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素特异性修饰酶2-69对大鼠系膜细胞内饰胶蛋白聚糖表达和泛素化降解的调节
1
作者 骆伟丽 茅幸 +3 位作者 孙建勇 赵仲华 张志刚 吴慧娟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7-301,共5页
目的研究泛素特异性修饰酶2-69(USP2-69)对系膜细胞(MC)内饰胶蛋白聚糖(DCN)表达和泛素化的调节作用。方法 1培养MC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MC内USP2-69的表达;2采用免疫共沉淀、激光共聚焦和免疫荧光法,检测MC内USP2-69是否... 目的研究泛素特异性修饰酶2-69(USP2-69)对系膜细胞(MC)内饰胶蛋白聚糖(DCN)表达和泛素化的调节作用。方法 1培养MC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MC内USP2-69的表达;2采用免疫共沉淀、激光共聚焦和免疫荧光法,检测MC内USP2-69是否与DCN结合,并观察两者在MC内的定位;3将pRK5-USP2-69-HA质粒瞬时转染MC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A、USP2-69和DCN的蛋白表达,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DCN的泛素化水平;4采用USP2-69siRNA处理MC,用PCR检测USP2-69和DCN的mRNA表达,用time-course Western blot法检测DCN的半衰期,Western blot法检测DCN的下游效应分子(TGF-β1和ColⅣ)的蛋白表达。结果 1 USP2-69在MC、肝细胞(BRL-3A)和足细胞(GEC)内均有表达,其在MC内的基础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RL-3A和GEC[MCs:(0.27±0.05),BRL-3A:(0.035±0.009),GEC:(0.012±0.004),P<0.01]。2 MC总蛋白经DCN抗体免疫沉淀后,可检测到USP2-69的表达;经USP2-69抗体免疫沉淀后,可检测到DCN表达;且在MC胞质内,代表USP2-69蛋白的荧光与代表DCN蛋白的荧光存在共定位。3转染pRK5-USP2-69-HA质粒的MC内可检测到代表外源性USP2-69表达的HA蛋白,USP2-69和DCN蛋白表达的升高,同时DCN的泛素化水平明显降低。4经USP2-69 RNA干扰的MC内DCN的mRNA水平没有明显改变,但其半衰期明显缩短(3 h),且TGF-β1和ColⅣ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结论大鼠肾MC内USP2-69可与DCN相结合,及两者在胞质内共定位,USP2-69能够降低MC内DCN的泛素化水平及提高DCN蛋白总量并促进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饰胶蛋白聚糖 泛素特异性修饰酶2-69 系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中端粒酶活性及hTERT mRNA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戴大英 翟为溶 +3 位作者 朱腾方 万大方 凌玉琴 朱虹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84-487,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中端粒酶、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humantelomerasere versetranscriptase)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PCR ELISA和TRAP 银染法检测人HCC癌内、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端粒酶活性 ,用RNA RN...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中端粒酶、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humantelomerasere versetranscriptase)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PCR ELISA和TRAP 银染法检测人HCC癌内、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端粒酶活性 ,用RNA RNA原位杂交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hTERTmRNA表达 ,观察二者与肿瘤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hTERTmRNA检出率分别为 81 3% (2 6 /32 )、87 5 % (2 8/32 ) ,远高于这些病例的癌旁肝组织 (1 2 5 % ,1 2 5 % ) ;癌内及癌旁端粒酶活性与hTERTmRNA表达相关。小肝癌和肿瘤分化差者端粒酶、hTERT均呈高表达 ;肿瘤近包膜处、与周边正常组织交错或移行处癌细胞hTERT表达强 ;癌内及癌旁浸润的单核性细胞、癌旁不典型增生区肝细胞及癌栓内的肿瘤细胞hTERTmRNA常为阳性。正常肝组织 4例均为阴性。结论 HCC中端粒酶活性、hTERTmRNA高表达 ,二者密切相关 ;端粒酶、hTERTmRNA活化表达与HCC的发生、演进及肿瘤的侵袭状态相关。癌旁端粒酶活性来自浸润的单核性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癌 粒酶活性 HTERT MRNA表达 末端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化湿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小鼠中Yes相关蛋白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蔡小凡 黄洁波 +4 位作者 邢玥 符欣漪 邓跃毅 钟逸斐 吴慧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44-1949,共6页
目的探讨益肾化湿颗粒(Yishen Huashi Granule,YSHS)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建立STZ诱导DN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YSHS组及YAP抑制剂维替泊芬组,同时设立对照组。造模成功后8周... 目的探讨益肾化湿颗粒(Yishen Huashi Granule,YSHS)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建立STZ诱导DN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YSHS组及YAP抑制剂维替泊芬组,同时设立对照组。造模成功后8周开始干预,疗程4周。分别检测各组干预前后尿蛋白及干预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疗程结束后处死小鼠,行光镜HE染色观察肾小球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YAP、p-YAP S127及CTGF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YAP、CTGF及足细胞蛋白nephrin、podocalyxin、WT1的mRNA表达。结果YSHS组在生化指标上较模型组均有好转,HE染色显示肾小球病理损伤有所改善。模型组YAP、p-YAP S127及CTGF的蛋白表达增多,YAP和CTGF的mRNA表达亦增多,而3种足细胞蛋白的mRNA表达减少。经YSHS治疗后,YAP、p-YAP S127及CTGF的蛋白表达与YAP、CTGF的mRNA表达量均有所下降,而nephrin、podocalyxin、WT1的mRNA表达量升高。结论YSHS可降低DN小鼠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并减轻肾小球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肾组织中YAP,减少CTGF表达水平并上调足细胞蛋白的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益肾化湿颗粒 Yes相关蛋白 Hippo信号通路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足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胸膜斑尸检1例
4
作者 刘绮颖 崔风云 朱虹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9-470,共2页
患者男性,67岁。无明显诱因及症状,因恶病质、全身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既往诊断包括“(1)胃窦炎;(2)浅表性胃炎;(3)右上肺肋骨渗出性结核病”。采取常规Letulle法进行尸体解剖,并对各器官进行病理检查。所有组织均经10%中性... 患者男性,67岁。无明显诱因及症状,因恶病质、全身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既往诊断包括“(1)胃窦炎;(2)浅表性胃炎;(3)右上肺肋骨渗出性结核病”。采取常规Letulle法进行尸体解剖,并对各器官进行病理检查。所有组织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制片及HE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胸膜斑 胸膜反应性病变 尸检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中致病融合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琳 李重阳 +3 位作者 李帅虎 高盛涵 徐甜 李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8期877-885,共9页
肺癌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两个特征,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危害性最大的疾病之一。致病融合基因是一类特殊的驱动基因,是肺癌发生的一种常见机制。大多数融合基因编码受体酪氨酸激酶,一般由染色体重排所致,是肺癌治疗的潜在靶标。继2007年... 肺癌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两个特征,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危害性最大的疾病之一。致病融合基因是一类特殊的驱动基因,是肺癌发生的一种常见机制。大多数融合基因编码受体酪氨酸激酶,一般由染色体重排所致,是肺癌治疗的潜在靶标。继2007年肺癌中ALK融合基因被发现以来,随着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免疫组化(IHC)、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下一代测序(NGS)等方法的广泛应用,在随后的15年中其他的一些致病融合基因也陆续被鉴定,包括ROS1、RET、FGFR、NTRK1、NRG1、DNAH5和LTK。这些发现进一步完善了肺癌的致病基因突变谱,为临床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目前,针对部分融合基因已开发出相应的激酶抑制剂并且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仍然存在耐药性等问题,因此相应患者的治疗仍旧面临着重重挑战。本文结合近年来相关的文献报道,对肺癌中致病融合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融合基因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