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闵行区11~18岁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潜在剖面分析
1
作者 杨琴文 史慧静 +1 位作者 韩雁 郭琪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探索上海市闵行区11~18岁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潜在类别,明确不同类别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1690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上海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问卷”收集数据,评估参与... 目的探索上海市闵行区11~18岁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潜在类别,明确不同类别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1690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上海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问卷”收集数据,评估参与者在6类健康危险行为上的得分。通过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方法对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进行聚类,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上海市闵行区11~18岁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可分为3个类别:第一类别组915人(54.14%),健康危险行为得分均处于中低水平,命名为“以各类行为中低危为突出表现的不健康行为组”;第二类别组539人(31.89%),精神成瘾得分较高,命名为“以精神成瘾为突出表现的不健康行为组”;第三类别组236人(13.97%),在物质成瘾行为上得分较高,命名为“以物质成瘾为突出表现的不健康行为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校、年龄、民族、寄宿情况的学生健康危险行为3个潜在类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普高学生和职高学生相比于初中生,表现出以精神成瘾和物质成瘾为特征的不健康行为的风险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闵行区11~18岁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存在3个潜在类别,且不同背景的学生在这些类别上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针对具有不同学校属性和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实施定制化的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健康危险行为 潜在剖面分析(LPA) 影响因素 上海市 闵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闵行区学龄女生青春期发育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何丹丹 温晓飒 +9 位作者 付晔 徐晓莉 陶士吉 王莹莹 汤红梅 陈迪迪 李琰 苏华林 徐东丽 王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9-175,共7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闵行区学龄女生青春发育、碘营养及甲状腺功能状况,探讨青春发育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1—3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闵行区东、南、北和中片共选取6所初中,将新入学的532名预初女生纳入研究。对研究对象... 目的调查上海市闵行区学龄女生青春发育、碘营养及甲状腺功能状况,探讨青春发育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1—3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闵行区东、南、北和中片共选取6所初中,将新入学的532名预初女生纳入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收集尿样及血样以检测尿碘及甲状腺激素水平;采用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Pubertal Development Scale,PDS)评价研究对象的青春发育分期;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青春发育分期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符合标准且信息完整的研究对象共计513名。其中,青春期4期人数最多,占47.17%(242/513)。周中尿碘水平(中位数:172μg/L)显著高于周一尿碘水平(中位数:134μg/L)(P<0.001),加权尿碘日排出量随青春发育成熟而下降(P=0.025)。调整碘营养状况之后,PDS总分每增加1分,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etraiodothyronine,TT4)和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水平分别减少0.47、0.01和0.10 nmol/L;青春发育分期每增加1期,TT3、TT4和FT3水平分别减少0.26、0.01和0.09 nmol/L;青春期后期与青春期前期相比,TT3(OR=0.57,95%CI:0.34~0.95)、TT4(OR=0.54,95%CI:0.32~0.92)和FT3(OR=0.53,95%CI:0.31~0.90)水平更低;初潮后女生TT3(OR=0.52,95%CI:0.35~0.77)和FT3(OR=0.55,95%CI:0.37~0.81)水平显著低于无初潮女生。结论上海市闵行区学龄女生青春发育与甲状腺功能状况相关,随着青春发育成熟,TT3、TT4和FT3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学龄女生 碘营养 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癌症长期生存者牙齿缺失及口腔卫生状况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闫芮 王继伟 +2 位作者 何翔 王薇 余金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5-213,共9页
目的探讨癌症长期生存者生命质量与牙齿缺失及口腔卫生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2013年4—7月在上海市采用整群抽样法对5623名癌症长期生存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情况、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情况、口腔健康状况(牙齿缺失数、刷... 目的探讨癌症长期生存者生命质量与牙齿缺失及口腔卫生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2013年4—7月在上海市采用整群抽样法对5623名癌症长期生存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情况、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情况、口腔健康状况(牙齿缺失数、刷牙频次、牙齿检查)等,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量表体系中的共性模块(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al,FACT-G)评估癌症生存者的生命质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评估FACT-G各维度生命质量得分在不同牙齿缺失数、刷牙频次、牙齿检查上的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17.5%的癌症长期生存者牙齿缺失超过10颗,57.05%的癌症长期生存者能坚持每天至少刷牙2次,仅7.7%的癌症长期生存者坚持至少每年进行1次牙齿检查。FACT-G各维度得分和量表总分随着牙齿缺失数量的增加而减少(P_(trend)均<0.05)。刷牙≥2次/天的癌症长期生存者FACT-G量表总分均高于刷牙≤1次/天的癌症长期生存者。每年至少进行1次牙齿检查的癌症长期生存者的社会状况、功能状况维度得分和FACT-G量表总分均高于不能每年进行牙齿检查的癌症长期生存者。结论牙齿缺失数、刷牙频次和牙齿检查与上海市癌症长期生存者的整体生命质量存在关联,良好的口腔健康状况和科学的口腔健康行为可能有助于改善癌症生存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长期生存者 生命质量 牙齿缺失 刷牙 口腔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被引量:2
4
作者 欧阳霖 王小光 +2 位作者 宋驰萍 陈明亮 张颖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8-561,共4页
为探究不同emm基因型的化脓性链球菌的特异性菌落形态,对2019年1—12月从猩红热儿科患者中分离的179株化脓性链球菌进行emm基因测序与分型,观察不同emm基因型的菌落形态。结果表明4种emm基因型(emm12,emm1,emm3和emm4)的菌落特点明显不... 为探究不同emm基因型的化脓性链球菌的特异性菌落形态,对2019年1—12月从猩红热儿科患者中分离的179株化脓性链球菌进行emm基因测序与分型,观察不同emm基因型的菌落形态。结果表明4种emm基因型(emm12,emm1,emm3和emm4)的菌落特点明显不同,emm12型及亚型菌落为光滑型或粗糙型,直径较小,约0.5 mm。emm1型及亚型均为光滑型,明显区别于emm1的是肉眼可见的菌落大小差异,emm1型菌落较大,大小约为emm12型的2倍。emm3型菌落为所有基因型里最大的,直径3~4 mm,属于黏液型,明显不同于其他3种菌落特点。emm4型大小约0.5 mm,表面光滑或粗糙,溶血不典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有明显的emm基因型特异性,不同emm基因型菌株的菌落特点不同,同一基因型的各亚型菌落特征相同,不同菌落形态可以辅助早期辨别化脓性链球菌的emm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链球菌 菌落形态 emm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变量响应模型在分析体质指数和年龄对心血管死亡的共同作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彭佳欢 张金玲 +3 位作者 陈林利 许慧琳 李俊 秦国友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应用双变量响应模型分析高血压人群中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年龄两个因素对心血管死亡(cardiovascular death,CVD)的共同作用。方法使用上海市闵行区2007-2015年高血压患者随访数据,建立可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BMI、年... 目的应用双变量响应模型分析高血压人群中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年龄两个因素对心血管死亡(cardiovascular death,CVD)的共同作用。方法使用上海市闵行区2007-2015年高血压患者随访数据,建立可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BMI、年龄与CVD之间的非线性关联以及两变量的共同作用。结果BMI、年龄与CVD的关联分别呈“U”型和“J”型。不同年龄,BMI对CVD的影响略有差异。青年和老年群体的死亡风险随BMI的增加而降低,中年群体的死亡风险与BMI的关联略微呈“U”型。结论双变量响应模型是一种全面了解两变量共同作用的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加COX比例风险模型 双变量响应模型 共同作用 心血管死亡 体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下从官方新媒体途径获取孕产保健信息与防护知识行为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星颖 陈维怡 +10 位作者 金龙妹 张晓华 杨凤云 沈恋迪 张欣文 喇雪娜 娜扎凯提·阿不都克里木 谢震宇 朱小玲 王丽 蒋泓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0-526,共7页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下,孕妇通过官方新媒体途径获取孕产保健信息及新冠相关的孕产保健知识与个人防护行为的关系,为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孕产保健服务应急预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2月5日至3月1日我国新冠疫情暴发高峰期间...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下,孕妇通过官方新媒体途径获取孕产保健信息及新冠相关的孕产保健知识与个人防护行为的关系,为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孕产保健服务应急预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2月5日至3月1日我国新冠疫情暴发高峰期间,采用横断面在线调查方法,收集孕妇疫情期间获取孕产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信息的渠道、孕产保健知识和防护行为状况。结果共收集到来自21个省/区/直辖市的1936份有效问卷。75.4%的孕产妇曾通过官方新媒体渠道(如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账户)获取孕产保健信息。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得孕产保健信息的孕妇,孕产保健知识得分(aOR=1.36,95%CI:1.08~1.71,P<0.01)和个人防护行为得分(aOR=1.46,95%CI:1.18~1.82,P<0.01)均高于从其他途径获取信息者。结论通过卫生机构的官方新媒体账号获取信息与孕妇在疫情下更好的孕产保健知识掌握和更好的个人防护行为相关。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卫生机构可通过使用新媒体官方账号促进孕妇对于服务信息和健康教育的可及性;同时也需注意加强培训,提高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教育和服务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新媒体 孕产保健知识 个人防护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社区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筛查顺应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熊安 曹奕鸥 苏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8期43-47,共5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影响上海城市社区居民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筛查顺应性的相关因素,为提高肠镜筛查顺应性提供干预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至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就诊的上海城市社区大肠癌高危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城市社区... 目的调查并分析影响上海城市社区居民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筛查顺应性的相关因素,为提高肠镜筛查顺应性提供干预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至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就诊的上海城市社区大肠癌高危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城市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顺应性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资料、大肠癌认知及筛查意义评价、是否接受肠镜筛查、拒绝肠镜筛查原因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筛查顺应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大肠癌高危者366例,回收有效问卷351份,高危人群肠镜筛查接受率为39.3%。不同性别、年龄、家庭收入、大肠癌筛查价值认可度,既往有无肠道息肉摘除史、自身有无癌症史,肠镜筛查接受率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者肠镜筛查接受率高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已婚者肠镜筛查接受率高于非婚状态者,在职者肠镜筛查接受率高于非在职者,亲友中有大肠癌史者肠镜筛查接受率高于亲友中无大肠癌史者,对大肠癌危险因素有一定了解者肠镜筛查接受率高于不了解者,对大肠癌症状有一定了解者肠镜筛查接受率高于不了解者,对肠道息肉摘除意义有一定了解者肠镜筛查接受率高于不了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婚状态、非在职状态、亲友中无大肠癌史、对大肠癌危险因素不了解、对大肠癌症状不了解、对肠道息肉摘除意义不了解是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筛查顺应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大肠癌高危人群拒绝肠镜筛查原因中居于前3位的分别是害怕肠镜筛查痛苦(49.8%)、不愿暴露隐私部位(17.8%)、肠道准备烦琐(13.6%)。结论上海城市社区居民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筛查顺应性有待提高,需注重大肠癌筛查的健康宣教深度,重视无痛肠镜在转介精筛中的价值,积极探索便捷的肠道准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高危人群 筛查 肠镜筛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