乳糖神经酰胺转移酶(CGTmRNA)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形态的关系。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用电生理测定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光镜、电镜观察坐骨神经形态,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坐骨神经CG... 目的 观察早期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半乳糖神经酰胺转移酶(CGTmRNA)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形态的关系。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用电生理测定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光镜、电镜观察坐骨神经形态,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坐骨神经CGTmRNA。结果 糖尿病4周时,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减慢,超微结构改变,而CGT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8周时,坐骨神经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CGTmRNA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DPN)时坐骨神经CGTmRNA表达上调;其出现于神经功能和形态损伤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神经功能 糖尿病大鼠 mRNA表达 半乳糖 转移酶 传导速度 神经酰胺 形态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例MELAS临床、神经影像与肌肉病理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林洁 涂江龙 +2 位作者 赵重波 汪寅 卢家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并乳酸血症与卒中样发作(MELAS)的临床、影像学及肌肉病理特点。方法对16例MELA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肌肉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卒中样癫发作(87.5%),其次为头痛、呕吐和智能减退等;头颅...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并乳酸血症与卒中样发作(MELAS)的临床、影像学及肌肉病理特点。方法对16例MELA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肌肉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卒中样癫发作(87.5%),其次为头痛、呕吐和智能减退等;头颅MRI提示脑实质片状异常信号,不按血管供应区分布;肌肉活检见破碎红纤维(RRF)。结论MELAS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影像学表现的线粒体脑肌病,其诊断依赖于肌肉活检病理和基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MELAS 影像学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N大鼠坐骨神经NGF的动态表达及胰岛素和人NGF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云云 王坚 +1 位作者 蒋雨平 任惠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5-208,i001,共5页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 (DPN)大鼠坐骨神经NGF的动态表达以及胰岛素和人神经生长因子(hNGF)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 ,通过RT PCR和免疫组化技术 ,观察造模后 4和 8周大鼠坐骨神经NGFmRNA和蛋白...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 (DPN)大鼠坐骨神经NGF的动态表达以及胰岛素和人神经生长因子(hNGF)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 ,通过RT PCR和免疫组化技术 ,观察造模后 4和 8周大鼠坐骨神经NGFmRNA和蛋白的表达 ,并观察DPN 4周时用胰岛素或hNGF干预 4周后坐骨神经NGF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NGFmRNA表达在DPN 4周无明显改变 ,8周时明显减少 ;NGF蛋白表达在DPN 4周和 8周均减少。hNGF干预能增加DPN大鼠坐骨神经NGFmRNA和蛋白表达 ,胰岛素则无明显调节作用。结论 DPN大鼠坐骨神经NGF表达减少 ,外源性NGF可弥补这种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干预作用 胰岛素 DPN 链脲佐菌素(STZ) 表达及 人神经生长因子 多发性神经病 免疫组化技术 RT-PCR mRNA表达 外源性NGF 蛋白表达 动态表达 大鼠模型 调节作用 表达减少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144
7
作者 于生元 万有 +20 位作者 万琪 马柯 王家双 卢振和 刘延青 刘小立 刘慧 刘若卓 邓列华 李焰生 陈向军 陈军 张达颖 郑宝森 赵华 常建民 黄东 傅志俭 熊东林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61-167,共7页
一、定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1]),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2])。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 一、定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1]),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2])。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3])。二、流行病学PHN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病理性疼痛 NEURALGIA 中国专家共识 疼痛持续时间 痛觉超敏 中枢敏化 加巴喷丁 阿片类药物 神经介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大鼠小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上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雪莲 董强 +1 位作者 刘玲 王亮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6-232,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euroserpin,NSP)是否可以改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对于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活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MG并鉴定。建立缺氧-复氧模型并鉴定...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euroserpin,NSP)是否可以改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对于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活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MG并鉴定。建立缺氧-复氧模型并鉴定。首先,使用ELISA试剂盒测定MG在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状态下自身释放tPA的含量,细胞被分为正常组、PBS对照组和OGD3h复氧不同时间组(1、3、5、7、24 h)。其次,研究NSP在MG缺氧/复氧时的作用,本部分实验分3组,分别为缺氧/复氧干预组、tPA干预组及tPA+NSP干预组。以上各组均设3个复孔,实验重复3次。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直接观察盖玻片上细胞形态学变化,CCK-8法检测各组间细胞增殖率,ELISA试剂盒测定IL-1β和NO含量。结果 MG在H/R时合成tPA,OGD3h复氧3h时释放量最多。H/R时MG激活,炎性因子IL-1β和NO的释放增多。tPA干预MG后,细胞活化并增殖、IL-1β和NO的释放增多。各NSP预处理组细胞活化、增殖和炎性因子的释放增多均没有tPA或H/R干预组明显。结论 MG在H/R时合成tPA。H/R早期即诱发了MG的活化。tPA可以进一步诱发MG的增殖和活化。H/R和tPA的干预均引起IL-1β和NO的释放。NSP可减轻H/R和tPA干预引起的MG活化和增殖,减少MG中IL-1β和NO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缺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脑脊液蛋白与面神经瘫痪的相关性 被引量:6
9
作者 杨红 汤可娜 +3 位作者 仲星星 韩露 朱德生 管阳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nydrome,GBS)患者脑脊液蛋白与面神经瘫痪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11例GBS患者临床与生化资料,根据面神经瘫痪将患者分为面神经正常组与...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nydrome,GBS)患者脑脊液蛋白与面神经瘫痪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11例GBS患者临床与生化资料,根据面神经瘫痪将患者分为面神经正常组与瘫痪组,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临床、生化特征;根据脑脊液蛋白值将患者分为脑脊液蛋白正常组、轻度偏高组与异常偏高组,比较3组间面神经瘫痪数量的变化;分析脑脊液蛋白与面神经瘫痪的相关性。结果面神经正常组与瘫痪组之间患者性别、年龄、残疾量表评分(≥3)、上呼吸道感染、胃肠感染、肺部感染及近期疫苗接种史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脊液蛋白、免疫球蛋白G(Ig G)、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QALB)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不同脑脊液蛋白水平患者面神经瘫痪数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3.48,P=0.03);脑脊液蛋白水平与面神经瘫痪数量呈正相关(r=0.288,P<0.01)。结论 GBS患者脑脊液蛋白值越高面神经瘫痪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脑脊液蛋白有助于GBS患者面神经瘫痪的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免疫 吉兰-巴雷综合征 脑脊液蛋白 面神经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激肽释放酶对酸敏感离子通道1a介导的大鼠酸中毒神经元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玲 杨昉 +5 位作者 刘海波 李敏 刘亚红 刘新峰 张仁良 董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组织激肽释放酶(TK)对酸中毒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酸敏感离子通道1a(ASIC1a)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10 d的新生SD大鼠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酸中毒组(pH=6.0的细胞外液处理4 h),TK(100 nmol... 目的探讨组织激肽释放酶(TK)对酸中毒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酸敏感离子通道1a(ASIC1a)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10 d的新生SD大鼠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酸中毒组(pH=6.0的细胞外液处理4 h),TK(100 nmol/L)、缓激肽B2受体(B2R)激动剂(缓激肽,100 nmol/L)、ASIC1a阻断剂(狼蛛毒素,100 ng/ml)及B2R拮抗剂(HOE140)预处理组。TK、B2R激动剂、ASIC1a阻断剂预处理组在给予酸性液处理前,先给予相应药物预处理30 min;B2R拮抗剂预处理组,在TK干预前30 min,给予HOE140(500 nmol/L),30 min后给予酸性液处理。采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各组神经元的存活率。应用不同的荧光探针标记细胞内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线粒体膜电位(MMP)以及细胞内游离Ca2+,采用荧光酶标仪测定上述各组细胞内各荧光物质的相对强度,计算各物质的相对含量。结果①正常对照组,TK、ASIC1a阻断剂及B2R激动剂预处理组的神经元存活率分别为(96.6±2.6)%、(79.7±5.9)%、(74.2±4.6)%、(77.7±5.0)%,与酸中毒组的(59.0±6.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2R拮抗剂预处理组为(64.6±3.8)%,与TK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酸中毒组细胞内ROS、NO及游离Ca2+水平显著增高(P<0.01),MMP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酸中毒组比较,TK、ASIC1a阻断剂及B2R拮抗剂预处理组细胞内ROS、NO及Ca2+水平显著下降,MMP水平显著增高(P<0.01或P<0.05);而与TK预处理组比较,B2R拮抗剂预处理组细胞内ROS、NO含量,游离Ca2+水平明显增高,MMP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酸性环境下,ASIC1a激活介导了神经元内氧化应激反应,诱导神经元损伤;TK通过B2R能够减轻ASIC1a介导的氧化应激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激肽释放酶 酸中毒 氧化性应激 神经元 酸敏感离子通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枯对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任今鹏 孙晓江 蒋雨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百草枯干预对小鼠黑质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用口服百草枯的途径,建立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中脑黑质部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AB... 目的探讨百草枯干预对小鼠黑质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用口服百草枯的途径,建立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中脑黑质部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表达神经元。结果口服百草枯两月后,黑质的SOD和GSH-PX的活性较对照组明显下降,MDA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鼠黑质部TH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结论百草枯可造成小鼠PD样的行为表现;小鼠黑质部SOD和GSH-PX的活性降低,MDA浓度增高,提示氧化应激参与了百草枯所致PD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百草枯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tau蛋白及实时震动诱导转化在散发型克-雅病中的诊断价值
12
作者 王晓燕 崔梅 +3 位作者 陈淑芬 黄钰媛 赵忠 郁金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1-316,共6页
目的 探讨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181(p-tau181)及实时震动诱导转化(RT-QuIC)在散发型克-雅病(sCJ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纳入2020年4月至2022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30例很可能的散发型克-雅病... 目的 探讨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181(p-tau181)及实时震动诱导转化(RT-QuIC)在散发型克-雅病(sCJ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纳入2020年4月至2022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30例很可能的散发型克-雅病患者(sCJD组),同时选择性别、年龄与其相匹配的出院时诊断为快速进展性阿尔茨海默病的25例患者(AD组)及自身免疫性脑炎的23例患者(AE组)。收集3组患者脑脊液t-tau、p-tau181、t-tau/p-tau181比值;重点收集sCJD组患者脑电图、头部MRI及RT-QuIC检测结果。结果 3组患者脑脊液t-tau(χ^(2)=38.247,P=0.000)、p-tau181(χ^(2)=22.855,P=0.000)和t-tau/p-tau181比值(χ^(2)=43.780,P=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sCJD组t-tau高于AD组(Z=-4.392,P=0.000)和AE组(Z=-5.852,P=0.000);AD组p-tau181高于sCJD组(Z=2.830,P=0.014)和AE组(Z=4.758,P=0.000);sCJD组t-tau/p-tau181比值高于AD组(Z=-6.601,P=0.000)和AE组(Z=-3.339,P=0.003),AE组亦高于AD组(Z=-2.984,P=0.009)。sCJD组有70%(21/30)患者头部MRI存在典型皮质“花边征”;40%(12/30)患者脑电图存在典型三相波;7例行脑脊液RT-QuIC检测,5例检出致病性朊病毒。结论 脑脊液t-tau、t-tau/p-tau181比值升高及RT-QuIC检测阳性对散发型克-雅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亚综合征 阿尔茨海默病 脑炎 自身免疫疾病 生物标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年龄与神经根免疫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敏 周招华 +3 位作者 邓仕标 董则亚 朱德生 何云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829-1832,共4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年龄与神经根免疫反应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6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GBS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年轻组(≤45岁,32例)和年老...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年龄与神经根免疫反应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6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GBS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年轻组(≤45岁,32例)和年老组(>45岁,46例)。回顾性收集GBS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GBS肢体残疾量表评分(Hughes评分)、上呼吸道感染、胃肠感染]以及监测神经根免疫反应的生化指标(脑脊液蛋白、IgG)水平。根据脑脊液蛋白、IgG参考值,将患者分为脑脊液蛋白正常组(14例)与脑脊液蛋白偏高组(64例)以及脑脊液IgG正常组(19例)与脑脊液IgG偏高组(59例)。结果年轻组与年老组性别、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胃肠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组Hughes评分≥3分率、脑脊液蛋白水平、脑脊液IgG水平低于年老组(P<0.05)。脑脊液蛋白正常组年龄小于脑脊液蛋白偏高组(P<0.05)。脑脊液IgG正常组年龄小于脑脊液IgG偏高组(P<0.05)。年龄与脑脊液蛋白、IgG水平均呈正相关(r=0.331,P<0.01;r=0.277,P=0.01)。结论 GBS患者神经根免疫反应程度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增强,临床评估GBS患者神经根免疫反应时应考虑年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神经免疫 神经根 年龄因素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MRI诊断 被引量:5
14
作者 初曙光 李振新 冯晓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40-142,共3页
视神经脊髓炎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脑组织也可出现病灶,但其MRI表现与经典的多发性硬化有所不同。常规MRI可以发现视神经炎和脊髓炎病灶。MRI新技术中以扩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及磁化传递成像的研究较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磁共振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与妊娠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强 张庆 全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37,共7页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可影响妊娠计划、生育能力,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尚不明确;妊娠可引起免疫系统和性激素水平变化,造成疾病复发和进展。合理的免疫抑制治疗可以有效避免妊娠相关疾...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可影响妊娠计划、生育能力,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尚不明确;妊娠可引起免疫系统和性激素水平变化,造成疾病复发和进展。合理的免疫抑制治疗可以有效避免妊娠相关疾病活动。妊娠期和分娩后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和利妥昔单抗可能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妊娠 女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激肽受体在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敏 董强 +1 位作者 任惠民 崔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1-517,共7页
为了解缓激肽B1和B2受体(B1R和B2R)在神经元缺氧复氧(H/R)损伤中的作用,本研究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首先对原代培养的SD大鼠皮质神经元中缓激肽B1R和B2R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模拟在体缺血/再灌注的原代培养神经元H/R模型,用... 为了解缓激肽B1和B2受体(B1R和B2R)在神经元缺氧复氧(H/R)损伤中的作用,本研究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首先对原代培养的SD大鼠皮质神经元中缓激肽B1R和B2R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模拟在体缺血/再灌注的原代培养神经元H/R模型,用MTT和TUNEL染色分别检测神经元存活和细胞凋亡率;利用B1R和B2R特异性激动剂与抑制剂,观察了B1R和B2R被激活或抑制后H/R神经元的生存状况。结果显示:体外正常培养的原代神经元中有明显的B2R表达;H/R可诱导B2R和BIR的表达增加,并可加剧神经元的凋亡。此外,激活B1R可使H/R导致的神经元损伤加重,而激活B2R则对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B1R和B2R对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可以被各自特异性的拮抗剂所抑制。上述结果表明,缓激肽B1R和B2R在H/R造成的神经元损伤中发挥了完全不同的作用,抑制B1R表达和增强B2R的表达有助于对缺血性脑梗死等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 缺氧复氧 神经元 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顶叶萎缩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起浩 孙一忞 +2 位作者 袁晶 洪震 吕传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2-122,128,共2页
关键词 顶叶萎缩 神经心理学 执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损害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起浩 赵倩华 洪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81-186,共6页
“轻度认知损害(MCI)”的概念由Reisberg等在编制认知障碍分级量表即全面衰退量表(GDS)时首次提出,将认知功能和社会职业功能轻度损害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无明显影响的老年人归为轻度认知损害。此后,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 “轻度认知损害(MCI)”的概念由Reisberg等在编制认知障碍分级量表即全面衰退量表(GDS)时首次提出,将认知功能和社会职业功能轻度损害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无明显影响的老年人归为轻度认知损害。此后,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轻度认知损害是生理性衰老与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测验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浸泡伤大鼠胃黏膜和血浆中神经激肽A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雄伟 史伟雄 +2 位作者 李兆申 傅志仁 丁国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19-1421,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海水浸泡伤后大鼠胃黏膜和血浆中神经激肽A(NKA)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动态变化,以探讨感觉神经肽在急性胃黏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腹腔浸泡伤组,后者又分为1h、2h、3h3组,取大鼠... 目的:观察腹腔海水浸泡伤后大鼠胃黏膜和血浆中神经激肽A(NKA)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动态变化,以探讨感觉神经肽在急性胃黏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腹腔浸泡伤组,后者又分为1h、2h、3h3组,取大鼠胃黏膜和血浆,采用酶标法和放免法测定胃黏膜和血浆中NKA和CGRP水平。结果: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腹腔浸泡伤组大鼠胃黏膜NKA和CGRP水平进行性低于正常大鼠(P<0.05),而血浆NKA和CGRP水平进行性高于正常大鼠。结论:海水浸泡伤是一损伤性因素,可引起胃黏膜中NKA和CGRP水平降低、血浆中NKA和CGRP水平升高,提示NKA和CGRP等感觉神经肽在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 腹部损伤 神经激肽A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胃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科患者手臂震颤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涛虹 浏丹 +4 位作者 王坚 周祖巍 蒋雨平 成伟华 许世雄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02-205,共4页
目的 定量分析神经科患者手臂震颤。方法 受测试者左 (右 )手拿光笔照射目标十字中心 ,用摄像机拍摄光点图像后数值化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人组和病人组的手拿光笔照射目标十字中心时光点偏离目标十字中心的最大距离 (MR... 目的 定量分析神经科患者手臂震颤。方法 受测试者左 (右 )手拿光笔照射目标十字中心 ,用摄像机拍摄光点图像后数值化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人组和病人组的手拿光笔照射目标十字中心时光点偏离目标十字中心的最大距离 (MR)、光点偏离目标十字中心的平均距离(AR) ,以及光点移动路径长度 (TL)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MR、AR、TL可作为神经科患者肢体震颤的定量判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患者 光点偏移最大距离 光点偏移平均距离 光点移动路径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