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诚信”培育机制的儒法传统及其当代表现:一项经验社会学的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安宁 王益鸿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96-105,147,148,F0002,共13页
诚信是一个社会得以平稳运行的重要道德基础。围绕个体诚信的培养,传统中国儒家和法家分别提出了“以徳促信”和“以法促信”的主张,其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则分别对应于名声(誉)感和奖惩措施两种机制。采用社会学经验分析手段考察两种诚信... 诚信是一个社会得以平稳运行的重要道德基础。围绕个体诚信的培养,传统中国儒家和法家分别提出了“以徳促信”和“以法促信”的主张,其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则分别对应于名声(誉)感和奖惩措施两种机制。采用社会学经验分析手段考察两种诚信培养机制在当代中国社会的适用情况,发现:(1)个体的名声(誉)感和对于法院的信任度都显著提升个体诚信,因此儒法两家的主张都能够在当代中国社会得到经验支持。(2)给定变量测量下,相比于法家的“以法促信”,儒家的“以徳促信”在提升个体诚信感方面展现了更强的效果。(3)一种机制的实现会对另外一种机制形成“挤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 儒法传统 当代中国社会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