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安全研究述评及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郭秀云 《西北人口》 CSSCI 2009年第1期1-6,12,共7页
人口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概念,人口安全是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从人口安全释义、人口安全思想溯源、国家及区域(或领域)性人口安全研究现状以及人口安全测度等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述评,并指出,我们不可... 人口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概念,人口安全是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从人口安全释义、人口安全思想溯源、国家及区域(或领域)性人口安全研究现状以及人口安全测度等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述评,并指出,我们不可能期望人口本身及其发展是绝对安全的,只能接受一定风险水平条件下的相对安全的人口发展模式,关键在于识别风险因子,寻求规避人口风险、确保人口安全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安全 综述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80后”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研究——相对优势群体与相对劣势群体的“幸福悖论”及其解释 被引量:5
2
作者 郑振华 陈鸿 +1 位作者 彭希哲 杨柳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76,共14页
基于FYRST调查数据,以"80后"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统计方法探讨了收入水平、相对地位对幸福感的影响以及消费支出的中介作用在不同群体间的差异。研究发现:不同相对优势与相对劣势群体间相对地位影响幸福感的路径存在... 基于FYRST调查数据,以"80后"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统计方法探讨了收入水平、相对地位对幸福感的影响以及消费支出的中介作用在不同群体间的差异。研究发现:不同相对优势与相对劣势群体间相对地位影响幸福感的路径存在显著差异,相对收入效应只适用于相对优势群体,并不适用于相对劣势群体。相对优势群体普遍低估了自己的相对地位,因此在相对收入效应的压抑作用下,形成了"80后"相对优势与相对劣势群体间的"幸福悖论"。相对收入效应的群体选择性成为相对优势与相对劣势群体间"幸福悖论"的决定因素,而消费支出则是影响幸福—收入相悖程度的重要经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悖论 收入水平 相对地位 消费支出 群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与消费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模型与实证 被引量:202
3
作者 朱勤 彭希哲 +1 位作者 陆志明 于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8-102,共5页
从消费压力人口视角探讨碳排放问题,有利于正确判断和把握气候变化压力的人文因素,以及人口与消费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机制。本文通过对STIRPAT模型的扩展,应用岭回归方法计量分析人口、消费及技术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对我国1980至2007... 从消费压力人口视角探讨碳排放问题,有利于正确判断和把握气候变化压力的人文因素,以及人口与消费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机制。本文通过对STIRPAT模型的扩展,应用岭回归方法计量分析人口、消费及技术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对我国1980至2007年碳排放情况的统计实证结果表明,扩展的STIRPAT模型对中国国情有较高的解释力。居民消费水平、人口城市化率、人口规模三个因素对我国碳排放总量的变化影响明显;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口结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力已高于人口规模变化的影响力,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模式等人文因素的变化有可能成为我国碳排放的新的增长点;技术进步因素在此模型中对我国该阶段碳排放的解释力有限,表明我国未来通过技术进步减缓碳排放的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消费 碳排放 STIRPAT扩展模型 岭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2007年中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测算与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朱勤 彭希哲 +1 位作者 陆志明 于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2-76,共5页
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是指居民家庭在炊事、热水、照明、室温调节等生活起居方面对能源的直接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研究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的测算方法,对1980至2007年中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阶段我国... 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是指居民家庭在炊事、热水、照明、室温调节等生活起居方面对能源的直接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研究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的测算方法,对1980至2007年中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阶段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从6.728×10^7t碳增长至16.545×10^7t碳,人均生活用能碳排放量从每年68kg碳增长至125kg碳,呈较快的上升趋势,但仍处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较低层次;受益于能源效率的提高及能源结构的改善,居民生活用能单位能耗碳排放量从每吨标准煤排放0.732t碳下降至0.632t碳。生活用能结构优化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人均生活碳排放的城乡比从5.87下降至1.84,城乡差距呈不断缩小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的节能减排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碳排放 生活用能 能源结构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落户条件的区域差异——基于全国46个样本城市的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筱 彭希哲 +1 位作者 张力 吴开亚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22,共7页
通过考察城市落户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了城市落户条件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投影评价模型对全国46个样本城市的落户条件进行排序和聚类。城市落户条件的高低设置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从人口迁移的地带分布、省际差异、人口迁移吸引中心... 通过考察城市落户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了城市落户条件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投影评价模型对全国46个样本城市的落户条件进行排序和聚类。城市落户条件的高低设置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从人口迁移的地带分布、省际差异、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的分布和经济发展平等方面阐释城市落户门槛的区域分布特征,为国家制定差异化的城市户籍改革制度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落户条件 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差异 主成分投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未来人口发展与碳排放变动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勤 彭希哲 傅雪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5,共14页
构建人口-消费-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本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发展、经济增长、居民消费及碳排放进行动态仿真,定量考察未来我国人口发展与居民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在基准情景下,我国人口总数将于2032年达到峰值14.6亿人;一次能源消费... 构建人口-消费-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本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发展、经济增长、居民消费及碳排放进行动态仿真,定量考察未来我国人口发展与居民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在基准情景下,我国人口总数将于2032年达到峰值14.6亿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于2044年左右达到峰值63.6亿吨标准煤,碳排放总量将于2038年左右达到峰值约31.3亿吨碳;2050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量约为2.2吨碳,低于日本、欧洲198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居民消费碳排放的人均需求约为1.3吨碳,相当于美国居民1990年代后期排放水平的五分之一。从满足人口发展与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角度争取合理的碳排放空间,是我国争取国际气候谈判话语权的有力支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居民消费 碳排放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人才集聚竞争力效果评估——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19
7
作者 黄苏萍 彭希哲 朱咏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63,共7页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人才集聚竞争力各因素指标权重并进行排序,以上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才环境、人才素质和人才流动在人才集聚指标中处于上升地位。虽然人才流动有上升态势,但指数偏低,而人才开发、人才结构指标效果并...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人才集聚竞争力各因素指标权重并进行排序,以上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才环境、人才素质和人才流动在人才集聚指标中处于上升地位。虽然人才流动有上升态势,但指数偏低,而人才开发、人才结构指标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人才集聚政策落脚点不应仅放在改善吸引人才的环境方面,同时也应关注内部人才的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人才集聚竞争力 指标权重 内部人才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隐藏的外包数据库版权保护系统 被引量:6
8
作者 朱勤 陆志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3-166,共4页
在外包数据库运行模式下,由第三方提供的数据库服务器处于非信任域,存在数据文件盗版、数据内容篡改等安全风险。构建了一个基于信息隐藏技术的外包数据库版权保护系统,综合运用数字水印、PKI机制与数字证书、数字签名及可信硬件模块USB... 在外包数据库运行模式下,由第三方提供的数据库服务器处于非信任域,存在数据文件盗版、数据内容篡改等安全风险。构建了一个基于信息隐藏技术的外包数据库版权保护系统,综合运用数字水印、PKI机制与数字证书、数字签名及可信硬件模块USB Key等技术,设计相应的水印协议,实现对外包数据库的版权保护。与传统的以数据加密、数字签名等方法为主要技术手段的解决方案相比,它具有冗余存储量及网络附加流量小、隐蔽性好、验证信息难以删除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包数据库 信息隐藏 数字水印 版权保护 USB K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新证据——基于固定效应和工具变量法对鸡蛋期货的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林海波 杨柳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4-61,共8页
本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考察大商所鸡蛋期货上市前后的鸡蛋大宗成交价(替代期货成交价)和零售价的差异,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鸡蛋期货上市使得大宗成交价和零售价差异收敛。由于使用季度数据,消除了鸡蛋期货的短期炒作特征,... 本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考察大商所鸡蛋期货上市前后的鸡蛋大宗成交价(替代期货成交价)和零售价的差异,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鸡蛋期货上市使得大宗成交价和零售价差异收敛。由于使用季度数据,消除了鸡蛋期货的短期炒作特征,在忽略价值链特征的地区差异的情形下,表明起码在保存期短的农产品品种上,期货可以部分起到平抑价格的作用,增加消费者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期货 价格发现 固定效应 工具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消费视角下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54
10
作者 朱勤 魏涛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29,共9页
本文基于时间序列数据从居民消费视角定量评估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通过对Kaya恒等式向量形式的扩展,将人口城乡结构及城乡居民消费等变量纳入考察范围;采用LMDI方法将碳排放变动分解为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居民消费、消费抑制... 本文基于时间序列数据从居民消费视角定量评估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通过对Kaya恒等式向量形式的扩展,将人口城乡结构及城乡居民消费等变量纳入考察范围;采用LMDI方法将碳排放变动分解为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居民消费、消费抑制、能源强度及排放因子六种效应。对1980-2010年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解分析表明,居民消费对该阶段碳排放增长的贡献率远高于其他五种效应;199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力已持续超过人口规模的影响;居民消费率的降低由于伴随着投资与出口等相对高碳的经济成分比重的同步上升,对碳排放的驱动大于抑制作用;能源强度的持续下降对碳减排的作用明显,但能源结构调整的减排效应尚未得到显著体现。研究认为,以拉动内需为导向的经济结构调整,伴之以能源强度与能源结构的持续改善,为未来我国人口城镇化的低碳发展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居民消费 碳排放 因素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投资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苏萍 朱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37-44,共8页
本文采用1990-2009年20年的数据,利用弹性分析及计量经济模型系统地从投资、GDP增长与就业的关联分析开始,具体到产业、行业中,深入到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就业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为上海近20年投资对GDP贡献率为扩大就业创造了有力条件... 本文采用1990-2009年20年的数据,利用弹性分析及计量经济模型系统地从投资、GDP增长与就业的关联分析开始,具体到产业、行业中,深入到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就业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为上海近20年投资对GDP贡献率为扩大就业创造了有力条件,但投资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明显减弱,占总投资90%以上的民间投资,也没有出现预期的拉动大量就业的效应。经济高增长、资本高投入并不一定必然带来较高的就业增长,也不会自动地转化为就业机会的扩大,因此上海需要对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采取必要的调整。建议政府将就业纳入优先目标中,实施投资项目就业评估制度,并鼓励民间投资流向吸纳就业潜力大的领域,完善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投资 就业弹性 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