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血吸虫不同免疫原对小鼠Th1/Th2免疫偏移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夏超明 骆伟 +4 位作者 龚唯 周卫芳 李允鹤 查锡良 熊思东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 观察单、双性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 ,探讨日本血吸虫不同免疫原对Th1/Th2免疫偏移的影响及与虫卵肉芽肿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夹心法检测单、双性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及单性感染 8w双性再感染 ... 目的 观察单、双性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 ,探讨日本血吸虫不同免疫原对Th1/Th2免疫偏移的影响及与虫卵肉芽肿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夹心法检测单、双性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及单性感染 8w双性再感染 0~ 12w ,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Th1细胞因子IL - 2、IFN -γ和Th2细胞因子IL - 4表达水平。结果 单性感染小鼠 6~ 12w在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可测出一定量的IL - 2和IFN -γ ,但无明显动态变化 ,而IL - 4未能测出 ;双性感染小鼠IL - 2和IFN -γ在感染后 4~ 6w开始上升 ,8w达高峰 ,随后下降 ,IL - 4则在感染后 8w时迅速上升且随着感染时间延长而明显升高 ,单性感染 8w双性再感染 4w时 ,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IL - 2、IFN -γ和IL - 4表达水平即迅速升高且在双性再感染 8~ 12w逐渐增强。结论 日本血吸虫不同免疫原对Th1/Th2免疫偏移的影响作用不同 ,Th1优势应答可能主要由虫体抗原诱导 ,Th2优势应答可能主要由虫卵抗原 (SEA)所诱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免疫原 TH1/TH2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介导Th1/Th2免疫偏移与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肉芽肿病变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夏超明 骆伟 +4 位作者 龚唯 周卫芳 李允鹤 熊思东 查锡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32,共4页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肉芽肿病变与一氧化氮 (NO)、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 ,探讨NO介导Th1/Th2免疫偏移在血吸虫卵肉芽肿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 ,HE染色后观察感染小鼠肉芽肿病变。用硝酸还原酶法和ELISA...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肉芽肿病变与一氧化氮 (NO)、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 ,探讨NO介导Th1/Th2免疫偏移在血吸虫卵肉芽肿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 ,HE染色后观察感染小鼠肉芽肿病变。用硝酸还原酶法和ELISA夹心法分别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 0~ 12周血清及脾CD+ 4 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NO、IFNγ和IL - 4表达水平 ,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感染小鼠 0~ 12周血清和脾CD+ 4 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NO表达水平与小鼠肝肉芽肿病变动态相一致 ,并呈显著正相关 ,与IFNγ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而与IL - 4在小鼠感染慢性期 (12周 )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NO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肉芽肿病变过程中可能是一种与Th1/Th2细胞因子具有同样重要作用的调节因子 ,并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而发挥作用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感染 肝肉芽肿病变 一氧化氮 Th1/Th2细胞因子 血吸虫病 免疫病理 动物实验 硝酸还原酶法 ELISA夹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内两种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的活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卢虹 陈迎风 吴兴中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 观察肝细胞内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的活性。方法 采用化学诱癌法、免疫法、亲和层析法、WesternBlot技术等方法。结果  (1)钙离子依赖性PC PLC活性在诱癌过程中逐步升高 ;(2 )鞘磷脂酶活性在诱癌过程中无显著改变 ;(3)PC PL... 目的 观察肝细胞内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的活性。方法 采用化学诱癌法、免疫法、亲和层析法、WesternBlot技术等方法。结果  (1)钙离子依赖性PC PLC活性在诱癌过程中逐步升高 ;(2 )鞘磷脂酶活性在诱癌过程中无显著改变 ;(3)PC PLC抗体对钙非依赖性PC PLC活性具有显著抑制 ;(4 )肝细胞中存在着与PC PLC抗体相结合的蛋白质 ;(5 )钙依赖性和钙非依赖性PC PLC的蛋白峰有部分重叠 ;(6 )亲和层析柱提纯的酶蛋白只有钙非依赖性PC PLC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 肝癌 中性鞘磷脂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抑制肝癌细胞β-连环素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传新 陈舌 +1 位作者 顾建新 申宗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1-364,共4页
全反式维甲酸 (ATRA)是人肝癌细胞株SMMC 772 1的分化诱导剂 ,刺激细胞向正常方向分化 .为了研究ATRA诱导细胞分化的机制是否与 β 连环素 ( β catenin)有关 ,用终浓度为 1 0 μmol LATRA刺激SMMC 772 1 ,发现胞浆内β 连环素明显降低 ... 全反式维甲酸 (ATRA)是人肝癌细胞株SMMC 772 1的分化诱导剂 ,刺激细胞向正常方向分化 .为了研究ATRA诱导细胞分化的机制是否与 β 连环素 ( β catenin)有关 ,用终浓度为 1 0 μmol LATRA刺激SMMC 772 1 ,发现胞浆内β 连环素明显降低 .进一步实验证实 ,ATRA下调胞浆内β 连环素和诱导β 连环素的mRNA降低有关 .同时 ,ATRA处理基本不会对E 钙粘附素 β 连环素中的β 连环素的量产生影响 ,但能增强细胞凝聚力 .结果提示 ,ATRA对两种形式的 β 连环素的调节机制是不一样的 ,ATRA诱导细胞分化的机制和β 连环素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Β-连环素 信号转导 细胞聚焦 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组织中β-和p^(120)-连环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华艺 张锡流 +3 位作者 农朝赞 郭凌宵 赵世元 查锡良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9-432,F003,共5页
目的 揭示连环蛋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T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细胞黏附与信号转导分子 β 和 p12 0 -连环蛋白在正常肝组织、肝癌旁结节性肝硬化组织和肝癌组织中 p12 0 ctnmRNA的蛋白质表达情况及其与β 连环蛋白... 目的 揭示连环蛋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T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细胞黏附与信号转导分子 β 和 p12 0 -连环蛋白在正常肝组织、肝癌旁结节性肝硬化组织和肝癌组织中 p12 0 ctnmRNA的蛋白质表达情况及其与β 连环蛋白的关系。 结果 所有肝组织中均表达p12 0 ctnmRNA同工蛋白 1A和 3A。 2例正常肝组织中 β 和p12 0 连环蛋白分子表现为胞膜表达而胞质无表达 ;17例癌旁结节性肝硬化组织表现为胞膜和胞质均有表达 ,以胞质为主 ,且胞膜表达有所增强。 17例HCC组织中表现为胞膜表达明显减弱或消失 ,而胞质表达则增强。多数细胞胞膜表达呈现不连续性。结论 肝组织中可检测到p12 0 ctn同工蛋白 1A和 3AmRNA。此外 ,正常肝组织中 β 和 p12 0 连环蛋白分布在胞膜 ,对维持正常的细胞黏附和信号转导起重要作用 ;结节性肝硬化肝组织中此 2种分子出现了分布变化 ,而肝癌细胞中此 2种分子发生了明显的转位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环连蛋白 信号转导 RT-PCT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