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性视黄酸对斑马鱼心血管系统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立凤 钟涛 桂永浩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4-88,I0002,I0003,共7页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外源性视黄酸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和心血管系统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视黄酸影响斑马鱼心脏前后轴(A-P轴)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选择斑马鱼胚胎孵育的3,6,9.5,12h四个时间点,用不同浓度视黄酸(1...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外源性视黄酸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和心血管系统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视黄酸影响斑马鱼心脏前后轴(A-P轴)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选择斑马鱼胚胎孵育的3,6,9.5,12h四个时间点,用不同浓度视黄酸(1×10^-6,1×10^-7,4×10^-8,1×10^-8mol/L)处理斑马鱼胚胎,在解剖显微镜下实时观察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的全过程和视黄酸对斑马鱼心脏发育的影响。并采用胚胎整体原位杂交技术观察flk-1mRNA在斑马鱼胚胎的表达。结果 1×10^-6mol/L视黄酸可导致斑马鱼胚胎表现出多系统的严重畸形,胚胎很快死亡。在胚胎孵育的9.5、12h给与10^-7~10^-8mol/L浓度的视黄酸,胚胎只表现出心血管系统的畸形,其他系统无明显异常。胚胎整体原位杂交显示视黄酸对flk-1mRNA在斑马鱼胚胎血管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 视黄酸影响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有剂量依赖性和严格的时间窗,视黄酸影响心脏前后轴发育的关键时间是原肠胚晚期。视黄酸处理组胚胎的循环缺陷主要为心脏发育异常所致。10^-7~10^-8mol/L浓度视黄酸在9.5、12h处理斑马鱼胚胎可以作为研究心脏发育调控机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酸 斑马鱼 心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视黄酸对斑马鱼心血管系统发育的影响
2
作者 张立凤 钟涛 桂永浩 《饲料博览(技术版)》 2007年第4期59-59,共1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外源性视黄酸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和心血管系统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视黄酸影响斑马鱼心脏前后轴(A—P轴)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择斑马鱼胚胎孵育的3,6,9.5,12h 4个时间点,用不同浓度视黄酸...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外源性视黄酸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和心血管系统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视黄酸影响斑马鱼心脏前后轴(A—P轴)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择斑马鱼胚胎孵育的3,6,9.5,12h 4个时间点,用不同浓度视黄酸(1×10^-6,1×10^-7,4×10^-8,1×10^-4mol·L^-1)处理斑马鱼胚胎,在解剖显微镜下实时观察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的全过程和视黄酸对斑马鱼心脏发育的影响。并采用胚胎整体原位杂交技术观察flk-1 mRNA在斑马鱼胚胎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酸 斑马鱼 心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