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德尔菲法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家庭服务需求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勃昊 薛城 +4 位作者 任俊 殷小雅 朱莹 汤表倩 王书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65,72,共7页
目的确立公共卫生事件中家庭服务需求指标及其权重,以建立系统完整、科学可行及具有推广性的家庭服务需求指标体系(family service needs index system,FSNIS)。方法于2020年9月邀请21位国内公共卫生、安全与应急等领域专家参与德尔菲... 目的确立公共卫生事件中家庭服务需求指标及其权重,以建立系统完整、科学可行及具有推广性的家庭服务需求指标体系(family service needs index system,FSNIS)。方法于2020年9月邀请21位国内公共卫生、安全与应急等领域专家参与德尔菲专家咨询,根据咨询结果调整指标并采取层次分析法确定最终指标权重。结果根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构建的需求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32个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其中一级指标权重:"家庭安全需求(family safety needs,FSN)"为0.268,"家庭健康需求(family health needs,FHN)"为0.257,"家庭生活需求(family life needs,FLN)"为0.252,"家庭精神文化需求(family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FSCN)"为0.221。排在前5位的三级指标权重依次为:"通风"0.034,"突发事件时期特殊物资"0.034,"舆情引导和信息透明"0.033,"公共设备设施"0.033,"食品来源"0.03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家庭服务评估指标及其权重客观可信,可为政策制定者推进社区层面的家庭服务建设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 家庭服务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冠疫情为例探索完善公共卫生事件中家庭服务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勃昊 薛城 +4 位作者 任俊 殷小雅 朱莹 汤表倩 王书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7-541,547,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现阶段家庭服务现状及居民服务需求,完善并构建公共卫生事件中家庭服务的关键要素。方法采用个人深入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访谈对象包括国内外公共卫生、健康服务、教育、安全等领域的专家,社区工作人员和社... 目的了解上海市现阶段家庭服务现状及居民服务需求,完善并构建公共卫生事件中家庭服务的关键要素。方法采用个人深入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访谈对象包括国内外公共卫生、健康服务、教育、安全等领域的专家,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内容涉及家庭服务存在的问题、居民对家庭服务的需求和建议等。结果上海市公共卫生事件中家庭服务存在7个主要问题:“上下级部门权责不够明确”“社区层面公共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缺陷”“疫情期间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对接不足”“居民对于社区可以提供家庭服务项目知晓度较低”“公共空间存在卫生死角,小区应急设备维护需要加强”“舆情疏导的渠道有待完善,老年人群体缺乏信息获取的有效媒介”“缺乏实行封闭式管理后一些实际问题的应急预案”。居民需求包括6个方面:“整体家庭服务”“基本生活物资和特殊物资的供应和保障”“专业人员作为支持开展家庭服务”“急症医疗服务”“接受心理干预和了解心理知识”“食品和食品供应链安全”。结论“政府主导”“跨界合作”“执行主体明确”“居民需求为基础”是关键要素,建议将家庭服务纳入政府常态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 家庭服务 居民需求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闵行区11~18岁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潜在剖面分析
3
作者 杨琴文 史慧静 +1 位作者 韩雁 郭琪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探索上海市闵行区11~18岁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潜在类别,明确不同类别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1690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上海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问卷”收集数据,评估参与... 目的探索上海市闵行区11~18岁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潜在类别,明确不同类别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1690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上海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问卷”收集数据,评估参与者在6类健康危险行为上的得分。通过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方法对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进行聚类,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上海市闵行区11~18岁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可分为3个类别:第一类别组915人(54.14%),健康危险行为得分均处于中低水平,命名为“以各类行为中低危为突出表现的不健康行为组”;第二类别组539人(31.89%),精神成瘾得分较高,命名为“以精神成瘾为突出表现的不健康行为组”;第三类别组236人(13.97%),在物质成瘾行为上得分较高,命名为“以物质成瘾为突出表现的不健康行为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校、年龄、民族、寄宿情况的学生健康危险行为3个潜在类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普高学生和职高学生相比于初中生,表现出以精神成瘾和物质成瘾为特征的不健康行为的风险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闵行区11~18岁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存在3个潜在类别,且不同背景的学生在这些类别上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针对具有不同学校属性和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实施定制化的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健康危险行为 潜在剖面分析(LPA) 影响因素 上海市 闵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膳食质量及其与家长喂养行为的关联
4
作者 童敏 井光壮 +2 位作者 麦合力亚克孜·吐尔孙尼亚孜 张蕴晖 史慧静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6-332,共7页
目的评价学龄前儿童膳食质量,并探究家长喂养行为与膳食质量之间的关联。方法依托上海亲子队列收集数据,问卷调查3177名学龄前儿童膳食摄入信息及家长喂养行为。使用膳食平衡指数评价学龄前儿童膳食质量,计算正端分(high bound score,H... 目的评价学龄前儿童膳食质量,并探究家长喂养行为与膳食质量之间的关联。方法依托上海亲子队列收集数据,问卷调查3177名学龄前儿童膳食摄入信息及家长喂养行为。使用膳食平衡指数评价学龄前儿童膳食质量,计算正端分(high bound score,HBS)、负端分(low bound score,LBS)和膳食质量距(diet quality distance,DQD),分别反映总体膳食摄入过量、不足及失衡。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喂养行为与学龄前儿童膳食质量的关联。结果研究对象HBS、LBS和DQD分别为2(0,8)、22.19±10.80和26.78±9.57。仅7.68%的儿童膳食摄入均衡,总体膳食摄入不足及摄入过量的比例分别为74.73%和33.99%。家长感知自身体重得分与学龄前儿童中高度膳食摄入过量的风险呈负向关联(aOR=0.79,95%CI:0.63~0.98)。家长喂养主导得分越高(aOR=1.19,95%CI:1.03~1.37),监督儿童饮食得分越低(aOR=0.83,95%CI:0.74~0.93),学龄前儿童存在中高度膳食摄入不足的可能性越大。逼迫儿童进食得分也与学龄前儿童膳食摄入不足及中高度膳食失衡的风险呈正相关(aOR=1.15~1.39,95%CI:1.02~1.63)。结论学龄前儿童普遍膳食摄入不均衡,摄入不足与摄入过量共存。家长感知自身体重、监督儿童饮食与学龄前儿童膳食质量正相关,而家长喂养主导、逼迫儿童进食与其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喂养行为 膳食质量 膳食平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嘉定区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韧性与网络成瘾的关联研究
5
作者 卢艳 麦合力亚克孜·吐尔孙尼亚孜 +4 位作者 王莉 唐锦津 梁哲 王颖竹 史慧静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9-524,共6页
目的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韧性与网络成瘾的关联,为制定该群体网络成瘾预防和心理提升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5月对上海市嘉定区5所小学的1618名四、五年级学生进行心理韧性和网络成瘾问卷调查,采用... 目的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韧性与网络成瘾的关联,为制定该群体网络成瘾预防和心理提升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5月对上海市嘉定区5所小学的1618名四、五年级学生进行心理韧性和网络成瘾问卷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618名学生中,网络成瘾检出率为8.8%(142名)。网络成瘾者心理韧性总分(t=6.215,P<0.001)及家庭支持(t=3.509,P<0.001)、目标专注(t=6.965,P<0.001)、积极认知(t=5.887,P<0.001)三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未网络成瘾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低心理韧性水平者相比,中等水平(aOR=0.395,95%CI:0.267~0.584)及高水平(aOR=0.167,95%CI:0.077~0.365)心理韧性的学生网络成瘾可能性更低;心理韧性的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和家庭支持3个分维度与学生网络成瘾也呈现相似的负相关(P<0.05)。结论上海市嘉定区小学高年级学生网络成瘾自报率接近一成,较高心理韧性水平与小学高年级学生更低的网络成瘾可能性相关;注重心理韧性中目标专注、积极认知以及家庭支持维度的提升,可能对预防小学高年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心理韧性 小学高年级学生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校学生24小时活动与抑郁症状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汤表倩 陈勃昊 +3 位作者 李艺扬 刘汗青 许曙青 王书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5,共7页
目的使用等时替代模型,探索有、无抑郁症状的职校学生10 min/天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久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和睡眠(sleep,SLP)之间等时替代与抑郁症状量表得分的关联。方法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和江... 目的使用等时替代模型,探索有、无抑郁症状的职校学生10 min/天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久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和睡眠(sleep,SLP)之间等时替代与抑郁症状量表得分的关联。方法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和江苏省的14所职校,调查对象为1~3年级学生,于2021年12月—2022年1月开展问卷调查。根据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re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得分将学生分为有抑郁症状组和无抑郁症状组。结果共收回问卷40339份,其中能够清楚记得过去1周身体活动时间的问卷10086份,数据清洗后获得有效问卷8149份,包括无抑郁症状组5496人(67.44%),有抑郁症状组2653人(32.56%)。调查对象平均年龄(16.70±1.19)岁。无抑郁症状组的中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 physical activity,MPA)替代其他所有研究的行为均与CES-D得分呈负相关,高强度身体活动(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VPA)替代MPA和SB均与CES-D得分呈正相关;有抑郁症状组的MPA替代步行、SB和SLP均与CES-D得分呈负相关。MPA替代步行、SB和SLP与CES-D得分的负关联,在有抑郁症状组中的强度大于无抑郁症状组。结论职校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学生MPA替代步行、SB和SLP与CES-D得分呈负相关,有抑郁症状组中的关联大于无抑郁症状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状 身体活动(PA) 久坐行为(SB) 睡眠(SLP) 等时替代模型(ISM)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闵行区6~11岁在校学生血红蛋白连续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何丹丹 温晓飒 +5 位作者 张鑫毅 陈迪迪 汤红梅 徐晓莉 方红 史慧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3-638,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6~11岁在校学生贫血流行特征,为制定新形势下中小学生贫血预防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5学年连续4年对本区所有6~11岁在校学生42 872名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完成所有资料分析。结果 6...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6~11岁在校学生贫血流行特征,为制定新形势下中小学生贫血预防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5学年连续4年对本区所有6~11岁在校学生42 872名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完成所有资料分析。结果 6~11岁在校学生贫血患病率为5.05%(95%CI:4.84~5.26),女生贫血患病率为5.28%,显著高于男生4.84%(χ~2=4.24,P=0.037)。男、女生贫血易患年龄为6岁。持续就读于希望学校学生较公办学校学生更易患贫血(男生:OR=2.37,95%CI:2.03~2.76;女生:OR=2.08,95%CI:1.74~2.49)。持续超重或肥胖的学生贫血患病风险较营养正常学生低(男生:OR=0.65,95%CI:0.55~0.76;女生:OR=0.75,95%CI:0.61~0.92)。贫血3年累积发病率为12.80%(95%CI:12.49~13.12%),其中女生为14.52%,显著高于男生的11.28%(χ~2=100.26,P<0.001)。6岁组男生3年累积发病风险最高,10~11岁组女生贫血3年累积发病率最高。持续就读于希望学校的学生贫血发病风险最高(男生:RR=1.93,95%CI:1.72~2.16;女生:RR=1.20,95%CI:1.04~1.39),持续超重或肥胖是贫血发病的保护因素(男生:RR=0.75,95%CI:0.67~0.84;女生:RR=0.77,95%CI:0.68~0.88)。贫血单次检出率为14.58%,复发性贫血检出率为2.54%。不同年龄、不同性质学校、不同营养状况的男、女生贫血检出次数均以1次为主(P<0.05)。结论上海市闵行区6~11岁在校学生贫血处于轻度流行状态。有必要继续开展全年龄段学龄儿童贫血的普查普治工作,并根据监测结果辅以个性化干预措施,加强学龄儿童家长和青春期女生健康宣教,重点关注希望学校和复发性或持续性贫血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累积发病率 连续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女孕前至孕期血镉和脐血镉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武常倩 蒋泓 +8 位作者 张玉 马晓英 喇雪娜 毛红芳 尹东晓 蔡徐山 吴守乐 李强 钱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6-231,共6页
目的探究妇女孕前、孕中期和孕晚期血镉及脐血镉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复旦孕前队列研究(PLOTS)为基础,对来自上海市嘉定区的92名妇女,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孕前至孕期全血和脐血,共368份血样的镉浓度,并分析孕... 目的探究妇女孕前、孕中期和孕晚期血镉及脐血镉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复旦孕前队列研究(PLOTS)为基础,对来自上海市嘉定区的92名妇女,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孕前至孕期全血和脐血,共368份血样的镉浓度,并分析孕期血镉和脐血镉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孕前、孕中期和孕晚期血镉及脐血镉的中位数浓度分别为1.32、0.94、1.65和1.16μg/L,所有血样镉浓度均未超过一般人群参考值(5μg/L)。血镉浓度比较:孕中期低于孕前,孕晚期高于孕中期,脐血低于孕晚期(P<0.01)。孕前血镉水平与孕期血镉和脐血镉水平呈正相关(P<0.01)。上海本地户籍、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和孕期喝纯果蔬汁至少每周1次的妇女孕期血镉和脐血镉浓度较低(P<0.05),孕期被动吸烟的妇女孕期血镉和脐血镉浓度较高(P<0.05)。结论建议妇女在孕前降低血镉水平,并在孕期避免被动吸烟。孕期喝果蔬汁可能是降低血镉浓度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CD) 孕前 孕妇 脐血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妇女孕产疾患症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晓娇 李昭润 +1 位作者 钱序 顾春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3-223,共11页
目的调查产后妇女孕产疾患症状情况,探讨产后孕产疾患躯体症状与生活功能损伤、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20年11月—2021年12月选取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后门诊完成42天复查的771例产后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中文版孕产疾... 目的调查产后妇女孕产疾患症状情况,探讨产后孕产疾患躯体症状与生活功能损伤、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20年11月—2021年12月选取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后门诊完成42天复查的771例产后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中文版孕产疾患测量工具(WOICE产后问卷)调查产后妇女的躯体症状、生活功能损伤及心理状态,并绘制孕产疾患躯体症状网络图。结果771例研究对象自报的产后孕产疾患躯体症状涉及13大类共62个症状,平均症状数为(8.20±6.35)个,其中乳房症状(72.24%,557/771)、全身症状(61.61%,475/771)、运动系统症状(61.48%,474/771)的发生率最高。产后孕产疾患躯体症状数量是导致产后妇女心理状态改变和生活功能损伤的风险因素,高症状组(≥10个)发生产后抑郁、焦虑的风险分别是无症状组的19.986倍(95%CI:2.685~148.784)和11.693倍(95%CI:2.737~49.950);中症状组(5~9个)出现生活功能损伤的风险是无症状组的2.864倍(95%CI:1.452~5.649),且随着数量的增加,风险递增。结论孕产疾患躯体症状数量是产后妇女出现生活功能损伤和焦虑、抑郁心理的共同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疾患 产后妇女 健康问题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在城市孕妇人群中的信效度评价 被引量:19
10
作者 马雪梅 史慧静 +3 位作者 王英 胡花 朱清扬 张蕴晖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检验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RSA)在城市孕妇人群中的信效度。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上海两所接产医院建大卡并愿意参加"上海亲子队列"的1 689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孕16周左右填写RSA,孕32... 目的检验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RSA)在城市孕妇人群中的信效度。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上海两所接产医院建大卡并愿意参加"上海亲子队列"的1 689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孕16周左右填写RSA,孕32~36周时填写焦虑和抑郁量表(SAS和CES-D)。在对RSA进行项目分析并探索量表结构的基础上,对修订后的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经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修订后的RSA保留22个条目,含5个因子,因子负荷在0.428~0.768,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2.493%。总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98,总量表及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546~0.850。各因子分与总量表分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540~0.778;各因子间相关系数略低,为0.171~0.590。修订后的量表总分与孕晚期焦虑、抑郁水平呈显著负相关。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χ2/df值为6.783,GFI、CFI、IFI、AGFI值分别为0.919、0.881、0.881、0.897,RMSEA值为0.059。结论修订后的RSA在孕妇人群中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 孕妇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