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与多重耐药及利福平耐药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
作者 庞茂银 张文宏 +2 位作者 陈澍 胡忠义 翁心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8-230,238,共4页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与多重耐药及利福平耐药程度强弱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绝对浓度法测定 5 8株结核分枝杆菌对 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药敏特性 ,对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谱进行分析。同时对含有核心突变区的结...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与多重耐药及利福平耐药程度强弱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绝对浓度法测定 5 8株结核分枝杆菌对 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药敏特性 ,对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谱进行分析。同时对含有核心突变区的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DNA测序 ,分析rpoB基因突变与多重耐药的关系 ,以及突变位点和突变性质与利福平耐药强弱的相关性。结果  5 8株结核分枝杆菌中 ,利福平耐药株 36株 ,敏感株 2 2株。 36株耐药株均存在rpoB基因突变 ,其中 88.9% (32 / 36 )至少对利福平和异烟肼同时耐药。 90 .0 %的利福平高度耐药株 (18/ 2 0 )与rpoB基因 5 31位和 5 2 6位密码子突变相关。密码子 5 31位和 5 2 6位各有 1株双碱基突变 ,且均为多重耐药株。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所致的利福平耐药株大部分对异烟肼耐药 ,因此单独检测rpoB基因突变即可初步筛选多重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RPOB基因 突变 多重耐药 利福平 耐药程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特点与治疗原则 被引量:30
2
作者 潘孝彰 庞茂银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12-214,共3页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菌素试验 脑脊液检查 吡嗪酰胺 异烟肼 利福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丙型肝炎病毒NS5B基因序列分析的基因分型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继明 尹有宽 +4 位作者 谢怡 卢清 张清波 邬祥惠 翁心华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5期287-290,共4页
目的 :建立基于丙型肝炎病毒 (HCV)NS5B基因序列分析的基因分型方法 ,对上海地区慢性丙型肝炎进行基因分型。方法 :用HCVRNA实时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的HCVRNA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 目的 :建立基于丙型肝炎病毒 (HCV)NS5B基因序列分析的基因分型方法 ,对上海地区慢性丙型肝炎进行基因分型。方法 :用HCVRNA实时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的HCVRNA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套式 PCR扩增HCVRNA阳性的 4 1份标本的部分HCVNS5B区基因 ,PCR产物经回收、纯化后直接进行测序分析。从GenBank中下载 2 5份不同基因型的HCV原型序列 ,用NS5B区 2 2 2bp的基因片段构建系统进化树 ,对临床标本相应的HCVNS5B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基于HCVNS5B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可成功地对本组 4 1份标本进行基因分型。分型结果显示 ,1b型占 85 .4 % (35 / 4 1) ,2a型占 12 .2 0 % (5 / 4 1) ,3a型占 2 .4 4 % (1/ 4 1)。结论 :基于HCVNS5B区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是一种可靠和方便的HCV基因分型方法。上海地区的HCV基因型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系统进化树分析 NS5B基因 基因序列分析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位点的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庞茂银 翁心华 +1 位作者 张文宏 胡忠义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3-415,共3页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的突变特点 ,探讨DNA序列分析在药敏测定中的意义。方法 对 5 8株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片段 (约 2 13bp)进行PCR扩增 ,其中包括核心突变区的 6 9个碱基 ,并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其中...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的突变特点 ,探讨DNA序列分析在药敏测定中的意义。方法 对 5 8株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片段 (约 2 13bp)进行PCR扩增 ,其中包括核心突变区的 6 9个碱基 ,并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其中耐药株 36株 ,敏感株 2 2株。结果 所有 5 8株中 ,36株耐药株均存在rpoB基因突变 ,氨基酸突变率 5 31位为 47.2 % ,5 2 6位为 2 5 .0 % ,2 2株敏感株均无突变。 结论 rpoB基因核心突变区发生突变是结核分支杆菌对利福平耐药的主要原因 ,其中 5 31位丝氨酸和 5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耐药性 利福平 基因突变 rop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位点酶切联合SSCP方法检测结核杆菌inhA基因突变 被引量:2
5
作者 华正豪 陈澍 +1 位作者 张文宏 翁心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基因inhA突变。方法 收集结核杆菌临床菌株48株,其中异烟肼敏感株25株,耐药株23株。抽提临床菌株DNA和H37Rv标准株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inhA基因,产物纯化后用限制性...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基因inhA突变。方法 收集结核杆菌临床菌株48株,其中异烟肼敏感株25株,耐药株23株。抽提临床菌株DNA和H37Rv标准株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inhA基因,产物纯化后用限制性内切酶Hae Ⅱ酶切,酶切片段用单链多态构象分析(SS-CP)方法检测其单链构象。发现单链构象改变的PCR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 48株菌株中,25株敏感株中未见inhA基因单链构象差异,23株耐药株中inhA基因突变率为21.8%。新发现的错义突变有:A26E、R27K、V28A、Q32A、L54V和S72T。结论 应用限制性内切酶Hae Ⅱ改良的聚合酶链反应—单链多态构象分析(PCR—SSCP)技术适用于结核临床菌株inhA基因突变的筛选。inhA基因突变位点呈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位点酶切 SSCP 联合检测 结核杆菌 inhA基因 基因突变 耐药基因 异烟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GPC3和GP73两种方法的比较及与临床的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马洁 汪顺才 +5 位作者 朱梦琪 马久明 周华 虞腊青 杨永峰 经继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7-710,共4页
采用ELISA法检测70例标本(肝癌组39例、肝硬化组31例)血清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的水平,qRT-PCR法检测相同标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GPC3 mRNA和GP7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肝癌组血清中GPC3和GP7... 采用ELISA法检测70例标本(肝癌组39例、肝硬化组31例)血清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的水平,qRT-PCR法检测相同标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GPC3 mRNA和GP7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肝癌组血清中GPC3和GP73表达量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 001);两组间PBMC中GPC3 mRNA和GP73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组和肝癌组血清中GPC3、GP73含量均有正相关性(P<0.01)。血清中GPC3和GP73的水平均能预测原发性肝癌,且GPC3和GP73的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BMC中GPC3 mRNA和GP73 mRNA的表达水平不能很好的区分肝癌组与肝硬化组,提示ELISA法检测血清中GPC3和GP73的表达水平是临床预测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高尔基体蛋白73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ELISA法 qRT—PC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 vif基因的RNA干扰体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江雪艳 卢洪洲 +3 位作者 陈秋丽 潘卫 张云智 沈银忠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利用RNAi技术对HIV-1 vif基因的转录后水平进行下调,达到抑制vif蛋白表达的目的,为新的抗HIV治疗和预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体外转录法合成siRNA,与转接有vif基因的表达质粒共同转染HEK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干扰效果,... 目的利用RNAi技术对HIV-1 vif基因的转录后水平进行下调,达到抑制vif蛋白表达的目的,为新的抗HIV治疗和预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体外转录法合成siRNA,与转接有vif基因的表达质粒共同转染HEK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干扰效果,并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对HIV-1 vif分别从转录和表达水平进行验证。结果将pEGFP-N1-vif重组载体转染HEK 293T细胞后,结果显示vif蛋白可以在细胞中高水平表达;针对vif设计的3段特异的siRNA可以有效且特异地降低vif蛋白的表达。结论RNAi技术可以下调HIV-1蛋白的表达,此技术可以作为一项新的治疗和预防HIV-1的方法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vif基因 vif蛋白 RNAI siRNA 人胚肾293T细胞 pEGFP—N1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许夕海 陈明泉 施光峰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近10年所收治的4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资料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3例IE的诊治经过.并将所得结果与1994年报道的1983—1993年的IE的相应资料进行比较。结果:43例中有心脏基础疾患者37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6例.风湿性... 目的:分析我院近10年所收治的4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资料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3例IE的诊治经过.并将所得结果与1994年报道的1983—1993年的IE的相应资料进行比较。结果:43例中有心脏基础疾患者37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16例,冠心病5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3例,左房室瓣脱垂1例,既往有IE史者6例)。43例中人工瓣膜的心内膜炎(PVE)占27.9%(12/43)。发热为I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和首发症状,共42例(98.9%),其次为贫血和心功能不全,分别为25例(占58.1%)和18例(41.9%)。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赘生物26例(62.8%),自然瓣膜心内膜炎(NVE)和PVE的赘生物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别。赘生物好发部位依次为左房室瓣(16例),主动脉瓣(7例)以及左房室瓣和主动脉瓣均受累(3例)。43例中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8.8%(21/43),其中,最常见的虽然仍是草绿色链球菌,共5例(11.6%),但所占比例已明显下降。值得重视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引起的IE。结论: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探讨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应该是目前针对IE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中磷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及高尔基体蛋白-73异常表达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曹风华 汪顺才 +6 位作者 马洁 朱梦琪 马久明 周华 虞腊青 陈明泉 经继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 :探究肝组织及外周血磷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phosphatidylinositol proteinglycan 3,GPC3)及高尔基体糖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高表达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检测39例肝癌患者及31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GPC3... 目的 :探究肝组织及外周血磷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phosphatidylinositol proteinglycan 3,GPC3)及高尔基体糖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高表达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检测39例肝癌患者及31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GPC3及GP73浓度,RT-PCR法检测两组患者肝组织中GPC3 m RNA及GP73 m RNA表达水平,比较研究肝癌及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肝组织中GPC3及GP73的表达差异,分层分析此两种蛋白表达与肝癌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外周血GPC3、GP73浓度分别为(16.81±0.56)μg/L、(115.92±7.01)ng/ml,肝硬化组外周血GPC3、GP73浓度分别为(7.41±0.25)μg/L、(64.63±3.07)ng/ml,肝癌组外周血GPC3、GP73浓度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01)。GPC3值为9.3μg/L时诊断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4%和96.77%,阳性预测值97.20%,阴性预测值88.20%;GP73截断值为77.68 ng/ml时,其诊断肝癌的灵敏度92.31%,特异度83.87%,阳性预测值87.80%,阴性预测值89.70%。肝癌组GPC3 m RNA和GP73 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91±3.70、68.41±32.86,肝硬化组GPC3 m RNA和GP73 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04±0.58、2.32±0.25,肝癌组GPC3 m RNA、GP73 m RNA表达均高于肝硬化组(P均〈0.05)。上述结果可知肝癌患者癌组织GPC3、GP73 m RNA表达水平与外周血相应蛋白浓度一致。肝癌患者中外周血GP73、GPC3蛋白浓度及组织m RNA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肝癌临床分期间无统计学意义;而肝癌患者GPC3表达与病理分级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病理分级为3级的肝癌患者GPC3表达水平低于1-2级患者。结论:GP73、GPC3在肝癌患者中表达明显增高,且灵敏度高于AFP,而特异度与其相当,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较好早期诊断HCC的血清标志物;另外,GPC3表达对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磷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 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 肿瘤标志物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脾结核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会连 陈澍 +1 位作者 蒋卫民 翁心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79-480,共2页
患者男,59岁,电工。因'反复发热2个月余,咳嗽1个月'入院。患者在2008年9月受凉后出现发热,以午后低热为主,晚上最高体温达39℃,次日晨可自行退热,伴大汗,无畏寒、寒战、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咳嗽咳痰等伴随症状,3d后就诊于当... 患者男,59岁,电工。因'反复发热2个月余,咳嗽1个月'入院。患者在2008年9月受凉后出现发热,以午后低热为主,晚上最高体温达39℃,次日晨可自行退热,伴大汗,无畏寒、寒战、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咳嗽咳痰等伴随症状,3d后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3.8×109/L,N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发热 脾结核 上呼吸道感染 午后低热 高体温 尿频尿急 咳嗽 患者 反复发热 伴随症状 阿奇霉素 血常规 青霉素 治疗 医院 畏寒 退热 咳痰 检查 寒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药三联治疗艾滋病的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越凯 卢洪洲 +4 位作者 薛以乐 何云 尹春煜 潘孝彰 翁心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4-526,共3页
目的 观察国产去羟肌苷散、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 (三药 )联合治疗艾滋病患者的初步疗效和早期不良反应。方法 艾滋病患者 8例 ,给予三药联合治疗 ,随访 9个月。监测患者的治疗前和治疗 1、3、6、9个月时的血浆病毒载量及CD4 +T淋巴细... 目的 观察国产去羟肌苷散、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 (三药 )联合治疗艾滋病患者的初步疗效和早期不良反应。方法 艾滋病患者 8例 ,给予三药联合治疗 ,随访 9个月。监测患者的治疗前和治疗 1、3、6、9个月时的血浆病毒载量及CD4 +T淋巴细胞计数 ,并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血浆中HIVRNA含量均明显降低 ,CD4 +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早期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8例患者的 9个月随访显示 ,国产三药联合治疗在早期就能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 ,机体免疫功能也有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联合治疗 早期 CD4+T淋巴细胞 三联治疗 艾滋病 药物不良反应 RNA 复制 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阿德福韦耐药相关性HBV变异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日成 张继明 +4 位作者 尹有宽 秦艳丽 章婉琴 邬祥惠 翁心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62-367,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实用的检测阿德福韦(ADV)耐药相关性HBV变异(rtA181V/T/S和rtN236T变异)的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收录的HBV基因全序设计套式-PCR引物,使野毒株的PCR产物上游末端引入BglI的酶切位点,使rt236变异株的PCR产物下...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实用的检测阿德福韦(ADV)耐药相关性HBV变异(rtA181V/T/S和rtN236T变异)的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收录的HBV基因全序设计套式-PCR引物,使野毒株的PCR产物上游末端引入BglI的酶切位点,使rt236变异株的PCR产物下游末端引入BseDI(SecI)的酶切位点,建立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用此方法分别检测含rt181变异株、rt236变异株及野毒株质粒和3例ADV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将变异株和野毒株配成不同比例,再用此方法检测,以了解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本研究建立的PCR—RFLP方法可同时检测rt181变异和rt236变异;用此方法检测血清标本,结果与测序及克隆分析一致;此方法可检测出标本中10%的变异株。结论应用PCR- RFLP方法可同时检测rtA181V/T/S和rtN236T变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用于ADV耐药变异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阿德福韦耐药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刚 施光峰 +2 位作者 李谦 卢清 陈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研究熊去氧胆酸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32只大鼠腹腔内注射猪血清诱导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其中药物干预组16只予以熊去氧胆酸(UDCA)灌胃,余16只为模型对照组。另32只大鼠中16只... 研究熊去氧胆酸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32只大鼠腹腔内注射猪血清诱导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其中药物干预组16只予以熊去氧胆酸(UDCA)灌胃,余16只为模型对照组。另32只大鼠中16只给予UDCA为药物对照组,其余16只大鼠为空白对照组。于2、4、6、8周末分批处死动物,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正常肝组织不表达或微弱表达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纤维化的肝组织PDGF-B、TIMP-1表达随肝纤维化分期的升高而增强,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药物干预组较模型组病理改变轻,而且肝组织PDGF-B和TIMP-1的表达下降。UDCA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PDGF-B分泌及其介导的与TIMP-1增强有关的肝纤维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免疫性损伤 大鼠 熊去氧胆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中脂多糖的信号传导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夕海 施光峰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1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脂多糖 分化抗原群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复杂重组HIV-1亚型(CRF09-cpx)的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磊 张云智 +5 位作者 卢洪洲 蔡枫 梅珊 魏飞力 李莉 曹韵贞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鉴定我国首例报道的复杂重组HIV-1(CRF09-cpx)感染病例,回顾性观察其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及耐药性的产生。方法分别采用蛋白酶基因、反转录酶基因以及env基因片段进行HIV-1的亚型分析;采用Trugene HIV-1基因型检测系统进行HIV-1基因型... 目的鉴定我国首例报道的复杂重组HIV-1(CRF09-cpx)感染病例,回顾性观察其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及耐药性的产生。方法分别采用蛋白酶基因、反转录酶基因以及env基因片段进行HIV-1的亚型分析;采用Trugene HIV-1基因型检测系统进行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患者所感染的毒株与CRF09复杂重组毒株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耐药相关的位点突变并导致对多种药物产生耐受,同时表现出了耐药位点的累积。结论鉴定了我国首例报道的CRF09复杂重组HIV-1毒株并初步分析其耐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1 亚型鉴定 复杂重组(CRF09-cpx)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诊断及治疗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孝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02-203,共2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细菌感染 脑脊液离心涂片检查 万古霉素 利福平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器官移植后感染 被引量:4
17
作者 卢洪洲 潘孝彰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1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继明 尹有宽 翁心华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1年第4期247-249,共3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会对抗病毒治疗产生耐药性,使约60 %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标准的抗病毒治疗,即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治疗后,仍不能清除体内的HCV,导致治疗失败.因此,HCV的耐药性已成为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的主要问题.本... 丙型肝炎病毒(HCV)会对抗病毒治疗产生耐药性,使约60 %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标准的抗病毒治疗,即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治疗后,仍不能清除体内的HCV,导致治疗失败.因此,HCV的耐药性已成为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的主要问题.本文就HCV对抗病毒治疗(主要为α-干扰素治疗)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和机制概述如下. 一、 HCV抗药性及其发生率 理论上,抗病毒治疗最理想的结果是把HCV从体内清除,肝功能恢复正常,肝脏组织学得到明显改善.在临床上,理想的治疗结果通常指达到持久的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即抗病毒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或以上,仍保持HCV RNA阴性.达到SVR时一般血清丙氨酸转氨酶也可保持正常.如在抗病毒治疗后,HCV RNA仍持续阳性,则意味着HCV对抗病毒药物产生了耐药性(resistance).迄今为止,目前国际上公认有效的主要的抗HCV药物仍是α-干扰素,但其疗效不能令人满意.Thevenot 等[1]对近期的76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行了Meta分析,α-干扰素300万单位,每周3次×12个月,治疗结束时的病毒学应答率(end-of-treatment response, ETR) 为39 %(对照组为1 %), SVR仅为17 %(对照组为3 %).联合利巴韦林后,SVR可提高到40 %左右,但仍有约60 %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抗病毒治疗产生耐药性,尤其在HCV的基因型为1型,治疗前病毒负荷(viral load)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HCV的耐药性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耐药性 抗病毒治疗 Α-干扰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心内膜炎1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澍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3期169-169,共1页
患者男,20岁.因发热、头痛10 d于2001年12月3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 d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在39℃左右,伴有轻度头痛,无畏寒、寒战、恶心、呕吐.外院予头孢拉定、阿米卡星等治疗3 d无效,头痛渐加剧并出现嗜睡、行走不稳,进而发展为右侧肢... 患者男,20岁.因发热、头痛10 d于2001年12月3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 d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在39℃左右,伴有轻度头痛,无畏寒、寒战、恶心、呕吐.外院予头孢拉定、阿米卡星等治疗3 d无效,头痛渐加剧并出现嗜睡、行走不稳,进而发展为右侧肢体瘫痪.发病前无拔牙、皮肤外伤或感染史,有长期痔疮史.无手术、传染病和药物过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心内膜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感染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施光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1-263,共3页
胆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类型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的药物治疗.
关键词 胆道感染 药物治疗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胆管炎 复发性化脓性胆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