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体模型在艾滋病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吴声 樊虹 +4 位作者 张彭燕 徐艺耘 施婷婷 张欣 张铁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4-738,共5页
目的探讨智能体模型(agent-based model,ABM)在艾滋病流行病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介绍ABM的基本原理和模型特点,基于NetLogo构建以异质性性行为为主体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传播模型,在不同HIV检测频率... 目的探讨智能体模型(agent-based model,ABM)在艾滋病流行病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介绍ABM的基本原理和模型特点,基于NetLogo构建以异质性性行为为主体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传播模型,在不同HIV检测频率的条件下估算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的HIV流行参数。结果模拟结果显示随着HIV检测频率的增加,年新增感染数和诊断比例明显改善,且当HIV检测频率为1次/年时,感染HIV并知晓病情的比例为91%。结论智能体模型适用于具有复杂传播网络的健康体系,可用于预测疾病传播趋势和比较不同政策组合的长期健康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体模型 艾滋病 流行病学 政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地区饮用水微囊藻毒素与小学生肝功能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艳 俞顺章 +3 位作者 林玉娣 徐明 胡磊 周晓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2-464,共3页
目的 研究微囊藻毒素 (MC)对居住于有毒蓝藻水华频繁爆发的太湖周边城市居民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江苏省无锡市选择饮水类型不同的 3个小学 ,随机整群抽取研究人群 ,其中符合条件的 2 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所在地区的不... 目的 研究微囊藻毒素 (MC)对居住于有毒蓝藻水华频繁爆发的太湖周边城市居民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江苏省无锡市选择饮水类型不同的 3个小学 ,随机整群抽取研究人群 ,其中符合条件的 2 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所在地区的不同类型饮用水MC含量进行调查以确定人群MC的暴露水平。检测人群血清乙型肝炎病毒 (HBV)生物标志物 ,以及谷丙转氨酶 (ALT)、γ 谷氨酰转肽酶 (GGT)和碱性磷酸酶 (AP)的活性。结果 研究地区自来水厂水源水和饮用水存在MC污染 ;3组人群HBV感染状况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3组人群血清ALT、GGT和AP活性虽然在正常范围以内 ,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且肝脏酶学指标活性与饮水MC暴露等级之间呈线性趋势。结论 长期饮用MC污染的水可能对人群肝功能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地区 饮用水 微囊藻毒素 小学生 肝功能 流行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老年人盲和低视力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蔚 童晓维 +7 位作者 赵蓉 邹海东 朱剑锋 王旌 俞军 何鲜桂 严雪芳 王伟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69-972,975,共5页
目的研究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60岁及以上人群的盲和低视力患病率、致盲病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整群抽样。对调查对象完成视力、眼压、验光、裂隙灯、免散瞳数字眼底照相等检查,采用最佳矫正视力和日常生活视力及其视力损... 目的研究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60岁及以上人群的盲和低视力患病率、致盲病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整群抽样。对调查对象完成视力、眼压、验光、裂隙灯、免散瞳数字眼底照相等检查,采用最佳矫正视力和日常生活视力及其视力损伤标准确立盲或低视力,并明确主要病因。结果本研究实际受检2150人,受检率为80.95%。按照最佳矫正视力损伤标准分类:双眼盲35例,患病率为1.63%;双眼低视力176例,患病率8.18%,白内障、黄斑变性、角膜病、眼球萎缩或缺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前五位主要病因;女性盲患病率(2.10%)高于男性(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日常生活视力损伤标准分类:双眼盲43例,患病率为2.00%;双眼低视力467例,患病率为21.72%;女性低视力患病率(8.99%)高于男性(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内障、未矫正的屈光不正、黄斑变性、角膜病、眼球萎缩或缺如是前五位主要病因。结论对于上海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必须通过加强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实施、屈光不正的矫正、眼底退变性疾病的筛查和干预来提高防盲治盲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视力 老年 流行病学 社区卫生服务 视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应分析在分子流行病学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铁军 周晓明 +2 位作者 任燕华 张颖华 姜庆五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分子流行病学基因分型及不同的生物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对微生物4种不同的耐药生物表型及3种不同的基因分型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应分析得到R型及Q型因子的载荷矩阵,并在二维图形中显示出表型与基...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分子流行病学基因分型及不同的生物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对微生物4种不同的耐药生物表型及3种不同的基因分型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应分析得到R型及Q型因子的载荷矩阵,并在二维图形中显示出表型与基因分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了不同的基因分型有相对应的表型。结论对应分析是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进一步扩展,可以在低维度空间直观体现行变量与列变量的关系,能够在分子流行病学基因分型研究中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分析 分子流行病学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毒品与艾滋病性病感染:中国新的公共卫生关切(英文) 被引量:34
5
作者 丁盈盈 何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1-557,共7页
诸如冰毒、摇头丸和K粉等俱乐部毒品或新型毒品正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各地泛滥,吸食俱乐部毒品或新型毒品不仅会导致严重的躯体和精神损害,还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吸食俱乐部毒品或新型毒品者更容易发生包括多... 诸如冰毒、摇头丸和K粉等俱乐部毒品或新型毒品正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各地泛滥,吸食俱乐部毒品或新型毒品不仅会导致严重的躯体和精神损害,还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吸食俱乐部毒品或新型毒品者更容易发生包括多性伴、群交、商业性行为等高危性行为,从而更容易感染或传播艾滋病性病。尽管俱乐部毒品或新型毒品进入我国的时间不长,但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对我国艾滋病性病广泛流行乃至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国家利益形成严重挑战,必须予以认真研究和高度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俱乐部毒品 新型毒品 高危性行为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共感染夫妻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网络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海江 沈伟伟 +5 位作者 裘丹红 周素娟 吴琼海 丁盈盈 刘星 何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6-242,共7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台州市HIV共感染夫妻(以下简称“双阳夫妻”)双方危险行为及行为网络特征,判断双方HIV传播关系。方法:以2008至2011年期间浙江省台州市艾滋病疫情报告中双阳夫妻为研究对象,分别调查双阳夫妻各自在HIV诊断前艾滋... 目的:了解浙江省台州市HIV共感染夫妻(以下简称“双阳夫妻”)双方危险行为及行为网络特征,判断双方HIV传播关系。方法:以2008至2011年期间浙江省台州市艾滋病疫情报告中双阳夫妻为研究对象,分别调查双阳夫妻各自在HIV诊断前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及行为网络信息。综合危险行为及行为网络、流行病学信息和分子生物学结果判断双阳夫妻间HIV传播关系。结果:共有27对双阳夫妻纳入本次研究,HIV基因亚型以CRF01-AE(61.1%)为主。男性(88.9%,24/27)报告多性伴比例高于女性(37.0%,8/27)。共有20对双阳夫妻仅一方报告有多性伴(其中17例为男性配偶,3例为女性配偶)。综合行为学和分子生物学信息判断,20对双阳夫妻存在直接HIV传播,4对存在潜在的HIV传播,3对不存在HIV互相传播即存在不同的HIV感染来源。另外,在27个行为网络中,有4个网络共6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存在HIV耐药(即原发性耐药),其中2对双阳夫妻存在HIV耐药传播。结论:台州市HIV双阳夫妻双方感染HIV的病毒株亚型呈现多样性,CRF01-AE是主要类型。一方高危行为感染后经婚内性传播是夫妻人群感染HIV的主要模式。个别HIV感染个体存在原发性耐药,并提示存在夫妻间HIV耐药传播的潜在风险。因此,建议在婚前向配偶双方同时提供HIV检测和咨询服务,以减少夫妻间HIV二代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传播 性传播疾病 病毒性 流行病学 分子 抗药性 危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市商品猪戊型肝炎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夏玉刚 胡安群 +2 位作者 陆一涵 刘海燕 郑英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6-679,共4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安庆市商品猪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09年3月26日、6月20日9、月15日和12月8日分别在安庆市安庆屠宰场收集商品猪胆汁100份,共400份,并按采样时间将400份商品猪胆汁标本分为A、B、C... 目的了解安徽省安庆市商品猪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09年3月26日、6月20日9、月15日和12月8日分别在安庆市安庆屠宰场收集商品猪胆汁100份,共400份,并按采样时间将400份商品猪胆汁标本分为A、B、C、D 4组。用巢氏RT-PCR方法对HEV ORF2区域内150-nt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后参照GenBank下载的参考序列作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400份猪胆汁中有22份(5.5%)检测出HEV RNA,其中,A^D各组的HEV携带率分别为9.00%、6.00%、3.00%、4.00%,各组间的HEV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4,ν=3,P=0.26)。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检测到的猪HEV病毒株均属于基因4型,与1、2、3和4型参考病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0.40%~95.78%、82.10%~95.72%、77.31%~96.76%和89.51%~96.71%。基因4型样本病毒株内部又归为a或d两个亚型,且以a型为主。结论安庆市商品猪的HEV携带率较高,基因4a型为该地区商品猪HEV的主要基因型,未煮熟的猪肉制品存在着食用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人兽共患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某农村地区艾滋病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丁盈盈 何纳 +3 位作者 卫军 宁少萍 贾少贤 高眉扬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1-765,共5页
目的 分析拟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农村艾滋病病人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为更好地实施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农村地区121例艾滋病患者在其接受抗病毒治疗前进行一次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以及实验室生化检验。结果 121例艾滋病患者... 目的 分析拟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农村艾滋病病人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为更好地实施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农村地区121例艾滋病患者在其接受抗病毒治疗前进行一次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以及实验室生化检验。结果 121例艾滋病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58例,平均年龄40岁,多为农民、已婚者,传播途径主要为有偿供血或临床输血。临床症状以咳嗽(45.5%)、皮疹(45.5%)、咳痰(43.8%)、发热(41.3%)为主。CD4细胞数为5~349个/μL,总淋巴细胞数(TLC)为200~8000个/μL,CD4细胞计数与总淋巴细胞计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以总淋巴细胞计数〈1200个/μL作为诊断CD4细胞计数〈200个/μL分界点时,灵敏度较低(42.4%),但阳性预测值非常高(95.5%)。当结合TLc〈1200个/μL和血红蛋白〈110g/L作为诊断CD4细胞计数〈200个/μL分界点时,灵敏度为67.7%,阳性预测值为94.4%。结论 在资源缺乏的农村地区,当缺少CD4细胞计数检测条件时可考虑结合总淋巴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量作为替代指标用以判断是否可以对艾滋病患者启动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临床表现 CD4细胞计数 总淋巴细胞计数 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疾病的流行病学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丽群 赵根明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5期314-317,共4页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
10
作者 穆丽娜 俞顺章 +2 位作者 姜庆五 蔡琳 张作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分子流行病学应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检测生物标志物,从分子水平阐明疾病的病因、致病过程及发病机制,打开了传统流行病学中的'黑匣子',为病因学研究和预防措施评价开辟了新的途径.而同时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具有与传统... 分子流行病学应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检测生物标志物,从分子水平阐明疾病的病因、致病过程及发病机制,打开了传统流行病学中的'黑匣子',为病因学研究和预防措施评价开辟了新的途径.而同时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具有与传统流行病学不同的研究设计特点.因此,本文将主要介绍如何在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中应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流行病学 研究设计 病因学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 致病 生物标志物 发病机制 分子生物学实验 分子水平 技术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台州市一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
11
作者 梁鸿镖 何佳谕 +6 位作者 胡雅飞 陈财荣 赵怡双 沈伟伟 李桂霞 翁坚 林海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对浙江省台州市一起由超级传播者扩大的2019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COVID-19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COVID-19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对资料... 目的对浙江省台州市一起由超级传播者扩大的2019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COVID-19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COVID-19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密切接触者罹患率的差异。结果该起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关联病例共23例,其中确诊病例20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男性13例(56.52%),女性10例(43.48%);年龄中位数为51岁,范围30~70岁。首发病例为二代病例,发病时间为2020年1月19日,确诊时间为1月30日;一代病例为武汉返乡人员,末例病例发病时间为2月3日。疫情传播至第五代,密切接触者总罹患率为6.07%(21/346);第三代病例为超级传播者,共引起12例续发病例,其密切接触者罹患率高于其他病例密切接触者罹患率(27.27%vs.2.98%,χ^(2)=39.754,P<0.001)。结论高风险地区输入人员未及时管控、疫情初期群众和基层医师对新发传染病认识不足、诊断延误和超级传播者的出现共同导致疫情规模的迅速扩大。应提高医务人员和群众的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和管控传染源,形成新发传染病常态化防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聚集性 第五代 超级传播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9年上海市非户籍人口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欢 沈鑫 +3 位作者 陈静 夏珍 徐飚 袁政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70-377,共8页
目的分析2008—2019年上海市非户籍人口肺结核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完善针对非户籍人口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08—2019年上海市非户籍肺结核患者的报告发病数据和人口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模... 目的分析2008—2019年上海市非户籍人口肺结核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完善针对非户籍人口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08—2019年上海市非户籍肺结核患者的报告发病数据和人口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时间趋势,并计算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和年度百分比变化(APC)及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AAPC)。结果 2008—2019年上海市共报告非户籍肺结核患者36 748例,占全人口报告发病例数的44.79%(36 748/82 047);12年间非户籍人口报告发病率由2008年的43.66/10万(3273例)下降至2019年的26.70/10万(2563例)(APC=-3.42%,t=-9.838,P<0.01),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3.02/10万(36 748例);男性患者23 685例,女性患者13 063例,男性的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9.28/10万(23 685例),高于女性的平均报告发病率(25.61/10万,13 06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42,P<0.01),男性与女性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APC=-3.27%,t=-7.444,P<0.01;APC=-3.74%,t=-9.791,P<0.01);不同年龄组中15~29岁年龄组患者占比最多,为52.69%(19 364/36 748),平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75~104岁,为104.67/10万(365例),各年龄组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537,P<0.01),60~74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在2010年后呈上升趋势(APC=3.94%,t=3.443,P<0.01),由50.44/10万(104例)上升至69.24/10万(154例)。首诊地区为中心城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2010年前呈明显下降趋势(APC=-7.99%,t=-2.758,P<0.01),2010年后下降趋势变缓(APC=-1.28%,t=-4.726,P<0.01),非中心城区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PC=-6.04%,t=-12.173,P<0.01)。涂阳肺结核和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APC=-7.26%,t=-28.533,P<0.01;APC=-1.67%,t=-3.852,P<0.01)。结论 2008—2019年上海市非户籍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60~74岁患者在2010—2019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在综合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针对非户籍人口的防控策略以迅速降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发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 回归分析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临床试验的设计创新和技术创新 被引量:2
13
作者 熊海燕 罗剑锋 王伟炳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58,共6页
药物临床试验是评估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本文介绍了药物临床试验设计创新的类型和设计思路,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适应性设计是一类复杂创新型临床试验设计方法,依据适应性的目的可以分为:成组序贯设计,样... 药物临床试验是评估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本文介绍了药物临床试验设计创新的类型和设计思路,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适应性设计是一类复杂创新型临床试验设计方法,依据适应性的目的可以分为:成组序贯设计,样本量重估计,无缝试验,富集设计,主方案设计(篮式试验、伞式试验、平台试验等)。适应性设计具备更大的调整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常规临床试验的缺点,进而提高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论证强度。药物临床试验的设计创新与重塑将为实现精准医学目标提供更有力的循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 适应性设计 主方案设计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丘沙门菌的遗传特征及耐药基因初步研究
14
作者 刘玥 许学斌 +4 位作者 胡屹 顾其芳 刘诚 袁政安 陈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0,共7页
目的 基于阿拉丘沙门菌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分析,初步探讨其遗传特征及耐药基因分布。方法 收集并鉴定5株来自不同来源(人源与非人源)的阿拉丘沙门菌,对其进行表型和血清型验证、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以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利用全球公开数... 目的 基于阿拉丘沙门菌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分析,初步探讨其遗传特征及耐药基因分布。方法 收集并鉴定5株来自不同来源(人源与非人源)的阿拉丘沙门菌,对其进行表型和血清型验证、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以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利用全球公开数据库的阿拉丘沙门菌基因组数据,对这些菌株的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质粒复制子进行预测,并构建系统发育树以探讨其遗传背景。结果 我国阿拉丘沙门菌的首例报告出现于2015年的上海,临床特征主要为腹泻,菌株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本次研究的5株菌株中,4株归属于序列型ST2061,1株归属于ST1298。所有菌株对大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全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2株ST2061菌株携带bla KPC-2基因,1株ST1298菌株携带fosA7基因。在全球阿拉丘沙门菌群体的5个遗传进化群(C1~C5)中,本研究的ST2061克隆位于C1群,与英国菌株高度同源;而ST1298克隆位于C4群,为携带磷霉素耐药基因fosA7的全球流行克隆。结论 本研究初步呈现我国阿拉丘沙门菌分离株的遗传和耐药特征,提示存在携带bla_(KPC-2)和fosA7基因的菌株出现。为后续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与溯源分析提供参考,并强调加强阿拉丘沙门菌耐药性监测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丘沙门菌 bla KPC-2 fosA7 系统发育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随机对照试验到孟德尔随机化:工具变量的原理与应用
15
作者 刘星 王伟炳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1-616,共6页
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是一种利用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instrumental variable,IV)开展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本文从通过因果图,即有向无环图(directed acyclic graph,DAG)阐释工具变量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随机对照... 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是一种利用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instrumental variable,IV)开展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本文从通过因果图,即有向无环图(directed acyclic graph,DAG)阐释工具变量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与MR的对比,系统梳理了MR研究中的核心假设、常见挑战及实践要点。MR作为观察性研究,尽管在理论上可帮助避免混杂,但在实际应用中其有效性高度依赖对(i)遗传-暴露的关联强度、(ii)遗传-结局关联的独立性和(iii)排他性的确认,应避免过度解读结果。本文还探讨了MR在药物靶点发现和疾病机制探索中的价值,并提醒研究者严格对待观察性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如暴露与结局的时序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MR) 工具变量(IV) 随机对照试验(RCT) 有向无环图(D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共病慢性躯体疾病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张伟波 李江楠 +4 位作者 刘彦丽 江弋舟 朱益 王娜 蔡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4-491,499,共9页
目的探索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患者共病慢性躯体疾病的流行特征,并探究共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上海市严重精神障碍社区队列,纳入社区SCZ患者5422例,根据患者自报慢病史对12种常见慢性躯体疾病的共病特征进行分析,... 目的探索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患者共病慢性躯体疾病的流行特征,并探究共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上海市严重精神障碍社区队列,纳入社区SCZ患者5422例,根据患者自报慢病史对12种常见慢性躯体疾病的共病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共病数量的影响因素。结果5422例患者的慢性躯体疾病共病率为37.0%,高血压(22.6%)和糖尿病(13.1%)最普遍。年龄增长是社区SCZ患者共病慢性躯体疾病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60岁患者共病1~2种和≥3种的风险分别是<45岁患者的3.34(95%CI:2.74~4.07)倍和3.27(95%CI:2.11~5.09)倍。女性、已婚、吸烟、长病程也是患者共病的危险因素,绝经女性的共病风险高于未绝经女性。结论上海市社区SCZ患者共病以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常见,年龄增长、女性、已婚、吸烟、长病程是共病增加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SCZ) 躯体疾病 共病 社区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和场景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敏敏 王鑫钰 王伟炳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0-474,共5页
自1956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概念提出以来,医学始终是其核心应用领域之一。当前,AI技术已贯穿诊疗全流程,并延伸至药物研发、手术机器人及临床试验优化等创新场景,形成以数据治理、算法创新、场景应用为支柱的技术体... 自1956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概念提出以来,医学始终是其核心应用领域之一。当前,AI技术已贯穿诊疗全流程,并延伸至药物研发、手术机器人及临床试验优化等创新场景,形成以数据治理、算法创新、场景应用为支柱的技术体系。多模态数据融合整合影像、病历、基因等异构数据,联邦学习实现跨机构隐私保护共享;深度学习在影像诊断中实现90%以上的肺结节检测灵敏度;生成式AI加速药物分子设计。核心应用覆盖四大领域:AI在乳腺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准确率超专业医师;机器人技术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脊柱螺钉植入精度;AI缩短药物靶点的发现周期;机器学习将受试者提升筛选效率,并实现实时数据监测。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首先受到数据质量和算法偏差的制约,AI模型的“黑箱”特性和责任归属模糊是临床落地的核心障碍。本文通过分析关键技术突破和典型案例,探讨了AI在医学中的应用场景及其面临的挑战,旨在为医疗智能化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工智能 药物研发 手术机器人 临床试验优化 多模态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凉山州艾滋病流行原因及防治状况进展 被引量:33
18
作者 朱成华 周艺彪 +1 位作者 宋秀霞 姜庆五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5-679,共5页
四川省凉山州是我国艾滋病高流行区之一。凉山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和性习俗、卫生经济状况,导致当地防艾工作的开展存在以下几个难点:缺乏有效宣传教育手段、短期内难以改变传统性习俗、尚未建立完善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针... 四川省凉山州是我国艾滋病高流行区之一。凉山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和性习俗、卫生经济状况,导致当地防艾工作的开展存在以下几个难点:缺乏有效宣传教育手段、短期内难以改变传统性习俗、尚未建立完善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针对吸毒贩毒者缺乏有效治疗干预措施。因此改变宣传方法、完善监测系统、合理配置卫生服务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艾滋病病毒 流行 防控 四川省凉山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与自然受孕夫妇的妊娠特征及早产风险比较研究
19
作者 万秋萍 崔欣 +5 位作者 杨晓明 钱耐思 晋珊 褚晓婷 王春芳 虞慧婷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7-628,共12页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受孕夫妇与自然受孕夫妇在人口学特征、生殖健康状况及妊娠期间相关疾病分布的差异,分析ART治疗对单胎和双多胎妊娠早产(preterm birth,PTB)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受孕夫妇与自然受孕夫妇在人口学特征、生殖健康状况及妊娠期间相关疾病分布的差异,分析ART治疗对单胎和双多胎妊娠早产(preterm birth,PTB)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20年上海市静安区母婴队列数据,根据受孕方式分为ART组和自然受孕组。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夫妇基线特征及疾病分布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ART治疗与PTB的关联。中介模型评估双多胎妊娠在ART与PTB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果共纳入产妇117717例,其中ART组6265例,自然受孕组111452例。与自然受孕组相比,ART组夫妇年龄显著偏高,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更高。ART组产妇妊娠期间糖尿病、妊娠期间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13.76%和9.99%,显著高于自然受孕组的7.88%和4.75%(P均<0.001)。ART组妊娠总体早产率为14.81%,高于自然受孕组的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ART组单胎妊娠早产率高于自然受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0%vs.4.83%,P<0.001),而ART组双多胎妊娠的早产率低于自然受孕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53.97%vs.60.42%,P<0.05)。中介分析显示,ART对PTB的效应中97.99%通过双多胎妊娠中介,ART通过双多胎妊娠使PTB风险升高约3.44倍。结论ART受孕产妇总体早产率高于自然受孕产妇,但ART并未增加单胎和双多胎的PTB风险,双多胎妊娠是ART妊娠导致PTB的关键中介因素。与自然受孕组相比,ART受孕组产妇更高龄,且妊娠期间患糖尿病和高血压及早产率的风险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ART) 单胎妊娠 双多胎妊娠 早产(PT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传播动力学研究中的流行模拟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蔡全才 姜庆五 +4 位作者 郭强 徐勤丰 程翔 孙庆文 赵根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建立疾病传播动力学研究中模拟流行的方法。方法:在建立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Van guard DecisionPro软件中的Markov模型方法模拟疾病流行,以北京SARS流行模拟及模型的抽象研究为例说明其应用。结果:DecisionPro Marko... 目的:建立疾病传播动力学研究中模拟流行的方法。方法:在建立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Van guard DecisionPro软件中的Markov模型方法模拟疾病流行,以北京SARS流行模拟及模型的抽象研究为例说明其应用。结果:DecisionPro Markov模型可以直观地描述疾病传播动力学模型。在Markov模型中,各模型参数取值可以随时调整,并可通过编程实现;可以观察模型状态变量的实时变化,预测疾病的流行趋势;通过敏感性分析功能,可以研究模型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想定研究方法,可以定量评价输入参数变化对流行的影响。实例研究发现,该方法很适合流行模拟研究,可以用于干预措施效果的定量评价。结论:DecisionPro Markov模型方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模拟疾病流行的方法,可以用于传播动力学模型的抽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传播动力学 流行模拟 MARKOV模型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